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五龙沟地区打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1
作者 张建新 张文璟 +1 位作者 张冬瑞 徐佳佳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带,打柴沟金矿即位于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打柴沟金矿近年找矿成果突出,通过详查报告累计提交金金属量约25t,平均品位4.48g/t,且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区内圈定4条矿化带,均受断层控制。蚀变花岗岩控制了...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带,打柴沟金矿即位于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打柴沟金矿近年找矿成果突出,通过详查报告累计提交金金属量约25t,平均品位4.48g/t,且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区内圈定4条矿化带,均受断层控制。蚀变花岗岩控制了Ⅰ区、Ⅱ区矿体产出,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控制了Ⅲ区、Ⅳ区矿体产出。矿体受构造+岩浆岩控制。根据化探异常,认为矿区东侧还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根据物探异常,认为控矿构造向西延伸稳定,矿区西侧第四系覆盖区也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根据工作程度,认为Ⅱ号矿化蚀变带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金矿 地质特征 金赋存状态 找矿潜力 东昆仑 打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的巴拉素井田地质构造控制分析
2
作者 张建新 马小雷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煤矿建设和生产的过程中,地质构造是诸多地质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地质构造对煤系和煤层的破坏,不仅使开拓、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化,而且对煤层厚度变化,岩浆岩侵入煤层,矿井充水和瓦斯赋存条件等皆有直接的影响。运用三维地震地球物理... 煤矿建设和生产的过程中,地质构造是诸多地质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地质构造对煤系和煤层的破坏,不仅使开拓、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化,而且对煤层厚度变化,岩浆岩侵入煤层,矿井充水和瓦斯赋存条件等皆有直接的影响。运用三维地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陕北巴拉素井田动态解释构造,并对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在试验的基础上共解译出9条断层构造。解译出断层的平面分布和剖面信息,并对基本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可为煤矿工作面设计、巷道掘进和工作面贯通等多个生产阶段提供技术支撑,也对周围区域矿山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素井田 三维地震 地震条件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地铁盾构穿越既有桥梁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3
作者 穆坤 吴佐政 +1 位作者 张建新 杨磊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施工会对既有桥梁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基于天津地铁4号线某区段隧道下穿铁路桥工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构建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盾构...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施工会对既有桥梁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基于天津地铁4号线某区段隧道下穿铁路桥工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构建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盾构下穿桥梁施工风险评价,并提出其风险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 既有桥梁风险评价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A-GWO-CSO 算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精准切负荷控制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新 邱建 +4 位作者 赵青春 姜拓 李建设 夏尚学 靳文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70,共9页
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因功率缺额引发系统频率、电压偏移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OA-GWO-CSO算法的电力系统精准切负荷控制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分布式电... 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因功率缺额引发系统频率、电压偏移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OA-GWO-CSO算法的电力系统精准切负荷控制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等各项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类的精准切负荷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为了增强传统鹈鹕优化算法(POA)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克服优化算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出现收敛过早、寻优范围不够、求解精度不高等问题,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因子、灰狼优化算法(GWO)中狼群领导者策略以及纵横交叉法(CSO),对鹈鹕新的个体的位置进行更新;最后,基于改进后的IEEE33节点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POA-GWO算法对紧急切负荷模型进行求解,实现了系统经济性及稳定性的协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精准切负荷 鹈鹕优化算法 灰狼优化算法 纵横交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自动识别与功能分区及驱动力分析
5
作者 韩月侠 董斌 +11 位作者 屈建伸 张建新 朱兆明 朱曼 姜文聪 薛诚 朱若晴 朱培桢 彭聪阁 江楠 章紫微 梅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67-75,110,共10页
[目的]分析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肥西县2010、2016和2023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转移等方面分析肥西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特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肥西县生态保护-农业生... [目的]分析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肥西县2010、2016和2023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转移等方面分析肥西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特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肥西县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扩张最小累积综合阻力面,通过阻力阈值法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肥西县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2010—2023年肥西县土地利用始终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且面积减少较大,其中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流入;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且面积变化幅度较大;水域、草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肥西县生态保护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肥西县中部及东部巢湖流域;农业生产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肥西县西北部;城镇扩张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桃花镇和上派镇地区。不同时间段内所选的各驱动因子对肥西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气温、降水量、蒸散发量为主要驱动因素;根据各因子交互探测效果可知,自然因素较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更明显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区域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自动识别 功能分区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和鹈鹕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建新 邱建 +4 位作者 朱煜昆 朱益华 杨欢欢 徐光虎 涂亮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5-852,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随机波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规模和容量日益提升,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大干扰故障电压稳定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和鹈鹕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网电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首先,利...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随机波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规模和容量日益提升,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大干扰故障电压稳定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和鹈鹕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网电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时序卷积信息损失少、感受野宽以及残差网络深层特征提取能力强的优势,构建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的电压稳定预测模型,映射出敏感节点电压时序特征和电压稳定之间的关系;其次,构建电压稳定控制模型,利用鹈鹕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快、搜索能力强的优势求解控制模型,得出最佳切机和切负荷动作措施;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新能源电网电压安全稳定预测的准确性,通过最佳的电压稳定控制策略提高了电网故障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大干扰故障 时序卷积残差网络 鹈鹕优化算法 安全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花式纱线外观质量检测的复合自动对焦算法
7
作者 张建 郑华岩 +1 位作者 徐云 张建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采用机器视觉进行花式纱线外观质量检测时存在的对焦模糊、对焦耗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粗对焦与精对焦相结合的复合自动对焦算法。首先,采用OTSU灰度阈值分割法进行纱线主体检测,进而选择对焦窗口;其次,对Tenengrad清晰度评价函数进... 针对采用机器视觉进行花式纱线外观质量检测时存在的对焦模糊、对焦耗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粗对焦与精对焦相结合的复合自动对焦算法。首先,采用OTSU灰度阈值分割法进行纱线主体检测,进而选择对焦窗口;其次,对Tenengrad清晰度评价函数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Tenengrad清晰度评价函数以及Laplacian清晰度评价函数分别作为粗对焦和精对焦阶段的清晰度评价函数;再次,对离焦和正焦阶段的纱线图像进行不同次数的下采样,提高清晰度评价函数在离焦处的灵敏度;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下采样的爬山法,利用该算法获得纱线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最大值,从而获取花式纱线的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花式纱线外观质量检测的复合自动对焦算法对焦准确,对焦平均时间约为1.231 s。该方法具备对焦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也可应用于纺织品瑕疵检测、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等其他视觉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式纱线 自动对焦 清晰度评价函数 改进的Tenengrad函数 爬山法 外观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辨识
8
作者 王炜 朱蕾 +5 位作者 许存华 张建新 彭辉 黄自万 邓云辉 袁晓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由于水电机组和调速器实际物理性质比较复杂,难以从理论上直接推导出其模型参数。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一次调频模式,首先根据实际设备的物理结构、运行机理分析建立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节器... 由于水电机组和调速器实际物理性质比较复杂,难以从理论上直接推导出其模型参数。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一次调频模式,首先根据实际设备的物理结构、运行机理分析建立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节器模型、随动装置模型及机组被控对象模型;然后应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对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改进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各分块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辨识;最后将各部分模型连成整体进行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改进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辨识中的精度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分数阶粒子群优化 一次调频 水轮机调节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炜 许兆光 +3 位作者 林蔚莘 何发胜 张建新 周毅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正常愈合组、延迟愈合组。对14项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逐一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显著性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共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延迟愈合与年龄、是否吸烟、复位方式、是否贫血、术前准备时间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49,95%CI(0.755,0.954),P=0.006]、是否吸烟[OR=0.020,95%CI(0.002,0.193),P=0.001]、复位方式[OR=23.924,95%CI(2.210,258.943),P=0.009]、是否贫血[OR=0.016,95%CI(0.001,0.289),P=0.005]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像因素。结论:低龄、吸烟、闭合复位、贫血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内固定 骨折愈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在棉织物低盐低碱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静 张建新 吴明华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25-30,共6页
为了减少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时盐和碱的用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单体,通过酰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超支化缩合物聚酰胺-胺(PAMAM)。以此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采用活性黄3RS对改性棉织物进行低盐低碱染色。研究... 为了减少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时盐和碱的用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单体,通过酰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超支化缩合物聚酰胺-胺(PAMAM)。以此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采用活性黄3RS对改性棉织物进行低盐低碱染色。研究了改性工艺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染色K/S值及匀染性的影响,优化了改性条件。采用SEM扫描电镜、XRD衍射仪、Zeta电位仪及白度仪对改性棉织物结构和白度进行表征和测试,测试了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并与未改性棉织物比较。结果表明:PAMAM的改性不会影响棉织物的表面形貌、结晶结构和白度,但会提高棉纤维的Zeta电位;当改性剂用量为3%(omf),改性温度为25℃,改性时间为2 h,浴比为1∶30时,染色改性棉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K/S值、良好的染色牢度和匀染性,改性棉染色时盐、碱用量降为棉织物常规染色工艺用量的1/2;PAMAM改性棉可以实现活性染料低盐低碱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剂 棉织物 低盐低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师课堂设备的区域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以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学区双师课堂研究为例
11
作者 张建新 刘竹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1期57-58,共2页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变革。双师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线上名师与线下教师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本文通过区域双师课堂硬件建设使用情况、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完善的教...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变革。双师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线上名师与线下教师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本文通过区域双师课堂硬件建设使用情况、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完善的教研活动模式,阐述了基于双师课堂设备的区域教研,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合作与交流以及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课堂 教师专业发展 区域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P模型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熙 李建松 +2 位作者 刘权毅 张建新 唐心悦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开展生态脆弱性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反映流域生态环境的13个指标,构建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SRP),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打分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在500 m×500 m的... 开展生态脆弱性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反映流域生态环境的13个指标,构建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SRP),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打分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在500 m×500 m的栅格尺度下叠加生态红线的划定,对新安江流域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整体生态状况良好,极度脆弱区略高于1%,且与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耦合性较好,呈现由中部核心区向周围逐渐衰减的态势;(2)5年间流域生态敏感性向好发展,生态恢复力略有下降,生态压力度维持在稳定态势,整体生态脆弱性结构稳定,脆弱性强度值虽下降了0.12,但86.6%区域的脆弱性等级未发生变化;(3)县域尺度上,脆弱性变化出现“马太效应”,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屯溪区、徽州区和黟县生态脆弱性上升,而生态环境较好的祁门县、休宁县和黄山区生态脆弱性下降;(4)流域生态红线保护区受人类影响较小,基本无极度脆弱区,但仍需加大水源涵养功能保护区的维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P模型 生态脆弱性 层次分析法 生态修复 新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SAT模型的未来晋北马铃薯最适播期和品种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娜 马雅丽 +1 位作者 张建新 王大勇 《农学学报》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选取大同市云州区作为研究区,基于DSSAT模型,在基准年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2个CO_(2)浓度:450、550μmol/mol;2个增温:1.5、2.0℃)下开展40个播期和7个温度敏感系数处理的模型模拟试验,其中认为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 选取大同市云州区作为研究区,基于DSSAT模型,在基准年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2个CO_(2)浓度:450、550μmol/mol;2个增温:1.5、2.0℃)下开展40个播期和7个温度敏感系数处理的模型模拟试验,其中认为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ol/mol CO_(2)伴随2.0℃增温情景为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以此探讨未来晋北地区马铃薯最适播期以及品种耐热性的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采取改变最适播期或改变品种措施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气温升高、CO_(2)浓度增加均使马铃薯最适播期提前,且未来最适播期变化主要源于气温的增加,其中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ol/mol CO_(2)伴随2.0℃增温,最适播期分别提前4、5 d;采取最适播期管理措施后,通过改变播期将给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ol/mol CO_(2)伴随2.0℃增温情景分别带来10.2%、20.7%的增产,此时的产量将比基准年产量分别增加12.3%和20.8%;采取改种温度敏感性高的品种,提高品种的耐热性,可以适当提高产量,但提高幅度有限。因此,未来晋北地区可采取播期提前或辅以培育温度敏感性高的新品种来降低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保证马铃薯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地区 马铃薯 DSSAT模型 气候变化 适应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感知网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穆禹含 程雨春 +1 位作者 张建新 林巧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水利感知网主要通过感知终端、感知通信、感控平台等对水利对象进行感知监测,并为水利业务应用提供精准、及时、可靠的感知数据,是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之一。为探究我国水利感知网建设思路,重点总结我国现代水利感知网的建设和技术进展,... 水利感知网主要通过感知终端、感知通信、感控平台等对水利对象进行感知监测,并为水利业务应用提供精准、及时、可靠的感知数据,是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之一。为探究我国水利感知网建设思路,重点总结我国现代水利感知网的建设和技术进展,探讨现有不足,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表明,经过长期的信息化建设,我国水利感知监测已成体系,但与流域透彻感知,支撑水利业务智慧化、精准化决策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后续可着重在地面监测站网覆盖率及监测能力、新型感知手段应用、“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数据汇集平台建设、感知数据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感知网 水利监测 智慧水利 数字孪生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与环境感知的二年级启发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小春 张建新 郭燏烽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二年级“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初次接触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信心。以扬州大学建筑学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建筑设计”课程乡村书屋选题为例,为了激发二年级学生对建筑设计中有关空间认知和环境... 二年级“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初次接触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信心。以扬州大学建筑学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建筑设计”课程乡村书屋选题为例,为了激发二年级学生对建筑设计中有关空间认知和环境感知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在设计选题解析、分析现状环境、明确现状问题、探讨实际需求、确定设计概念、塑造空间模式、介入建造技术和强化设计表达等8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形成基于场地可建范围、围绕特定要素展开、传承传统空间意象和创新功能空间组合等4类设计成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空间与环境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与环境感知 启发式教学 “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Al/AP/ADN温压炸药的安全性及能量水平
16
作者 雷康 张建新 +4 位作者 方鸣坤 徐飞扬 姜夕博 吴星亮 徐森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0-1286,共7页
为了探索新型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在温压炸药中的应用前景,将ADN替代高氯酸铵(AP)与黑索今(RDX)、铝粉(Al)混合,制备了5种不同ADN/AP质量比(纯AP,ADN∶AP=1∶3,1∶1,3∶1和纯ADN)的温压炸药。通过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和差示扫... 为了探索新型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在温压炸药中的应用前景,将ADN替代高氯酸铵(AP)与黑索今(RDX)、铝粉(Al)混合,制备了5种不同ADN/AP质量比(纯AP,ADN∶AP=1∶3,1∶1,3∶1和纯ADN)的温压炸药。通过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其机械感度和热稳定性;采用Explo5计算软件以及燃烧热和爆热装置比较了5种温压炸药样品的能量水平。结果表明,氧化剂为纯AP的温压炸药样品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为17.9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12%。ADN替代AP后,复合体系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增加7.9~12.0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增加20%~28%。复合体系放热峰温随着ADN/AP质量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ADN∶AP=1时放热峰温最高;当ADN∶AP≥1时,组分相互作用剧烈,出现单一尖锐放热峰。当ADN∶AP=1时,样品撞击感度为28.1 cm,摩擦感度为32%,热分解温度为277.9℃,燃烧热和爆热分别为13874.4 kJ∙kg^(-1)和7666.9 kJ∙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炸药 二硝酰胺铵(ADN) 安全性 燃烧热 爆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促进下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小春 孙王虎 张建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中心区 地下公共空间 精细化城市设计 南京新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还原氧化石墨烯)二三事
18
作者 尚芸廷 戴岳 +2 位作者 张建新 朱楠 宿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273-278,共6页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型复合材料的发现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小型可穿戴传感器与RGO(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对话,对新型材料RGO的制备、应用和发展展开了具体的描述。
关键词 RGO 新型复合材料 发展前景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矿物修复剂筛选及其对镉固持性能研究
19
作者 宋冰冰 邓武军 +7 位作者 曾婧滢 毕军平 何海军 于磊 朱瑞瑞 张建新 吕焕哲 秦迪岚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252,共7页
对湖南省14个产地、4类矿物材料的镉固持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4种天然高效镉修复材料(宁乡县喻家坳的石灰石、湘潭县楠木冲的低品位锰矿石、桃源县马宗岭的膨润土和石门县新岗的海泡石)。4种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动力学速率从快到慢排... 对湖南省14个产地、4类矿物材料的镉固持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4种天然高效镉修复材料(宁乡县喻家坳的石灰石、湘潭县楠木冲的低品位锰矿石、桃源县马宗岭的膨润土和石门县新岗的海泡石)。4种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动力学速率从快到慢排序为:膨润土>石灰石>海泡石>锰矿石。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随着镉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镉质量浓度不高于10.0 mg/L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石灰石>膨润土>锰矿石>海泡石;镉质量浓度高于10.0 mg/L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膨润土>石灰石>锰矿石>海泡石。吸附行为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膨润土、石灰石、锰矿石、海泡石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9.38、14.51、9.67、5.27 mg/g。溶液pH=6~9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去除效率排序为:石灰石>膨润土>锰矿石>海泡石。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效果与矿物的化学组分、初始镉质量浓度、pH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吸附剂 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天然矿物 修复剂 吸附性能 固持性能 矿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帧信息融合建模的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方法
20
作者 张冰冰 李海波 +1 位作者 马源晨 张建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共10页
目的为克服现有基于小样本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方法在全局时空信息获取及复杂行为建模方面的局限,开发一种新型网络架构,以显著提升小样本学习在视频行为识别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结合连续帧信息融合模块和多维注意力建模模... 目的为克服现有基于小样本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方法在全局时空信息获取及复杂行为建模方面的局限,开发一种新型网络架构,以显著提升小样本学习在视频行为识别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结合连续帧信息融合模块和多维注意力建模模块的网络架构。连续帧信息融合模块位于网络的输入端,多维注意力建模模块则设置在网络的中间层,整个网络基于2D卷积模型设计,可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在Something-Something V2,Kinetics-100,UCF101和HMDB51共4个主流行为识别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Something-Something V2数据集上的1-shot和5-shot任务中准确率分别达到50.8%和68.5%;在Kinetics-100数据集上,所提方法的1-shot和5-shot任务准确率分别为68.5%和83.8%,比现有方法显著提升;在UCF101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的1-shot任务准确率为81.3%,5-shot任务准确率为93.8%,在不同配置下均显著优于基线方法的;在HMDB51数据集上,1-shot任务的准确率为56.0%,5-shot任务的准确率为74.4%,展现了良好的泛化性能。结论连续帧信息融合建模网络在提高模型对复杂时空信息处理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本文解决方案为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领域带来了有效的新方法,且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视频行为识别 时空建模 时空表征学习 连续帧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