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廷会 伍坪 杨德全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5,共3页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行政楼地下室工程采用GH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施工技术、结合该工程实践,介绍了防水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关键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相关施工关键措施。实践证明,该地下工程防水效果良好,保证了地下室工程...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行政楼地下室工程采用GH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施工技术、结合该工程实践,介绍了防水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关键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相关施工关键措施。实践证明,该地下工程防水效果良好,保证了地下室工程安全施工和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工程 地下室 水泥基渗透结晶 防水材料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水工程中建筑环保设计理念的应用——评《建筑节能与环保》 被引量:5
2
作者 伍坪 张廷会 刘洋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5-75,共1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水资源紧缺是世界面临的重要难题,水资源污染更是增加了保护工作的压力。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产...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水资源紧缺是世界面临的重要难题,水资源污染更是增加了保护工作的压力。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产业,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的重要源头,所以环保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产业当中,以此缓解环境压力。中水工程主要进行中水回用,同时包括一些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来说,有着很大的迫切性。不过,我国中水工程建设还不甚完善,中水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中水工程中建筑环保设计理念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建筑节能与环保》一书中,作者对于建筑工程中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中水工程中建筑环保设计理念的应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技术 建筑节能 设计理念 水工程 应用 水资源紧缺 经济高速发展 生活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苗经生防菌处理后体内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游春平 刘任 +2 位作者 肖爱萍 张廷会 钟奕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24-3525,共2页
选择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葡聚糖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的指标,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OC)和拮抗细菌(Bio-B3和Bio-d5)后香蕉植株根部内这些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拮抗细菌Bio-B3、拮抗细菌Bio-d5、病原菌FOC及同时... 选择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葡聚糖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的指标,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OC)和拮抗细菌(Bio-B3和Bio-d5)后香蕉植株根部内这些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拮抗细菌Bio-B3、拮抗细菌Bio-d5、病原菌FOC及同时接种Bio-B3和FOC、Bio-d5和FOC,均在接种2 d后PO和PPO活性最先达到最大值,葡聚糖酶在接种后活性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接种12 d后上升速率加快。比较不同接种处理诱导产生各种酶活性的强弱可发现:接种Bio-d5+FOC、Bio-B3+FOC、Bio-B3和Bio-d5的PO活性高峰明显比接种FOC的高,PPO活性高峰略大;接种Bio-B3+FOC、Bio-d5+FOC、Bio-B3和Bio-d5的葡聚糖酶活性始终比只接种FOC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香蕉枯萎病 抗性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沟壑区煤矸石填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廷会 李小刚 +2 位作者 贺卫中 郝业 侯怀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为有效降低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丘陵沟壑区煤矸石的填埋技术及应用,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形条件填埋煤矸石,是矿山废弃物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既减轻了煤矸石露天堆放造成占地、扬尘和自燃等环境问题,又具... 为有效降低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丘陵沟壑区煤矸石的填埋技术及应用,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形条件填埋煤矸石,是矿山废弃物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既减轻了煤矸石露天堆放造成占地、扬尘和自燃等环境问题,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矿山煤矸石的治理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填埋 环境保护 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粗脂肪酸值快速测定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廷会 曹占文 郭晓君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为实现大批样品的快速检测、及时了解储备大豆品质,设计出大豆粗脂肪快速提取装置和脂肪提取器溶剂回收装置,研究出大豆粗脂肪酸值快速测定法。使用标准法和快速法分别测定大豆粗脂肪酸值,2组数据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6。
关键词 大豆粗脂肪 快速提取装置 溶剂回收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回收利用油脂酸值废液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张廷会 曹占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4年第2期78-79,82,共3页
研究了油脂酸值测定过程中产生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经蒸馏回收乙醚乙醇混合溶剂,测定乙醚乙醇溶剂比并添加相应乙醚或乙醇溶剂,重新配制1∶1的乙醚乙醇混合溶剂用于油脂酸值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经废液回收的乙醚乙醇混合溶剂,外观清... 研究了油脂酸值测定过程中产生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经蒸馏回收乙醚乙醇混合溶剂,测定乙醚乙醇溶剂比并添加相应乙醚或乙醇溶剂,重新配制1∶1的乙醚乙醇混合溶剂用于油脂酸值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经废液回收的乙醚乙醇混合溶剂,外观清澈透明正常,不会对测定酸值的结果产生干扰。该方法具有降低检验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值 废液 混合溶剂 回收利用 乙醚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中央运输大巷煤层涌水与H_2S逸出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海香 贺卫中 张廷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为了研究柠条塔煤矿中央运输大巷掘进到112 m时,发生涌水并有H2S逸出的原因,通过对煤层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分析,探讨了H2S异常的成因。研究认为主要是通过煤层自燃、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和热化学成因所形成。地下水的流... 为了研究柠条塔煤矿中央运输大巷掘进到112 m时,发生涌水并有H2S逸出的原因,通过对煤层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分析,探讨了H2S异常的成因。研究认为主要是通过煤层自燃、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和热化学成因所形成。地下水的流动和泄压最终导致H2S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影响因素 成因分析 柠条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中深层U型对接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8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2 位作者 张廷会 刘俊 薛宇泽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 a可持续取热功率达750 kW,平均换热功率为144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7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 a最大热影响半径超过100 m,换热井进、出水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U型对接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绳索取心技术在倾斜地层煤田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姬永涛 刘龙吉 +1 位作者 李小刚 张廷会 《建井技术》 2018年第2期32-36,47,共6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市场对优质煤炭需求的增加,中深部探矿工程日益增多,钻探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小口径勘探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对内蒙古二道岭煤矿倾斜复杂地层煤田勘查中的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工作效率和优缺点作了分析。结果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市场对优质煤炭需求的增加,中深部探矿工程日益增多,钻探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小口径勘探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对内蒙古二道岭煤矿倾斜复杂地层煤田勘查中的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工作效率和优缺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绳索取心技术钻具组合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在倾斜地层中,绳索取心钻进技术钻效高,孔斜控制优势明显,取心完整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索取心 倾斜地层 对比分析 钻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渭南地区岩土热响应测试与分析
10
作者 薛宇泽 陶鹏飞 +3 位作者 张廷会 张育平 韩元红 肖踞辉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地层热物性参数的确定对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依托陕西渭南某地源热泵项目,应用恒流法进行了岩土热响应测试,测试共进行了58h,根据线热源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求得准确的地层热物性参数,得到工区地层导热系数... 地层热物性参数的确定对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依托陕西渭南某地源热泵项目,应用恒流法进行了岩土热响应测试,测试共进行了58h,根据线热源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求得准确的地层热物性参数,得到工区地层导热系数为2.16W/(m·K),比热容为2.39MJ/(m3·K),单U地埋管每延米换热量45W。该研究结果可为项目后期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相关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热响应测试 热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煤矸石处理方案对比研究——以小保当煤矿为例
11
作者 张丽维 张廷会 +2 位作者 高博 付德亮 贺丹 《陕西煤炭》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危害性巨大。为了有效处理小保当煤矿大量的矸石,结合该矿煤矸石特性等情况,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和处理方法的特点、处理效率和适用条件等,提出适合该区域的煤矸石高效规模...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危害性巨大。为了有效处理小保当煤矿大量的矸石,结合该矿煤矸石特性等情况,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和处理方法的特点、处理效率和适用条件等,提出适合该区域的煤矸石高效规模化处理技术,即建议优选井下充填方案。根据煤矿地面现状、地质情况、开采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分析等进一步进行适宜性评价,表明地面钻孔对采空区注浆充填是可行的。该方案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煤矿地下空间来解决矿井固废处理难题,从而消纳大体量煤矸石,解决煤矿面临的煤矸石处置难题,还能够为其他矿井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综合处理 井下充填 注浆充填 钻孔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艳平 李小刚 +1 位作者 陈明 张廷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9-1226,共8页
对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拟合地表沉降曲线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广东某商业办公楼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采用理论计算和实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点,对其由于支护结... 对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拟合地表沉降曲线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广东某商业办公楼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采用理论计算和实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点,对其由于支护结构位移和地下水下降2种因素影响引起的沉降分别进行理论计算;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总沉降值并与实测沉降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曲线符合性较高;建筑物产生的位移大小、速率与基坑开挖深度有很大关系;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重视降水因素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随机介质理论 深基坑开挖 沉降监测 水平位移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珠/珍珠岩/稻壳灰对固井水泥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嵇鹰 樊帅 +4 位作者 薛宇泽 张廷会 白龙 刘玺 韩元红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在将地热井抽取的热量运往地面的过程中,为减少热损失,采用掺入玻璃微珠、珍珠岩和稻壳灰配制新型保温固井水泥,对水泥样品的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微观形貌、孔隙率等进行测试,研究保温材料对固井水泥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对固... 在将地热井抽取的热量运往地面的过程中,为减少热损失,采用掺入玻璃微珠、珍珠岩和稻壳灰配制新型保温固井水泥,对水泥样品的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微观形貌、孔隙率等进行测试,研究保温材料对固井水泥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对固井水泥的性能改善最大,珍珠岩掺量增加至20%,样品孔隙率降低5%,中值孔径尺寸降低41.3%;在38℃、60℃温度下水养8 h,抗压强度分别增大194.7%、49.9%;在30℃、60℃、90℃温度下,导热系数下降27.36%、25.37%、26.41%;孔隙率、孔径尺寸、连续性颗粒数量、掺料种类等是影响固井水泥抗压强度及导热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水泥 导热系数 孔隙率 地热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地热固井材料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嵇鹰 刘旸 +3 位作者 薛宇泽 张廷会 祝永超 韩元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8-1024,共7页
常规地热固井材料导热系数低,会影响地热井取热量及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为了提高地热固井材料导热系数,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并运用层次分析和极差分析,对地热固井材料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能研究。研究表明:石墨、氧化铝和钢渣粉都能有效提... 常规地热固井材料导热系数低,会影响地热井取热量及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为了提高地热固井材料导热系数,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并运用层次分析和极差分析,对地热固井材料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能研究。研究表明:石墨、氧化铝和钢渣粉都能有效提高导热系数,石墨提升作用明显,钢渣粉次之,氧化铝最小;综合性能评价中石墨属于显著因素,氧化铝和钢渣粉属于一般因素;随着石墨掺量的增加,导热系数逐渐升高,8 h抗压强度和流动度降低。高导热固井材料最佳配比为:7%石墨、1%氧化铝黄睿、3%钢渣粉,导热系数为1.604 W/(m·K),比常规固井材料0.9059 W/(m·K)的导热系数提高了约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正交试验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底钢管静压桩地基托换加固技术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廷会 李小刚 丁小强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3-56,共4页
坑底静压桩地基托换技术可以针对具有湿陷性的软弱土层,解决构筑物地基产生沉降变形的问题。结合坑底钢管静压桩地基托换加固技术原理和陕西某煤矿瓦斯泵房风机地基沉降变形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坑底钢管静压桩托换加固设计方案,介绍... 坑底静压桩地基托换技术可以针对具有湿陷性的软弱土层,解决构筑物地基产生沉降变形的问题。结合坑底钢管静压桩地基托换加固技术原理和陕西某煤矿瓦斯泵房风机地基沉降变形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坑底钢管静压桩托换加固设计方案,介绍了坑底钢管静压桩成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对坑底静压桩的桩尖入土深度和压桩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坑底钢管静压桩对软弱湿陷性地基加固效果良好,成桩质量控制要重视施工的过程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软弱湿陷性土层产生的地基沉降开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钢管静压桩 地基 沉降 托换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钻孔成孔及套管安装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廷会 王鑫 李小刚 《建井技术》 2015年第4期17-20,33,共5页
保德煤矿大口径钻孔工程,套管口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采用先钻导向孔,然后分级扩孔的方法进行大口径钻孔施工,并采用了一种新型矿山大口径钻孔套管安装装置。结果表明:分级扩孔方法,保证了大口径钻孔施工顺利进行;新... 保德煤矿大口径钻孔工程,套管口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采用先钻导向孔,然后分级扩孔的方法进行大口径钻孔施工,并采用了一种新型矿山大口径钻孔套管安装装置。结果表明:分级扩孔方法,保证了大口径钻孔施工顺利进行;新型套管安装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矿山大口径套管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新型套管安装装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靠性等优点,在工程建设的许多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钻孔 导向孔 分级扩孔 套管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道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李小刚 张廷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某填海造地道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软基沉降监测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的调研,在对GM(1,1)灰色预测模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地基堆载预压处理过程,探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道路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过程,并将所... 以某填海造地道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软基沉降监测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的调研,在对GM(1,1)灰色预测模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地基堆载预压处理过程,探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道路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过程,并将所得预测结果与双曲线法、三点法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M(1,1)灰色预测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是一种实用且精度较高的预测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沉降分析、预测,可以有效掌握地基沉降的发展变化规律;GM(1,1)灰色预测模型也可以为类似工程的地基沉降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灰色模型 GM(1 1) 软基处理 堆载预压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垂向分布特征浅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宇泽 张玉贵 +5 位作者 韩元红 张廷会 薛超 肖踞辉 彭振洲 郭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6期843-849,893,共8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利用单线多点通讯式测温光缆对研究区50 m以浅的松散地层温度开展了为期1 a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松散层温度在垂向上分带明显、规律性好,可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 为了进一步认识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利用单线多点通讯式测温光缆对研究区50 m以浅的松散地层温度开展了为期1 a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松散层温度在垂向上分带明显、规律性好,可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温带。变温带底面埋深为15 m,其温度受气候影响明显,且变温带的温度变化相对于大气的变化存在着滞后现象。恒温带深度范围为15~35 m,平均温度15.3℃,比同地区年平均大气温度高1.8℃。埋深超过35 m为增温带,推算该地区35~100 m范围内地温梯度为3.25℃/hm,高于区域平均地温梯度,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韩城大断裂作为导热通道将深部热量带到浅部地层;二是浅部地层地下水径流强度相对较弱,热量得以保存;三是第四系与新近系松散层黄土厚度较大,隔热保温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温梯度 垂向分布 浅部地温场 韩城大断裂 关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同轴套管井取热损失分析与内管保温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博洋 刘俊 +2 位作者 张育平 张廷会 周聪 《区域供热》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中深层同轴套管井存在的热损失现象,开展了取热损失分析,并探究内管保温对套管井换热性能和机组选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管井底部取热量高于实际取热量,在热提取期间的取热损失比基本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在套管井运行流速较低、... 针对中深层同轴套管井存在的热损失现象,开展了取热损失分析,并探究内管保温对套管井换热性能和机组选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管井底部取热量高于实际取热量,在热提取期间的取热损失比基本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在套管井运行流速较低、地质参数较高和套管井长度较大的条件下,取热损失更大,但仍具有取热潜力。内管保温可以提升套管井的换热性能,且当套管井承担更多供热负荷的情况下,内管保温作用更明显。对内管进行保温后,运行流量的减小会导致套管井出口温度升高、入口温度降低,故对内管保温的套管井进行供热能力评估时,应综合进、出口水温对运行要求和能效的影响来决定,采用小流量运行时应考虑进行大温差热泵机组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 地热 同轴 换热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