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雷达的稻麦倒伏区域实时监测方法
1
作者 杨悦 刘阳春 +3 位作者 周海燕 李广瑞 张峰硕 伟利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133,共9页
为提高联合收割机无人驾驶作业精度,保证倒伏作物的正常收获,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稻麦倒伏区域实时监测方法。首先,基于激光雷达和倾角传感器搭建作物高度获取系统,根据刚体变换法实现激光点云由激光雷达坐标系到地面坐标系的... 为提高联合收割机无人驾驶作业精度,保证倒伏作物的正常收获,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稻麦倒伏区域实时监测方法。首先,基于激光雷达和倾角传感器搭建作物高度获取系统,根据刚体变换法实现激光点云由激光雷达坐标系到地面坐标系的变换,并根据激光雷达扫描角度和联合收割机割台宽度确定感兴趣区域的尺寸,对感兴趣区域内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进一步根据XOY平面栅格降采样处理后,得到作物的二维栅格化模型。再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获取前方待收获作物的冠层高度模型,最后,利用动态构网的方式将未处理的点加入已经存在的Delaunay三角网中,实现冠层高度的有效提取。田间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在多种不同倒伏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准确性,提取倒伏区域200帧图像中,倒伏面积交并比的平均值为95.26%,处理每帧点云数据的平均耗时为0.875 s。试验表明该研究可为联合收获机前进提供调整策略,提高无人驾驶的准确率,保证作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倒伏 点云处理 三角剖分 联合收割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替代部分玉米对藏羊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峰硕 马博妍 +5 位作者 吴振岭 陈渲 朱凯娜 王志有 侯生珍 桂林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小麦替代精料中部分玉米对藏羊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发育的影响。选取60只初始体质量相近,健康无病的2~3月龄藏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型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质量分数... 本实验旨在研究小麦替代精料中部分玉米对藏羊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发育的影响。选取60只初始体质量相近,健康无病的2~3月龄藏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型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质量分数为10%小麦替代精料中部分玉米。实验期10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实验组的终末体质量、平均日增重、体长和体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中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中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瘤胃质量和皱胃质量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藏羊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小麦粉替代精料中部分玉米能有效提高藏羊的表观消化率,从而使藏羊对其日粮的利用率增加提高其生长性能和脏器质量,同时还能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含量从而改善肝脏功能,以维持藏羊正常的消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系绵羊 营养调控 小麦 生长发育 营养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BO-PID的联合收获机割台控制系统
3
作者 张峰硕 苑严伟 +2 位作者 刘阳春 王洋 杨悦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21-28,共8页
该研究专注于提升无人农场联合收获机在复杂地形作业时,割台高度控制的精确性与响应速度。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倾角传感器的高度检测补偿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割台倾角与高度的相关模型,相关系数0.9958,显著提高测量准确性。随... 该研究专注于提升无人农场联合收获机在复杂地形作业时,割台高度控制的精确性与响应速度。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倾角传感器的高度检测补偿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割台倾角与高度的相关模型,相关系数0.9958,显著提高测量准确性。随后,引入群智能算法优化的PID控制策略,利用Bernoulli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PSO)、t分布扰动改进蜣螂优化算法,解决了传统PID控制的精度低和响应慢等问题。基于这些优化,IDBO-PID控制器在仿真对比中相较于DBO-PID和传统PID,具有更优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试验验证表明,改进的控制策略使割台的上升速度达到0.44m/s、下降速度达到0.32m/s,并且高度误差控制在0.02m内,满足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场 联合收获机 割台高度 双倾角传感器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 IDBO-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检验抗病毒药物有效性样本量的比较
4
作者 张峰硕 周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34,共4页
文章基于链式二项式模型,运用符号秩和检验法,将检验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及所需样本容量与Alexander-Govern检验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抗病毒药物的不同控制策略对检验抗病毒药物有效性所需样本容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符号秩和检验所需... 文章基于链式二项式模型,运用符号秩和检验法,将检验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及所需样本容量与Alexander-Govern检验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抗病毒药物的不同控制策略对检验抗病毒药物有效性所需样本容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符号秩和检验所需样本量比becker和wang所用的Alexander-Govern检验所需样本量更少,并且采用治疗加预防策略且尽早发放药物可有效减少样本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符号秩和检验 Alexander-Govern检验 样本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作物收获导航线实时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海燕 杨悦 +3 位作者 刘阳春 马若飞 张峰硕 张启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17,共9页
为提高联合收获机无人驾驶导航路径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作物收获导航线实时提取方法。搭建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平面拟合法确定激光雷达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利用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收获机前方作物的点云数据,结合IMU惯性... 为提高联合收获机无人驾驶导航路径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作物收获导航线实时提取方法。搭建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平面拟合法确定激光雷达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利用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收获机前方作物的点云数据,结合IMU惯性传感器反馈的姿态信息,实现作物点云数据从激光雷达坐标系到车体坐标系的变换。基于激光雷达扫描视场角、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获取感兴趣区域(ROI)的坐标,并对感兴趣区域进行直通滤波和统计滤波,去除灰尘、秸秆粉末等噪声的影响,以实现点云数据无效点和离群点的剔除。提出一种基于栅格八邻域高程差的作物收获导航线快速识别算法,以点云栅格化后在Z轴方向上的坐标值作为检测依据,定义某一栅格与其8个相邻栅格在Z轴坐标上的差值为高程差,遍历栅格并根据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实现收获边界点的有效提取。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收获边界点的拟合,实现田间作业过程中作物收获导航线动态提取。田间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在作物稀缺、杂草较多等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准确性,其中前进方向偏差角平均值为0.872°,割台横向偏差为0.104 m,收获导航线准确率为93.5%,可为联合收获机工作提供辅助导航,提高无人驾驶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激光雷达 点云栅格 八邻域 导航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粕添加水平对高原型藏羊生长发育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峰硕 周力 +6 位作者 马博妍 吴振岭 季秋蓉 何婷莉 王志有 侯生珍 桂林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01-2410,共10页
选择体重相近[(18.39±1.25)kg]且体况良好的2~3月龄藏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棕榈粕添加比例为0%(A组)、15%(B组)、18%(C组)、21%(D组)的日粮,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棕榈粕对高原型藏羊生长性能... 选择体重相近[(18.39±1.25)kg]且体况良好的2~3月龄藏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棕榈粕添加比例为0%(A组)、15%(B组)、18%(C组)、21%(D组)的日粮,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棕榈粕对高原型藏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预试期7 d和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生长发育方面,与A组相比,D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而料重比则呈现相反趋势(P<0.05);与A组相比,C组胸围显著提高(P<0.05)。2)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方面,C组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且C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血清生化方面,A组和C组白蛋白、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D组(P<0.05),且A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在试验条件下,高原型藏羊日粮中添加18%棕榈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营养调控 棕榈粕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对高原型藏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力 高占红 +5 位作者 张峰硕 桂林生 侯生珍 韩丽娟 孙胜男 院珍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7-238,共12页
旨在分析小麦粉中添加木聚糖酶(xylanase,Xyl)对藏羊羔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同质性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各组内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Control group)饲喂不含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组(Test group)... 旨在分析小麦粉中添加木聚糖酶(xylanase,Xyl)对藏羊羔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同质性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各组内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Control group)饲喂不含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组(Test group)饲喂含0.2%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分为预饲期10 d和正试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时,两组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消化道组织置于多聚甲醛固定,并收集血液、瘤胃和空肠内容物。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瓣胃的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皱胃的黏膜厚度以及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空肠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回肠的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2)对照组瘤胃和血清的LPS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3)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瘤胃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以及空肠的糜蛋白酶、α-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试验组瘤胃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空肠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间瘤胃与空肠的pH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小麦饲料中添加0.2%木聚糖酶可有效降低高原型藏羊瘤胃和血清的LPS浓度,促进其胃肠道形态发育,增强消化酶活性,并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木聚糖酶 胃肠道 消化酶 抗氧化指标 脂多糖 pH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藏羊不同部位肌纤维组织学特征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力 吴占月 +2 位作者 张峰硕 桂林生 侯生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78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肌肉的肌纤维特性,为充分挖掘青海黑藏羊(♂)的肉用潜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TP酶(ATPase)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测定黑藏羊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LD)、臂三头肌(bi...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肌肉的肌纤维特性,为充分挖掘青海黑藏羊(♂)的肉用潜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TP酶(ATPase)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测定黑藏羊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LD)、臂三头肌(biceps femoris muscle,BF)和股二头肌(Triceps femoris muscle,TF)3个部位肌肉的肌纤维组织学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背最长肌与臂三头肌ⅡA型、ⅡB型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股二头肌(P<0.05);而股二头肌Ⅰ型、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Ⅰ型、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密度均表现为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P>0.05)。(2)背最长肌ⅡA型肌纤维数量比例高于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其中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差异显著(P<0.05);背最长肌Ⅰ型肌纤维面积比例高于臂三头肌(P>0.05)和股二头肌(P<0.05)。(3)背最长肌MyHCⅡ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较臂三头肌差异不显著(P>0.05),各部位间MyHCⅠ、MyHCⅡB和MyHCⅡX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揭示了黑藏羊不同部位肌肉的肌纤维特性差异,为今后黑藏羊的分档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藏羊 肌纤维特性 MyHCs 肉品质 T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黑藏羊肺组织形态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力 张峰硕 +1 位作者 桂林生 侯生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3-46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黑藏羊公羔肺组织形态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0.45±0.96)kg的2月龄断奶黑藏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黑藏羊公羔肺组织形态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0.45±0.96)kg的2月龄断奶黑藏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50∶50和30∶70的日粮。预试期8 d,正试期120 d。【结果】①70∶30组肺泡隔厚度高于50∶50组(P>0.05)和30∶70组(P<0.05),50∶50组单个肺泡面积显著小于30∶70组(P<0.05),较70∶30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50∶50组单位面积肺泡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②50∶50组和30∶70组血管直径、中膜厚度均显著小于70∶30组(P<0.05),各组间单位面积血管数、中膜厚度/血管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③50∶5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高于70∶30组(P<0.05),较30∶70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30∶7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显著高于70∶30组(P<0.05),较50∶50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50∶50组SOD和CAT基因表达量高于70∶30组(P<0.05)与30∶70组(P>0.05),70∶30组GSH-Px基因表达量低于50∶50组(P>0.05)和30∶70组(P<0.05)。【结论】适宜的精粗比日粮对育成期黑藏羊肺组织形态发育和抗氧化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精粗比以50∶50的日粮作用效果较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藏羊 精粗比 抗氧化能力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藏系绵羊精液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振岭 周力 +2 位作者 张峰硕 侯生珍 桂林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11,共6页
试验旨在阐明日粮精粗比对高原型藏羊公羊精液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发育良好且体重相近(26.58±1.07)kg的高原型藏羊公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试验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HM组)、50∶50(MM组)和30∶... 试验旨在阐明日粮精粗比对高原型藏羊公羊精液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发育良好且体重相近(26.58±1.07)kg的高原型藏羊公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试验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HM组)、50∶50(MM组)和30∶70(LM组)的日粮。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逐渐提高,高原型藏羊平均采精量提高、精子活力以及精子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日粮,公羊平均精子活力、精子密度最好;饲喂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公羊平均采精量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共筛选出1954个差异代谢物,HM组与LM组间共获得718个,其中上调离子278个,下调离子440个;MM组与LM组间共获得855个,其中上调离子446个,下调离子409个;HM组与LM组间共获得381个,其中上调离子147个,下调离子234个。KEGG分析富集的通路主要包括嘌呤代谢、戊糖磷酸途径、脂肪酸生物合成、催乳素信号通路及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等。筛选出甘氨酸、葡萄糖、乙酰辅酶A、二磷酸腺苷、α-D-半乳糖作为关键性差异代谢物。HM组藏羊精液中甘氨酸含量显著低于LM组和MM组(P<0.05),其余4种关键性代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LM组和MM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精粗比的改变能够明显地影响高原型藏羊精液的代谢及品质,以精粗比70∶30饲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高原型藏羊 代谢组 精液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替代玉米对藏羊羔羊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力 马博妍 +2 位作者 高占红 张峰硕 桂林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3,共6页
本实验旨在评估在精料补充料中用10%小麦粉替代玉米对高原型藏羊小肠形态发育、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功能以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且发育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分别饲... 本实验旨在评估在精料补充料中用10%小麦粉替代玉米对高原型藏羊小肠形态发育、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功能以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且发育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分别饲喂玉米日粮(玉米组)和10%小麦粉替代玉米日粮(小麦组)。实验分为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玉米组空肠的绒毛宽度、黏膜厚度以及回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小于小麦组(P<0.05);两组间空肠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及α-淀粉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小麦组空肠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组(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间肌肉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精料中用10%小麦粉替代玉米有利于藏羊小肠组织形态发育,并能够减轻空肠脂质氧化程度,但对空肠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小,可考虑在藏羊舍饲中开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小肠 抗氧化功能 消化酶活性 氨基酸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中不同比例氨基酸对藏羊背腰最长肌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峰硕 季秋蓉 +4 位作者 何婷莉 苏曲杨昂毛 王志有 侯生珍 桂林生 《草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98-208,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不同比例氨基酸对藏羊背腰最长肌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90只体重相近[(15.60±0.10)kg],健康的高原型藏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不同比例氨基酸对藏羊背腰最长肌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90只体重相近[(15.60±0.10)kg],健康的高原型藏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日粮精料中蛋白水平为12%,3组分别为LP-L组(赖氨酸与蛋氨酸为1∶1);LP-M组(赖氨酸与蛋氨酸为2∶1);LP-H组(赖氨酸与蛋氨酸为3∶1)。试验期共97 d,其中7 d预饲期,9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解冻损失指标LP-L组显著低于LP-H组(P<0.05),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指标LP-L组显著低于LP-M和LPH组(P<0.05);2)添加不同氨基酸比例对各组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3)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反式亚油酸、二十二碳三烯酸和十五碳烯酸含量LP-L组显著高于LP-M组(P<0.05);十七碳烯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LP-L组显著高于LP-M和LP-H组(P<0.05);4)α-维生素E、γ-维生素E和维生素E指标LP-L组显著高于LP-M组(P<0.05),矿物质元素钙LP-L组显著高于LP-M组(P<0.05)。综上所述,当日粮中赖氨酸与蛋氨酸比例为1∶1时能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肉质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且对氨基酸组成没有不良影响,并能有效改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低蛋白 营养调控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维生素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藏羊屠宰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张峰硕 周力 +4 位作者 马博妍 高占红 王志有 侯生珍 桂林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12,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藏羊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只初始体重相近且体况良好的2~3月龄藏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不含木聚糖酶的小麦型日粮,试验... 【目的】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藏羊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只初始体重相近且体况良好的2~3月龄藏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不含木聚糖酶的小麦型日粮,试验组饲喂在饲喂小麦型日粮基础上添加0.2%木聚糖酶。整个试验分为预饲期10d和正试期90d。【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藏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藏羊的肝脏、瓣胃和皱胃的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营养物质消化率中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0.2%木聚糖酶对藏羊屠宰性能没有不良影响,但可以有效抑制小麦粉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藏羊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使日粮在瘤胃、皱胃等中提高消化速率刺激脏器发育;而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藏羊 屠宰性能 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小麦 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藏母羊泌乳性能的影响及乳腺转录组分析
14
作者 周力 姜洋洋 +5 位作者 李蒋伟 张峰硕 杨葆春 王志有 桂林生 侯生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10-462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藏母羊产奶量、乳成分及乳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妊娠后期藏母羊6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7.5%(LP组)和11.5%(HP组)的饲粮。试验期65 d(配种后第85~150天),其中预试... 本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藏母羊产奶量、乳成分及乳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妊娠后期藏母羊6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7.5%(LP组)和11.5%(HP组)的饲粮。试验期65 d(配种后第85~150天),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通过RNA-seq技术进行乳腺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功能注释、KEGG富集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显示:HP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LP组(P<0.05)。相较于LP组,HP组藏母羊的日产奶量、乳糖率、乳脂率以及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乳腺转录组分析显示,LP组和HP组分别产生了152766266和159469210个高质量reads,共筛选到40个DEGs,其中11个上调基因,29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类显示,DEGs被注释到29个条目,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细胞组分及结合等功能;KEGG通路分析表明,DEGs富集到30条差异信号通路,主要包括Rap1信号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矿物质吸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通过RT-qPCR技术对2组藏母羊乳腺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细胞周期蛋白1(CCND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络氨酸激酶(SRC)和Ⅵ型胶原蛋白A5(COL6A5)等5个调控糖、脂代谢的DEGs进行表达验证,所得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一致。综上可知,提高妊娠后期藏母羊饲粮蛋白质水平不仅可提高羔羊的平均日增重,还能调控藏母羊乳腺糖、脂代谢,改善其泌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高原型藏羊 妊娠期 乳腺 乳品质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青海黑藏羊小肠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周力 张峰硕 +3 位作者 张春梅 杨葆春 桂林生 王志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0,136,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成黑藏羊小肠中小肽转运载体1(PEPT1)、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基因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10.45±0.96)kg且健康的2月龄...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成黑藏羊小肠中小肽转运载体1(PEPT1)、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基因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10.45±0.96)kg且健康的2月龄断奶黑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20只,分别饲喂70%精料补充料+30%粗料(HC组)、50%精料补充料+50%粗料(MC组)和30%精料补充料+70%粗料(LC组)的试验日粮。饲喂120 d后,采集黑藏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层组织测定其PEPT1、SGLT1、GLUT1和JAK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丰度。【结果】①十二指肠HC组PEP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C组(P<0.05),HC组SGLT1与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②空肠HC组SGLT1与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MC组和LC组(P<0.01),同时与LC组相比,MC组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③回肠HC组PEP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日粮组成可显著影响黑藏羊的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小肠的代谢功能,其中日粮精粗比为70∶30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日粮精粗比 肠道 营养物质转运载体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黑藏羊肌纤维类型组成比例与肉质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周力 王志有 +3 位作者 杨葆春 侯生珍 张峰硕 桂林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5-85,共11页
为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饲粮对青海黑藏羊体尺指数、肌纤维类型组成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0.28±0.43)kg]的2月龄黑藏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饲喂NDF为26.33%(L组)和46.14%(H组)的饲粮。通过酶... 为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饲粮对青海黑藏羊体尺指数、肌纤维类型组成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0.28±0.43)kg]的2月龄黑藏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饲喂NDF为26.33%(L组)和46.14%(H组)的饲粮。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ATP酶(ATPase)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黑藏羊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特性、肌球蛋白重链(MyHCs)基因表达量及肉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H组体躯指数显著小于L组(P<0.05)。2)H组Ⅱa型肌纤维数量比例显著大于L组(P<0.05),H组Ⅰ型和Ⅱa型肌纤维面积比例亦大于L组(P<0.05)。3)L组MyHC Ⅰ和MyHC Ⅱ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小于H组(P<0.05),而MyHC Ⅱb和MyHC Ⅱx基因的mRNA表达量则相反(P<0.05)。4)相较于L组,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其中二者总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5)L组剪切力显著大于H组(P<0.05),而红度(a*)则相反(P<0.05)。综上,与低水平NDF饲粮相比,高水平NDF饲粮条件下黑藏羊可有效减少酵解型肌纤维数量比例,并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 黑藏羊 肌球蛋白重链 抗氧化能力 食用品质 肉品质 体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藏羊羔羊生长性能、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细菌组成及肉质性状的影响
17
作者 周力 高占红 +2 位作者 张峰硕 侯生珍 桂林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5,共10页
试验旨在分析含有小麦型饲粮中添加0.2%木聚糖酶(Xylanase,Xyl)对藏羊羔羊生长性能、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细菌组成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19.35±2.18)kg]且体况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 试验旨在分析含有小麦型饲粮中添加0.2%木聚糖酶(Xylanase,Xyl)对藏羊羔羊生长性能、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细菌组成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19.35±2.18)kg]且体况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HW)饲喂小麦型饲粮,试验组饲喂小麦型饲粮基础上添加0.2%木聚糖酶(EW)。试验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两组间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间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差异不显著(P>0.05);HW组Chao1指数显著小于EW组(P<0.05),且两组间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及Coverage差异均不显著(P>0.05);HW组Bacteroidetes显著小于EW组(P<0.05),Proteobacteria则相反(P<0.05);EW组背最长肌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HW组(P<0.05),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EW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HW组(P<0.05),两组间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在小麦型饲粮中添加0.2%木聚糖酶可明显提高藏羊瘤胃细菌丰富度,有效改善肉质特性,对其生长性能和挥发性脂肪酸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生长发育 瘤胃微生物 挥发性脂肪酸 抗氧化指标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饲料中小麦添加比例对青海藏羊生长性能与肠道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周力 侯生珍 +3 位作者 张峰硕 吴振岭 高占红 桂林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目的】研究颗粒饲料中小麦添加比例对青海藏羊生长性能、小肠形态发育及空肠消化酶活性、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体质量相近((21.87±2.35)kg/只)、发育良好的3月龄高原型藏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 【目的】研究颗粒饲料中小麦添加比例对青海藏羊生长性能、小肠形态发育及空肠消化酶活性、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体质量相近((21.87±2.35)kg/只)、发育良好的3月龄高原型藏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分别饲喂小麦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0%(试验Ⅰ组)、15%(试验Ⅱ组)的颗粒饲粮,饲喂试验为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测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从每组中随机挑选5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小肠各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备石蜡切片,测量绒毛高度(VH)、绒毛宽度(VW)、隐窝深度(CD)和肌层厚度(MT),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隐比,V/C);测定空肠食糜α-淀粉酶、纤维素酶(CE)、糜蛋白酶、脂肪酶、胰蛋白酶(TPS)活性,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质量浓度及抗氧化特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①试验Ⅱ组藏羊的终末体质量、平均日增重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Ⅰ组藏羊的十二指肠V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十二指肠MT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藏羊的空肠VH、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藏羊的空肠MT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各组藏羊间回肠的VH、VW、CD、MT及V/C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试验Ⅰ组藏羊的空肠CE、糜蛋白酶及TPS活性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对照组的空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各组间空肠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④试验Ⅰ组藏羊的空肠IgA、IgG质量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各组间空肠的IgM、IL-1β和TNF-α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⑤对照组藏羊的空肠T-AOC及GSH-Px、CAT、SOD活性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各组间空肠的MD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颗粒饲料中小麦质量分数为10%时,不会损害青海藏羊的生长发育,且会显著提高小肠发育能力、空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和消化酶活性,可考虑在藏羊育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颗粒饲料 消化道 消化酶活性 免疫指标 抗氧化能力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藏羊肌纤维类型转化及肉质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吴振岭 周力 +5 位作者 张峰硕 曲杨昂毛 季秋蓉 何婷莉 侯生珍 桂林生 《草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210-1220,共11页
选取体重(15.40±0.81)kg相近的2月龄高原型藏羔羊90只,随机将其分为3个处理组,每处理组各30只,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0.20%(L组)、11.58%(M组)和13.03%(H组)的饲粮,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藏羊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选取体重(15.40±0.81)kg相近的2月龄高原型藏羔羊90只,随机将其分为3个处理组,每处理组各30只,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0.20%(L组)、11.58%(M组)和13.03%(H组)的饲粮,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藏羊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20%蛋白组中藏羊肌肉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11.58%蛋白组(P<0.05)。M组肌肉弹性显著高于13.03%蛋白组和11.58%蛋白组(P<0.05),11.58%蛋白组肌肉咀嚼性和胶着性显著低于10.20%蛋白组和13.03%蛋白组(P<0.05);13.03%蛋白组中Ⅰ、Ⅱa和Ⅱb型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10.20%蛋白组(P<0.05),11.58%蛋白组中Ⅰ、Ⅱa和Ⅱb型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13.03%蛋白组(P<0.05);11.58%蛋白组氧化型肌纤维数量、面积比例显著高于10.20%蛋白组(P<0.05);10.20%蛋白组MyHCⅠ表达量显著高于11.58%蛋白组与13.03%蛋白组,11.58%组MyHCⅡa表达量显著高于10.20%蛋白组,10.20%蛋白组MyHCⅡb表达量显著高于11.58%蛋白组与13.03%蛋白组(P<0.05)。MyHCⅠ、MyHCⅡa基因表达量与咀嚼性显著负相关(P<0.05)。MyHCⅡ基因表达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显著负相关(P<0.05),与咀嚼性与硬度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本试验中,当饲粮中蛋白水平为11.58%时,可改善藏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特性,加强肌纤维从酵解型肌纤维向氧化性转化,提高氧化型面积比例,从而利于改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平 高原型藏羊 抗氧化能力 质构品质 肌纤维类型 MyHC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替代玉米对藏系绵羊瘤胃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周力 张峰硕 +4 位作者 高占红 李鹏翔 侯生珍 桂林生 王志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0-675,706,共7页
【目的】试验旨在分析使用10%小麦粉替代精料中玉米对高原型藏羊复胃形态发育及瘤胃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况良好、胎次一致且初始体重相近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 【目的】试验旨在分析使用10%小麦粉替代精料中玉米对高原型藏羊复胃形态发育及瘤胃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况良好、胎次一致且初始体重相近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玉米饲粮,试验组饲喂10%小麦粉替代精料中玉米。试验分为预饲期10 d和正试期90 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的角质层厚度,网胃的乳头长度、乳头宽度以及皱胃的黏膜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2)试验组瘤胃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瘤胃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4)两组间瘤胃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10%小麦粉替代精料中玉米可促进高原型藏羊复胃形态发育,同时能增强瘤胃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复胃 瘤胃 小麦 玉米 抗氧化指标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