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掘进爆破对巷道围岩影响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雨 林柏泉 +1 位作者 李贤忠 宁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28,共3页
采用FLAC3D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功能,对单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岩石破裂的临界震动速度为判据,分析确定了爆破对岩体的损伤范围。利用现场试验,研究了爆破孔周围岩石的抗压、抗拉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确定的裂隙圈半径大... 采用FLAC3D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功能,对单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岩石破裂的临界震动速度为判据,分析确定了爆破对岩体的损伤范围。利用现场试验,研究了爆破孔周围岩石的抗压、抗拉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确定的裂隙圈半径大小与试验得到的围岩力学性质劣化区大小基本吻合。参照井下岩巷常用的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图,掏槽孔和辅助孔爆破对成型巷道的围岩不产生损伤,周边孔爆破对15cm范围内的围岩造成损伤,使其抗压强度约下降9%,抗拉强度约下降20%。本研究对于井下巷道围岩控制和预留安全岩柱厚度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爆破 数值模拟 非线性动力分析 裂隙圈 巷道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防突技术在掘进工作面的应用
2
作者 张志雨 王欣 +2 位作者 陆海龙 孙鑫 张海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针对有突出危险性掘进工作面突出防治比较困难的现状,根据扩大卸压区范围防突的思想,在分析卸压区安全宽度的基础上,应用主巷深孔超前排放与巷帮隔断式抽放钻孔抽放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突技术以增大卸压区宽度,从而解决掘进工作面的突出问... 针对有突出危险性掘进工作面突出防治比较困难的现状,根据扩大卸压区范围防突的思想,在分析卸压区安全宽度的基础上,应用主巷深孔超前排放与巷帮隔断式抽放钻孔抽放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突技术以增大卸压区宽度,从而解决掘进工作面的突出问题,在新义矿煤巷掘进工作面做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该一体化防突技术后,动力现象基本消除,ΔP、f值、K值等敏感指标均能保持在安全范围之内,巷道施工安全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掘进速度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压区宽度 深孔超前排放 隔断式抽放 掘进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异常管路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翟成 林柏泉 +3 位作者 叶青 陆振国 朱传杰 张志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78,共5页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结构异常管路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拐弯处的瓦斯爆炸传播过程是一个压力波、火焰、复杂流动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压力波超压、火焰传播速度迅速增大,对拐弯处的壁面破坏特别严重。弯管...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结构异常管路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拐弯处的瓦斯爆炸传播过程是一个压力波、火焰、复杂流动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压力波超压、火焰传播速度迅速增大,对拐弯处的壁面破坏特别严重。弯管角度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瓦斯爆炸通过不同角度的弯管后,火焰传播速度和压力波超压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管道拐弯既增加了燃烧区的湍流度而加速燃烧产生能量以推动加速传播,同时也因为拐弯而增大了总阻力和热量向壁面的传递,弯角处膨胀波也会抑制瓦斯爆炸的传播。管道拐弯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取决于抑制因素和激励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异常管道 瓦斯爆炸 传播特性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煤巷掘进底板防突岩柱厚度数值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宁俊 林柏泉 +2 位作者 张志雨 孟杰 张萌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99,107,共5页
以平煤股份五矿己-1532020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掘进工作面处于近距离煤层上保护层内、掘进巷道底板与被保护层的间距过小、掘进过程中可能发生下部突出煤层冲破底板岩柱而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情况,运用FLAC3D对底板防突岩柱厚度... 以平煤股份五矿己-1532020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掘进工作面处于近距离煤层上保护层内、掘进巷道底板与被保护层的间距过小、掘进过程中可能发生下部突出煤层冲破底板岩柱而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情况,运用FLAC3D对底板防突岩柱厚度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围岩均质完整情况下,煤巷掘进的最小预留防突岩柱厚度不应小于2.5 m,结合现场实际,安全岩柱厚度应不小于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煤巷掘进 煤与瓦斯突出 底板突出 安全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射流钻割一体钻头研制及切割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海龙 王欣 +1 位作者 李文霞 张志雨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详细说明了磨料射流钻割一体压控钻头结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介绍了高压磨料射流切割煤岩原理,通过试验,总结分析了磨料硬度、磨料粒径以及磨料流量对钻头切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磨料射流 钻割一体 钻头 切割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地应力数值分析计算
6
作者 徐幼平 林柏泉 +2 位作者 张志雨 朱传杰 刘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25,共4页
通过对青海格尔木锡铁山二矿区进行取样试验和对矿区及其周围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利用ABAQUS软件,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矿区地应力场进行反演模拟,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该矿区的地应力状态,包括其大小、方向及其分布规律,得出该矿区2822... 通过对青海格尔木锡铁山二矿区进行取样试验和对矿区及其周围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利用ABAQUS软件,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矿区地应力场进行反演模拟,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该矿区的地应力状态,包括其大小、方向及其分布规律,得出该矿区2822水平最大主应力值为8.35~12.80 MPa,方向平均为NW和NE向,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为4.02~6.15 MPa,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比值在1.24~2.46之间。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数值模拟 地质构造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滑角对V字形钝化前缘激波振荡特性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英杰 李祝飞 +6 位作者 张志雨 黄蓉 王军 杨基明 武利龙 刘坤伟 操小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6-88,共13页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在侧滑状态下唇口处面临的非对称激波干扰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形钝化前缘,在来流马赫数为4的风洞中,采用高速纹影拍摄与壁面脉动压力测量,并辅以数值模拟,研究了半径比R/r=1 (V形根部倒圆半径R与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在侧滑状态下唇口处面临的非对称激波干扰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形钝化前缘,在来流马赫数为4的风洞中,采用高速纹影拍摄与壁面脉动压力测量,并辅以数值模拟,研究了半径比R/r=1 (V形根部倒圆半径R与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的V形钝化前缘在0°和2°侧滑角时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V形根部存在大尺度流动分离和分离激波振荡现象,并且这种振荡现象导致的壁面压力脉动对有/无侧滑非常敏感。与0°侧滑角相比,2°侧滑角时,迎风侧的分离区减小、振荡主频增加、脉动压力峰值显著升高,而背风侧的变化趋势则相反。有/无侧滑时,分离激波振荡主频经同侧的分离区尺度及直前缘激波后气流速度无量纲后,得到的斯特劳哈尔数均为St≈0.1,表明振荡现象均来源于沿壁面的逆流与来流之间的竞争机制。基于高速纹影图像的本征正交分解表明,无侧滑时,两侧分离激波振荡存在强耦合;而侧滑不仅会破坏这种振荡耦合,还使得前两阶振荡模态能量占比的差异性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激波干扰 流动分离 高速纹影 图像处理 激波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参数对V字形钝前缘气动热特性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军 李祝飞 +1 位作者 张志雨 杨基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74-3283,共10页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V字形唇口部位气动热载荷严酷的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字形钝前缘,在来流马赫数6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激波风洞实验,研究了气动热随前缘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半径比R/r(根部倒圆半径R和前缘钝化半径r之...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V字形唇口部位气动热载荷严酷的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字形钝前缘,在来流马赫数6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激波风洞实验,研究了气动热随前缘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半径比R/r(根部倒圆半径R和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和半扩张角β的联合作用下,V字形根部主要出现三种激波反射类型,其壁面热流峰值的位置和大小均差异明显.在(R/r,β)几何参数空间中,当R/r和β都相对较小时,V字形根部发生异侧激波规则反射,超声速气流冲击驻点附近壁面,并产生极其严酷的第一类中心热流峰值,最高可达相同钝化半径圆柱驻点热流的12倍.当R/r或β较大,V字形根部发生马赫反射时,异侧超声速射流对撞以及激波/边界层干扰分别导致了第二类中心热流峰值和外侧热流峰值,其严酷程度仅次于第一类中心热流峰值,采用R/r和β建立了第二类中心热流峰值和外侧热流峰值强弱转变的边界.当R/r充分大,V字形根部发生同侧激波规则反射时,第二类中心热流峰值和外侧热流峰值都减小至相同钝化半径圆柱驻点热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V字形钝前缘 激波反射 气动热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字形钝前缘激波反射迟滞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军 张志雨 +2 位作者 刘愿 钱战森 李祝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4-572,共9页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唇口在宽速域条件下面临的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唇口模化为V字形钝前缘,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风洞实验,研究了典型V字形构型(根部倒圆半径R与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R/r=1,半扩张角β=18°)激波反射结构随来流马赫数Ma_(∞...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唇口在宽速域条件下面临的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唇口模化为V字形钝前缘,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风洞实验,研究了典型V字形构型(根部倒圆半径R与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R/r=1,半扩张角β=18°)激波反射结构随来流马赫数Ma_(∞)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Ma_(∞)的增大或减小,V字形后掠前缘的脱体激波产生规则反射(Regular reflection,RR)和马赫反射(Mach reflection,MR),并且两者的相互转变过程出现迟滞。初场为RR时,V字形根部产生大范围的流动分离和分离激波;随着Ma_(∞)由5.7逐渐增大至6.5,脱体激波的交点向下游移动并与分离激波的交点重合,使RR转变为MR。初场为MR时,马赫杆下游存在大尺度的反转涡对;随着Ma_(∞)由6.7逐渐减小至5.9,反转涡对不再影响脱体激波,使MR转变为RR。通过Ma_(∞)=6的风洞实验证实,在相同来流条件下存在RR和MR双解。基于对脱体激波交点、分离激波交点和反转涡对尺度随Ma_(∞)变化规律的认识,建立了RR↔MR的转变边界。在双解区中,RR工况的壁面压力最大值约为MR工况的2~3倍,表明迟滞现象将导致唇口气动载荷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V字形钝前缘 激波干扰 来流马赫数 迟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跨声速流动及阻力特性
10
作者 李宪开 张志雨 +2 位作者 何淼生 缪俊杰 柳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63,共12页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在Ma_(∞)=0.7~1.6,H_(∞)=11 km飞行环境下飞机-发动机内/外流动及其耦合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跨声速状态下,冲压进气道入口处气流增压后的静压达到了自由来流滞止压力的85%~90%,气流接近于滞止状态,说明组合进气道存在强烈的节流效应,且冲压通道的喉道是组合进气道节流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排气流动同时受到飞机绕流及涡轮通道排气系统等多方面的干扰,且涡轮通道排气射流对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气流本身就存在膨胀压缩及排气引射等多种干扰机制。阻力分析表明,压差阻力系数高出内表面摩擦阻力系数2个数量级,是跨声速状态下冲压流道阻力的主要来源;亚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达到了60%~80%,是冲压流道的主要阻力部件,而Ma_(∞)>1.0超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大而逐步减小,尾喷管的阻力则快速增长,阻力贡献逐渐向尾喷管转移,两者趋于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飞机 混合并联TBCC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 跨声速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圆柱绕流中驻点热流的稀薄效应
11
作者 李宪开 张志雨 +2 位作者 何淼生 朱斌镔 柳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6,共7页
采用Fay-Riddell关系式、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和基于直接模拟Monte Carlo流场温度的Fourier传热三种热流表达方式,分别对比研究了不同来流克努森数(Kn)和不同来流马赫数(Ma)的结果,以期从微观视角给出经典连续方法在稀薄流区高估驻... 采用Fay-Riddell关系式、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和基于直接模拟Monte Carlo流场温度的Fourier传热三种热流表达方式,分别对比研究了不同来流克努森数(Kn)和不同来流马赫数(Ma)的结果,以期从微观视角给出经典连续方法在稀薄流区高估驻点热流的新理解。结果表明,驻点热流的稀薄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温度跳跃,削弱温度梯度导致驻点热流降低;二是壁面附近平动非平衡,导致Fourier热传导定律失效且高估热流;三是壁面约束,致使Fourier热传导定律在距壁面3倍分子平均自由程内高估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点热流 稀薄效应 直接模拟Monte Carlo 平动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