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庆燕 蒋春明 +2 位作者 汤天凤 孙琤 张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3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维生素D...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3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54.2%、39.8%;单因素分析显示,e GFR、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蛋白、血肌酐、碱性磷酸酶、血磷、BMI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发生有关(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e GFR降低(β=0.486,P<0.01)、BMI升高(β=-0.192,P<0.05)和低白蛋白血症(β=0.187,P<0.05)与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发生有关。结论 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发生率较高,e GFR降低、肥胖、低白蛋白血症是导致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D缺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庆燕 蒋春明 +1 位作者 孙琤 张苗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采用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改良固定方法)或传统置管方法行PD置管并进行PD治疗。观察术后6月期间导管功能障碍、感染、出血、透析液渗漏、进出液疼痛、切口愈合不良、腹外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9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50例患者采用改良固定方法置管,49例采用传统方法置管,随访期间2组患者腹膜炎(χ~2=1.070,P=0.301)、出口感染/隧道炎(χ~2=0.990,P=0.320)、出血(χ~2=0.990,P=0.320)、透析液渗漏(χ~2=1.031,P=0.310)、进出液疼痛(χ~2=0.000,P=0.984)、腹外疝(χ~2=1.031,P=0.310)、切口愈合不良(χ~2=0.990,P=0.320)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改良固定法置管组患者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置管组(0比16.33%,χ~2=6.819,P=0.009)。结论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PD置管方法可有效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功能障碍 导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腹膜透析云随访管理平台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娟 徐鹏飞 +1 位作者 史婷奇 张庆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应用居家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云随访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PD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方法:居家PD云随访管理平台于2018年9月正式上线,通过平台完成患者收案、分级管理、医学随访、随访评价、复诊提醒、并发症干预... 目的:应用居家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云随访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PD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方法:居家PD云随访管理平台于2018年9月正式上线,通过平台完成患者收案、分级管理、医学随访、随访评价、复诊提醒、并发症干预处理、患者结案、数据统计等随访管理。结果:2018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本中心随访管理300名PD患者,随访1 798例次。云随访管理平台运行后患者人均随访例次由5.19上升为5.99,患者随访参与率提高11.5%;平台运行后PD日记完成率由46.7%上升为62.3%(x^2=13.243, P<0.001);平台运行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到PD专职护士处理并发症的时间由24.5 (13.3,36.0) h下降为4.5(2, 12) h(u=481.000, P<0.001);患者对云随访平台服务的总体评价为(4.37±0.69)分。结论:应用云随访管理平台,提高了患者PD日记记录依从性和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专职护士并发症处理及时率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云平台 随访管理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热载体干馏及费-托合成工艺的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柏静儒 王林涛 +2 位作者 张庆燕 白章 王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1-527,共7页
基于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构建了一种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将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半焦与小颗粒油页岩混合后气化,制得合成气与多余干馏气一并经水煤气变换后进行费-托合成,费-托合成剩余的可燃气体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实现油... 基于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构建了一种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将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半焦与小颗粒油页岩混合后气化,制得合成气与多余干馏气一并经水煤气变换后进行费-托合成,费-托合成剩余的可燃气体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实现油-电联产,采用此综合利用系统,可大幅提高液体燃料产量,达到原有干馏系统的1.4倍。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所构建的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进行建模,经计算,综合利用系统的一次能量利用效率达到61.79%。进一步模拟分析表明,增加油页岩干馏比例和干馏-气化混合气制油比例,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液体燃料的产量,虽然系统电能输出会有所下降,但系统总能效会随着液体燃料产量的增长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干馏 气化 费-托合成 系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饮料与运动饮料的科学选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林 张庆燕 《山东体育科技》 1995年第3期1-3,共3页
运动饮料与运动饮料的科学选用曲阜师范大学张林,张庆燕运动饮料是针对运动时能量消耗、机体内环境改变和细胞内功能降低而研制的具有调节和促进恢复功效的保健型饮品,目前已为运动员所普遍采用。运动饮料的研制约起始于本世纪二十年... 运动饮料与运动饮料的科学选用曲阜师范大学张林,张庆燕运动饮料是针对运动时能量消耗、机体内环境改变和细胞内功能降低而研制的具有调节和促进恢复功效的保健型饮品,目前已为运动员所普遍采用。运动饮料的研制约起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美国、德国的一些运动员已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饮料 运动员 运动能力 维生素 天然矿泉水 运动项目 无机盐 运动时 中枢神经系统 科学选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固体热载体综合利用系统的能量分析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柏静儒 张庆燕 +2 位作者 王林涛 白章 王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8-716,共9页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基于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法构建的综合利用系统进行模拟,结合模拟结果对系统做了详细的能量分析和?分析,并绘制了系统能流图与流图来描述每个热力过程的能量分布与?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油页岩输入量为100kg/s时...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基于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法构建的综合利用系统进行模拟,结合模拟结果对系统做了详细的能量分析和?分析,并绘制了系统能流图与流图来描述每个热力过程的能量分布与?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油页岩输入量为100kg/s时,干馏炉内部不可逆损失(即热解反应损失)其损率为47.43%,是系统损失最大环节,油页岩中11.03%的燃料化学能贬值为干馏产物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各损失中,净化冷凝单元的热损失能量品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固体热载体 综合利用 能量分析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型腹膜高转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邵秋媛 朱微 +3 位作者 张庆燕 孙琤 蒋春明 张苗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9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固有型腹膜高转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腹膜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9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透析开始后的腹膜转运特性分为低转运组(21例)、低平均转运... 目的探讨国人固有型腹膜高转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腹膜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9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透析开始后的腹膜转运特性分为低转运组(21例)、低平均转运组(55例)、高平均转运组(93例)、高转运组(25例)4组,比较患者人口学资料、透析前生化指标以及RAGE基因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腹膜高转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心血管并发症、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RAGE基因多态性除-374T/A位点外,其余位点多态性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心血管并发症以及RAGE基因-374T/A多态性是患者腹膜高转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C反应蛋白、心血管并发症史以及RAGE基因-374T/A多态性可能与国人腹膜高转运有关,他们可为临床提前预判患者的腹膜转运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高转运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腺嘌呤诱导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波 朱妍 +4 位作者 鲁荐 粱妍 张庆燕 徐鹏飞 蒋春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在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中的保护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ICR背景小鼠,利用高腺嘌呤饲料诱导HN模型,予以达格列净干预。小鼠分为以下4组:正常组(n=8)、腺嘌呤组(n=8)、正常+达格列净组(n=8)和腺嘌呤+...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在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中的保护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ICR背景小鼠,利用高腺嘌呤饲料诱导HN模型,予以达格列净干预。小鼠分为以下4组:正常组(n=8)、腺嘌呤组(n=8)、正常+达格列净组(n=8)和腺嘌呤+达格列净组(n=6)。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肾纤维化和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给予达格列净治疗的腺嘌呤肾病小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均显著下降(P<0.05)。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肾中α-SMA表达显著上调,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中α-SMA得到明显抑制(P<0.05)。MASSON染色显示,腺嘌呤肾病小鼠肾间质纤维化(13.25±0.21)较正常组(1.49±0.12)严重(P<0.05),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程度(8.66±0.78)较腺嘌呤组明显缓解(P<0.05)。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肾中NLRP3和Caspase-1表达显著上调和活化(P<0.05),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中NLRP3和Caspase-1的活化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有效减轻HN小鼠肾功能的恶化、肾间质纤维化和炎症浸润,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腺嘌呤 高尿酸血症肾病 肾功能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代谢指数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芳 李楠 +5 位作者 张庆燕 刘晶 鲁荐 陈楚儿 蒋春明 王恒进 《安徽医学》 2023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代谢指数(CMI)与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T2DM的173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KD,分为单纯T2DM组(n=89)和DKD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代谢指数(CMI)与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T2DM的173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KD,分为单纯T2DM组(n=89)和DKD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风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MI对发生DK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高比、收缩压(SBP)、舒张压、空腹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MI、血尿酸(S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OR=1.042,95%CI:1.020~1.066)、糖尿病病程(OR=1.110,95%CI:1.047~1.176)、HbA1c(OR=1.434,95%CI:1.183~1.738)、CMI(OR=5.069,95%CI:2.254~11.401)、SUA(OR=1.005,95%CI:1.000~1.010)是DKD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MI的曲线下面积为0.794,最佳截断点为0.529时,灵敏度为0.910,特异度为0.619。结论 CMI是T2DM患者DK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DKD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心脏代谢指数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梗阻性肾病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元 张庆燕 张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561-564,共4页
梗阻性肾病(obstructive nephropathy,ON)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肾脏病病因,成人以泌尿系结石多见,婴幼儿则以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多见[1],手术及时解除梗阻是挽救梗阻肾脏功能的主要方法。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患者肾功能在梗阻解除后仍不断进展... 梗阻性肾病(obstructive nephropathy,ON)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肾脏病病因,成人以泌尿系结石多见,婴幼儿则以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多见[1],手术及时解除梗阻是挽救梗阻肾脏功能的主要方法。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患者肾功能在梗阻解除后仍不断进展,直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2],因此,解除肾脏梗阻并不是梗阻性肾病治疗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肾病 肾脏功能 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脏病 泌尿系结石 巨噬细胞 肾功能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黑曲霉感染致腹膜透析相关性霉菌性腹膜炎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莹 张庆燕 张苗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2期75-77,共3页
目的总结腹膜透析相关性曲霉菌性腹膜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黑曲霉感染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岁男性患者,因“腹透6年余,腹痛伴腹透液混浊1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腹膜透析液白细胞>100×10^(... 目的总结腹膜透析相关性曲霉菌性腹膜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黑曲霉感染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岁男性患者,因“腹透6年余,腹痛伴腹透液混浊1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腹膜透析液白细胞>100×10^(6)/L,中性粒细胞>50%,血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结果为强阳性,微生物培养提示黑曲霉生长,考虑曲霉菌性腹膜炎,停用抗生素改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并立即拔除腹膜透析管,治疗3个月后感染得到控制。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曲霉菌性腹膜炎罕见且病死率高,诊断主要依靠腹膜透析液培养,G试验及GM试验可辅助用于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倾向于早期拔管并开始抗真菌治疗,其中伏立康唑不良反应少、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曲霉菌性腹膜炎 黑曲霉 伏立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腹膜转运功能探讨的腹膜透析患者远期预后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莹 张庆燕 +3 位作者 蒋春明 孙琤 徐鹏飞 张苗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线腹膜转运功能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变化,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开...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线腹膜转运功能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变化,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开始PD治疗且维持性PD≥3月的患者。根据腹膜透析液与血清的肌酐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进行腹膜转运功能分组,比较不同组的基线资料和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趋势。结果共32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低转运组70例,低平均转运组135例,高平均转运组101例,高转运组17例。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1.529,95%CI:1.003~2.330,P=0.049)和低白蛋白血症(OR=0.910,95%CI:0.869~0.952,P<0.001)是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决定因素。高转运组患者累计生存率低于低转运组(χ^(2)=3.953,P=0.047)、低平均转运组(χ^(2)=4.355,P=0.037)、高平均转运组(χ^(2)=9.359,P=0.002);技术生存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991)。平均D/Pcr值在前5年保持稳定,第5年之后有轻微升高趋势。各组间腹膜转运状态随时间呈现向心性改变趋势,即高转运组下降,低转运组升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3,95%CI:1.026~1.082,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s comorbidity index,CCI)(OR=1.630,95%CI:1.307~2.032,P<0.001)和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OR=3.280,95%CI:1.109~9.699,P=0.032)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1.851,95%CI:1.123~3.052,P=0.016)、C反应蛋白(OR=1.008,95%CI:1.001~1.015,P=0.025)和腹膜炎(OR=2.312,95%CI:1.430~3.739,P<0.001)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和低蛋白血症是基线腹膜高转运的重要决定因素。腹膜转运功能在透析前5年保持稳定,随后逐渐升高,不同腹膜转运功能随PD时间延长呈现向心性趋势,即高转运组下降,低转运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预后 腹膜转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