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8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吉林省西部平缓沙地土壤改良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昊伦 徐子棋 +4 位作者 杨献坤 王大中 张志军 李红蕊 于亚南 《吉林水利》 2025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针对吉林省西部平缓沙地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弱的问题,探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保水剂+粘合剂(B+N)、膜量子(M)、抑尘剂(Y)对沙地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通过开展田间试验,选取枸杞、小叶锦鸡儿和西部沙樱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监测土... 本文针对吉林省西部平缓沙地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弱的问题,探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保水剂+粘合剂(B+N)、膜量子(M)、抑尘剂(Y)对沙地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通过开展田间试验,选取枸杞、小叶锦鸡儿和西部沙樱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监测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3种植物样地中,B+N处理的平均几何直径(GMD)年均增长率(ARG)最高,分别为7.95%、7.75%和5.61%;分形维数(D)分别降低了0.18%、0.37%和0.28;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6.27%、6.11%和2.85%,与M、Y处理和对照处理(CK)相比差异明显,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毛管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结构。3种植物样地中,B+N处理的土壤有机质(SOM)和速效磷(P)的ARG分别为8.43%、13.01%、10.10%和11.25%、14.25%、9.26%,与另2组处理和CK相比差异明显,显著提高了SOM和P的含量,但在速效氮(N)、速效钾(K)和pH值方面未发现规律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通过对比B+N处理3种植物和CK之间各项指标的相对增长率(RGR)发现,小叶锦鸡儿在B+N处理下,表现出了较强的土壤改良优势和生长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B+N处理对吉林省西部平缓沙地土壤改良效果显著,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平缓沙地 风沙土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蛋白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宁倩茹 李会珍 +2 位作者 张志军 韩婉毓 郭誉嵘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73-181,共9页
为拓宽紫苏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采用不同添加量(0%、5%、10%、15%、20%,m/m)紫苏蛋白粉部分替代小麦粉制作面包,探究其对面包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紫苏蛋白粉添加量增加,面包色泽加深,比容下... 为拓宽紫苏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采用不同添加量(0%、5%、10%、15%、20%,m/m)紫苏蛋白粉部分替代小麦粉制作面包,探究其对面包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紫苏蛋白粉添加量增加,面包色泽加深,比容下降,但含水量和保水能力增加。当紫苏蛋白粉添加量为10%时,面包感官品质最佳,同时可显著降低面包硬度,改善回复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试验中,紫苏蛋白粉能显著降低面包的还原糖释放量、快消化淀粉(RDS)和慢消化淀粉(SDS)含量,且随紫苏蛋白粉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紫苏蛋白粉添加量≥10%时,紫苏蛋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GI)≤70,属中等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综上,紫苏蛋白粉最适添加量为10%,紫苏蛋白面包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得到改善,控糖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紫苏蛋白在面包类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蛋白 理化性质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体外消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复兴视角下草木染工艺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性融合与实践探索
3
作者 田蕴萌 刘珊 +2 位作者 闫婧怡 杨启航 张志军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众多传统工艺中,草木染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染色技术,以其天然环保、文化深厚的特点,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逐渐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创新价值。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众多传统工艺中,草木染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染色技术,以其天然环保、文化深厚的特点,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逐渐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创新价值。文章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复兴视角下,草木染工艺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性融合与实践探索,通过分析草木染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技术特点及其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提出草木染工艺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创新路径和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染工艺 纤维艺术创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环境下颗粒与气泡黏附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军 黄旭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7-2066,共10页
研究湍流环境中颗粒与气泡的黏附过程对于探究浮选微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DEM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二次开发模块,建立了颗粒与气泡黏附过程相互作用的三维离散元法(DEM)模型。在Fluent软件中通过构建规则格栅以激发各向同性的湍... 研究湍流环境中颗粒与气泡的黏附过程对于探究浮选微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DEM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二次开发模块,建立了颗粒与气泡黏附过程相互作用的三维离散元法(DEM)模型。在Fluent软件中通过构建规则格栅以激发各向同性的湍流,并将湍流环境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加入到EDEM软件中。模拟了颗粒粒径为0.10、0.15、0.20、0.25和0.30 mm,颗粒密度为1500、2000和2500 kg/m^(3),球形度为0.746~0.854的不规则颗粒,和气泡直径为1.00、1.20、1.60和2.00 mm,在气泡与格栅间距离为1.00、1.50、2.00和3.00 mm的湍流环境下颗粒与气泡的黏附过程。研究了颗粒、气泡、流场各参数对于颗粒与气泡黏附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规则颗粒还是不规则颗粒在湍流环境中与气泡的黏附均存在临界脱附流速(颗粒与气泡发生脱附的最小湍流流场流速)。密度大的颗粒和粒径大的颗粒与气泡黏附的临界脱附流速更小,表明粒径和密度大的颗粒与气泡难以稳定黏附。气泡的直径越大,颗粒与气泡稳定黏附的临界脱附流速越小,颗粒越难以稳定黏附。在相同的流速下,气泡与格栅间距离越小,则流场湍流强度越大,颗粒与气泡稳定黏附的临界脱附流速越小,表明湍流强度的增加不利于颗粒与气泡的稳定黏附。球形度小的颗粒与气泡稳定黏附的临界脱附流速也较小,表明球形度小的颗粒与气泡难以稳定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CFD-DEM 颗粒 气泡 黏附 湍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飞轮瞬时转速信号评价三缸机缸内做功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张志军 王尚学 +2 位作者 陈晋兵 程勇 尹伟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快速诊断内燃机各缸均匀性有利于为缸内燃烧过程控制提供信息,进而改善内燃机工作性能。以三缸机为例,对利用飞轮瞬时转速信号评价内燃机缸内做功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瞬时转速信号的获取及滤波方法,研究了影响缸内做功能力评... 快速诊断内燃机各缸均匀性有利于为缸内燃烧过程控制提供信息,进而改善内燃机工作性能。以三缸机为例,对利用飞轮瞬时转速信号评价内燃机缸内做功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瞬时转速信号的获取及滤波方法,研究了影响缸内做功能力评价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利用飞轮瞬时转速推求的是内燃机输出的有效扭矩,其与缸内产生的指示扭矩有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随内燃机工况的不同而不同;在计算中,往复运动部件产生的惯性力及对当量转动惯量的影响可以忽略;由瞬时转速推求的扭矩离散度较大,平均处理后可用于评价内燃机各缸做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瞬时转速 工作均匀性 扭矩 做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格尔褐煤分子结构模型构建及其分子模拟
6
作者 张志军 商秀琳 +2 位作者 魏中奇 汤迪 李贞庆 《选煤技术》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构建和解析煤炭分子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微观结构与反应规律。首先,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碳谱(^(13)C-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结合分子模拟,全面且系统地对准格尔地区的褐煤分子结构进行了研... 构建和解析煤炭分子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微观结构与反应规律。首先,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碳谱(^(13)C-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结合分子模拟,全面且系统地对准格尔地区的褐煤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然后,构建了准格尔褐煤的二维结构模型;利用MaterialStudio2020软件对平面模型实施了几何优化处理,在加氢饱和、结构优化和退火动力学模拟后,化学键扭曲,能量显著降低,生成三维结构模型。最后,进一步进行密度模拟,通过势能与密度的关系,确定最优密度并构建聚集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准格尔褐煤的桥碳和周碳比值(X_(BP))为0.12,芳香结构以苯环为主,氧原子主要以酚羟基形式存在,而氮元素则主要分布在吡咯结构中,由于硫含量较低,模型中忽略了硫的影响;煤结构的稳定性主要由扭转能和范德华能主导;确定模型最优密度为1.1g/cm^(3),与实测值吻合,将40个大分子模型组装为聚集态结构,并通过分子力学和动力学优化,显示分子间与分子内作用力导致芳香层片扭曲变形,形成较为杂乱的结构。该研究通过密度模拟提升了模型的可靠性,为从分子尺度深入探讨褐煤特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分子结构表征 褐煤分子结构模型 聚集态模型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碳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模型最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表达的出场、向度及策略
7
作者 张志军 甘敏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虚拟仿真教学表达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媒介化面容及符号意义上升为虚拟仿真教学思维并外化为一种教学行为,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表达具体表征为创设多样化的符号表达再现具身场域、提供精准化的内容供给契合课程... 虚拟仿真教学表达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媒介化面容及符号意义上升为虚拟仿真教学思维并外化为一种教学行为,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表达具体表征为创设多样化的符号表达再现具身场域、提供精准化的内容供给契合课程属性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映射教育对象三个向度。因此,在策略上,要坚持“大思政课”思维,建立“多模态”教学表达场景;构建“虫洞”隧道思维,提供历史与现实双重供给;塑造高阶理论思维,激活受众的连续统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虚拟仿真 教学表达 具身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的纸张缺陷识别系统及软件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静 张志军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为解决人工视觉不能识别纸张小尺寸缺陷,无法保障缺陷识别精确度与稳定性,且难以适应大面积、高速生产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以机器视觉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为载体进行了纸张缺陷识别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并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纸张缺陷识... 为解决人工视觉不能识别纸张小尺寸缺陷,无法保障缺陷识别精确度与稳定性,且难以适应大面积、高速生产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以机器视觉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为载体进行了纸张缺陷识别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并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纸张缺陷识别算法。其中系统硬件由工业摄像机、荧光灯、FPGA、DSP等构成,系统软件以MFC框架与C++编程语言为辅助开发设计。纸张缺陷识别算法则经过纸张缺陷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识别分类实现缺陷识别。此系统识别方法简单、识别精准且实时性强,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传统人工视觉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纸张缺陷 识别系统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中美隔震设计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蜀泸 张志军 +1 位作者 李嘉琪 罗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介绍了中国《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和美国Minimum design loads and associated criteria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 7-16)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 介绍了中国《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和美国Minimum design loads and associated criteria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 7-16)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以下简称《抗规》)设计的某9度区近场隔震结构,进行了两国规范的设计对比。按《抗规》设计的隔震结构,仍然能满足《隔标》的设计要求。ASCE 7-16对于隔震支座考虑了老化和环境、测试、制造等因素引起的性能参数变化,并按隔震支座的上限及下限属性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相同地震概率水准(50年超越概率2%)的设计对比研究表明,ASCE 7-16的等效侧力法计算值高于《隔标》,按ASCE 7-16要求选择的地震波反应谱明显高于《隔标》,其时程分析结果也大于中国规范,对隔震支座的性能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设计 上、下限属性 时程分析法 等效侧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Saysomboun Muangxao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10
作者 牛英杰 张彦伟 +5 位作者 王居松 陈向平 刘铭涛 郭豪坤 曹锦元 张志军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
以老挝Saysomboun Muangxao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区内元素含量及其分布、分配特征、元素相关性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元素共生组合规律,圈定单元素异常176处,综合异常15处,其中圈定以金为主的综... 以老挝Saysomboun Muangxao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区内元素含量及其分布、分配特征、元素相关性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元素共生组合规律,圈定单元素异常176处,综合异常15处,其中圈定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7处,圈出以铜为主的综合异常5处,圈出该类综合异常3处,圈出4个B类找矿靶区,4个C类找矿靶区。新发现金矿点3处、铜多金属矿点2处。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为本区下一步矿产勘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Saysomboun Muangxao 老挝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Phabon热液型金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深部隐伏矿找矿的指示意义
11
作者 牛英杰 张彦伟 +5 位作者 王居松 陈向平 刘铭涛 郭豪坤 曹锦元 张志军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Phabon金矿是老挝中北部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中-大型低温热液型矿床,伴随着矿山开发,地表或近地表浅部矿产资源消耗殆尽,深边部的隐伏矿探索显得尤为重要。为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隐伏矿探测方法,本次研究对Phabon金矿PD687、PD737、PD787... Phabon金矿是老挝中北部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中-大型低温热液型矿床,伴随着矿山开发,地表或近地表浅部矿产资源消耗殆尽,深边部的隐伏矿探索显得尤为重要。为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隐伏矿探测方法,本次研究对Phabon金矿PD687、PD737、PD787、PD838、PD888等5个中段进行了系统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分析了Ag、As、Au、Be、Bi、Co、Cr、Cu、Hg、Mn、Mo、Ni、Pb、Sb、Sn、Ti、V、W、Zn等元素异常特征,构造地球化学轴向解析和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在矿体尾部出现前缘/尾晕叠加且呈现强-弱-强现象,表明矿体为多期次热液成矿,推断深部具有隐伏矿体的可能。通过综合研究断裂构造、矿体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能有效提取深边部成矿信息,达到探寻隐伏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型金矿 Phabon 老挝 构造地球化学 隐伏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在南疆地区的种植技术及饲用品质分析
12
作者 张丽萍 刘梦 +3 位作者 蔺宏凯 王文奇 张志军 穆尼热·买买提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该文为新疆南疆地区是否适合大面积引种推广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小区种植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适种植株行距。结果表明,在南疆种植巨菌草出苗率为60%,补苗后达到80%;鲜草产量平均为75.915 t/hm^(2);株... 该文为新疆南疆地区是否适合大面积引种推广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小区种植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适种植株行距。结果表明,在南疆种植巨菌草出苗率为60%,补苗后达到80%;鲜草产量平均为75.915 t/hm^(2);株行距60 cm×60 cm处理的种植效果最佳,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该试验中巨菌草种植成本为107.33元/hm^(2),其成本高于青贮玉米和苜蓿。由营养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巨菌草115 d生长期营养价值略优于50 d,其青贮品质较全株青贮玉米略低。巨菌草可青饲,也可青贮使用,应根据巨菌草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气候环境的生物学特性,找准其在新疆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中的生态定位,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生长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籽壳提取物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婉毓 李会珍 +3 位作者 张志军 郭誉嵘 张红玉 王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8,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紫苏资源的利用价值,本研究以紫苏籽壳提取物(PSHE)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硝酸银浓度、提取液浓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紫苏籽壳提取物纳米银(PSHE@AgNPs)银离子还原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 为进一步提高紫苏资源的利用价值,本研究以紫苏籽壳提取物(PSHE)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硝酸银浓度、提取液浓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紫苏籽壳提取物纳米银(PSHE@AgNPs)银离子还原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制备PSHE@AgNPs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PSHE@AgNPs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HE@AgNPs制备最佳工艺为:硝酸银浓度15 mmol/L,提取液浓度0.4 g/mL,超声波功率480 W,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7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PSHE@AgNPs银离子还原率达92.37%。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SHE@AgNPs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PSHE@AgNPs表面存在植物化学物质,酚类化合物参与纳米银的合成;热重分析显示了PSHE@AgNPs的热稳定性,在276.7~420.3℃范围内存在主要的质量损失,质量减少46.74%;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PSHE@AgNPs是粒径均值为27.97 nm的近球形分散颗粒。研究结果可为超声波辅助绿色合成粒径小、分散性高、具有热稳定性的面心立方结构的PSHE@AgNPs提供理论指导,并推动其在生物材料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壳 纳米银颗粒 生物还原法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剂对冷季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4
作者 赵晨 王彦 +8 位作者 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 秦荣艳 陈翔宇 梁见弟 王乐乐 张志军 王承敏 王文奇 沙丽塔娜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4-2062,共9页
【目的】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冷季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39.64±2.72)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阿勒泰羊公羊6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复合添加剂组(E_(1)组、E_(2)组、E_(3)组),每组15只羊... 【目的】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冷季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39.64±2.72)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阿勒泰羊公羊6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复合添加剂组(E_(1)组、E_(2)组、E_(3)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E_(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2%的复合添加剂Ⅰ(沙棘叶粉∶氯化铵∶谷氨酰胺=15∶5∶2),E_(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2%的复合添加剂Ⅱ(沙棘叶粉∶氯化铵∶胍基乙酸=15∶5∶1),E_(3)组在基础饲粮中添2.2%的复合添加剂Ⅲ(沙棘叶粉∶氯化铵∶谷氨酰胺∶胍基乙酸=15∶5∶2∶1)。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1)整个试验阶段,E_(1)、E_(2)和E_(3)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E_(1)和E_(3)组第1~15 d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E_(1)组的乙酸/丙酸显著高于E_(3)组(P<0.05);E_(2)组的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瘤胃发酵参数组间差异不显著。(3)E_(1)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_(2)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有助于提高冷季绵羊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论】复合添加剂Ⅰ(沙棘叶粉∶氯化铵∶谷氨酰胺=15∶5∶2)在冷季绵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抗冷应激添加剂 瘤胃发酵 养分表观消化率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呋喃环生物基芳香聚酰胺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刘玉峰 曹凯凯 +4 位作者 杨佑 张志军 王进 黄安民 杨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5,共7页
首先通过生物基来源的呋喃二甲酰氯(FDCl)和3,4-二氨基二苯醚(ODA)低温溶液缩聚制备了含呋喃环的芳香聚酰胺树脂溶液(f-resin),采用干喷湿纺得到含呋喃环的芳香聚酰胺纤维(f-fiber)。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f-fiber的表面形貌与聚集... 首先通过生物基来源的呋喃二甲酰氯(FDCl)和3,4-二氨基二苯醚(ODA)低温溶液缩聚制备了含呋喃环的芳香聚酰胺树脂溶液(f-resin),采用干喷湿纺得到含呋喃环的芳香聚酰胺纤维(f-fiber)。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f-fiber的表面形貌与聚集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resin的可纺性良好,所得f-fiber粗细均匀,表面光滑,结晶度可达41%以上。就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与间位芳纶(m-fiber)进行了对比研究,所得f-fiber力学性能、耐热性与阻燃性能优异,略低于间位芳纶,且其原材料来源于生物质,属于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芳香聚酰胺纤维 呋喃环 耐热性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紫苏粕多肽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张红玉 李会珍 +4 位作者 张志军 赵亚娜 侯天宇 李河 陈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159,共11页
利用体外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紫苏粕多肽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对紫苏粕碱性蛋白酶酶解液进行超滤分级,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出级分UF-4(<1 kDa),考察其对H_(2)O_(2)诱导的4T1细胞氧化应激模... 利用体外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紫苏粕多肽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对紫苏粕碱性蛋白酶酶解液进行超滤分级,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出级分UF-4(<1 kDa),考察其对H_(2)O_(2)诱导的4T1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发现UF-4可剂量性显著降低胞外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胞内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说明UF-4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UF-4中筛选出潜在活性物质18种,其对应靶点中与抗氧化作用相关的有176个,通过蛋白互作分析得到6个核心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UF-4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钙调节、炎症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了18种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总之,该研究初步表明UF-4抗氧化应激过程中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后期紫苏粕多肽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粕多肽 氧化应激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主泵电动机屏蔽套磁-热联合仿真
17
作者 刘奕新 焦峰 +3 位作者 张志军 袁寿其 朱荣生 龙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6-1202,共7页
为探究核主泵屏蔽电动机屏蔽套材料及厚度对涡流损耗的影响,以某功率为5.5 MW的AP1000屏蔽感应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应用低频电磁仿真软件Maxwell建立二维电磁仿真模型,对比3种材料(Hastelloy-C,Inconel,SUS316L)在不同尺寸下的屏蔽套涡流... 为探究核主泵屏蔽电动机屏蔽套材料及厚度对涡流损耗的影响,以某功率为5.5 MW的AP1000屏蔽感应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应用低频电磁仿真软件Maxwell建立二维电磁仿真模型,对比3种材料(Hastelloy-C,Inconel,SUS316L)在不同尺寸下的屏蔽套涡流损耗.基于电磁仿真结果,运用磁-热联合方法,将涡流损耗值作为热源输入到核主泵电动机屏蔽套冷却模型中,通过ANSYS Fluent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仿真.结果表明:相同屏蔽套尺寸下,材料Hastelloy-C的涡流损耗最小;相同材料下,屏蔽套厚度越小,涡流损耗越低;屏蔽套间隙流冷却系统入口到屏蔽套间隙温度变化剧烈,定子屏蔽套温度整体高于转子屏蔽套温度,两者温差约为20℃;屏蔽套上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且沿轴向来流方向压力逐渐降低,降幅约为16.0 kPa.研究结果可为核主泵电动机屏蔽套的材料及厚度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电动机 屏蔽套 涡流损耗 磁-热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粕酶解工艺优化及其多肽抗氧化稳定性
18
作者 张红玉 李会珍 +5 位作者 张志军 李河 侯天宇 王丹 李孟昊 叶童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57-166,共10页
为更好地利用紫苏粕中的蛋白质资源,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脱脂紫苏粕制备紫苏粕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苏粕多肽制备工艺,并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紫苏粕多肽进行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更好地利用紫苏粕中的蛋白质资源,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脱脂紫苏粕制备紫苏粕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苏粕多肽制备工艺,并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紫苏粕多肽进行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8 h、初始pH11.5、底物浓度7.5%、酶解温度60℃、加酶量7 000 U/g。在此条件下,酶解液水解度为(23.462±0.237)%。紫苏粕多肽由17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达(286.635±0.357)mg/g。紫苏粕多肽在20~100℃、pH2~8保持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添加适量NaCl和葡萄糖有助于增强紫苏粕多肽抗氧化活性,添加2%以上柠檬酸则导致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下降。综上,该工艺制备的紫苏粕多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粕 酶解法 抗氧化肽 工艺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19
作者 张芷瑜 张天伟 +2 位作者 杨馥菡 李会珍 张志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蓝莓果渣中的花色苷经超声辅助乙醇法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 3.0、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30 min,然后利用大孔树脂对粗提得到的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对比了XDA-6、LX-16、LX-41、LX-180S、... 蓝莓果渣中的花色苷经超声辅助乙醇法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 3.0、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30 min,然后利用大孔树脂对粗提得到的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对比了XDA-6、LX-16、LX-41、LX-180S、LK825、DM21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表明,LK825型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90.36%、90.19%,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好的解吸性能,故选用LK825型大孔树脂进行纯化试验。LK825型大孔树脂静态试验的最优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7 h、解吸平衡时间5 h、提取液pH 3.0、解吸液pH 3.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动态试验的最优参数为上样流速1.0 mL/min、上样液体积22 BV、上样浓度1.0 mg/mL、洗脱流速1.5 mL/min、解吸液体积9 BV。纯化后蓝莓果渣花色苷的含量和色价分别是纯化前的12.8倍和17.9倍,纯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渣 花色苷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从蓝莓叶多酚中分离纯化绿原酸
20
作者 张芷瑜 张天伟 +2 位作者 杨馥菡 李会珍 张志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0-175,共6页
该研究以蓝莓叶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的方法获得蓝莓叶多酚粗提物,然后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分别考察不同流动相、进样量、流动相流速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乙腈-水溶液为... 该研究以蓝莓叶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的方法获得蓝莓叶多酚粗提物,然后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分别考察不同流动相、进样量、流动相流速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样量6 mL、流动相流速10 mL/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21.39%。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的绿原酸纯度可达94.98%。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分离蓝莓叶中的绿原酸。该方法为研究和应用蓝莓叶中活性成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多酚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 分离纯化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