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晋
周相助
+4 位作者
胡海非
占丽英
张巧柔
钟凤林
林义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2-550,共9页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2)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有机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高;油麦菜根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两者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全NO3--N时最高。(3)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中SOD活性先升后降,并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地上部和根系中MDA、脯氨酸含量和POD、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4)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皆先升后降,根冠比则逐渐减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干重最大,根冠比适宜且稳定。研究表明,水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氮素形态配比的显著影响,且根系的生理响应更敏感;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油麦菜受胁迫程度最低,地上部和根系生长较协调,油麦菜生长和生理状况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
氮素形态
油麦菜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素形态对油麦菜幼苗光合作用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胡海非
张巧柔
+5 位作者
吴卫东
王晋
占丽英
曹立
钟凤林
林义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4,共8页
采用水培技术,以两叶一心的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对油麦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均产生显著影...
采用水培技术,以两叶一心的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对油麦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当NO_3^-∶NH_4^+=7∶3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处理下油麦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处理时间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当NO_3^-∶NH_4^+=7∶3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胞间CO_2浓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油麦菜幼苗叶片荧光特性呈现出较大差异,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的配比为7∶3时,油麦菜幼苗叶片PSⅡ的Fv/Fm和Fv/F0最高;由相关性分析可知,Fv/Fm、Fv/F0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高于叶绿素b;Fv/Fm和Fv/F0三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准确反映出油麦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光合色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菜
氮素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晋
周相助
胡海非
占丽英
张巧柔
钟凤林
林义章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2-550,共9页
基金
闽台特色设施蔬菜资源及其产业化研究(KF2015110)
文摘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2)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有机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高;油麦菜根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两者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全NO3--N时最高。(3)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中SOD活性先升后降,并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地上部和根系中MDA、脯氨酸含量和POD、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4)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皆先升后降,根冠比则逐渐减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干重最大,根冠比适宜且稳定。研究表明,水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氮素形态配比的显著影响,且根系的生理响应更敏感;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油麦菜受胁迫程度最低,地上部和根系生长较协调,油麦菜生长和生理状况最佳。
关键词
水培
氮素形态
油麦菜
生长
生理特性
Keywords
hydroponics
nitrogen forms
Lactuca sativa L.
growth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素形态对油麦菜幼苗光合作用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胡海非
张巧柔
吴卫东
王晋
占丽英
曹立
钟凤林
林义章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4,共8页
基金
仙游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项目合作(No.KH1401190)
福建省蔬菜产业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
文摘
采用水培技术,以两叶一心的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对油麦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当NO_3^-∶NH_4^+=7∶3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处理下油麦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处理时间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当NO_3^-∶NH_4^+=7∶3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胞间CO_2浓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油麦菜幼苗叶片荧光特性呈现出较大差异,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的配比为7∶3时,油麦菜幼苗叶片PSⅡ的Fv/Fm和Fv/F0最高;由相关性分析可知,Fv/Fm、Fv/F0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高于叶绿素b;Fv/Fm和Fv/F0三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准确反映出油麦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光合色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油麦菜
氮素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Keywords
Lactuca sativa L.
Nitrogen
Photosynthesis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6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晋
周相助
胡海非
占丽英
张巧柔
钟凤林
林义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素形态对油麦菜幼苗光合作用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
胡海非
张巧柔
吴卫东
王晋
占丽英
曹立
钟凤林
林义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