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作物间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开虹 桑维钧 +2 位作者 何世芳 袁清婷 徐敏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为连作障碍的生态调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IonS5TMXL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单作烤烟及其与甘薯、丹参和大豆间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间作烤烟根际土壤48份样品16sRNA的V3~V4... 为连作障碍的生态调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IonS5TMXL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单作烤烟及其与甘薯、丹参和大豆间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间作烤烟根际土壤48份样品16sRNA的V3~V4区测序共获得3 667 900条有效序列,平均每个样品得到76 415条有效序列,质控有效率达93.77%,以97%的一致性将可分类单元(OTUs)聚类得到6 584个OTUs;间作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提高,多样性降低;烤烟根际土壤细菌主要由44个子功能组成,其中包括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膜运输、翻译、复制与修复和能量代谢等,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间作降低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的整体代谢能力和遗传信息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间作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附近植物白粉病菌初步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开虹 桑维钧 +1 位作者 刁朝强 石春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2期82-86,92,共6页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寄主 白粉病菌 相关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与杀菌剂复配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家美 桑维钧 +3 位作者 刁朝强 周建云 江艳 张开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59-62,共4页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的残留,提高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选用中草药甘草和穿心莲提取物分别与杀菌剂40%菌核净和80%代森锰锌进行复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判断其复配后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的残留,提高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选用中草药甘草和穿心莲提取物分别与杀菌剂40%菌核净和80%代森锰锌进行复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判断其复配后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4种组合中甘草提取物与40%菌核净复配,穿心莲提取物与40%菌核净复配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因子分别为100.56和95.87;实际抑菌率分别为100%和97.62%,此2个组合的中草药提取物与杀菌剂体积比为1∶9时增效作用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中草药提取物 杀菌剂 复配 共毒因子法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茎点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商胜华 江艳 +2 位作者 桑维钧 张开虹 杨茂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为明确烟草茎点病菌广生茎点霉Phoma omnivirens的最佳培养条件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生产实践中防治烟草茎点病提供理论依据。以病原菌P.omnivirens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P.omnivirens的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12种... 为明确烟草茎点病菌广生茎点霉Phoma omnivirens的最佳培养条件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生产实践中防治烟草茎点病提供理论依据。以病原菌P.omnivirens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P.omnivirens的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12种供试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病原菌P.omnivirens的最适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菌丝在5~3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30℃,5℃时菌丝生长最慢;PDA培养基pH为10时菌丝生长最快;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钙;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8℃10 min。12种杀菌剂中,3%中生菌素WP具有最佳抑菌效果,EC 50最小,为0.9419 mg/L;其次是EC 50为2.6940 mg/L的0.3%梧宁霉素AS和EC 50为2.7917 mg/L的80%代森锰锌WP。生产上可将这3种药剂作为防治烟草茎点病的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茎点病 广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