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相差电压转换器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廷录 孙淑光 刘升才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对GST-1型三轴台的相差电压转换器的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且当鉴相宽度为最小分辨率时,提供对应的电压输出。
关键词 相差电压转换器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台陀螺伺服状态的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廷录 陈景鹏 +3 位作者 杨齐慧 李传钊 黄志芳 诸一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阐述了陀螺伺服状态中陀螺作为敏感元件给系统带来的新问题,即带进了陀螺的时间常数及其他问题,以及对于动力调谐陀螺这些问题的处理。为保护陀螺,在大偏差时加入测速机进行阻尼,当小偏差时死区电路自动切断测速机回路以确保伺... 本文阐述了陀螺伺服状态中陀螺作为敏感元件给系统带来的新问题,即带进了陀螺的时间常数及其他问题,以及对于动力调谐陀螺这些问题的处理。为保护陀螺,在大偏差时加入测速机进行阻尼,当小偏差时死区电路自动切断测速机回路以确保伺服精度。文中还介绍了其他提高伺服精度的措施,如增大带宽及抑制干扰等,并对伺服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陀螺伺服状态设计是正确的,实践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元件 动力调谐陀螺 伺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台速率状态的鉴相及其速率牵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廷录 王于波 刘升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86,共3页
针对三轴台外环轴较大的转动惯量并从分析速率状态的鉴相特性入手,计算了对应外环轴的最高转速时的跟踪时间及最大速度,得到了对于本轴较大的速率不是一步能运行到位,因而提出了速率牵引的方法,即应以5°/s的速率阶递上升。... 针对三轴台外环轴较大的转动惯量并从分析速率状态的鉴相特性入手,计算了对应外环轴的最高转速时的跟踪时间及最大速度,得到了对于本轴较大的速率不是一步能运行到位,因而提出了速率牵引的方法,即应以5°/s的速率阶递上升。实践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台 速率状态 鉴相 陀螺 外环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台速率系统的相差/电压转换问题
4
作者 张廷录 秦嘉川 刘升才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介绍由相差/电压转换原理构成的一种高精度速率系统的原理及硬件电路的实现,并对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经实际调整证明,本方案容易实现,可靠性高,克服了增量编码器速率系统中使用锁相回路的若干缺点。
关键词 相差 速率系统 电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1型三轴台精密位置状态的实现
5
作者 张廷录 秦嘉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7-120,125,共5页
现代惯性系统的综合测试中,转台的位置精度是一项关键指标,为设计高精度的位置控制系统,本文采用双回路位置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精度.特别是对精密位置的关键环节—比相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万分位上的位... 现代惯性系统的综合测试中,转台的位置精度是一项关键指标,为设计高精度的位置控制系统,本文采用双回路位置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精度.特别是对精密位置的关键环节—比相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万分位上的位置数据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位置 位置控制系统 三轴台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成 高瑞岭 +4 位作者 孙雪峰 张廷录 石玉宝 杨敬芳 刘晓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综述了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的病因病理,变应性鼻炎的辨证分型与IL-4、IFN-γ的相关性,中医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对变应性鼻炎免疫功能异常的纠正作用。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转台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庆双 王茂 +1 位作者 张廷录 刘升才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针对精密转台控制系统在大偏差下的不稳定问题,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同时对其高分辨率的指令系统进行了设计,为提高转台的精度及其动态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转台 精度 控制系统 伺服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毛滴虫病的调查报告
8
作者 张廷录 江景文 赵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34,共2页
继1980年2月101团四连确诊鸡毛滴虫病之后,1980年3—7月我们在有关鸡毛滴虫病方面做了些工作:常用消毒药和抗原虫药对毛滴虫的杀灭作用,毛滴虫在不同温度下存活时间观察,毛滴虫继代培养方法的改进,现将人工接种鸡的症状,病理剖检及治疗... 继1980年2月101团四连确诊鸡毛滴虫病之后,1980年3—7月我们在有关鸡毛滴虫病方面做了些工作:常用消毒药和抗原虫药对毛滴虫的杀灭作用,毛滴虫在不同温度下存活时间观察,毛滴虫继代培养方法的改进,现将人工接种鸡的症状,病理剖检及治疗等作如下的介绍。材料及方法一、虫种:采用1980年2月27日死亡的3号病鸡,上、下消化道分离培养的第二代滴虫,分别接种于两只健康不带虫的成年家鸽。半月后,从鸽分离培养获得的毛滴虫,作为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滴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柿树高接黑枣技术的研究
9
作者 李和顺 钱海荣 +1 位作者 王凤林 张廷录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共2页
在疯柿树上反接优质黑枣(君迁子)试验表明,不同嫁接时间和方法对成活率有明显影响;同时看出,黑枣不仅对疯柿病毒免疫,而且生长和结果均表现正常。在无有效方法防治柿疯病的情况下。
关键词 疯柿树 高接 黑枣 嫁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