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ACHE、RANSON评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志功 朱化刚 +2 位作者 孟翔凌 胡孔旺 曹葆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分析 APACHE 、RANSON评分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情和预后以及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 APACHE 、RANSON评分系统对 94例 SAP病人进行回顾性评分。结果 依据 APACHE 系统 ,器官功能障碍组评分明显高于无器官功... 目的 分析 APACHE 、RANSON评分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情和预后以及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 APACHE 、RANSON评分系统对 94例 SAP病人进行回顾性评分。结果 依据 APACHE 系统 ,器官功能障碍组评分明显高于无器官功能障碍组 ,高分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分组 (P<0 .0 5 ) ;死亡组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 ,高分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分组 (P<0 .0 5 ) ;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之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手术率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依据 Ranson系统 ,有无器官功能障碍、存活死亡以及手术非手术组之间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APACHE 评分对于判断 SAP病情及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而 Ranson应用价值不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APACHEⅡ评分 RAN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DNA阳性肝细胞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3 位作者 赵红川 刘付宝 王国斌 赵义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抗乙肝病毒(HBV)治疗对于HBV-DNA阳性并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HBV DNA≥103copies/ml且行肝癌切除术的HCC患者共68例,按在围手术期... 目的分析抗乙肝病毒(HBV)治疗对于HBV-DNA阳性并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HBV DNA≥103copies/ml且行肝癌切除术的HCC患者共68例,按在围手术期及术后是否行正规抗HBV治疗分为未抗病毒组(33例)及抗病毒组(35例)。抗病毒方案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二联方案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HBV DNA含量,术后整体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术前血清HBV DN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抗病毒组HBV DNA术后明显降低,而未抗病毒组HBV DNA持续处于高水平,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病毒组术后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高于未抗病毒组(33.65±5.43月vs 15.64±2.48月),未抗病毒组术后无瘤生存明显少于抗病毒组(12.43±1.90月vs 24.51±4.44月)。结论针对HBV-DNA阳性HCC患者行正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HBV-DNA含量,延长术后总体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行阶梯式腹腔穿刺治疗的选择与实施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有较高死亡率的疾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占用大量医疗资源。最近20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在理念和实践上均有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胰腺坏死为无菌性坏死,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对保守治疗的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有较高死亡率的疾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占用大量医疗资源。最近20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在理念和实践上均有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胰腺坏死为无菌性坏死,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对保守治疗的强调有赖于诊断手段的进步以及对感染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穿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救治体会(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3 位作者 赵红川 刘付宝 王国斌 赵义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关键词 胰腺 炎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协会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解读(三)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续前期)以下为该指南解读的第三部分:3.8胆道疾病的处理问题25: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ERCP和括约肌切开的指征是什么?(1)拟诊轻型胆源性胰腺炎不伴胆管炎患者不应行ER-CP.(GRADE 1A,高度共识)(2)拟诊重型胆源性胰腺炎不伴胆管... (续前期)以下为该指南解读的第三部分:3.8胆道疾病的处理问题25: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ERCP和括约肌切开的指征是什么?(1)拟诊轻型胆源性胰腺炎不伴胆管炎患者不应行ER-CP.(GRADE 1A,高度共识)(2)拟诊重型胆源性胰腺炎不伴胆管炎患者可能也不应行ERCP.(GRADE1B,高度共识)(3)胆源性胰腺炎伴胆总管梗阻患者可能应行ERCP.(GRADE 1C,高度共识)(4)胆源性胰腺炎伴胆管炎患者应行ERCP.关键词:循证医学;急性胰腺炎分类号:R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入路肝切除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关键词 肝脏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协会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解读(二)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续前期)以下为该指南解读的第二部分:3.4液体治疗问题9:急性胰腺炎行首次液体复苏的最佳液体是什么?急性胰腺炎首次液体复苏推荐使用平衡液(Ringer’Slactate)(GRADElB,高度共识)
关键词 争性胰腺炎 处理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协会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解读(一)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功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自从2002年国际胰腺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IAP)颁布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以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国际胰腺协会(IAP)及美国胰腺协会(American Pancreatic Assoc... 自从2002年国际胰腺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IAP)颁布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以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国际胰腺协会(IAP)及美国胰腺协会(American Pancreatic Association,APA)合作制订了最新版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IAP/APA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全文刊登于2013年7月《Pancreatology》电子版(Pancreatology 13 (2013) e1-e15).该指南在当前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针对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的关键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推荐意见,现就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做出解读,并建议将这些推荐意见作为当前急性胰腺炎处理的参考标准并指导今后的临床研究.由于篇幅较长,本指南解读拟分3期刊出,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治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协会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读后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功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33-234,共2页
2013年7月,笔者收到了美国胰腺协会(American Pancreas Association,APA)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是刊登于最新一期《Pancreatology》上的《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协会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读完这篇指南,整体印象可以归纳... 2013年7月,笔者收到了美国胰腺协会(American Pancreas Association,APA)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是刊登于最新一期《Pancreatology》上的《国际胰腺协会/美国胰腺协会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读完这篇指南,整体印象可以归纳为“实用、权威”,堪称近10年来最优秀的一篇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以下就该指南的一些特点谈一下笔者的感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三种不同呼吸模式对体质量15kg以下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影响
10
作者 张志功 周庆 +2 位作者 刘一骐 杨劲松 周亚夫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0期103-104,共2页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实验,观察并记录PSV、ATC以及CPAP三种不同呼吸模式下15kg以下低体质量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等指标,证明三种通气模式下低体重患儿的呼吸作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间接证明呼吸模式的不同对低体质量患儿...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实验,观察并记录PSV、ATC以及CPAP三种不同呼吸模式下15kg以下低体质量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等指标,证明三种通气模式下低体重患儿的呼吸作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间接证明呼吸模式的不同对低体质量患儿术后呼吸支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模式 体外循环 自动管道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秦王川灌区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莹 刘淑英 +2 位作者 王平 张志功 王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3,共7页
对甘肃省秦王川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以及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为耕地... 对甘肃省秦王川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以及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果园地>耕地>荒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在0~60 cm土层内,随土层的加深土壤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为0~20 cm>20~40 cm>40~60 cm,且0~20 cm显著高于40~60 cm.耕地、果园地蔗糖酶、脲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并且这两种酶活性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蔗糖酶活性可以作为该地区耕地、果园地较为理想的土壤养分的表征指标.荒草地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耕地、果园地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小,因此,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表征荒草地土壤肥力状况,不能表征人为精细耕作的土壤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秦王川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颜建华 向泓宪 +5 位作者 张志功 刘慧 田双如 周文武 杨劲松 周亚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6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行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围术期资...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6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行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围术期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并发症、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30天死亡,无中转传统三孔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手术时间85~225(138.1±32.2)min,失血量10~500(中位数50)ml,清扫淋巴结3~35(18.5±6.5)枚,并发症发生率16.7%(11/66),胸管留置时间1~11(中位数2)d,术后住院时间3~12(5.7±1.7)d。术后第1、3、7、30天VAS分别为2.9±0.9、2.7±0.9、1.2±0.6、0.3±0.5。结论单孔胸腔镜后入路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癌 后入路 解剖性右上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和PET/CT对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树波 赵红川 +3 位作者 谢坤 张志功 徐慧琴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和PET/CT对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47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占位患者资料。术前均行CA19-9检查、腹部增强CT扫描及全身PET/CT扫描,比较增强CT与... 目的探讨增强CT和PET/CT对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47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占位患者资料。术前均行CA19-9检查、腹部增强CT扫描及全身PET/CT扫描,比较增强CT与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价值。结果 47例患者中,确诊胰腺癌41例,非胰腺癌6例。CA19-9、增强CT和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8.0%、80.4%和95.1%,PET/CT灵敏度优于CA19-9和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和0.043);在胰周淋巴结转移判断方面,PET/CT和增强CT的灵敏度分别为75.0%和4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肝转移判断方面,PET/CT和增强C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和6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结论 PET/CT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灵敏度,显著优于增强CT。当肿瘤SUV值升高,PET/CT诊断仍应注意结合CA19-9、增强CT甚至MRI综合判断;PET/CT有助于发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病灶,获得更加准确的术前分期,从而避免诊断性剖腹探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ET CT 增强CT 糖类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牧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铃凌 王平 +1 位作者 刘淑英 张志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6-230,236,共6页
以甘南牧区2001—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全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区主要用地类型为牧草地和林地,分别占总面积的67.30%和24.68%。牧草地、未利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在各... 以甘南牧区2001—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全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区主要用地类型为牧草地和林地,分别占总面积的67.30%和24.68%。牧草地、未利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在各县(市)的分布比较均匀,而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农用地、耕地在各县(市)的分布不均匀。全区耕地、其他农用地呈减少趋势,牧草地和林地呈增加趋势;耕地强度指数的绝对值最大,水利设施用地动态度的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497 6%和45.570 5%。耕地、牧草地、林地变化贡献率最为显著,分别为0.481 2,0.323 9,0.143 1。空间上临潭县、合作市、迭部县对全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贡献较大。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甘南牧区得到了较好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投资力度加大,甘南牧区的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牧区 土地利用结构 区位熵 洛伦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文 杨劲松 +3 位作者 周亚夫 张志功 刘一骐 周庆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2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组)治疗和50例行小切口开胸手术(小切口开胸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2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组)治疗和50例行小切口开胸手术(小切口开胸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的数量、术后72 h内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小切口开胸组(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内的胸管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小切口开胸组(P<0.01),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与小切口开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能达到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镜手术 小切口开胸手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联合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 杨劲松 +3 位作者 李长江 刘宇 张志功 刘一骐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 CT (30 mA)扫描联合蛋白指纹图谱检测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50例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获得蛋白表达图谱,建立肺癌诊断模型。对30例肺部...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 CT (30 mA)扫描联合蛋白指纹图谱检测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50例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获得蛋白表达图谱,建立肺癌诊断模型。对3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低剂量 CT扫描联合血清蛋白质谱分析检测。结果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构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在4763.26 m/z 、9725.37 m/z 、11534.16 m/z 和15335.22 m/z 蛋白峰构建一个肺癌诊断模型。盲筛分析显示诊断模型对肺癌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0.0%。低剂量 CT 筛查与低剂量 CT 联合蛋白指纹图谱分析对肺癌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9%和85.7%。结论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联合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筛查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早期诊断肺癌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蛋白指纹图谱 肺癌 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付宝 耿小平 +3 位作者 赵红川 王国斌 赵义军 张志功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胆源性SAP并发胆管炎急诊手术6例,非胆道梗阻性1例因胰腺坏死合并感染采用腹膜后入...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胆源性SAP并发胆管炎急诊手术6例,非胆道梗阻性1例因胰腺坏死合并感染采用腹膜后入路引流。非胆源性SAP19例的手术时机方面:急性炎症反应期手术2例,感染期内手术10例,残余感染期手术7例,手术入路方面:14例采用本组推荐的经左结肠旁沟腹膜后入路有限清除胰体尾或胰头坏死组织并留置粗三腔管引流。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7%(12/26),其中并发结肠瘘2例,十二指肠瘘2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右侧腹膜后积脓导致高热不退2例。22例治愈,1例十二指肠瘘带管出院随访中,1例十二指肠瘘自动出院,死亡3例(11.5%),术后住院时间20~120d不等。结论正确地把握SAP的外科手术时机,采取经腹膜后入路的有限清除加置粗管冲洗引流,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文 杨劲松 +3 位作者 张志功 刘建滨 郭一清 刘一骐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常规剂量CT(100 mA —200 mA)肺部检查发现肺部肿块的60例患者,应用低剂量CT(40 mA 、30 mA 、20 mA)进一步筛查评估,分别统计肺癌诊断准确率。结果常规剂量CT对...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常规剂量CT(100 mA —200 mA)肺部检查发现肺部肿块的60例患者,应用低剂量CT(40 mA 、30 mA 、20 mA)进一步筛查评估,分别统计肺癌诊断准确率。结果常规剂量CT对肺癌诊断准确率为78.7%,低剂量 CT40 mA 、30mA、20mA组对肺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6%、70.3%、55.6%;低剂量CT40mA 组、低剂量 CT30 mA 组与常规剂量 CT 组肺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0.79,P>0.05),低剂量 CT20 mA 组与常规剂量CT组肺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9,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 30 mA)扫描有较高的敏感性,较低的辐射量,可用于肺癌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肺癌 恶性肿瘤 早期筛查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中叶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红川 耿小平 +3 位作者 刘付宝 王国斌 赵义军 张志功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评价肝中叶切除治疗肝中央叶段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8年4月在我科行肝中叶切除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Child A级8例,Child B级4例,肝硬化8例;行肝Ⅳ+Ⅴ+Ⅷ段,联合胆囊切除3例,肝Ⅳb+Ⅴ段,联... 目的 评价肝中叶切除治疗肝中央叶段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8年4月在我科行肝中叶切除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Child A级8例,Child B级4例,肝硬化8例;行肝Ⅳ+Ⅴ+Ⅷ段,联合胆囊切除3例,肝Ⅳb+Ⅴ段,联合胭囊切除6例,肝Ⅳa+Ⅷ段切除2例,Ⅷ段切除1例;第一肝门阻断7例(时间15~40min),全肝血流阻断2例(时间20~45min);预防一眭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4例。结果术中输血1例,输血量400ml;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切除标本大小(最大径)5~15cm,平均7.5cm;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阻塞性黄疸伴胆漏1例,腹腔包裹性积液3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病理:原发性肝癌5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1例,胆管细胞癌1例,混合性肝癌1例,胆囊癌1例,结肠癌术后肝转移1例,间叶性错构瘤1例,肝母细胞瘤1例。所有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1~32个月。其中1例混合性肝癌患者术后5月出现肿瘤肝内复发及后腹膜、腰椎转移,余病例均无瘤生存。结论 虽然肝中叶切除技术比较复杂,但仍是治疗包括肝癌在内的各种肝中叶肿瘤的有效方法,选择性应用肝血流阻断技术是控制术中出血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中叶切除术 中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文 杨劲松 +3 位作者 张志功 周亚夫 刘一骐 周庆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A 组)治疗和42例行常规开胸手术(B 组)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术期死亡。 A 组患...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A 组)治疗和42例行常规开胸手术(B 组)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术期死亡。 A 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后止痛药物用量等方面优于 B 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 B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孤立性肺结节减少了创伤和疼痛等不适,并且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外科 开胸手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