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小豆 张开然 王红波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数字经济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模式变革,但也使依托于数字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基本医保权益缺失的风险。本文基于包容性治理理论构建了“机会—过程—结果”的参保机制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国际上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的... 数字经济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模式变革,但也使依托于数字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基本医保权益缺失的风险。本文基于包容性治理理论构建了“机会—过程—结果”的参保机制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国际上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基本医保参保机制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实现医疗保险之全民健康的价值取向、包容协调的参保机制、共享统一的公平待遇,是国际上处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问题的主要策略。因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以健康权至上的观念,拓展完善覆盖全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次促进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同发展,以提升基本医保参保的制度韧性;最后强化基本医保的互助共济功能,促进基本医保的共同富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 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机制 包容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罕见病患者医疗保障现状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永理 张开然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6,60,共5页
系统梳理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针对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政策,分析了罕见病患者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度供给不足与定位不清、诊疗水平局限与地区差异、药品可及性差,从制度供给、诊疗水平、药物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罕... 系统梳理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针对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政策,分析了罕见病患者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度供给不足与定位不清、诊疗水平局限与地区差异、药品可及性差,从制度供给、诊疗水平、药物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罕见病患者医疗保障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医疗保障 制度供给 诊疗水平 药品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户门槛筛选与异地医疗制约——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解释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开然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9,共15页
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公平不仅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实现全民健康和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健康经济学模型对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表现... 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公平不仅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实现全民健康和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健康经济学模型对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表现及形成机制进行验证与解释。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存在显著健康差异,且在使用PSM、工具变量和安慰剂检验的情况下依然稳健。当考虑流动时长的影响时,这种健康差异进一步表现为流动人口在流动初期的健康优势及流动后期的健康劣势。机制分析发现,流入地落户门槛对外来人口筛选是形成其健康优势的重要原因;而健康劣势则是由异地医疗方面的制约所致,且参保地点和医疗距离在其中起主要约束作用,基本医保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健康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健康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公平 落户门槛 外部选择 异地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与医保的协同发展:理论缘由、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红波 张开然 龚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本文归纳了医共体与医保协同发展的理论缘由,并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了当下医共体和医保协同发展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认为,医共体和医保协同发展是协同治理应对复杂性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要求,也是“三医联动”改革实践... 本文归纳了医共体与医保协同发展的理论缘由,并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了当下医共体和医保协同发展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认为,医共体和医保协同发展是协同治理应对复杂性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要求,也是“三医联动”改革实践的理论升华,更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二者协同还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对元主体的清晰界定、多元主体参与不足以及协同措施碎片化的实践困境,未来需要以健康中国作为长期性共同目标,发挥党委、政府启动协同治理的元主体作用,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并强化协同治理措施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县域医共体 协同治理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椋鸟繁殖习性及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玉领 张长普 +3 位作者 孔德琦 张开然 侯化洋 王克石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1999~2004年,灰椋鸟在滕州4月中旬开始产卵,窝卵数4~7枚,平均卵重6.1g,孵卵期14~15天,卵的孵化率92%,雏鸟巢期17~21天,每天8:00~11:00、16:30~17:30为育雏高峰期.灰椋鸟的食物主要是农林害虫,有蝗虫、螽斯、蝼蛄、金针虫、金... 1999~2004年,灰椋鸟在滕州4月中旬开始产卵,窝卵数4~7枚,平均卵重6.1g,孵卵期14~15天,卵的孵化率92%,雏鸟巢期17~21天,每天8:00~11:00、16:30~17:30为育雏高峰期.灰椋鸟的食物主要是农林害虫,有蝗虫、螽斯、蝼蛄、金针虫、金龟子、象甲、叶甲、尺蛾、舞毒蛾、胡蜂、牛虻、象鼻虫、地老虎、玉米螟、粘虫、麦叶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椋鸟 繁殖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