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技术变革背景下“翻译+语言+技术+领域”翻译教学理念和实践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云 胡英花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1期96-98,共3页
最近十年,伴随中国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外语教育迎来深刻变革:双语时代的领域转向、信息技术时代的技术转向和数据转向、“双减”背景下的服务转向,以及AICG时代的决策(“译商”)转向。为应对上述变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 最近十年,伴随中国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外语教育迎来深刻变革:双语时代的领域转向、信息技术时代的技术转向和数据转向、“双减”背景下的服务转向,以及AICG时代的决策(“译商”)转向。为应对上述变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翻译为根本,以语言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以服务领域为落脚点,实现四者的融合是翻译教学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AICG时代的背景下,人工译员的许多职能和角色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译者可能会更接近于翻译项目管理者(或“统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决策来指导手下的人工智能译员完成具体的指令和任务。因此,加强译者“译商”的培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转向 技术转向 数据转向 语言服务转向 AICG 译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冲突走向融合: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四种形态
2
作者 张志云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是中外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古典哲学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命题。通过上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史进行审视观照,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是中外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古典哲学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命题。通过上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史进行审视观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由冲突对抗逐步走向协调和解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出现了四种对应的形态,即远古时期听命于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农业时期依存于自然的“天地与我并生”,工业化时期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信息化时期尊重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天人合一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信号通路探讨miR-34a-5p过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小檗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琴 张志云 +4 位作者 石西南 万春平 朱云婴 娄龙 徐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过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及小檗碱(BBR)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过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及小檗碱(BBR)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HT-2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 mimics组、miR-34a-5p mimics组,NC mimics组和miR-34a-5p mimics组分别转染NC mimics、miR-34a-5p mimics,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转染6 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收集细胞,采用RT-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收集三组转染后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分离三组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含量;收集三组转染后细胞,分别采用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L-6、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取HT-29细胞,加入LPS刺激48 h,建立UC细胞模型。取UC细胞,分别加入0、2.5、5、10、20、40、80、160、320μg/mL BBR干预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随机将UC细胞分为模型组和BBR组,BBR组予BBR干预24 h,模型组不予BBR干预。分离两组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含量;取两组干预24 h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miR-34a-5p以及IL-6、STAT3mRNA表达。结果miR-34a-5p mimics组miR-34a-5p相对表达量高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5p mimics组细胞活力低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5p mimics组培养上清液IL-6、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34a-5p mimics组IL-6、STAT3 mRNA以及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80、160、320μg/mL BBR干预24 h UC细胞活力均高于0、2.5、5、10、20μg/mL BBR干预24 h UC细胞(P均<0.05),故选择20μg/mL BBR进行后续实验。BBR组培养上清液IL-6、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BBR组miR-34a-5p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IL-6、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miR-34a-5p过表达能够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减轻UC炎症反应;BBR则能通过上调miR-34a-5p表达和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减轻UC炎症反应,阻延UC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小檗碱 微小RNA-34a-5p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志云 李根生 +3 位作者 史怀忠 康延军 迟军 谢又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分析超深井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机理的基础上,在塔里木油田中古区块的2口超深井上进行了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现场试验。试验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在不改变原有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超深井机械钻速,并且对延长钻... 在分析超深井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机理的基础上,在塔里木油田中古区块的2口超深井上进行了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现场试验。试验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在不改变原有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超深井机械钻速,并且对延长钻头寿命有一定的作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完全可以满足现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脉冲 空化射流 超深井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频率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及水氮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志云 赵伟霞 李久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90,共10页
不合理灌溉水氮管理引起的水氮淋失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日光温室滴灌番茄为对象,研究充分供水条件下水氮管理参数对土壤水氮淋失和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灌水频率和施氮量2个因素,灌水间隔设3、6和9 d 3个水平,施氮量设0、180和30... 不合理灌溉水氮管理引起的水氮淋失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日光温室滴灌番茄为对象,研究充分供水条件下水氮管理参数对土壤水氮淋失和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灌水频率和施氮量2个因素,灌水间隔设3、6和9 d 3个水平,施氮量设0、180和300 kg/hm23个水平。在番茄生育期内观测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势和土壤氮素含量,番茄收获时测定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深层渗漏和硝态氮淋失几乎发生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表现出深层渗漏量增大时硝态氮淋失量也增大的同步特征。灌水间隔3 d和6 d处理的生育期累积渗漏量接近,占灌水量的12%,而当灌水间隔增加到9 d时,生育期深层渗漏量明显增加,占灌水量的18%。同一灌水频率下,硝态氮累积淋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生育期累积最大水氮淋失量发生在低灌水频率高施氮量处理。灌水频率和施氮量对番茄植株吸氮量和产量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水平(P=0.05)。从减少水氮淋失和方便管理两方面考虑,建议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的灌水间隔为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频率 施氮量 日光温室 番茄 深层渗漏 氮素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被引量:84
6
作者 张志云 武燕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37-39,共3页
护士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护理学科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衡量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近年来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其科研动机仍以外在动机为主,从事护理... 护士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护理学科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衡量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近年来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其科研动机仍以外在动机为主,从事护理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影响我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相关因素的研究,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多数集中于客观因素及护士的个性特征等方面。因此,应抓好组织管理,努力提高护士学历层次,激发护士学习热情,通过学习和传帮带的方式逐步培养护士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型护理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和广义最小二乘的系统偏差估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云 周永丰 《舰船电子工程》 2008年第8期89-91,共3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首先要解决误差配准问题,来估计系统偏差并消除它。把最小二乘理论运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够得到系统偏差估计。分析最小二乘(LS)和广义最小二乘(GLS)的原理,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最小二乘 广义最小二乘 系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必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志云 朱小虎 《山西建筑》 2004年第11期18-19,共2页
就城市的发展史和城市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并从人口、资源和环境三方面 ,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个人见解 ,以强化城市生态建设。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 人口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户型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志云 《住宅科技》 2004年第8期26-29,共4页
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怎样使户型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整个建筑设计应该探讨的问题。文章从住宅设计的要点出发,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以期使户型设计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关键词 住宅 户型设计 居住空间 住宅功能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森林立地亚区划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云 温秋根 +1 位作者 周启水 潘维旺 《南昌水专学报》 1999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江西的气候、地貌、地理位置等生态环境地理因子为基础,采用主分量、多种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生态分类。
关键词 立地亚区 综合生态分类 聚类分析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团组织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途径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志云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49-51,共3页
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是高校团建工作的两大战略任务。在新形势下明确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地位,挖掘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潜力,落实学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要求,强化思政教学网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 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是高校团建工作的两大战略任务。在新形势下明确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地位,挖掘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潜力,落实学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要求,强化思政教学网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功效,是充分发挥有效载体在思想引领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团组织 大学生 思想引领 途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区绿地地下停车库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云 朱小虎 《住宅科技》 2004年第6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小区绿地 地下停车库 居住区规划 环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文学批评中的文化感受——从王晓明近来的文学批评谈起
13
作者 张志云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王晓明 文学批评 感受 《马嘶岭血案》 文化 小说文本 《读书》 出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密”:细节大于题材——论何大草近年来的小说创作
14
作者 张志云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小说创作 秘密 何大草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西译学的互动与相长
15
作者 张志云 胡静 杨丹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在西方译学进入"沉寂期"、西方译论被"悉数运完"的背景下,中国译学转换思路,立足中国主体性、并在中西译学的会话和互补中获得创新和发展:既要立足于我国丰富而宝贵的翻译实践(史)和传统译论,同时还要借鉴西方译论... 在西方译学进入"沉寂期"、西方译论被"悉数运完"的背景下,中国译学转换思路,立足中国主体性、并在中西译学的会话和互补中获得创新和发展:既要立足于我国丰富而宝贵的翻译实践(史)和传统译论,同时还要借鉴西方译论的优秀成果、并在本土翻译实践中验证、应用和创新。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通过将"西方译论中国化",达到"中国译论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国译论走出去"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译学 西方译学 中国传统译论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MAP对苹果冷藏期间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贾晓辉 佟伟 +3 位作者 王文辉 夏玉静 张志云 姜云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5-308,共4页
以华红苹果为材料,研究1-MCP和小包装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苹果冷藏(0℃)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和MAP均可有效控制华红苹果果实货架期返糖现象的发生,抑制果实货架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 以华红苹果为材料,研究1-MCP和小包装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苹果冷藏(0℃)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和MAP均可有效控制华红苹果果实货架期返糖现象的发生,抑制果实货架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皮亮度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其中,0.02mm PE袋包装和0.04mm PVC袋包装均未使华红苹果产生CO2伤害,为较耐CO2品种。果皮亮度和细胞膜透性可作为华红苹果衰老与否的衡量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可作为华红苹果品质维持好坏的衡量指标。包装方式延长贮藏时间的顺序为:1-MCP>0.04mm PVC袋>0.02mm PE袋>对照;包装方式维持果实品质能力的顺序为:0.04mm PVC袋>1-MCP>0.02mm PE袋>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1-甲基环丙烯 自发气调包装 品质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保护和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与问题
17
作者 张志云 蔡学林 钟志鸿 《南昌水专学报》 2000年第1期30-34,共5页
系统论述了天然林保护 。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林业 分类经营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乙烯对京白梨后熟进程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贾晓辉 王文辉 +4 位作者 佟伟 张志云 夏玉静 王志华 丁丹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2-285,共4页
研究温度、乙烯对京白梨果实后熟进程及品质的影响。测定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果皮颜色ΔE值和h值、失重率、病果率等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温度和乙烯直接影响果实的后熟进程和后熟... 研究温度、乙烯对京白梨果实后熟进程及品质的影响。测定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果皮颜色ΔE值和h值、失重率、病果率等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温度和乙烯直接影响果实的后熟进程和后熟品质;后熟过程中果实硬度与后熟时间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导致果皮转色和果实硬度后熟不一致,适度的低温(14℃)延迟了果实乙烯峰值的启动时间,高温(28℃)抑制乙烯的生成和果实的软化,温度越高,失重率和烂果率越高;外源乙烯有助于果实乙烯的生成和呼吸强度的增加,乙烯加快了果实的后熟进程,并且后熟更均匀一致,且品质最佳。研究表明:京白梨后熟的适宜温度范围17~23℃,最佳温度20℃,最佳乙烯催熟用量为100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白梨 温度 乙烯 后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对黄金梨防褐保鲜效应及果实CO_2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志华 丁丹丹 +3 位作者 王文辉 佟伟 张志云 贾晓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从酚类物质酶促褐变、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果皮色泽、果实品质和衰老等方面研究了1-MCP对黄金梨防褐保鲜效果,并评价1-MCP处理后自发气调(MAP)对黄金梨CO2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μl/L1-MCP处理对果实的防褐保鲜效果较好,1.0μl/... 从酚类物质酶促褐变、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果皮色泽、果实品质和衰老等方面研究了1-MCP对黄金梨防褐保鲜效果,并评价1-MCP处理后自发气调(MAP)对黄金梨CO2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μl/L1-MCP处理对果实的防褐保鲜效果较好,1.0μl/L 1-MCP对果肉造成轻微的伤害;2个浓度1-MCP+0.02 mmMAP使果实产生不同程度的果肉和果皮褐变;黄金梨不宜用1-MCP+0.02 mm PE袋MAP贮藏,用0.5μl/L 1-MCP挽口贮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梨 1-MCP 组织褐变 自发气调 CO2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及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侯书增 鲍崇高 +2 位作者 付青然 张志云 严靖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8,共6页
以WC-Co硬质合金棒为增强体,采用消失模镶铸工艺制备了硬质合金/高铬铸铁基表层耐磨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微观组织和三体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由于硬质合金表层的熔解和W、C、Co、Fe、Cr等合金元素的扩... 以WC-Co硬质合金棒为增强体,采用消失模镶铸工艺制备了硬质合金/高铬铸铁基表层耐磨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微观组织和三体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由于硬质合金表层的熔解和W、C、Co、Fe、Cr等合金元素的扩散,硬质合金与高铬铸铁界面出现了厚度约为800μm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生成了含有W、Co、Fe和Cr元素的碳化物,确保了增强体和基体之间为良好的冶金结合.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热处理态和铸态)的6~8倍,这是因为增强体的高硬度及其与基体间的良好冶金结合,使得复合材料在磨损过程中,增强体对基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高铬铸铁 复合材料 界面 磨粒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