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晋 周相助 +4 位作者 胡海非 占丽英 张巧柔 钟凤林 林义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2-550,共9页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2)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有机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高;油麦菜根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两者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全NO3--N时最高。(3)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中SOD活性先升后降,并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地上部和根系中MDA、脯氨酸含量和POD、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4)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皆先升后降,根冠比则逐渐减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干重最大,根冠比适宜且稳定。研究表明,水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氮素形态配比的显著影响,且根系的生理响应更敏感;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油麦菜受胁迫程度最低,地上部和根系生长较协调,油麦菜生长和生理状况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 氮素形态 油麦菜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油麦菜幼苗光合作用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海非 张巧柔 +5 位作者 吴卫东 王晋 占丽英 曹立 钟凤林 林义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4,共8页
采用水培技术,以两叶一心的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对油麦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均产生显著影... 采用水培技术,以两叶一心的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对油麦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当NO_3^-∶NH_4^+=7∶3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处理下油麦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处理时间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当NO_3^-∶NH_4^+=7∶3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胞间CO_2浓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油麦菜幼苗叶片荧光特性呈现出较大差异,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的配比为7∶3时,油麦菜幼苗叶片PSⅡ的Fv/Fm和Fv/F0最高;由相关性分析可知,Fv/Fm、Fv/F0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高于叶绿素b;Fv/Fm和Fv/F0三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准确反映出油麦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光合色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菜 氮素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