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志成:化解知识产权风险 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1
作者 张志成 《河南科技》 2016年第8期7-7,共1页
4月22日,第三届知识产权领导人一对一高端峰会在深圳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张志成表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在知识产权领域上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知识产权的壁垒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企业... 4月22日,第三届知识产权领导人一对一高端峰会在深圳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张志成表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在知识产权领域上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知识产权的壁垒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的频率越来越高,企业难以负担;其次从自身来看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不足以支撑海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知识产权局 企业 风险 护航 知识产权纠纷 领导人 海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虹、沈禹琪、肖文庄、张志成作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虹 沈禹琪 +1 位作者 肖文庄 张志成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4期127-12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虹、沈禹琪、肖文庄、张志成作品
3
作者 刘虹 沈禹琪 +1 位作者 肖文庄 张志成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8期128-12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志成书法
4
作者 张志成 《军工文化》 2021年第7期150-15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志成手绘设计
5
作者 张志成 《今古文创》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志成油画作品欣赏
6
作者 张志成 《写作》 2006年第4期F0002-F0002,49-5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高功率940 nm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
7
作者 唐英翔 王超 +8 位作者 肖垚 张志成 罗晨 仲崇喜 张燕 赵武 李顺峰 王文鑫 王俊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3-720,共8页
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PCSEL)可以利用带边谐振效应实现大面积相干振荡,是一种能实现高亮度单模激射的新型半导体激光器。这使得PCSEL在激光雷达与3D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正方单晶格非对称锥形空气孔结构的PCS... 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PCSEL)可以利用带边谐振效应实现大面积相干振荡,是一种能实现高亮度单模激射的新型半导体激光器。这使得PCSEL在激光雷达与3D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正方单晶格非对称锥形空气孔结构的PCSEL,通过增加光子晶体占空比提高基模与高阶模之间的阈值差异,实现大模式面积下高功率单模激光输出。实验表明,研制的940 nm PCSEL在10μs脉冲泵浦下输出功率达到5.1 W,斜率效率达到0.43 W/A,其远场光斑呈现出1°发散角的单瓣分布,并具有80%偏振度的线偏振特性;进一步地,在5 ns脉冲条件下,其输出功率高达35 W。该器件的研发可为激光雷达系统提供良好的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高功率 非对称锥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安全防护技术应用研究
8
作者 陶渊 张志成 +1 位作者 张鑫 刘晗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针对边界安全防护问题,分析汇总国外人防、物防、技防等技术情况,分类梳理美国边境、俄罗斯边境等典型场景的管控技术应用情况,从而有效促进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在边界管控中的融合应用,大幅提升边界安全防护能力水平。
关键词 边界管控 周界防护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安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特性仿真研究
9
作者 张志成 刘俊林 +1 位作者 刘晗 崔展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8-234,共7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燃气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噪声控制的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了COMSOL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模型,对该类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进行了仿... 针对火箭发动机燃气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噪声控制的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了COMSOL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模型,对该类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并联结构的背腔深度比、周期和单体宽度等多种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微穿孔板参数,以及并联共振腔深度、周期比、单体宽度等参数,可以得到吸声带宽、吸声系数较优的吸声结构,且加工制造与安装维护简单,研究成果可用于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的强噪声辐射环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性能 微穿孔板 并联结构 COMSOL仿真 共振腔 周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放射源:从科研装置走向生产设备的故事——写在中科大^(60)Co辐照装置运行40周年之际
10
作者 张志成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5,共4页
1前言1964年,我这个之前从没有坐过汽车,更没有坐过火车的“乡巴佬”考上了当初在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专业为高分子物理。1964年国庆那一天全班同学到八达岭长城游玩,非常开心!1965年的国庆我作为民兵方阵中的一员... 1前言1964年,我这个之前从没有坐过汽车,更没有坐过火车的“乡巴佬”考上了当初在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专业为高分子物理。1964年国庆那一天全班同学到八达岭长城游玩,非常开心!1965年的国庆我作为民兵方阵中的一员,通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分子物理 八达岭长城 辐照装置 放射源 天安门 国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辐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历史回顾
11
作者 葛学武 张志成 瞿保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1前言2024年,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安全运行了四十年的钴源辐照装置到达退役年限,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四十年的岁月中,钴源辐照装置对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乃至中国辐... 1前言2024年,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安全运行了四十年的钴源辐照装置到达退役年限,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四十年的岁月中,钴源辐照装置对中国科大辐射化学学科乃至中国辐射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辐射化学 中国科大 钴源辐照装置 技术产业化 学科建设与发展 历史回顾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温储能应用可交联聚丙烯电介质材料研究
12
作者 马东 熊杰 +2 位作者 彭一纯 刘晶晶 张志成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近几年,电磁弹射技术和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对于提高薄膜介电电容器的耐高温和高储能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此,对接枝交联抗氧化剂的聚丙烯(PPHP)进行了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交联形成交联三维网络,可提高聚丙烯的耐高温性能、耐... 近几年,电磁弹射技术和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对于提高薄膜介电电容器的耐高温和高储能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此,对接枝交联抗氧化剂的聚丙烯(PPHP)进行了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交联形成交联三维网络,可提高聚丙烯的耐高温性能、耐高压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储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的接枝可交联抗氧化剂聚丙烯(CPP)相较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和聚丙烯(PP),在室温下其击穿场强可以达到1105 MV/m,在130℃时可达到647 MV/m,介电常数在3.0左右,介电损耗在0.01以下;在600 MV/m的电场强度下,其能量密度值为9.13 J/cm^(3),能量释放效率达到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耐高温 储能 交联抗氧化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3
作者 张志成 《门窗》 2025年第7期166-168,共3页
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给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 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给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及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交通工程 质量控制 应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钠诱导的马铃薯抗黑痣病StGST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
14
作者 李乐乐 冯亚艳 +5 位作者 张冬梅 杨春芳 邢星 苑志强 张志成 张笑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共11页
为研究马铃薯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tGST基因在硅酸钠增强马铃薯黑痣病抗性中的作用,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依据硅酸钠诱导马铃薯对黑痣病菌抗性的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克隆获得... 为研究马铃薯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tGST基因在硅酸钠增强马铃薯黑痣病抗性中的作用,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依据硅酸钠诱导马铃薯对黑痣病菌抗性的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克隆获得表达量较高StGST基因,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对该基因在马铃薯不同组织中及施加硅酸钠接种黑痣病病菌的诱导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tGST基因CDS序列全长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StGST基因属于Tau基因家族,为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结构域,存在16个磷酸化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StGST蛋白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与其他植物GST同源性较高。通过对启动子分析发现,其具有与抗性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及与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顺式作用调控元件,参与防御和应激反应。qRT-PCR结果表明,StGST基因在马铃薯的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根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同时,黑痣病病菌能够诱导StGST基因表达。硅酸钠参与了马铃薯体内的代谢,诱导抗病相关StGST基因的表达,在对马铃薯抗黑痣病病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钠 马铃薯 黑痣病 StGST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桥接孪生自编码器的近红外光谱转移研究
15
作者 杨泽会 吴箭 +11 位作者 李瑞东 郝贤伟 吕小芳 田雨农 张志成 吴灵通 李正莹 夏春艳 张恺 徐梦瑶 毕一鸣 夏自麟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8,共8页
近红外光谱仪器间的差异使得不同仪器共用预测模型变得困难,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减少光谱偏移后重新建立预测模型的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桥接孪生降噪自编码器(CBSDAE)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降噪自编码... 近红外光谱仪器间的差异使得不同仪器共用预测模型变得困难,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减少光谱偏移后重新建立预测模型的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桥接孪生降噪自编码器(CBSDAE)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降噪自编码器(CDAE)的编码器提取光谱的隐藏特征,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拟合从机与源机光谱隐藏特征的转移映射函数,最后通过卷积降噪自编码器的解码器重构转移后的光谱。为验证其有效性,该文对烟叶近红外光谱图及化学成分预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CBSDAE方法转移后的从机光谱与源机光谱高度重合。相比于直接标准化(DS)、分段直接标准化(PDS)、光谱差值校正算法(SSC)、Shenk’s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自编码器算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光谱转移后,预测烟碱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下降了6.42%、5.84%、5.32%、5.24%、4.35%和4.85%,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关系数也均优于上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模型转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转移 编码器 孪生 卷积桥接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
16
作者 刘涵 张世航 +2 位作者 赵志勇 张志成 郭瑞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钢筋深化设计工具的研发存在异形构件钢筋创建能力低、钢筋生成智能化程度低、数据联动修改能力低等难题。为此,开发数据驱动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实现钢筋模型创建、工程量统计、图纸生成和可视化表达。通过协同设计Web端实现数据汇集... 钢筋深化设计工具的研发存在异形构件钢筋创建能力低、钢筋生成智能化程度低、数据联动修改能力低等难题。为此,开发数据驱动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实现钢筋模型创建、工程量统计、图纸生成和可视化表达。通过协同设计Web端实现数据汇集和管理,在客户端基于Revit和CAD软件结合C#和C++开发工具,实现钢筋设计数据的产品化表达。针对常规构件,建立配筋数据模板,通过程序自动生成钢筋模型。对于异形构件,采用几何体型参数化重构、算法枚举描述、弧线钢筋微分拟合算法等方法实现自动配筋。通过程序实现钢筋自动编号着色、复杂节点钢筋可视化表达、二维钢筋图和三维钢筋图生成。开发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钢筋设计效率,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REVIT CAD 钢筋 异形构件 可视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发动机飞发综合设计技术研究
17
作者 陈伟博 贾琳渊 +3 位作者 柏帅宇 薛海波 张志成 吴亚帅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9期38-40,共3页
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发动机飞发综合设计技术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飞机在某一固定高度、马赫数巡航时,通过调节喷管出口面积的大小调节飞机阻力及发动机推力,实现飞发性能综合优化匹配设计;二是飞机需要在低可探测模式条件下飞行(... 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发动机飞发综合设计技术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飞机在某一固定高度、马赫数巡航时,通过调节喷管出口面积的大小调节飞机阻力及发动机推力,实现飞发性能综合优化匹配设计;二是飞机需要在低可探测模式条件下飞行(此时发动机喷管喉道面积较小)条件下发动机减速时,通过预放喷管喉道面积保持风扇稳定工作;三是在飞机需要发动机缩短暖机时间的情况下,综合飞机重量及跑道长度计算起飞推力,进而得到暖机所需的最短时间。上述方法可为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航空发动机飞发综合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发综合设计 喷管出口面积 发动机减速 发动机暖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发动机整机匹配关键技术研究
18
作者 陈伟博 贾琳渊 +3 位作者 柏帅宇 薛海波 张志成 吴亚帅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7期16-18,共3页
低可探测性喷管在串装整机时,需要大量的外涵气进行冷却。通过对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航空涡扇发动机整机匹配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外内涵压比优化设计方法及低可探测性喷管冷却气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发动机中间状态的推力损失... 低可探测性喷管在串装整机时,需要大量的外涵气进行冷却。通过对配装低可探测性喷管的航空涡扇发动机整机匹配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外内涵压比优化设计方法及低可探测性喷管冷却气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发动机中间状态的推力损失,并保障最大状态(全加力状态)有效冷却,且在最大状态实现最优的加力供油,形成最大状态推力损失最小的加力供油规律。同时考虑到低可探测性需求,对发动机喷管喉道面积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巡航耗油率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可探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内涵压比 冷却气流量 喷管喉道面积 整机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装矢量喷管的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技术研究
19
作者 陈伟博 贾琳渊 +3 位作者 柏帅宇 薛海波 张志成 吴亚帅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1期12-14,共3页
配装矢量喷管的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技术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在矢量喷管矢量偏转过程中通过发动机压比闭环控制保持主机参数不变,包括发动机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实现矢量偏转过程中发动机稳定工作;二是采取二元结构形式时,在... 配装矢量喷管的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技术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在矢量喷管矢量偏转过程中通过发动机压比闭环控制保持主机参数不变,包括发动机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实现矢量偏转过程中发动机稳定工作;二是采取二元结构形式时,在矢量喷管单侧调节片故障状态下,通过非故障侧开环及故障侧闭环组合控制,达到喷管喉道面积有效控制的目的,保持发动机推力不变,实现矢量喷管单侧调节片故障状态下稳定工作;三是在整机匹配偏离设计时,通过喷管喉道面积的变化调节喷管冷却气参数,保证喷管有效冷却、可靠工作。上述方法可为推力矢量发动机工作状态调节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喷管 工作稳定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空心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志成 孙天胜 +2 位作者 刘智 郭永智 李连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0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AF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使用经皮空心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的21例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AF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使用经皮空心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的21例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23~55岁,平均32.7岁。损伤节段:T125例,L113例,L23例。所有病例ASIA分级为E级。AO分型:B1型13例,B2型8例。评估内容: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通过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测量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度,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采用ODI评分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会活动、郊游等10个方面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1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09.0±16.0)min,术中出血量(90.0±15.0)ml,住院时间(7.7±2.3)d。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及切口感染,切口皮下积液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其中15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7个月(12~33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3±1.7)分降低为末次随访时的(1.8±1.2)分(P<0.05),末次随访时ODI为(10.0±1.2)%;伤椎高度由术前(54.0±17.1)%恢复至术后12个月的(82.7±3.5)%(P<0.05),胸腰段后凸畸形由术前(23.0±13.1)°恢复至术后12个月的(6.9±5.1)°(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7±0.3)个月;术后1个月随访和末次随访相比椎体高度和后凸矫正无明显丢失(P>0.05)。故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12月内无复位丢失。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微创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段骨折是可行的。这个技术能够避免对后方韧带和骨性结构的再损伤,并可重建后方张力带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