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干燥与绿色仓储”专栏介绍(张忠杰)
1
作者 张忠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5期I0002-I0003,共2页
专栏介绍近20多年来,“四合一”储粮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粮仓建筑综合气密隔热保温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使我国粮食储藏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低温控温储粮技术、储粮害虫气调防治技术快速发展,粮食产后收获保质干燥技术等扩大推广应用... 专栏介绍近20多年来,“四合一”储粮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粮仓建筑综合气密隔热保温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使我国粮食储藏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低温控温储粮技术、储粮害虫气调防治技术快速发展,粮食产后收获保质干燥技术等扩大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仓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 粮食仓储 专栏介绍 隔热保温性能 储粮害虫 绿色仓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储藏积温积湿与其脂肪酸值之间规律研究
2
作者 祝莹莹 尹君 +3 位作者 宾雨澜 李瑞敏 张玉荣 张忠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储藏积温积湿概念,类比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公式定义出储藏积温积湿公式,据此探究了稻谷储藏期间,储藏积温积湿与其脂肪酸值的关系。以初始含水量14%的稻谷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储藏温度、储藏湿度条件下的储藏基点温度... 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储藏积温积湿概念,类比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公式定义出储藏积温积湿公式,据此探究了稻谷储藏期间,储藏积温积湿与其脂肪酸值的关系。以初始含水量14%的稻谷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储藏温度、储藏湿度条件下的储藏基点温度和储藏基点湿度,结合定义中的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储藏期的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和储藏积温积湿,分析其与脂肪酸值的相关性。拟合出储藏积温积湿与脂肪酸值的模型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的储藏基点温度为15℃,储藏基点湿度为55%。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和储藏积温积湿与脂肪酸值呈显著正相关,模型关系式为:Y=48.9×exp(-((x-7.566)/8.637)^2)(R2=0.8441;RMSE=2.063)其中:x为储藏积温积湿(℃%d);Y为脂肪酸值(mg KOH/100 g)。对模型进行验证R2=0.8678、RMSE=2.152,模型较为准确,可为稻谷储藏实践中的脂肪酸值分析与预测提供新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储藏积温 储藏积湿 脂肪酸值 基点温度 基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张江南 李瑞敏 +2 位作者 渠琛玲 张忠杰 尹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7,共8页
以3种不同初始含水量(13.5%、15.5%、17.9%)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低温15℃储藏下,对比10%O2+90%N2气调组和空气自然密封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15℃储存的糙米,含水量越高,则脂肪酸值越... 以3种不同初始含水量(13.5%、15.5%、17.9%)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低温15℃储藏下,对比10%O2+90%N2气调组和空气自然密封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15℃储存的糙米,含水量越高,则脂肪酸值越大,发芽率越低,食味值越小,微观结构越差;低温气调储藏能延缓糙米脂肪酸值的上升和发芽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糙米的品质,可为糙米保质保鲜储藏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低温储藏 气调储藏 初始含水量 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体积分数气调储藏后复氧期间黄华占稻谷品质变化研究
4
作者 颉宇 石天玉 +4 位作者 王法 刘北辰 张林琳 方玉强 张忠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气调剂储粮技术通过消耗密闭空间内氧气,营造低氧储藏环境,从而实现防虫抑霉、保持粮食品质的目的。但稻谷低氧胁迫后复氧会出现氧化爆发现象,从而影响稻谷品质。为探明低氧后复氧是否会影响稻谷品质,研究黄华占稻谷在氧气体积分数0%~2%... 气调剂储粮技术通过消耗密闭空间内氧气,营造低氧储藏环境,从而实现防虫抑霉、保持粮食品质的目的。但稻谷低氧胁迫后复氧会出现氧化爆发现象,从而影响稻谷品质。为探明低氧后复氧是否会影响稻谷品质,研究黄华占稻谷在氧气体积分数0%~2%、2%~6%、6%~10%、10%~15%和15%~21%储藏后复氧6个月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复氧6个月期间,实验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真菌孢子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氧气体积分数与复氧后黄华占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组的脂肪酸值持续上升趋势不同,实验组的脂肪酸值在0~60d先上升而后下降至刚复氧状态,再缓慢上升。复氧后随着储藏时间延长,20℃储藏温度可以更好维持黄华占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剂 复氧 黄华占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ED和冷等离子体对染菌玉米及其附着黄曲霉的影响
5
作者 李金东 张忠杰 +2 位作者 胡科 张贵州 尹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探讨265 nm-LED和高压脉冲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含水量为14%的染菌玉米的脂肪酸值以及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孢子灭活效率的影响,前者结果显示:265 nm-LED和高压脉冲冷等离子体均能有效灭活玉米上接种的黄曲霉孢子。经过处理10 min后,... 探讨265 nm-LED和高压脉冲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含水量为14%的染菌玉米的脂肪酸值以及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孢子灭活效率的影响,前者结果显示:265 nm-LED和高压脉冲冷等离子体均能有效灭活玉米上接种的黄曲霉孢子。经过处理10 min后,真菌灭活率可达46%,而后者仅在20%以下。对脂肪酸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两种处理方式均对玉米籽粒表面以及淀粉颗粒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对于黄曲霉孢子来说,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会导致细胞外壁破损,使得其内部物质流出,导致孢子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 高压脉冲冷等离子体 黄曲霉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静态仓储粮堆温度场的CFD模拟 被引量:46
6
作者 张忠杰 李琼 +4 位作者 杨德勇 汪喜波 谢刚 曹阳 吴子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现有仓储粮堆数学模型难以有效模拟实际粮堆温度的变化过程。本试验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研究了仓储粮堆在不通风情况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根据粮仓结构和仓外环境条件,通过确定模拟区域、网格划分、模型选择,确定了合理的CFD... 现有仓储粮堆数学模型难以有效模拟实际粮堆温度的变化过程。本试验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研究了仓储粮堆在不通风情况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根据粮仓结构和仓外环境条件,通过确定模拟区域、网格划分、模型选择,确定了合理的CFD模拟方案,得到并分析了两种不同尺度粮仓内仓储粮堆温度随季节变化过程的模拟结果。通过对准静态仓储粮堆内部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过程的分析,为仓储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的模拟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计算流体力学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忠杰 陈赟 田小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6-1150,共15页
本文综述了我们在青藏高原东缘实施的垂直切过龙门山断裂带宽频带地震探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复杂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四川盆地西缘莫霍而深度为58 km与40 km±,在龙门山断裂带下方存在约15 km的莫霍面... 本文综述了我们在青藏高原东缘实施的垂直切过龙门山断裂带宽频带地震探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复杂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四川盆地西缘莫霍而深度为58 km与40 km±,在龙门山断裂带下方存在约15 km的莫霍面错断;松潘—甘孜与龙门山断裂带域地壳纵横波速度比V_p/V_s比值远大于1.73,预示着粘性下地壳流或基性/超基性物质的存在。探讨了研究区强烈的盆山之间以及深部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断四川盆地对青藏高原东缘软流圈驱动的物质东向逃逸阻挡作用可能深达整个上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龙门山 壳幔结构 盆山 层圈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濒危体育文化遗产镋钯传承的人类学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忠杰 龙宇晓 张宝根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6,共6页
基于课题组在川滇黔湘等广大苗区翔实的田野考察,搜集苗族镋钯的档案、口述、实物等史料,运用人类学中的主客位分析法,分析镋钯的传承场域及传承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苗族镋钯发展的现状,运用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对镋钯的濒危进行重新阐... 基于课题组在川滇黔湘等广大苗区翔实的田野考察,搜集苗族镋钯的档案、口述、实物等史料,运用人类学中的主客位分析法,分析镋钯的传承场域及传承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苗族镋钯发展的现状,运用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对镋钯的濒危进行重新阐释,认为:"闭门修炼"、隐蔽于高山上、活跃于村落民俗和各类武术组织中是苗族镋钯的主要传承场域,通过家族、业缘、社会三种方式传承;除了文化生态变迁之外,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乡村社会"礼治"的失效、传承载体的"缺场"是苗族镋钯失传的重要原因。为此,建议从物质、技术、制度、精神四个层面传承苗族镋钯,实现政府、苗族文化精英、苗拳师等多个阶层的利益共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地调查 镋钯 传承 体育遗产 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忠杰 龙宇晓 张宝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1,24,共10页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少数民族武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运用文献计量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的图书、期刊、论文集等进行分析,用数理统计法对以少数民族武术为主题的研究课题进行统计,结果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武术...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少数民族武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运用文献计量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的图书、期刊、论文集等进行分析,用数理统计法对以少数民族武术为主题的研究课题进行统计,结果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学科视角狭窄,研究层次有待提高;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要实现突破和创新,建议在研究主题、研究理论和方法层面进行更新和充实,并加强学术对话和理论交流,与国外学界的研究接轨,掌握国际话语主动权,以促进武术乃至整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武术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山地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忠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3期95-97,共3页
根据苗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从套路和传承等方面入手,分析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山地特征,认为技术上的直线和走圈特征是苗族武术山地适应性的体现,而武术传承上的地缘血缘格局则表现了山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型特征。苗族传统武术文... 根据苗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从套路和传承等方面入手,分析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山地特征,认为技术上的直线和走圈特征是苗族武术山地适应性的体现,而武术传承上的地缘血缘格局则表现了山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型特征。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创新,既要继承和发挥其山地元素的积极价值,也要注意克服山地文化封闭性特征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传统武术 山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清镇剖面上地壳速度结构及其与鲁甸M_s6.5级地震孕震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70
11
作者 徐涛 张明辉 +5 位作者 田小波 郑勇 白志明 武澄泷 张忠杰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69-3079,共11页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一鲁甸地区发生M_s6.5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鲁甸震区位于扬子块体的西缘,小江断裂带的东侧北东向的昭通—莲峰断裂带内.由于至今没有穿越该断裂带的人工源深地震测深剖面,而丽江—攀枝花—清...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一鲁甸地区发生M_s6.5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鲁甸震区位于扬子块体的西缘,小江断裂带的东侧北东向的昭通—莲峰断裂带内.由于至今没有穿越该断裂带的人工源深地震测深剖面,而丽江—攀枝花—清镇650 km长深地震测深剖面距离鲁甸主震区不超过50 km,利用宽角地震资料的初至波震相,通过有限差分反演揭示该地区上地壳速度结构,可以为鲁甸震区的地震定位、地震孕育机制等提供深部速度模型.速度剖面显示:剖面结晶基底厚度平均为2 km左右;小江断裂带速度较低,东西两侧的速度较高;因此小江断裂带区域地壳强度比较低,加上断裂两侧的应变速率很高,所以小江断裂带和旁边的鲁甸—昭通断裂带,未来具有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人工源地震 初至波成像 有限差分法 上地壳速度结构 昭通—莲峰断裂 小江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仓型的粮堆温度场重现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51
12
作者 尹君 吴子丹 +2 位作者 张忠杰 吴晓明 吴文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1-287,共7页
为了揭示不同仓型粮堆内温度场和水气分压场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储粮安全的影响,该文以天津地区的钢板浅圆仓和平房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为储粮目标,采用阵列式分布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粮堆温度,利用温度拟合算法和WU模型构建粮堆温度场... 为了揭示不同仓型粮堆内温度场和水气分压场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储粮安全的影响,该文以天津地区的钢板浅圆仓和平房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为储粮目标,采用阵列式分布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粮堆温度,利用温度拟合算法和WU模型构建粮堆温度场模型,重现粮堆在冬末春初之际和夏季的温度场和水气分压场分布;根据温湿度场耦合理论分析其云图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2种仓储粮状态的差异。结果表明:夏季,浅圆仓和平房仓的小麦粮堆中均存在大体积的冷芯,使整个粮堆可以安全度夏;冬春交替之际,2种仓的粮堆中均存在多区域分层现象,但由于浅圆仓的表层粮堆水分吸收速率大于平房仓,致使次年春季浅圆仓的粮堆表层更易发生结露;根据平房仓小麦粮堆的等温曲线变化方向可推测有邻仓存在,且由2个毗邻的平房仓温度场融汇度可判定邻仓有储粮。研究结果将为粮堆结露研究提供新思路,为结露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粮食 温度 储粮安全 微气流 温湿度场耦合 结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湿度场云图的小麦粮堆霉变与温湿度耦合分析 被引量:50
13
作者 王小萌 吴文福 +3 位作者 尹君 张忠杰 吴子丹 张洪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0-266,共7页
为了研究粮堆霉变和温度场、湿度场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文建立了模拟仓装置,在模拟仓内装入体积比为9∶50的高水分小麦(20.1%,w.b.)和低水分小麦(11%,w.b.),于18℃恒温室内储藏800 h。试验过程中,高水分小麦中心插入30℃的加热元件,短时... 为了研究粮堆霉变和温度场、湿度场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文建立了模拟仓装置,在模拟仓内装入体积比为9∶50的高水分小麦(20.1%,w.b.)和低水分小麦(11%,w.b.),于18℃恒温室内储藏800 h。试验过程中,高水分小麦中心插入30℃的加热元件,短时加热引发粮仓内部湿热迁移,通过构建温、湿度场云图,检测CO_2气体浓度和储藏霉菌变化,揭示温、湿度场与粮堆霉变的时空耦合关系。通过云图观察到湿空气上移而形成窝状高湿区,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高温中心区由于湿度偏低,几乎不发生霉变,窝状高湿区霉变最严重。当温度降低后,模拟仓内粮堆霉变受到抑制,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和耦合过程中,粮堆霉变不仅是时间的函数,也是空间的函数。由于粮温散失较快,试验过程中,粮堆内没有观察到自发热点。该文可为今后进一步建立粮堆多场耦合规律和储粮过程中霉变发热的监测预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温度 湿度 储粮安全 微生物 CO2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来自利辛-宜兴宽角地震资料的约束 被引量:55
14
作者 徐涛 张忠杰 +4 位作者 田小波 刘宝峰 白志明 吕庆田 滕吉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8-930,共13页
为了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成矿的深部动力学过程,Sinoprobe-03-02项目于2011年9月至10月,在跨宁芜矿集区和郯庐断裂带实施了从安徽利辛至江苏宜兴450km长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速度剖面结果显示,Moho面深度和地壳速度结... 为了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成矿的深部动力学过程,Sinoprobe-03-02项目于2011年9月至10月,在跨宁芜矿集区和郯庐断裂带实施了从安徽利辛至江苏宜兴450km长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速度剖面结果显示,Moho面深度和地壳速度结构在郯庐断裂两侧东西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1)在东部扬子块体内部,地壳覆盖层厚3~5km,西部的合肥盆地下方,则达到4~7km。(2)剖面平均Moho面深度为30~32km左右,在郯庐断裂下方,Moho面深度在35kin左右;在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整体深度偏浅,达30~31km左右,但局部范围内,Moho面深度至34kin左右。(3)剖面的下地壳平均速度在6.5~6.6km/s左右,在宁芜矿集区下方,下地壳速度偏低,为6.4~6.5km/s左右。剖面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平均在8.0~8.2km/s。在宁芜矿集区下方,速度偏低,为7.9~8.1km/s左右。(4)郯庐断裂带的下方,从地表开始,还存在20多千米长的低速异常带,一直延伸到Moho面附近。剖面的宁芜矿集区下方Moho面上隆、下地壳及上地幔的低速异常等壳幔结构特征,预示下地壳不以榴辉岩残体为主,支持燕山期地幔岩浆的上涌和侵入并成矿,是热上涌物质的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地壳速度结构 宽角地震资料 利辛-宜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均匀地质模型中的逐段迭代射线追踪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飞 徐涛 +2 位作者 武振波 张忠杰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14-3522,共9页
地震射线追踪是地震定位、层析成像、偏移等领域的重要正演环节.随着这些领域研究的深入,针对传统的网格结构和层状结构在描述复杂地质模型遇到的很大困难,我们采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地质块组成的集合体来描述三维复杂地质模型,并用... 地震射线追踪是地震定位、层析成像、偏移等领域的重要正演环节.随着这些领域研究的深入,针对传统的网格结构和层状结构在描述复杂地质模型遇到的很大困难,我们采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地质块组成的集合体来描述三维复杂地质模型,并用三角形面片来描述地质块之间的物性间断面,理论上可以描述任意复杂的地质模型.为适应任意非均匀速度分布的地质模型,基于费马原理,本文发展了与之相适应的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该方法属于弯曲法范畴,对路径点采用一阶显式增量修正,相对于传统的迭代法,高效省时.数值试验表明,联合逐段迭代法和伪弯曲法的射线追踪扰动修正方案在三维复杂非均匀块状模型中有适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块状模型 非均匀速度 射线追踪 逐段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6
作者 王远成 张忠杰 +2 位作者 吴子丹 丁德强 王双凤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热量和质量传递等相关物理现象所做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数值模拟工具。通过CFD技术在储粮通风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CFD技术进...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热量和质量传递等相关物理现象所做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数值模拟工具。通过CFD技术在储粮通风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CFD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采用CFD技术模拟储粮中的通风过程中流动、热湿传递过程和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采用CFD对储粮中的流动、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粮食储藏 流动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湿度场耦合的粮堆离散测点温度场重现分析 被引量:50
17
作者 尹君 吴子丹 +4 位作者 吴晓明 张忠杰 赵会义 李福君 吴文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以钢板浅圆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粮堆为目标粮堆,利用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粮堆不同季节、不同位点的温度,运用粮温拟合算法和Matlab模拟软件,重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浅圆仓小麦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基于温度湿度场耦合原理对云图进... 以钢板浅圆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粮堆为目标粮堆,利用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粮堆不同季节、不同位点的温度,运用粮温拟合算法和Matlab模拟软件,重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浅圆仓小麦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基于温度湿度场耦合原理对云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粮堆中存在大体积的"冷芯"可以使粮堆安全度夏;秋冬季,粮堆中有"热-冷"多层次区域变化,易导致第2年春季在粮堆表层发生结露霉变;而在冬季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可有效消除粮堆在春季易结露的安全隐患。本研究为运用场论分析法预判储粮安全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湿度场耦合 浅圆仓 粮堆温度场 结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式压力雾化器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忠杰 毛志怀 汪喜波 《无机盐工业》 CAS 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
介绍了旋流组合式压力雾化器的结构原理 ,并通过对旋流式单喷嘴压力雾化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得出了组合式喷嘴雾化的特征参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CFD)技术 ,对喷雾干燥塔内气、固、液 3相流场加以分析 ,优化了干燥系统的结构及工艺... 介绍了旋流组合式压力雾化器的结构原理 ,并通过对旋流式单喷嘴压力雾化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得出了组合式喷嘴雾化的特征参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CFD)技术 ,对喷雾干燥塔内气、固、液 3相流场加以分析 ,优化了干燥系统的结构及工艺配置参数。以碱式硫酸铬为干燥对象 ,经工业化应用证明 :采用该雾化装置的压力喷雾干燥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可替代离心喷雾干燥装置 ,设备投资省 ,体积蒸发强度高 ,节能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式压力雾化器 研究 应用 计算流体力学 喷雾干燥 碱式硫酸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场耦合理论浅析浅圆仓局部结露机理 被引量:25
19
作者 尹君 吴子丹 +2 位作者 张忠杰 吴晓明 吴文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剖析冬末春初之际浅圆仓表层粮堆易发生结露机理,本研究以天津地区的钢板浅圆仓中所储的小麦粮堆为研究对象,重现了粮堆的温度场与水气分压场云图,显示了温度、湿度、微气流等主要非生物因子和粮堆自身热特性的影响而出现了温度和水... 为剖析冬末春初之际浅圆仓表层粮堆易发生结露机理,本研究以天津地区的钢板浅圆仓中所储的小麦粮堆为研究对象,重现了粮堆的温度场与水气分压场云图,显示了温度、湿度、微气流等主要非生物因子和粮堆自身热特性的影响而出现了温度和水气分压的分层现象。运用多场耦合理论分析得到,在温度差和水气分压压力差的作用下,粮堆中"冷区域"和"热区域"的微气流流动方向和水分的扩散方向会呈现出不同趋势。在其方向一致之处,水分扩散作用加强;反之水分扩散作用减弱。在低温季节的粮堆表层,两者方向相同,粮堆表层出现水分持续聚集现象;加之低温环境的影响,在粮堆表层易形成结露。本研究将为粮堆局部结露过程定量分析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露 多场耦合 微气流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和热湿传递的数学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远成 潘钰 +5 位作者 尉尧方 魏雷 张忠杰 赵会义 石天玉 尹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25,130,共7页
本文基于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各个方程中的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数量级大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判断粮堆内部自然对流... 本文基于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各个方程中的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数量级大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判断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强弱的瑞利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仓型结构、粮种及仓外大气温度对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数学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学分析方法是分析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数学分析的结果可以为仓型设计、储粮生态系统的模拟、仓储技术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分析 粮堆 自然对流 热量传递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