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时代律动:百年老校育人模式的蝶变转型
1
作者 张忠艳 《教育视界》 2025年第4期70-74,共5页
立足新时代育人需求,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以“感应教育哲学”为核心理念,系统推进“三雅文化”体系建设。学校通过顶层设计重构育人框架,构建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创新“慧雅课堂”教学范式,重塑教师团队的价值认同与行动自觉,着力... 立足新时代育人需求,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以“感应教育哲学”为核心理念,系统推进“三雅文化”体系建设。学校通过顶层设计重构育人框架,构建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创新“慧雅课堂”教学范式,重塑教师团队的价值认同与行动自觉,着力营造诗意教育生态,实现了育人模式的创新转型。通过系统化的文化浸润与实践创新,为百年老校的当代转型提供了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教育” 百年老校 育人模式 转型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忠艳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
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快速地纵览全局,让学生更清晰地思维,更轻松地记忆,更愉快地学习。思维导图可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亦可纲举目张,化繁琐为简约;可横连纵比,出新意于说理;亦可文意兼得,见... 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快速地纵览全局,让学生更清晰地思维,更轻松地记忆,更愉快地学习。思维导图可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亦可纲举目张,化繁琐为简约;可横连纵比,出新意于说理;亦可文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的特质和生命的张力,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形散神聚 文意兼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也需要工匠精神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 2017年第46期33-34,共2页
从世界级工匠翘楚墨子、鲁班到无数长于精雕细琢的能工巧匠,从让人叹为观止的秦兵马俑、敦煌壁画到明珠般熠熠生辉的名胜古迹,工匠精神的基因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追本溯源,我们理应提炼和梳理属于我们自己的工匠精神:放眼未... 从世界级工匠翘楚墨子、鲁班到无数长于精雕细琢的能工巧匠,从让人叹为观止的秦兵马俑、敦煌壁画到明珠般熠熠生辉的名胜古迹,工匠精神的基因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追本溯源,我们理应提炼和梳理属于我们自己的工匠精神:放眼未来,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属于我们自己的工匠精神。教育,亦需要工匠精神。当教育和'匠'沾上了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不忘初心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物相感而化生——“感应语文课堂”的建构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忠艳 《教育视界》 2018年第14期34-40,共7页
“感应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的萌发得益于《易经》的熏陶与浸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笔者试着从感应这——《易经》的基本和核心思想出发,努力探寻“感应语文课堂”的源起,从情、道、术三个方面分析阐明了“感应场”的核心要素及形... “感应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的萌发得益于《易经》的熏陶与浸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笔者试着从感应这——《易经》的基本和核心思想出发,努力探寻“感应语文课堂”的源起,从情、道、术三个方面分析阐明了“感应场”的核心要素及形成机制,并就师生“感应力”的提升与培植策略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 感应语文课堂 感应场 感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情道术三位一体的和融语文课堂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忠艳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5年第7期23-26,共4页
"和融"教学思想的萌发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熏陶与浸润。构建小学语文和融课堂,是指教师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核心目标,努力创设情道术三位一体的课堂境界,以期让学生在和谐圆融的氛围中体情悟道,习练表达之术,最... "和融"教学思想的萌发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熏陶与浸润。构建小学语文和融课堂,是指教师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核心目标,努力创设情道术三位一体的课堂境界,以期让学生在和谐圆融的氛围中体情悟道,习练表达之术,最终实现主体的自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课程到课堂: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5年第5期70-71,共2页
轻度的饥饿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学习也有饥饿感,本文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述了课程的设计、设置以及应该如何满足学生内在生长的需求;从课堂上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入手,阐述了如何让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讲究色香味形的教学,凸显探究乐趣的学... 轻度的饥饿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学习也有饥饿感,本文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述了课程的设计、设置以及应该如何满足学生内在生长的需求;从课堂上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入手,阐述了如何让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讲究色香味形的教学,凸显探究乐趣的学习,聚餐式小组合作制度,拥有自由的闲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感 课程 探究 闲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开放课程——以“小能豆云学园”的应用研究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6年第6期75-77,共3页
“小能豆云学园”是基于云平台构建的开放课程,其本质是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它以开放融通的姿态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引入到“云”中的学校,其五大版块(国学经典吧、魔力兴趣园、童眼看世界、名师微课堂和家长大讲堂)的构建与应用... “小能豆云学园”是基于云平台构建的开放课程,其本质是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它以开放融通的姿态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引入到“云”中的学校,其五大版块(国学经典吧、魔力兴趣园、童眼看世界、名师微课堂和家长大讲堂)的构建与应用,使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缝转换和深度融合,让学习者在有意思、有意义且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中完成了知识的获取和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学园 云平台 开放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信息技术 构筑有魅力的德育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5年第7期73-74,共2页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环境,应该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生态园,是一种开放的、强调主体精神的德育新平台。学校要依托信息技术,构筑有魅力的德育场。一是创建主题资源德育论坛,促进内化于心;二是深化道德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外化于行;三是推行...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环境,应该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生态园,是一种开放的、强调主体精神的德育新平台。学校要依托信息技术,构筑有魅力的德育场。一是创建主题资源德育论坛,促进内化于心;二是深化道德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外化于行;三是推行"美德少年"评比举措,促进固化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论坛 德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
9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4期2-2,共1页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年第4期《"人的特性":学校专业性的特定内涵》一文,从儿童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团队的特定工作方式、教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人的特征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所具有的独特性。
关键词 声音 《江苏教育》 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教育 教育管理 儿童成长 教师团队 特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是个万花筒
10
作者 张忠艳 《今日教育》 2018年第11期58-58,共1页
相信很多人的孩童时代都会迷恋上一种叫做万花筒的光学玩具。小小的万花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花花世界,一个魅惑世界,一时间禁不住思绪纷繁。我们的课堂不也是一个万花筒吗?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宛若万花筒的基本构成要素... 相信很多人的孩童时代都会迷恋上一种叫做万花筒的光学玩具。小小的万花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花花世界,一个魅惑世界,一时间禁不住思绪纷繁。我们的课堂不也是一个万花筒吗?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宛若万花筒的基本构成要素——镜体结构和素材广泛的“芯”,然而,有与无,简与繁,变与不变,预设与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花筒 课堂 预设与生成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构成要素 变与不变 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烛幽微,感应“爱的感应”——《爱如茉莉》教学片断设计
11
作者 张忠艳 《教育视界》 2018年第14期41-43,共3页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悉心呵护这一平实朴素的日常小事,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幅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画面,揭示了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可是,对于...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悉心呵护这一平实朴素的日常小事,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幅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画面,揭示了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可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点滴,虽亲切易懂,却可能因熟视无睹而难以触发、唤醒学生心灵的感应。人世间真爱到底为何物?作者又是如何传递爱的缕缕幽香的?如何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这返璞归真的文字世界,与爸爸妈妈的心相交融,与作者的心相契合?这也正是本文的目标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片断 茉莉 感应 设计 苏教版 学生 心灵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以“回归写作的本真”区域教研活动为例
12
作者 张忠艳 《今日教育》 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
教师群体学习文化的构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尝试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即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观察技术为手段,从专业的视角,用专业的行为,把教学理论、学科理论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教师群体学习文化的构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尝试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即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观察技术为手段,从专业的视角,用专业的行为,把教学理论、学科理论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引导教师在研究和反思中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活动 课堂观察 共同体 教师专业成长 本真 写作 回归 学习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课程到课堂: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13
作者 张忠艳 《今日教育》 2015年第5期38-39,共2页
中医认为“过饱伤人,饿治百病”,一个人没有饥饿感就要生病了,一个病人没有饥饿感就要死了。旺盛的饥饿感是求生的先决条件,而轻度的饥饿感则有利于人体的健康。饥饿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糖浓度降低造成的;饥饿感一旦来临,肌体就... 中医认为“过饱伤人,饿治百病”,一个人没有饥饿感就要生病了,一个病人没有饥饿感就要死了。旺盛的饥饿感是求生的先决条件,而轻度的饥饿感则有利于人体的健康。饥饿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糖浓度降低造成的;饥饿感一旦来临,肌体就会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从而促使人的大脑活跃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课堂 课程 血糖浓度 生病 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破离:名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14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 2018年第6期1-1,共1页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或事业上造诣精深、终成大器的人物,其成长历程似乎都要经过“守”“破”“离”这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或者是三种境界。得之于守,用之于破,创之于离,从初出茅庐到登堂入室,直至昂霄耸壑,“守破离”已然被奉为...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或事业上造诣精深、终成大器的人物,其成长历程似乎都要经过“守”“破”“离”这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或者是三种境界。得之于守,用之于破,创之于离,从初出茅庐到登堂入室,直至昂霄耸壑,“守破离”已然被奉为通往一流的三字箴言。名师的成长,亦绕不开这三个字。能守,为经师,须静其心、精其术。静其心,以教育的理想和情怀为基,专注持恒,心存敬畏,方能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 成长历程 “破” 理想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游涵泳,共赴一场“醉美”的盛会——《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及意图
15
作者 张忠艳 《教育视界》 2018年第2期50-52,共3页
【教学设想】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它聚焦美景、凝结美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技巧,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诗人的情感与情怀,还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 【教学设想】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它聚焦美景、凝结美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技巧,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诗人的情感与情怀,还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诗歌的美、鉴赏诗歌的美,并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从不同的维度和深度去挖掘诗歌中蕴含着的美的力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哲理美 意境美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语文学习持续增值的教学策略
16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7期20-22,共3页
课堂教学改革或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持续增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课堂学习的增值,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呢?一是强化内需驱动,增加动力值;二是习得思维方式,增加方法值;三是关... 课堂教学改革或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持续增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课堂学习的增值,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呢?一是强化内需驱动,增加动力值;二是习得思维方式,增加方法值;三是关注学习历程,增加知能值;四是聚焦核心素养,增加意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值 方法值 知能值 意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管窥——赴美培训侧记
17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 2017年第34期73-76,共4页
让自由之风吹拂,是美国教育坚守的理念与原则。其自由体现在哪里?一是可自由选择、形式多样的办学形式;二是适切合理的、内容丰富的课程设置;三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而'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法... 让自由之风吹拂,是美国教育坚守的理念与原则。其自由体现在哪里?一是可自由选择、形式多样的办学形式;二是适切合理的、内容丰富的课程设置;三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而'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法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存在感的教育思想、推动创新的STEAM教育行动及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教学改革,这些才是其深度自由的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形式 课程设置 深度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如何强大气场?——从孔子说起
18
作者 张忠艳 《教育视界》 2015年第6期75-77,共3页
孔子具有强大的气场,究其根源:仁爱天下是其根基;敏而好学是其源泉;教育思想是其号角;人格魅力是其核心。教师内外兼修才可强大自己的气场——自信凝聚气场的神韵;语言提升气场的效能;微笑调节气场的氛围;眼神传送气场的能量。
关键词 气场 孔子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
19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5年第4期2-2,共1页
一直对《江苏教育》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其教育管理版的几个栏目,如“高层吹风”“教育研究”“管理智慧”“观点参考”“问题讨论”“成长故事”。你会从一篇又一篇文章里感受到《江苏教育》向着太阳奔跑的姿态,也会感受到他们“以智... 一直对《江苏教育》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其教育管理版的几个栏目,如“高层吹风”“教育研究”“管理智慧”“观点参考”“问题讨论”“成长故事”。你会从一篇又一篇文章里感受到《江苏教育》向着太阳奔跑的姿态,也会感受到他们“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教育》 声音 教育管理 成长故事 问题讨论 管理智慧 教育研究 教育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成一棵大树
20
作者 张忠艳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4年第3期77-79,共3页
1991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后.我就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青年路小学这块沃土上,光阴的流转让我一点一点褪去稚嫩与青涩,也让我把对教育的那份热爱与执着渐渐化为了责任与付出,累却快乐着,苦并幸福着。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江苏省... 1991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后.我就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青年路小学这块沃土上,光阴的流转让我一点一点褪去稚嫩与青涩,也让我把对教育的那份热爱与执着渐渐化为了责任与付出,累却快乐着,苦并幸福着。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倘若以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四个小小的路程,每一个路程都让我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也见证着我的汗水与历练.砥砺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一 教师成长 师范学校 特级教师 江苏省 路程 小学 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