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黑胚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新华
张珂
+3 位作者
欧行奇
王紫娟
欧阳娟
张帅垒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小麦品种黑胚率在6.17%~63.17%之间。‘百农607’、‘百农207’、‘山农17’、‘山农116’、‘伟隆169’和‘新麦45’的籽粒黑胚率低,病情指数轻,均为小麦黑胚病轻感类型;‘周麦36’、‘周麦28’、‘高麦6号’、‘囤麦127’、‘安科1602’和‘矮抗58’籽粒黑胚率高,病情指数重,均为小麦黑胚病高感类型。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小麦种植提供了关于品种选择和病害管理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减少黑胚病的发生,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黄淮麦区
黑胚率
病情指数
抗性分级
抗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秆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607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新华
乔红
+3 位作者
欧行奇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183-185,共3页
百农6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良星77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矮秆、抗逆、广适、稳产和高产的特点,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该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
百农6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良星77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矮秆、抗逆、广适、稳产和高产的特点,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该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生产示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百农607
选育
栽培技术
生产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307的选育
被引量:
3
3
作者
欧行奇
李新华
+4 位作者
乔红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徐朋朋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8期291-292,共2页
百农3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矮抗58为母本、06-4047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培育的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寒、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区域适应性广,市场前景良好。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百农307的选育过...
百农3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矮抗58为母本、06-4047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培育的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寒、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区域适应性广,市场前景良好。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百农307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百农307
选育过程
品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提高豫北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被引量:
47
4
作者
申长卫
袁敬平
+7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帅垒
任秀娟
王菲
刘星
张影
欧行奇
陈锡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5-1406,共12页
【目的】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
【目的】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处理(T1)、常规施氮肥处理(T2)和3种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20%、30%和40%,依次表示为T3、T4、T5)。分析比较成熟期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结果】2018和2019年的产量结果表明,相比T2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0%(T3)处理能实现小麦产量的稳产增产。2019年T3处理比T2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增加16.59%,随着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增加,小麦增产效应降低。2019年在T3处理下,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T2处理显著提高25.71%,T3处理相比T2处理籽粒的氮素积累量两年分别显著提高14.45%和22.20%。2019年T3处理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都显著高于T2处理。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中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相比T1和T2处理,2018和2019年在T3处理下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通过产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产量与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小麦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穗数与土壤养分中的NH4+-N含量和NO3–-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氮施用量为300 kg/hm2时,通过连续两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为总施氮量20%时,能显著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实现豫北冬小麦稳产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有机肥氮
化肥氮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黑胚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新华
张珂
欧行奇
王紫娟
欧阳娟
张帅垒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新乡市农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2022010101)。
文摘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小麦品种黑胚率在6.17%~63.17%之间。‘百农607’、‘百农207’、‘山农17’、‘山农116’、‘伟隆169’和‘新麦45’的籽粒黑胚率低,病情指数轻,均为小麦黑胚病轻感类型;‘周麦36’、‘周麦28’、‘高麦6号’、‘囤麦127’、‘安科1602’和‘矮抗58’籽粒黑胚率高,病情指数重,均为小麦黑胚病高感类型。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小麦种植提供了关于品种选择和病害管理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减少黑胚病的发生,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黄淮麦区
黑胚率
病情指数
抗性分级
抗性表现
Keywords
wheat varieties
Huang-Huai wheat region
black point kernel rate
disease index
resistance grading
resistance performance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秆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607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新华
乔红
欧行奇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河南曙地依种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183-185,共3页
文摘
百农6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良星77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矮秆、抗逆、广适、稳产和高产的特点,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该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生产示范情况。
关键词
小麦
百农607
选育
栽培技术
生产示范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307的选育
被引量:
3
3
作者
欧行奇
李新华
乔红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徐朋朋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新乡市农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8期291-292,共2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30)。
文摘
百农3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矮抗58为母本、06-4047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培育的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寒、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区域适应性广,市场前景良好。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百农307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百农307
选育过程
品种特征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提高豫北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被引量:
47
4
作者
申长卫
袁敬平
李新华
张帅垒
任秀娟
王菲
刘星
张影
欧行奇
陈锡岭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新乡市农乐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5-140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700)
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ZD18007)
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启动项目(2017034)。
文摘
【目的】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处理(T1)、常规施氮肥处理(T2)和3种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20%、30%和40%,依次表示为T3、T4、T5)。分析比较成熟期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结果】2018和2019年的产量结果表明,相比T2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0%(T3)处理能实现小麦产量的稳产增产。2019年T3处理比T2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增加16.59%,随着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增加,小麦增产效应降低。2019年在T3处理下,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T2处理显著提高25.71%,T3处理相比T2处理籽粒的氮素积累量两年分别显著提高14.45%和22.20%。2019年T3处理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都显著高于T2处理。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中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相比T1和T2处理,2018和2019年在T3处理下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通过产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产量与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小麦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穗数与土壤养分中的NH4+-N含量和NO3–-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氮施用量为300 kg/hm2时,通过连续两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为总施氮量20%时,能显著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实现豫北冬小麦稳产和高产。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有机肥氮
化肥氮
土壤肥力
Keywords
winter wheat
yield
organic fertilizer N
chemical fertilizer N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黑胚病抗性研究
李新华
张珂
欧行奇
王紫娟
欧阳娟
张帅垒
《农学学报》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矮秆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607的选育及应用
李新华
乔红
欧行奇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矮秆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307的选育
欧行奇
李新华
乔红
欧阳娟
王紫娟
张帅垒
徐朋朋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提高豫北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申长卫
袁敬平
李新华
张帅垒
任秀娟
王菲
刘星
张影
欧行奇
陈锡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