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增强粒子对PLA/TPU复合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钱鹏
刘力
+3 位作者
胡正浪
杨增辉
张忍静
吴海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84-89,共6页
聚乳酸(PLA)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制品脆性大、韧性不佳,应用范围受限.本文分别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SiO_(2)和rGO-SiO_(2)作为增强粒子制备了rGO/TPU/PLA、SiO_(2)/TPU/PLA、rGO-SiO_(2)/TPU/PLA等3种复合线材...
聚乳酸(PLA)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制品脆性大、韧性不佳,应用范围受限.本文分别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SiO_(2)和rGO-SiO_(2)作为增强粒子制备了rGO/TPU/PLA、SiO_(2)/TPU/PLA、rGO-SiO_(2)/TPU/PLA等3种复合线材,研究FDM成型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探究不同粒子的增强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rGO的加入质量分数控制在3%以下时,拉伸强度会有所增加,当超过3%时,因石墨烯局部团聚导致其韧性明显下降;纳米SiO_(2)的加入改善了PLA与TPU界面结合性,使得韧性大幅度增加,而拉伸强度略有增加;与单一增强粒子相比,SiO_(2)和rGO结合在一起改善了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效果,rGO-SiO_(2)杂化粒子的增强增韧效果更佳,FDM成型件的抗拉强度、韧性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石墨烯复合线材
rGO-SiO_(2)杂化粒子
增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层石墨烯吸波体熔融沉积成形及层间材料分布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海华
杨增辉
+3 位作者
刘力
张忍静
邓开鑫
李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6,共7页
利用熔融沉积成形技术快速制备了石墨烯/聚乳酸和石墨烯/四氧化三铁/聚乳酸两类复合吸波材料和三层石墨烯吸波体,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了反射率;利用CST仿真与实验研究了吸波剂层间分布及孔洞结构对三层石墨烯吸波体吸波性能...
利用熔融沉积成形技术快速制备了石墨烯/聚乳酸和石墨烯/四氧化三铁/聚乳酸两类复合吸波材料和三层石墨烯吸波体,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了反射率;利用CST仿真与实验研究了吸波剂层间分布及孔洞结构对三层石墨烯吸波体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复合材料而言,双组元吸波剂的吸波性能更佳,但难以与石墨烯单组元吸波剂形成良好的阻抗匹配;对三层石墨烯吸波体而言,石墨烯呈均匀梯度分布(石墨烯加入量分别为5%、7%、9%(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可获得最佳的吸波效果;周期性孔洞结构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反射界面数量,产生更多的边缘散射效应与多重共振耦合,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阻抗匹配使石墨烯呈非均匀梯度分布(石墨烯加入量分别为7%、7%、9%)时实现Ku波段(12~18 GHz)全覆盖有效吸收(反射率小于-10 dB),为微波频段高效吸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石墨烯吸波体
吸波剂层间分布
周期性孔洞结构
熔融沉积成形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增强粒子对PLA/TPU复合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钱鹏
刘力
胡正浪
杨增辉
张忍静
吴海华
机构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三峡大学石墨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84-8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313)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2020-003)。
文摘
聚乳酸(PLA)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制品脆性大、韧性不佳,应用范围受限.本文分别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SiO_(2)和rGO-SiO_(2)作为增强粒子制备了rGO/TPU/PLA、SiO_(2)/TPU/PLA、rGO-SiO_(2)/TPU/PLA等3种复合线材,研究FDM成型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探究不同粒子的增强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rGO的加入质量分数控制在3%以下时,拉伸强度会有所增加,当超过3%时,因石墨烯局部团聚导致其韧性明显下降;纳米SiO_(2)的加入改善了PLA与TPU界面结合性,使得韧性大幅度增加,而拉伸强度略有增加;与单一增强粒子相比,SiO_(2)和rGO结合在一起改善了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效果,rGO-SiO_(2)杂化粒子的增强增韧效果更佳,FDM成型件的抗拉强度、韧性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石墨烯复合线材
rGO-SiO_(2)杂化粒子
增韧
增强
Keywords
fused deposition molding(FDM)
grapheme composite filaments
rGO-SiO_(2)hybrid particles
toughening
reinforcing
分类号
TH145.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层石墨烯吸波体熔融沉积成形及层间材料分布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海华
杨增辉
刘力
张忍静
邓开鑫
李言
机构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313)。
文摘
利用熔融沉积成形技术快速制备了石墨烯/聚乳酸和石墨烯/四氧化三铁/聚乳酸两类复合吸波材料和三层石墨烯吸波体,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了反射率;利用CST仿真与实验研究了吸波剂层间分布及孔洞结构对三层石墨烯吸波体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复合材料而言,双组元吸波剂的吸波性能更佳,但难以与石墨烯单组元吸波剂形成良好的阻抗匹配;对三层石墨烯吸波体而言,石墨烯呈均匀梯度分布(石墨烯加入量分别为5%、7%、9%(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可获得最佳的吸波效果;周期性孔洞结构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反射界面数量,产生更多的边缘散射效应与多重共振耦合,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阻抗匹配使石墨烯呈非均匀梯度分布(石墨烯加入量分别为7%、7%、9%)时实现Ku波段(12~18 GHz)全覆盖有效吸收(反射率小于-10 dB),为微波频段高效吸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三层石墨烯吸波体
吸波剂层间分布
周期性孔洞结构
熔融沉积成形
吸波性能
Keywords
three-layer graphene absorber
interlayer distribution of absorbing agent
periodic hole structure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y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增强粒子对PLA/TPU复合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钱鹏
刘力
胡正浪
杨增辉
张忍静
吴海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层石墨烯吸波体熔融沉积成形及层间材料分布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吴海华
杨增辉
刘力
张忍静
邓开鑫
李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