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学与上海史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孚 张元隆 潘纯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Z1期30-33,共4页
上海,由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由她以新颖开放著称的“海派文化”而独树一帜,由她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密切关联的巨大影响,以及她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进程中应起的先锋作用,决定了建立以综合研究上海为特征的上... 上海,由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由她以新颖开放著称的“海派文化”而独树一帜,由她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密切关联的巨大影响,以及她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进程中应起的先锋作用,决定了建立以综合研究上海为特征的上海学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有关上海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版的著述有五十余种,公开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等达一千多篇,内容涉及上海的经济、政治、法律、历史、地理、考古、文学、艺术、语言、宗教、科技、教育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形成了一支新老结合、专业与业余结合的研究队伍。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理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史 上海现状 综合研究 上海地区 近代中国 战略地位 历史学家 现代化 先锋作用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8-53,共6页
行政管理作为国家的政务活动,它总是置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在一定的文化环境里进行的。从文化上来认识行政管理,把行政管理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我们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自觉性。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经济基础 宗法制度 社会组织 政治 社会问题 血缘关系 封建统治者 孔子 传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决不能是全盘西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培吉 张志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5,共2页
为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顺乎天(自然)而应乎人”,既适应社会历史的潮流,又符合人民的意愿。目前,我国有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了中央提出... 为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顺乎天(自然)而应乎人”,既适应社会历史的潮流,又符合人民的意愿。目前,我国有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了中央提出的这两项基本政策。在这大好形势下,出现了全盘西化的论调,认为要实现“四化”,必须首先实现“西化”。全盘西化论实际上是主张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全盘否定。这在理论上是一种历史的虚无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僵化的机械论。每一个国家及其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它的特殊的,即民族精神。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论 对外开放 民族精神 文化发展 贯彻执行 认识论 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