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病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常印 王新武 +1 位作者 于书敏 冯学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以消瘦、呼吸困难、皮肤苍白、生长停滞、腹泻、淋巴结先肿大后萎缩等为特征,且和多种综合病症有关。鉴于其呈世界性分布的态势和对养猪业已经造成的严重影响,文章简介了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相关的疾病,鉴别诊断方法以及...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以消瘦、呼吸困难、皮肤苍白、生长停滞、腹泻、淋巴结先肿大后萎缩等为特征,且和多种综合病症有关。鉴于其呈世界性分布的态势和对养猪业已经造成的严重影响,文章简介了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相关的疾病,鉴别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相关疾病 诊断 鉴别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西尼罗热在美国爆发流行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常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121-123,共3页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热病毒 (west nilevirus,WNV)引起的 ,临床以发生脑脊髓炎为特征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虫媒病毒病。在欧洲、中东、西亚、中亚和非洲均有发生 ,其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安全 ,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 ,...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热病毒 (west nilevirus,WNV)引起的 ,临床以发生脑脊髓炎为特征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虫媒病毒病。在欧洲、中东、西亚、中亚和非洲均有发生 ,其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安全 ,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 ,美国自 1 999年 8月从多种死亡野鸟、马、蚊子和人脑炎病例中分离出病毒以来 ,已经投入几亿美元用于开展此病的调查研究和防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热 美国 中国 病毒 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博卡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3
作者 焦洋 姜焱 +3 位作者 王凯民 张常印 雷治海 唐泰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75,共5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序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和猪博卡病毒(PBoV)N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TGEV、PEDV 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模板和PBoV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同时得...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序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和猪博卡病毒(PBoV)N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TGEV、PEDV 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模板和PBoV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同时得到3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1 060bp(TGEV)、462bp(PEDV)及258bp(PBoV)特异性条带,建立了同时检测TGEV、PEDV和PBoV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这3种病毒核酸片段,而对其他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5、20、10pg的核酸。采用该方法对6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TEGV阳性率为1.6%,PEDV阳性率为6.7%,PBoV阳性率为21.7%,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博卡病毒 多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RT-PCR检测冷冻草莓中诺如病毒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阳 栾军 +6 位作者 蒋鲁岩 唐泰山 杨军 张常印 张弛 付瑞燕 祝长青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15-520,共6页
目的建立冷冻草莓中的GI、GII型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对草莓样品进行前处理、病毒富集、病毒RNA的提取和纯化,然后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结果核酸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抑制因子,同时对... 目的建立冷冻草莓中的GI、GII型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对草莓样品进行前处理、病毒富集、病毒RNA的提取和纯化,然后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结果核酸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抑制因子,同时对104份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建立的核酸提取与实时荧光RT-PCR结合的检测体系适合于草莓样品中诺如病毒GI、GII型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草莓 诺如病毒 实时荧光 RT-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5
作者 唐泰山 邓碧华 +2 位作者 王凯民 张常印 雷治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保守基因gB和gE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利用10倍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以检测其灵敏度,同时对伪狂犬病病毒(PRV)、马立克病病毒(MDV)、鸭瘟病毒(DPV)进行特异性...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保守基因gB和gE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利用10倍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以检测其灵敏度,同时对伪狂犬病病毒(PRV)、马立克病病毒(MDV)、鸭瘟病毒(DPV)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扩增gB和gE基因的荧光PCR可用于检测IBRV,其灵敏度为0.02 TCID50,而与PRV等非IBRV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PCR具有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可用于IBR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牛5种重要病毒的LAMP-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峰 华利忠 +5 位作者 于伯华 王建峰 张丹 张琳 唐泰山 张常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优化了该基因芯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原,特异性好,6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检测结果。其中AKV和PPRV的敏感性为10~3 copies/μL,BLV的敏感性为10~5 copies/μL,BTV和BVDV的敏感性为10~2 copies/μL,与LAMP检测的敏感性一致。成功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的5重RT-LAMP基因芯片,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上述5种病毒,为口岸检疫探索出一种能快速、高通量检测动物疫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高通量 微流控芯片 牛的病毒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丹丹 陈国强 +7 位作者 张常印 俞正玉 祝昊丹 周俊明 吕立新 何孔旺 李彬 倪艳秀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24-3130,共7页
为了确定引起2018年5月江苏泰州某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病死亡的病原,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肺脏组织,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病原... 为了确定引起2018年5月江苏泰州某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病死亡的病原,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肺脏组织,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病原分离培养过程中,需在含有NAD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该分离菌通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菌呈红色,可判定新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根据生化试验和PCR结果可判定该分离菌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当分离株菌液浓度达到3×10^8 CFU/mL时便可引起BALB/c小鼠死亡,浓度为2×10^9 CFU/mL时对BALB/c小鼠的致死率达到100%,表明该分离菌株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及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等14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链霉素耐药。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8
作者 唐泰山 王凯民 +2 位作者 邓碧华 张常印 雷治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69-71,共3页
在对进口种用奶牛隔离检疫期间,从1头IBRV中和抗体阳性奶牛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分离株表现类似于IBRV特征的细胞病变,细胞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群落,在单层细胞上形成空洞。用特异性抗IBRV阳性血清与其进行中和试验,发现IBRV标准阳性血... 在对进口种用奶牛隔离检疫期间,从1头IBRV中和抗体阳性奶牛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分离株表现类似于IBRV特征的细胞病变,细胞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群落,在单层细胞上形成空洞。用特异性抗IBRV阳性血清与其进行中和试验,发现IBRV标准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滴度为27,与IBRV标准株的中和抗体滴度相差不到1个滴度。用OIEV推荐的IBR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病毒进行PCR扩增,获得与设计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IB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中和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7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鲁韦韦 姜平 +2 位作者 唐泰山 李玉峰 张常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26-30,共5页
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25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了基因进化树,同时对PRRSV ORF7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PRRSV美洲株之间或欧洲株之间的ORF7基因相对保守,但美洲株和欧洲株的ORF7基因的... 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25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了基因进化树,同时对PRRSV ORF7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PRRSV美洲株之间或欧洲株之间的ORF7基因相对保守,但美洲株和欧洲株的ORF7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较低。说明建立的针对N蛋白的多种检测方法在高致病性PRRSV肆虐的现今仍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7基因 基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血清I型和II型的PCR鉴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焱 张常印 +1 位作者 张敬友 陈国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根据基因库中猪圆环病毒 (PCV)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3条引物 ,建立复合PCR,对 2株 PK-1 5细胞及一些疑似 PCV感染的病料进行了 PCV检测。结果 2株 PK-1 5细胞和所有病料都可扩增出 PCV-1的基因片段 ,其中 1株 PK-1 5细胞和一些病... 根据基因库中猪圆环病毒 (PCV)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3条引物 ,建立复合PCR,对 2株 PK-1 5细胞及一些疑似 PCV感染的病料进行了 PCV检测。结果 2株 PK-1 5细胞和所有病料都可扩增出 PCV-1的基因片段 ,其中 1株 PK-1 5细胞和一些病料还扩增得到了PCV-2的 DNA片段。证明应用设计的引物进行复合 PCR快速检测 PCV可行 ,为 PCV的检测分型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 血清 PCR鉴别 PCV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琼脂扩散法鉴定麦卢卡蜂蜜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丽 栾军 +8 位作者 刘芸 周俊 吴斌 张睿 张常印 祝长青 邓晓军 郭德华 何宇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4504-4508,共5页
目的改良Allen等提出的测定麦卢卡蜂蜜非过氧化氢抑菌活性的琼脂扩散法。方法参照Allen等提出的琼脂扩散法,研究以下3个方面对琼脂扩散法的影响:使用恒温箱或在杂交炉中混匀蜂蜜水溶液,使用不同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和培养基的倾斜程... 目的改良Allen等提出的测定麦卢卡蜂蜜非过氧化氢抑菌活性的琼脂扩散法。方法参照Allen等提出的琼脂扩散法,研究以下3个方面对琼脂扩散法的影响:使用恒温箱或在杂交炉中混匀蜂蜜水溶液,使用不同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和培养基的倾斜程度。结果麦卢卡蜂蜜样品溶液使用恒温箱和杂交炉静置法混匀,测得样品的独麦素(Unique Manuka Factor,)UMF值没有显著差异;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传代数的增加,样品的UMF值也没有显著差异;培养基倾斜后同一麦卢卡蜂蜜位于中间样孔的样品UMF值明显高于边际样孔。结论杂交炉混匀蜂蜜的方法操作简单,更有利于麦卢卡蜂蜜非过氧化氢活性的检测,25代以内的任何1代菌株均可用于测定麦卢卡蜂蜜样品的非过氧化氢活性,培养基倾倒时要尽量避免过度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卢卡蜂蜜 非过氧化氢活性 独麦素 琼脂扩散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尼罗热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焱 张常印 陈国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7,共3页
参考Genebank发表的西尼罗热病毒(WestNilevirus,WNV)E糖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WNV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呈现一条约400bp的条带,将其克隆入pMD18-T-Vector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已发表的WNV基因比较... 参考Genebank发表的西尼罗热病毒(WestNilevirus,WNV)E糖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WNV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呈现一条约400bp的条带,将其克隆入pMD18-T-Vector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已发表的WNV基因比较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7%,证实为WNV的E基因,通过对样品多次检测,都能扩增出一条约400bp的条带,表明该方法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检测方法 RT 病毒 Vector virus PCR扩增 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电泳分析 序列测定 方法比较 糖蛋白 琼脂糖 同源性 核苷酸 E基因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尼罗病毒的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捷 唐泰山 +3 位作者 张常印 雷治海 孙旭辉 王凯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更好的了解西尼罗病毒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特征,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45株西尼罗病毒的全基因或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了基因进化树。发现西尼罗病毒可以分为两个谱系,1系病毒广泛分布在非洲西部、中东、东欧、印度、美国和澳... 为更好的了解西尼罗病毒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特征,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45株西尼罗病毒的全基因或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了基因进化树。发现西尼罗病毒可以分为两个谱系,1系病毒广泛分布在非洲西部、中东、东欧、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2系病毒分布在非洲亚撒哈拉、马达加斯加等地。1系的西尼罗病毒可进一步分为3个分支。对其中的22株西尼罗病毒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1系病毒之间核苷酸同源在76.8%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78.3%以上,而2系病毒与1系病毒核苷酸同源性约为64.7%~76.2%,氨基酸同源性约为64.7%~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基因进化树 核苷酸同源性 氨基酸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peb1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长青 唐泰山 +5 位作者 王婷 蒋原 姚火春 张常印 薛峰 栾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共4页
根据空肠弯曲菌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菌株ATCC 29428为模板扩增出peb1A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片段测序,比较所测序列与不同来源弯曲菌的同源性;用软件改造并合成peb1A基因78 bp^780 bp区间片段,PCR扩增后,构建出表... 根据空肠弯曲菌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菌株ATCC 29428为模板扩增出peb1A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片段测序,比较所测序列与不同来源弯曲菌的同源性;用软件改造并合成peb1A基因78 bp^780 bp区间片段,PCR扩增后,构建出表达载体pET-28a(+)-peb1Ag,转化至E.coliBL21(DE3)后诱导表达,纯化后获得重组蛋白PEB1;将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克隆的peb1A基因序列与报道的NCTC 11168核苷酸同源性为98.1%,改造表达后的重组蛋白PEB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血清效价达1∶12 800,为空肠弯曲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peb1A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焱 顾炳泉 +1 位作者 张常印 李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8期98-100,共3页
参考GenBank发表的马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马冠状病毒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呈现一条约427bp的条带,并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发表的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与马冠状病毒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7%,证实为马... 参考GenBank发表的马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马冠状病毒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呈现一条约427bp的条带,并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发表的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与马冠状病毒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7%,证实为马冠状病毒基因。通过对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制了用RT-PCR方法检测马冠状病毒的试剂盒,该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冠状病毒 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口岸入境船舶食品和垃圾中的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吉生 黄立业 +1 位作者 张常印 陈国强 《口岸卫生控制》 2004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 了解入境船舶食品和垃圾中携带致病细菌的情况 ,为制定检疫处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口岸部分入境船舶上的动物产品、生活垃圾按照国标法 (GB 4 789- 94 )和 3M纸片法等快速方法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项目。... 目的 了解入境船舶食品和垃圾中携带致病细菌的情况 ,为制定检疫处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口岸部分入境船舶上的动物产品、生活垃圾按照国标法 (GB 4 789- 94 )和 3M纸片法等快速方法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项目。结果 动物肉类产品菌落总数在 10 2cfu/g~ 10 5cfu/g之间 ;大肠菌群MPN值在 0~ 10 0 0 / 10 0ml(g)之间 ;垃圾、泔水菌落总数都在 10 8cfu/ml(g)以上 ,大肠菌群MPN值在 10 0 0 / 10 0ml(g)以上 ;同时检出多种条件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入境船舶 食品 垃圾 细菌污染 调查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奶牛血样采集标识把“四关”
17
作者 陈国强 张常印 张敬友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进口奶牛 采集工作 血样 标识 实验室检测 隔离场 隔离检疫 检疫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中一种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8
作者 薛峰 王云飞 +5 位作者 徐帮兴 徐飞 罗建国 张常印 蒋原 陆承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8期34-36,63,共4页
目的未知病菌对江苏地区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对该地区某养殖场病鱼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VIA培养基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回归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 目的未知病菌对江苏地区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对该地区某养殖场病鱼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VIA培养基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回归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检测及细菌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细菌;采用药敏实验测定它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病鱼症状及菌株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症状十分相似,病鱼有典型的肠套叠和肝脏变性现象。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最初判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而经过VITEK2生化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显示,与不动杆菌16S rRNA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7%~99.8%,该菌株为约翰逊不动杆菌。结论分离出的约翰逊不动杆菌grp2580083能导致斑点叉尾鮰患病,症状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具有类似性,对渔业养殖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不动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牛在出口隔离场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对后续检疫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国强 唐泰山 +5 位作者 王凯民 姜焱 陈雷 张睿 张常印 袁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1期29-31,共3页
本文分析了进境种牛在境外出口隔离场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后,对该病后续检疫工作的影响:从血清样品中进行病毒分离会受到干扰;对出口隔离场检疫所用的抗原捕捉ELISA几乎没有影响;对种牛在国内进口隔离场检疫及后续检疫时,如使用针... 本文分析了进境种牛在境外出口隔离场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后,对该病后续检疫工作的影响:从血清样品中进行病毒分离会受到干扰;对出口隔离场检疫所用的抗原捕捉ELISA几乎没有影响;对种牛在国内进口隔离场检疫及后续检疫时,如使用针对结构蛋白Erns的抗原捕捉ELISA试剂盒,则影响较小,如使用针对非结构蛋白的NS2-3抗原捕捉ELISA试剂盒,则影响很大;免疫导致无法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反应。进而提出了取消免疫该疫苗的建议,并得到了进出口国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同并付诸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 免疫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疫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性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分离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0
作者 陈国强 袁飞 +5 位作者 王凯民 陈雷 祝长青 陈培根 张睿 张常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3950-3955,共6页
目的建立猪源性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分离方法,为监测人畜共患致病菌猪链球菌2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选择不同增菌基础液、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抑菌剂及不同选择性分离平板,建立猪源性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方法。对从920份... 目的建立猪源性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分离方法,为监测人畜共患致病菌猪链球菌2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选择不同增菌基础液、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抑菌剂及不同选择性分离平板,建立猪源性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方法。对从920份猪源性动物产品分离到的可疑菌落进行初步筛选、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使用该分离方法检测猪源性动物产品,背景细菌显著减少,猪链球菌典型菌落显著增加,分离更加容易。从920份猪源性动物产品中共检出27株猪链球菌,阳性率为2.93%(27/920),其中猪链球菌2型为17株,阳性率为1.85%(17/920)。结论本方法为猪源性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性动物产品 猪链球菌2型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