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马雪妮
许慧梅
程龙
杨一蕃
张德奎(指导)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37-294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525)资助。
-
文摘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到胞外的一种以DNA为骨架,其间镶嵌多种颗粒蛋白、蛋白水解酶、抗菌肽及组蛋白等物质的网状结构。随着对NETs研究的深入,其在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而炎症性肠病作为胃肠道自身炎症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重点就NETs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炎症性肠病
进展
-
Keyword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rogress
-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马雪妮
程龙
许慧梅
杨一蕃
张德奎(指导)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56-306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525)资助。
-
文摘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以DNA为骨架,其间镶嵌多种颗粒蛋白、蛋白水解酶、抗菌肽、组蛋白等的网状结构。研究表明,NETs在宿主稳态中发挥双重作用,既能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的侵袭,也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血栓、肿瘤等的病理生理过程。因其组成部分的复杂性、释放类型的差异性及释放过程中的易降解性,准确检测NETs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就目前NETs在体内、体外及原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检测方法
进展
-
Keyword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Detection
Progress
-
分类号
R392-3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在肠道稳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王变丽
王天怡
张露丹
张尚弟
张德奎(指导)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7-134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060231)。
-
文摘
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主要包括NLRP3、AIM2、NLRP6、NLRP12等亚型。识别相关刺激后,炎症小体进行组装并激活caspase-1,激活的caspase-1促进IL-1β和IL-18成熟和分泌。另外,活化的caspase-1也可裂解gasdermin D(GSDMD),导致特殊形式的细胞死亡——细胞焦亡。肠道稳态在维持机体健康中起重要作用,而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通路在肠道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在肠道稳态维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肠道稳态
半胱天冬酶1
-
Keywords
Inflammasome
Pyroptosis
Intestinal homeostasis
caspase-1
-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小春
陈慧玲
李小丽
张德奎(指导)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级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8-443,共6页
-
基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萃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CY2018-ZD01)。
-
文摘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BD)严重的并发症,至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肠纤维化是由反复发作的炎症和黏膜愈合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的,但是抑制炎症并不能阻止或逆转纤维化的形成。由于缺乏相关的动物模型目前关于肠纤维化和肠狭窄形成的潜在机制的认识是有限的。本文旨在综述已建立的和正在发展的肠道纤维化动物模型,着重阐述各种模型建立的方法、评价其优缺点、适用范围,为临床深入研究肠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动物模型
-
Keyword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testinal fibrosis
Animal model
-
分类号
R392.33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DDRs对免疫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天怡
马雪妮
张露丹
王变丽
张德奎(指导)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2,共5页
-
基金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7JR5RA232)
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引导项目(2019C-21)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17-01)。
-
文摘
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超家族的重要成员,由DDR1和DDR2组成。胶原蛋白与DDRs特异性结合可诱导其酪氨酸磷酸化,从而引起下游细胞信号的转导。目前,研究表明DDRs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均有表达,并通过NF-κB、p38 MAPK、JNK、ERK等信号通路参与免疫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分泌,从而调节炎症、纤维化、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围绕DDRs对免疫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进一步探讨DDRs通过免疫细胞在各种疾病中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针对DDRs靶点的生物医学治疗和新型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盘状结构域受体
免疫细胞
调控机制
-
Keywords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
Immune cells
Regulatory mechanism
-
分类号
R392.1
[医药卫生—免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