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通道蛋白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变应性鼻炎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波 邹祖圣 +3 位作者 陈世汉 刘国斌 李康 张志茂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1-462,共2页
常年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迄今为止,其腺体的过度分泌的发生机制仍无定论。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与水转运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肿瘤坏... 常年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迄今为止,其腺体的过度分泌的发生机制仍无定论。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与水转运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是细胞因子家族中最强效的炎症介质。目前,AQP和炎症介质TNF-α【在变应性疾病的腺体分泌及组织水肿的相关报道甚少,本实验检测两者在常年AR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初步探讨两者与该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AQP与TNF-α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水孔蛋白类(Aquaporins):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血管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波 张志茂 +3 位作者 张晓波 裴智 徐晓翔 刘宇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0期524-524,共1页
血管平滑肌瘤属于平滑肌瘤的一种,是发生于皮下或真皮深部、起源于血管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肿瘤由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及血管组成,成熟的平滑肌束位于血管周围或穿插于血管之间。其发生于耳廓处十分少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 血管平滑肌瘤属于平滑肌瘤的一种,是发生于皮下或真皮深部、起源于血管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肿瘤由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及血管组成,成熟的平滑肌束位于血管周围或穿插于血管之间。其发生于耳廓处十分少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发现右侧耳廓肿块3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耳廓肿块,肿块无疼痛、溢液,右耳无明显听力变化,无耳鸣,剧烈运动时肿块较前变大,休息后肿块可恢复至运动前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Leiomyoma) 耳廓(Ear Aur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前庭血管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康 张志茂 裴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3-543,共1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右侧鼻前庭鼻翼内侧发现肿块3个多月就诊。曾在当地医院按照鼻前庭疖肿给予抗炎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发现肿块进行性增大,鼻外形改变,右侧前鼻孔变小伴轻度鼻塞,无发热及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右侧鼻前庭鼻翼内侧发现肿块3个多月就诊。曾在当地医院按照鼻前庭疖肿给予抗炎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发现肿块进行性增大,鼻外形改变,右侧前鼻孔变小伴轻度鼻塞,无发热及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经鼻部CT检查后考虑为鼻前庭右侧壁肿胀(良性占位或感染),轻度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以“右侧鼻前庭肿块”收入院。专科查体:右侧鼻前庭鼻翼内侧可见1.8cm×1.6cm大小的肿块,表面皮肤轻度红肿充血,无压痛,中度硬度,无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瘤 鼻腔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魏金凤 张志茂 张茏 《巴楚医学》 2022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评价标准化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36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SLIT组(粉尘螨滴剂组)和对照组(对症药物治疗组)。用药1年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 目的:评价标准化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36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SLIT组(粉尘螨滴剂组)和对照组(对症药物治疗组)。用药1年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VAS评分、血清总IgE、sIgE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SLIT组症状、用药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血清总IgE、s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LIT组发生6例局部舌下起疹、5例轻微全身症状,均为I级反应,经药物治疗症状迅速缓解。结论:SLIT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粉尘螨 脱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5
作者 张晓波 陈世汉 +1 位作者 刘宇飞 张志茂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108-108,共1页
患者女,53岁,因“右耳听力下降4a,间断涕中带血6个月”于2012年9月12日收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自觉右耳堵塞感,听力下降,有持续性低调耳鸣,无发热、耳痛、耳漏、头痛等。查体示右耳鼓膜完整,呈暗红色,全身淋巴... 患者女,53岁,因“右耳听力下降4a,间断涕中带血6个月”于2012年9月12日收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自觉右耳堵塞感,听力下降,有持续性低调耳鸣,无发热、耳痛、耳漏、头痛等。查体示右耳鼓膜完整,呈暗红色,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电子鼻咽内镜检查见右侧咽鼓管咽口新生物(图1),肿块呈深棕褐色,界线清晰、触之质脆。入院后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无异常,纯音测听右耳传导性聋、声导抗右耳B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鼻咽部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耳听力下降 耳鼻咽喉科 咽鼓管咽口 涕中带血 耳堵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魏金凤 张笼 张志茂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55-57,66,共4页
目的:分析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6例。对照组使用银杏达莫,试验组使用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10 ... 目的:分析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6例。对照组使用银杏达莫,试验组使用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79.07%)明显高于对照组(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平坦型和全聋型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银杏达莫 突发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鼻中隔前段顽固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茏 张志茂 +2 位作者 陈世汉 李康 徐爱国 《巴楚医学》 2018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鼻中隔前段顽固性出血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科治疗的63例鼻中隔前段顽固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聚桂醇局部注射,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63例鼻出血患者一次... 目的:观察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鼻中隔前段顽固性出血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科治疗的63例鼻中隔前段顽固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聚桂醇局部注射,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63例鼻出血患者一次治疗后经过1年随访,治愈52例,有效11例,其中有13例患者再发鼻出血,所有患者未见头痛、发热、过敏、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和失明等并发症。结论: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鼻中隔前段顽固性出血是一种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鼻中隔 聚桂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穿孔部位、面积及钙化斑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听力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军 秦雁 张志茂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鼓膜穿孔部位、面积及钙化斑对患者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71例,检测患者听阈,分别记录0. 5、1、2、4 k Hz四个频率的气导听阈(AC)、骨导听阈(BC)、气骨导差(ABG);用耳内镜检测穿孔位置、面积、钙化斑... 目的探讨鼓膜穿孔部位、面积及钙化斑对患者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71例,检测患者听阈,分别记录0. 5、1、2、4 k Hz四个频率的气导听阈(AC)、骨导听阈(BC)、气骨导差(ABG);用耳内镜检测穿孔位置、面积、钙化斑。分析鼓膜穿孔部位、面积、钙化斑对听阈的影响。结果不同穿孔部位的AC、ABG均为0. 5 k Hz时阈值最高,2 k Hz时最低,4 k Hz时升高;相同频率,鼓膜后下方穿孔阈值高于前下方,大穿孔AC、ABG阈值最高;但不同部位穿孔的各频率AC、BC、ABG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穿孔面积1度与4度、2度与4度穿孔时各频率AC阈值均不同,3度与4度除2 k Hz外,其余各频率AC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不同穿孔面积各频率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不同穿孔面积在0. 5、1 k Hz时A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有鼓膜钙化斑与无鼓膜钙化斑患者各频率AC、BC、A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鼓膜穿孔面积大的患者听力下降明显,鼓膜穿孔部位、钙化斑对患者听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听力下降 鼓膜穿孔部位 鼓膜穿孔面积 钙化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军 秦雁 张志茂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58-62,共5页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SOH)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19例经病理证实为SOH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评估的图像特征包括CT上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缘、鼻窦骨壁的变化,以及MRI上的信号强度和增强模式。结果:影像学...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SOH)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19例经病理证实为SOH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评估的图像特征包括CT上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缘、鼻窦骨壁的变化,以及MRI上的信号强度和增强模式。结果:影像学上病变最大直径为2~4.3 cm(平均3.2 cm),形状为分叶状、块状或结节状。它们位于鼻腔(n=2)、上颌窦(n=3)或鼻腔及上颌窦(n=14),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左侧有12例,右侧有7例。病变呈膨胀性,2例出现局部浸润性边缘,4例出现鼻泪管破坏。所有病变在CT扫描中均为等密度病变或密度不均匀,未发现钙化。MRI上的信号强度为混合性,所有病变在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信号,肿块在T2WI图像上可观察到肿块边缘低信号,增强MRI显示病变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叶状强化,也可表现为斑片状强化。病变位于上颌窦者均可观察到上颌窦内侧壁膨胀性骨质破坏,主要以上颌窦口为中心,患者均表现为鼻窦阻塞性炎症。结论:CT结合MRI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诊断SOH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 D7株与H5N1 Re-6株对鸭的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建翠 彭南秀 +15 位作者 谭海 陈耀棠 张桢 王令 何日文 杨建宇 陈裕华 朱家辉 张海明 曾树河 齐敏 郑丽兰 黄森 杨穗娟 钟卓玲 张志茂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对鸭的免疫效果,根据兽医流行病学中利用比较率判断疫苗应用效果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得出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以田间试验的方式,常规养殖白鸭300只、番鸭...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对鸭的免疫效果,根据兽医流行病学中利用比较率判断疫苗应用效果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得出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以田间试验的方式,常规养殖白鸭300只、番鸭240只,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按程序免疫,从10日龄首免后2周开始,每周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白鸭45日龄、番鸭66日龄)。结果显示,10日龄白鸭和番鸭的母源抗体分别为3.02 log2和0 log2,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最佳首免时间。首免后2周,无论是白鸭还是番鸭,H5N2 D7株疫苗组抗体HI效价和抗体合格率均高于H5N1 Re-6株疫苗组;首免后3~5周,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的HI效价均〉4 log2,抗体合格率均≥70%。二免后1周至出栏,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HI效价均〉7 log2,抗体合格率均〉80%。是否采用对应亚型的血凝抑制抗原对抗体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免疫两种疫苗后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抗体,但相对而言,H5N2 D7株疫苗较H5N1Re-6株疫苗更适合于鸭的免疫;在鸭等水禽中推广使用该疫苗将能更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灭活苗 H5N1 H5N2 免疫效果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