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北麓葡萄酒苹乳发酵阶段乳酸菌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宁 王元健 +6 位作者 武运 张志东 达菊庆 马文瑞 黄文书 陈星 张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利用改良MRS培养基和模拟葡萄酒培养基,从新疆天山北麓赤霞珠葡萄醪和自然苹乳发酵的葡萄酒中筛选出10株疑似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等,初步确定其归属于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reptococcu... 利用改良MRS培养基和模拟葡萄酒培养基,从新疆天山北麓赤霞珠葡萄醪和自然苹乳发酵的葡萄酒中筛选出10株疑似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等,初步确定其归属于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reptococcus gallolyticus、Lactococcus lactis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通过对各菌株苹果酸降酸性能比较,发现5株菌具有一定苹乳发酵能力,并对菌株酿酒耐受性分析,发现菌株MR-1在16%体积分数乙醇、17℃发酵温度和70 mg/L SO_(2)质量浓度条件下仍表现较强的耐受性,略优于商业菌株FM1。向酒精发酵结束后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添加MR-1菌株(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结果显示葡萄酒样中L-苹果酸含量下降了2.368 g/L,L-乳酸含量上升了1.08 g/L,显示出较好的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效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产区特色本土乳酸菌改善葡萄酒的酸度,提升葡萄酒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乳酸菌 苹果酸-乳酸发酵 降酸 模拟葡萄酒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膜明串珠菌MG12的抑菌特性及其对西梅采后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芯语 叶艺洁 +3 位作者 木尼热·木塔力甫 楚敏 朱静 张志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2,192,共9页
西梅采后生理代谢旺盛,贮藏过程中果实易失水萎蔫、腐败变质。乳酸菌可代替化学防腐剂应用于果蔬的贮藏保鲜,既能起到抑菌作用,又能保持果蔬品质。为探明肠膜明串株菌发酵液对采后西梅贮藏保鲜效果,该研究解析了肠膜明串株菌MG12发酵液... 西梅采后生理代谢旺盛,贮藏过程中果实易失水萎蔫、腐败变质。乳酸菌可代替化学防腐剂应用于果蔬的贮藏保鲜,既能起到抑菌作用,又能保持果蔬品质。为探明肠膜明串株菌发酵液对采后西梅贮藏保鲜效果,该研究解析了肠膜明串株菌MG12发酵液的抑菌性能,并采用发酵液浸泡西梅,评价了处理后的西梅贮藏品质。结果表明,MG12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狭卵链格孢菌(Alternaria angustiovoide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并且经不同温度、pH、酶和紫外辐照处理后仍保留较好的抑菌活性。使用发酵上清液处理(处理组)的西梅在放置15 d后发病率比对照组低37.03%、失重率比对照组低5.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组高5.73%、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组高11%,处理组硬度是对照组的2.28倍。肠膜明串株菌MG12发酵液处理表现出较好的西梅采后贮藏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肠膜明串株菌 西梅贮藏 抑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梅 李雪 +3 位作者 冯玉莲 江星彤 唐琦勇 张志东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该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及酶活检测从吐鲁番地区土样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筛选菌株,并对其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12-3-6,该菌发酵液中滤纸酶(... 该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及酶活检测从吐鲁番地区土样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筛选菌株,并对其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12-3-6,该菌发酵液中滤纸酶(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分别可达7.30 U/m L和39.56 U/m L。菌株12-3-6被鉴定为埃及曲霉(Aspergillus egyptiacus)。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12-3-6发酵产FPA和CMCase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最适反应pH值均为5.0,在温度30~60℃或pH 5.0~6.0下保温1 h后仍表现出较高的相对酶活,Cu2+能显著提高酶活力,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菌株12-3-6所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酶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真菌 筛选 鉴定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功能特性
4
作者 叶艺洁 张芯语 +2 位作者 木尼热·木塔力甫 林杨 张志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为分析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多样性,挖掘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及功能,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传统培养法分离筛选得到的内生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鉴定,进而对菌株的益生特性进行研究。高通量测... 为分析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多样性,挖掘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及功能,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传统培养法分离筛选得到的内生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鉴定,进而对菌株的益生特性进行研究。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共包括181个有效操作分类单元,涉及细菌域的5个门、33个属。通过分离筛选共获得15株菌,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9个属。同时,获得7个未在高通量测序中检出的属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恰玛古 内生细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服务+市场”“铁三角”模式提升长城液压支架液市场占有率的实践
5
作者 张志东 杨羽为 任玉飞 《石油商技》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本文基于对某煤炭开采企业液压支架液用液现状的分析,利用“技术+服务+市场”的“铁三角”模式,通过产品配方优化、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使产品应用效果提升,节省了客户综合用液成本,获得客户认可,实现了长城液压支架液在某煤炭开采企业销... 本文基于对某煤炭开采企业液压支架液用液现状的分析,利用“技术+服务+市场”的“铁三角”模式,通过产品配方优化、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使产品应用效果提升,节省了客户综合用液成本,获得客户认可,实现了长城液压支架液在某煤炭开采企业销量、市场占有率的显著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三角 市场占有率 效果提升 配方优化 煤炭开采企业 客户认可 长城 技术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建 李雪 +6 位作者 楚敏 顾美英 艾尼江·尔斯满 朱静 何齐 谭慧林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28,共8页
【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 【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性。【结果】获得29株乳酸菌,经鉴定其归属于Leuconostoc、Lentilactobacillus两个属的4个种;菌株均可耐受0.5%胆盐,5%NaCl,且具有较好耐高温、牛奶胨化、抗氧化和抑制细菌等特性;所有菌株均无溶血现象,不产生硝基还原酶;除T12外,均利用氨基酸不产生物胺。【结论】从原驼乳中获得的乳酸菌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和食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驼乳 乳酸菌 分离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单胞菌属低温淀粉酶基因改造与原核表达
7
作者 楚敏 史应武 +3 位作者 顾美英 杨红梅 霍向东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9-484,共6页
【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 【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C13片段,将其克隆到pMAL-2X,转化到BL-21(DE3)中,筛选蓝白斑,验证PCR及EcoRⅠ和HindⅢ的双酶切,获得高效表达生物工程菌株pMAL-2X-C13。设计定点突变引物,以pMAL-2X-C13为模板,获得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三株C19、C29、C43。【结果】表达蛋白的分子大小为114kD,突变菌株C19蛋白表达量均高于pMAL-2X-C13。【结论】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C19比原始菌株pMAL-2X-C13淀粉酶基因蛋白表达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属 α-低温淀粉酶 基因改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生菌及其组合对新疆干旱区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顾美英 葛春辉 +7 位作者 朱静 唐琦勇 艾尼江·尔斯满 楚敏 唐光木 易鸳鸯 徐万里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90-2901,共12页
【目的】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效果受作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筛选适应新疆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的具有促生长、抗倒伏和耐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等作用的功能菌株,为新疆干旱区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挖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种方式进行小... 【目的】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效果受作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筛选适应新疆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的具有促生长、抗倒伏和耐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等作用的功能菌株,为新疆干旱区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挖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种方式进行小麦盆栽试验,测定单菌及其组合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从新疆不同生态环境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盐碱、耐干旱等特性。在轻度盐碱土中,9株菌小麦发芽率增幅为6.67%~33.33%,株高为6.91%~54.09%,鲜重为15.74%~75.32%,叶绿素含量为27.03%~143.87%;8株菌提高了小麦植株具抗病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增幅为18.06%~89.59%;5株菌提高了小麦植株具抗逆性的过氧化物酶(POD)酶活;3株菌增加了小麦植株与抗倒伏特性相关的木质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9.10%、13.77%和8.43%。结合促生、抗倒伏、抗逆性等功能,对其中3株具有不同功能的菌株Y24(类芽孢杆菌属)、SD5(芽孢杆菌属)、L6(盐单胞菌属)进行组合。组合后SD5-L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总体效果最佳。发芽率和鲜重较SD5和L6单菌分别增加7.15%和0.00%、133.33%和1.23%,叶绿素、木质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00.00%和92.03%、5.34%和2.45%,PAL、POD酶活性分别增加了8.25%和44.80%、4.13%和-6.04%。【结论】在新疆干旱区轻度盐碱胁迫下,促生菌组合后小麦未明显增加株高,但发芽率、鲜重、光合作用、抗倒伏和抗病性等功能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株,不同菌株之间能够协同增效。芽孢杆菌属和盐单胞菌属组合可以发挥菌株更大作用,可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功能菌株 合成菌群 促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对玉米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婉琴 易鸳鸯 +3 位作者 彭小武 谢芳 顾美英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3-1010,共8页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施用后对玉米农田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丰度的影响,为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施用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菌渣有机肥(CK)、施用菌渣有机肥500 kg/667m^(2)(B_(1))、1000 kg/667m...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施用后对玉米农田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丰度的影响,为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施用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菌渣有机肥(CK)、施用菌渣有机肥500 kg/667m^(2)(B_(1))、1000 kg/667m^(2)(B_(2))3个处理,分别采用可培养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分析各处理下玉米农田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丰度变化。【结果】施用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和结果期土壤中细菌总数及苗期时头孢拉定耐药菌菌数。获得了主要抗生素耐药菌株41株,其中,头孢拉定耐药菌8株,分属于6个属。【结论】施用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土壤中各ARGs基因的相对丰度,但在结果期各处理间β-内酰胺类ARGs基因bla TEM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并对其它耐药基因无明显规律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菌渣 玉米土壤 耐药菌 ARGs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渣矿山充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原新宇 张君 +3 位作者 刘涛 许宏图 张志东 张晓泽 《采矿技术》 202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某矿山的尾砂具有细颗粒含量高、呈弱酸性的特征,导致以水泥为固化剂的尾砂充填料浆水化反应不充分,进而影响充填体强度。为使充填体达到预期强度,仅通过提高水泥掺量来提高充填体强度会导致充填成本偏高。针对超细弱酸性尾砂固化难、... 某矿山的尾砂具有细颗粒含量高、呈弱酸性的特征,导致以水泥为固化剂的尾砂充填料浆水化反应不充分,进而影响充填体强度。为使充填体达到预期强度,仅通过提高水泥掺量来提高充填体强度会导致充填成本偏高。针对超细弱酸性尾砂固化难、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当地廉价的工业固废联合制备专用尾砂固化剂的思路。通过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获得了固化剂的最优配比为:水泥熟料11%,脱硫石膏11%,钢渣微粉14%,粉煤灰14%,矿渣微粉50%。研发的固化剂可解决超细弱酸性尾砂固化难的问题,不仅能降低充填成本,还可为当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采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渣 充填材料 抗压强度 固废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链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毒力因子代谢能力分析
11
作者 柏晓玉 朱丽英 +5 位作者 包慧芳 江凌 朱静 顾美英 朱艳蕾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20,共10页
【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 【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干旱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发酵,采用牛津杯法对其发酵液进行活性筛选;鉴定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及验证其发酵液提取和活性,分析粗提液对欧文氏菌毒力因子代谢影响,并采用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检测菌株代谢产物活性物质,挑选相似结构化合物验证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结果】获得一株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K-9,其与Streptomyces rubradiris strain NBRC 14000 T相似性达到99.72%。该菌发酵粗提液具有明显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可有效降低紫色杆菌CV026产紫色素和梨火疫病原菌的游动能力,并对梨火疫病原菌生物膜、胞外多糖和胞外酶等毒力因子产生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从链霉菌K-9粗提液中得到635种化合物,苯基丙烯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等5种明显群体感应抑制化合物。【结论】干旱区放线菌K-9为Streptomyces rubradiris,其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能显著抑制欧文氏菌毒力因子的产生,并发现了多种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抑制剂 干旱地区放线菌 欧文氏菌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杆菌属新菌种XAAS-72^(T)的植物促生功能分析及ACC脱氨酶蛋白结构预测
12
作者 王慧楠 朱静 +4 位作者 谢文文 何子璇 柏晓玉 朱艳蕾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8-1785,共8页
【目的】研究海洋杆菌属新菌种XAAS-72的植物促生功能,挖掘其潜在功能基因。【方法】通过对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相关功能基因组成,挖掘ACC脱氨酶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海洋杆菌属新种Pontibacter kalidii XAAS... 【目的】研究海洋杆菌属新菌种XAAS-72的植物促生功能,挖掘其潜在功能基因。【方法】通过对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相关功能基因组成,挖掘ACC脱氨酶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海洋杆菌属新种Pontibacter kalidii XAAS-72菌悬液处理可显著提高盆栽小麦麦苗生长,其基因组长度为5054860 bp,含1个环形质粒,总GC含量为54.52%,注释的基因数目为4391个,编码蛋白数4261个,具有多种抗逆和促生相关基因。其与Pontibacter sp.BAB1700的ACC脱氨酶(1-aminoeyclopropane-1-earboxylate-deaminase)相似度最高为72.48%。该蛋白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不具备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结构。【结论】海洋杆菌属新种XAAS-72蕴藏着丰富的抗逆和植物促生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杆菌属 植物促生特性 ACC脱氨酶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牛肝菌营养成分测定及其多糖的结构分析
13
作者 张芯语 木尼热·木塔力甫 +2 位作者 叶艺洁 冯倩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7-2565,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野生牛肝菌分类地位,分析其营养成分组成和解析主要多糖功能结构,为野生牛肝菌多糖的深入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野生牛肝菌进行鉴定,分析牛肝菌中的营养成分和矿物...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野生牛肝菌分类地位,分析其营养成分组成和解析主要多糖功能结构,为野生牛肝菌多糖的深入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野生牛肝菌进行鉴定,分析牛肝菌中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进行检测。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皱皮疣柄牛肝菌粗多糖,并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利用高压液压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阿克苏地区野生牛肝菌归属为伞菌目,牛肝菌科,疣柄牛肝菌属,分子鉴定为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ulum)。其主要的营养物质为糖类和蛋白质,分别占57.57%和27.32%。通过柱层析联合中压色谱系统分离的手段获得了三种多糖组分为LD-1、LD-2和LD-3,其中LD-1的提取率最高,为78.8%,有较强的水溶性,红外光谱表明其含有糖类化合物,葡萄糖占比最高。【结论】阿克苏地区野生牛肝菌富含多糖,持水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营养成分 矿物质 多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志东 唐琦勇 +2 位作者 茆军 欧提库尔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用利弊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酮 提取工艺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内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志东 谢玉清 +4 位作者 楚敏 顾美英 宋素琴 唐琦勇 茆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和方法】分别采用5种培养基对山药根根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得到了10株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分析其为4种微生物,16S rRNA比对分析确定其分属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未发现放线菌和真菌。【结果】表明山药内生... 【目的和方法】分别采用5种培养基对山药根根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得到了10株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分析其为4种微生物,16S rRNA比对分析确定其分属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未发现放线菌和真菌。【结果】表明山药内生菌极为单调。其中,能在山药浸出液培养基中大量产生多糖的菌株SS2的16S rRNA与模式菌株Erwinia pyrifoliaeEp1/96T最大同源性为97.1%。【结论】极有可能为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内生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志东 王玮 +3 位作者 楚敏 茆军 唐琦勇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29-732,共4页
甘草黄酮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研究利用复合酶法结合醇提法提取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通过对不同酶的添加、酶的添加量、酶的配比、作用温度、pH、时间等单因素对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提取条件... 甘草黄酮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研究利用复合酶法结合醇提法提取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通过对不同酶的添加、酶的添加量、酶的配比、作用温度、pH、时间等单因素对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复合酶处理条件,即纤维素酶添加量为50 U/mL,果胶酶100 U/mL,反应pH 6.0、温度55℃,作用120 min,最终得率达到2.25%。较直接醇提,用该法甘草渣中黄酮得率提高了2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酶处理 黄酮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茶藨子属植物越冬枝条解剖结构比较及抗寒性分析
17
作者 林玉友 张志东 +2 位作者 郑娟 赵鑫丹 林则双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15-18,25,共5页
[目的]探索黑穗醋栗露地越冬枝条死亡机制和解决死亡的技术措施。[方法]以茶藨子属植物野生种和栽培品种楔叶茶藨子、长白茶藨子、香茶藨子、东北茶藨子和欧洲黑穗醋栗‘黑珍珠’为试验材料,进行枝条解剖试验。[结果]由MOTIC BA400显微... [目的]探索黑穗醋栗露地越冬枝条死亡机制和解决死亡的技术措施。[方法]以茶藨子属植物野生种和栽培品种楔叶茶藨子、长白茶藨子、香茶藨子、东北茶藨子和欧洲黑穗醋栗‘黑珍珠’为试验材料,进行枝条解剖试验。[结果]由MOTIC BA400显微照相得出,野生种细胞小而排列整齐,栽培品种露地越冬,在3月中旬枝条导管细胞破裂,形成与外界直接联通的通道,造成枝条水分不可逆,流失而死亡。[结论]该试验结果为黑穗醋栗安全越冬及其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属 抗寒性 组织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蓝色素产生菌的鉴定及色素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志东 楚敏 +4 位作者 唐琦勇 宋素琴 王玮 朱静 顾美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36-239,共4页
为了确定一株筛选自低温污水的产蓝色素细菌B9-8分类地位和其色素的特性,通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菌株B9-8归属为Janthinbacterium属菌,可能为新种。色素特性研究表明:该蓝色素在可见光区579nm波长处有最... 为了确定一株筛选自低温污水的产蓝色素细菌B9-8分类地位和其色素的特性,通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菌株B9-8归属为Janthinbacterium属菌,可能为新种。色素特性研究表明:该蓝色素在可见光区579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有机溶性,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但光稳定性较差,在自然光条件下放置3d色素损失61.3%。低浓度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不大,而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尤其是Al3+对色素的影响较大,损失率达73.1%,推测此色素极可能为紫色杆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素 菌种鉴定 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划分及其潜在分布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志东 臧润国 丁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共8页
为了解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及其基本分布规律,在对研究区进行千米网格样方调查和环境因子收集的基础上,采用演替地位和最大潜在高度2个指标将579种木本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采用生态位模型对这些功能群的地理分布进行预测,... 为了解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及其基本分布规律,在对研究区进行千米网格样方调查和环境因子收集的基础上,采用演替地位和最大潜在高度2个指标将579种木本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采用生态位模型对这些功能群的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进行模型精度验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各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模型对8个功能群的潜在分布预测都达到70%以上;相对于顶极类功能群,先锋类功能群具有较高的最大潜在分布面积和较低的最适分布面积,同时呈现出较为分散的格局,反映了两大类功能群个体生态学特性和对环境适应的差异;在选择的10个环境因子中,有7个因子(极端最低温、年均温、极端最高温、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海拔和坡向)对木本植物功能群的潜在分布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功能群 潜在分布 生态位模型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志东 黄选瑞 +2 位作者 张玉珍 聂犇 胡玉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5,共6页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以确保退耕还林 (草 )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县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