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干扰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后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怀宏 翟玉峰 胡振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678-67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 α-干扰素(α-IFN)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照组96例为 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的HFRS 患者,治疗为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108例为1996年1月至20...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 α-干扰素(α-IFN)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照组96例为 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的HFRS 患者,治疗为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108例为1996年1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HFRS 患者,治疗为在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一入院就加用 α-IFN300万 U,肌肉注射,每天 1次,连用 5天停药。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①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短,消失快,病程缩短(P<0.01~0.05)。②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降低(P<0.01)。结论:α-IFN可改善HFRS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 预后 Α-IFN HF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对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张怀宏 秦东阳 高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 :通过干扰素单用与联合病毒唑对慢性丙型肝炎 (简称慢性丙肝 )疗效的观察 ,探讨慢性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6 4例确诊为慢性丙肝的患者分成两组。单用干扰素组为对照组 ,共 2 5例 ,本组用 α-干扰素 30 0万 U,肌肉注射 ,每日 1... 目的 :通过干扰素单用与联合病毒唑对慢性丙型肝炎 (简称慢性丙肝 )疗效的观察 ,探讨慢性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6 4例确诊为慢性丙肝的患者分成两组。单用干扰素组为对照组 ,共 2 5例 ,本组用 α-干扰素 30 0万 U,肌肉注射 ,每日 1次 ,15天后改为隔日 1次 ,疗程 6个月。联合病毒唑组为治疗组 ,共 39例 ,本组在用α-干扰素的同时加用病毒唑。病毒唑按 15 mg/ (kg· d)计算用量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3个月停药。α-干扰素用法同对照组。结果 :1近期疗效 :治疗结束时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0 % ,治疗组为 84.6 % (P<0 .0 5 )。 2远期疗效 :停药半年后 ,对照组复发率为 6 0 % ,治疗组为2 7.3(P<0 .0 5 )。结论 :联合用药能提高慢性丙肝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 病毒唑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玉卓 杨乐 +2 位作者 翟玉峰 张怀宏 霍丽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另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8周,观察临床症状体...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另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8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并行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水减轻、下肢水肿缓解、纳差消失、乏力减轻及腹胀缓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各检测指标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升高而CD8+细胞比例降低,炎性因子、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及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干细胞移植 T淋巴细胞亚群 炎性因子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怀宏 杨帆 祝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4期46-,共1页
1998年1月至2002年4月,我们用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文108例患者,男76例,女32例;年龄18~6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均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 1998年1月至2002年4月,我们用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文108例患者,男76例,女32例;年龄18~6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均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轻型4例、中型62例、重型8例,肝硬化3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肝炎 治疗后 复方丹参
全文增补中
复方丹参辅助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春伟 张怀宏 李红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32-833,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患者24周疗效观察
6
作者 裴旭东 翟玉峰 张怀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82-82,共1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患者24周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7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天1次,持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24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患者24周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7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天1次,持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24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血清HBVDNA对数值在治疗前为(6.54±1.58)log拷贝/ml,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12、24周时分别下降至(3.02±0.74)10g拷贝/ml(P〈0.01)、(3.00±0.29)log拷贝/ml(P〈0.01)(治疗后HBVDNA检测不到的患者被定为999拷贝/ml)。在12、24周时分别有68.0%,93.3%的患者HBVDNA转阴。在治疗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下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CHo)、PTA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在24周内能迅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使HBVDNA水平下降,可以改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同时减少慢性HBV引起肝细胞纤维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恿替卡韦 慢性乙肝 重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