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喉镜、直接喉镜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应激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岳农 肖丹 +2 位作者 林伟雄 张伟强 罗荣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6,共6页
目的分析视频喉镜、直接喉镜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插管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视频喉镜组、... 目的分析视频喉镜、直接喉镜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插管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视频喉镜组、直接喉镜组和FOB组。对比3组患者的插管后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水平差异。结果与T0时比较,3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喉镜组比较,T1、T2、T3时视频喉镜组、FOB组患者的SBP、DBP、HR、CRP、TNF-α、IL-6、NE、Cor和ATⅡ水平较低,与视频喉镜组比较,T_1、T_2、T_3时FOB组患者的SBP、DBP、HR、CRP、TNF-α、IL-6、NE、Cor和ATⅡ水平较低(P<0.05)。结论 FOB经鼻气管插管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会引起严重的炎症应激反应,是全麻诱导插管的理想器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纤维支气管镜 视频喉镜 直接喉镜 血流动力学 炎症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正压面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比较
2
作者 张岳农 曾志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中三种不同正压面罩通气模式对胃肠胀气的影响以及通气变量的变化,从而选择良好的通气模式,减少面罩通气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根据麻醉诱导过...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中三种不同正压面罩通气模式对胃肠胀气的影响以及通气变量的变化,从而选择良好的通气模式,减少面罩通气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根据麻醉诱导过程中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为压力控制模式(PVC)组,容量控制模式(VCV)组,手动控制模式(MCV)组,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麻醉机及其监护仪监测,胃内气体监测采用建立气腹后腹腔镜直视下由有经验麻醉医师判断是否有胃肠胀气,麻醉诱导及其判断是否胀气者为不同麻醉医生,并采用双盲法。结果 3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VC组气道压力明显低于VCV及MCV组,PVC组发生胃肠胀气百分比明显低于VCV及MCV组。结论压力控制模式是良好的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通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3
作者 林伟雄 曾志文 +2 位作者 张岳农 张伟强 郑德强 《安徽医学》 2018年第8期995-997,共3页
目的观察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其中行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 目的观察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其中行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单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缝合切口时、入麻醉苏醒室30分钟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及第48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12.68±3.08)μg vs(38.25±8.69)μg,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更好,可有效缓解疼痛,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腰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曾志文 张岳农 魏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对麻醉恢复质量、白细胞介素-6(IL-6)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拟择期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对麻醉恢复质量、白细胞介素-6(IL-6)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拟择期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维持。术后30min评价苏醒质量,术前1d和术后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及智力量表(WAIS)评估认知功能,并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麻醉诱导前(T0),气腹建立后15min(T1),拔管后即刻(T2)及拔管后30min(T3),4个时间点测定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苏醒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气腹建立后15min、拔管后即刻血清IL-6水平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拔管后30min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气腹建立后15min、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min血清IL-6水平与麻醉诱导前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可以抑制LC老年患者IL-6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POCD的发生,提高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异丙酚 白细胞介素-6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imo Radical与血气分析仪在择期脊柱外科手术中血红蛋白测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志文 张岳农 +2 位作者 杨春燕 张彩玲 林伟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Masimo Radical-7的准确性,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外科择期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采取Masimo Radical-7及血气分析仪两种方法测量血红蛋白,将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0对配对数据中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Mas... 目的探讨Masimo Radical-7的准确性,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外科择期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采取Masimo Radical-7及血气分析仪两种方法测量血红蛋白,将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0对配对数据中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Masimo Radical-7及血气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1),Bland-Altman研究显示tHb与SPHb有很好的一致性,一致性界限范围是-1.0~1.9g/dl。结论 Masimo Radical-7对患者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是准确可靠的,二者的相关性是一致的,通过Masimo Radical-7实时监测,为临床输血输液提供客观依据,避免盲目输血输液带来不良后果,优化临床管理,为临床医生及麻醉医生带来方便可靠信息,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连续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婴幼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伟强 邓靖单 +1 位作者 张岳农 黄淑娴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婴幼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该院需行深静脉穿刺的婴幼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采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的40例婴幼儿患者(对照组),以及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婴幼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该院需行深静脉穿刺的婴幼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采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的40例婴幼儿患者(对照组),以及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40例婴幼儿患者(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更改穿刺位置以及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26/40)(P<0.05);观察组患者更改穿刺位置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12/40)(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8/40)(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为(0.95±0.10)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01±0.22)min(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次数为(1.05±0.24)次,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48±0.30)次(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技术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且减少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 婴幼儿 超声引导 穿刺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伟强 张岳农 +3 位作者 罗荣 邓靖单 林伟雄 曾志文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照组维持正常中心静脉压,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切肝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前(切肝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降压后(切肝后)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降压后(切肝后)HCO3-值与B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切肝时间,减少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曾祥鑫 邓靖单 张岳农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全麻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实验组2...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全麻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实验组25例采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腔镜结直肠根治术,观察两组全麻药物用量、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对苏醒即刻SAS评分、NRS评分。结果实验组苏醒即刻SAS评分(3.20±1.21)分、对照组(4.76±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全麻药品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h、24h静息NRS评分及动态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采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少全麻药物用量,缩短苏醒及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雄球 廖益永 张岳农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49-1250,1235,共3页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如何合理保护心肌,以降低术后正性肌力药用量,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给予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并与传统ST.ThomasⅡ号停搏液比较,分析对婴幼儿心肌...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如何合理保护心肌,以降低术后正性肌力药用量,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给予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并与传统ST.ThomasⅡ号停搏液比较,分析对婴幼儿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磷酸肌酸钠 婴幼儿 停搏液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ST Thomas 体外循环期间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靖单 张岳农 +1 位作者 张伟强 曾志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14-61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采用患者自控...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结果:术后苏醒即刻观察组39例无痛、1例轻度疼痛,对照组30例无痛、6例轻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术后12 h观察组30例无痛、6例轻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对照组分别为23例、10例、7例;术后24 h观察组29例无痛、7例轻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对照组分别为16例、17例、7例。观察组疼痛强度在术后各时期均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患者数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例、25例,两组患者均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35.00%vs 62.50%,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有效缓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 腹腔镜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宗海 张岳农 +2 位作者 梁跃新 钟佳楠 曾志文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个小组,每组各25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腹横肌平面(... 目的探讨腹部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个小组,每组各25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TAP阻滞,同时加以左侧腹直肌后鞘(RSB)、右TAP阻滞,C组则不进行TAP阻滞,对三组手术前后血压(BP)、心率(HR)及拔管时的疼痛评分、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术前(T1)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及拔管时(T4)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5);B组患者拔管时的疼痛评分比A组和C组明显更低(P<0.05);B组患者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比A组和C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肋缘下入路的双侧TAP阻滞和左侧RSB加右TAP阻滞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神经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导致气栓与脑损伤风险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靖单 张岳农 +3 位作者 张伟强 曾志文 陈枝 周远军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7,共6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时产生气栓的情况及其可能带来的脑损伤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组(L组)和正常中心静脉压组(N组),各4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时产生气栓的情况及其可能带来的脑损伤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组(L组)和正常中心静脉压组(N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腔内的气体发生率、气泡分级及持续时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静脉血中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最终纳入66例患者,L组35例,N组31例。L组患者术中气泡的持续时间长于N组(P<0.05)。L、N两组术后S100B蛋白相比术前均有所增高,而L组术后NSE水平也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患者的气栓发生率、气泡分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静脉血中S100B蛋白和NSE水平,以及N组患者术前、术后NSE,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低中心静脉压与维持正常中心静脉压相比,气栓的持续时间有所延长,气栓的发生率及脑损伤风险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中心静脉压 气栓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PCNL患者炎症反应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刘涛 张岳农 +2 位作者 曾志民 邓晶晶 许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炎症反应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月至12月纳入6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设计对照试验,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行ESP...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炎症反应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月至12月纳入6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设计对照试验,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行ESPB。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 h(T_(1))以及手术结束后1 h(T_(2))的炎症指标,并评估术后疼痛程度与恢复质量。结果:T0,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相比差异较小(P>0.05);T_(1)、T_(2),研究组IL-6、SAA、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术后12 h、24 h及48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及48 h,研究组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PCNL患者超声引导下ESPB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控制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炎症反应 术后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作为无菌耦合剂在超声定位中的应用
14
作者 邓靖单 张岳农 +2 位作者 曾志文 蓝思荣 陈荔艳 《北方药学》 2016年第5期109-109,共1页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软膏作为无菌耦合剂在超声定位下穿刺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拟行超声定位下麻醉穿刺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18~76岁,体重41~7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60):对照组(C组)和复方利多卡因...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软膏作为无菌耦合剂在超声定位下穿刺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拟行超声定位下麻醉穿刺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18~76岁,体重41~7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60):对照组(C组)和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组(L组)。实验组使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作为耦合剂,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溶液作为耦合剂。观察两组超声声像图的清晰程度。结果:与C组比较,L组的超声声像图效果较为理想(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可作为无菌耦合剂在超声定位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剂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