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特发性黄疸1例报告及病理分析
1
作者 张岩伟 党福全 +1 位作者 戴金琦 高强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22期1031-1031,共1页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2岁,学生。因间歇性黄疸、腹胀1年半,于1997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4月无明显原因出现恶心、厌油、纳差、乏力,排淡黄色尿,1个月后症状加重,并见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瘙痒,腹胀,大便呈白陶土色,先后在外...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2岁,学生。因间歇性黄疸、腹胀1年半,于1997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4月无明显原因出现恶心、厌油、纳差、乏力,排淡黄色尿,1个月后症状加重,并见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瘙痒,腹胀,大便呈白陶土色,先后在外院及我院按“病毒性肝炎、结石性胆囊炎”予以消炎利胆片、硫酸镁、丹参和保肝治疗,1月后症状缓解。1997年10月病情复发,症状同前。病程中无发热、寒战、右上腹痛、呕吐、消瘦、皮疹、关节痛,病前无磺胺、利福平、呋喃阻啶、甲基硫氧嘧啶等药物服用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6.1℃,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表情自如。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无蜘蛛痣、出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特发性黄疸 病理分析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晖 郎志斌 +2 位作者 张岩伟 郑家永 彭帮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空...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空气-氧气混合体,观察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10 m洗脱,保证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利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CTA)水平,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检测诱导后、主动脉开放6 h后两组患儿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SOD及C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cTnⅠ、Mb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围术期应用七氟醚预处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轻患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应用效果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近中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峰 彭帮田 +2 位作者 张岩伟 郑家永 韩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肺动脉闭锁(P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PA合并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RVOT手术;记录术后近中期(术后第1、6个月)患儿死亡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观... 目的观察肺动脉闭锁(P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PA合并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RVOT手术;记录术后近中期(术后第1、6个月)患儿死亡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及其分支发育、三尖瓣及肺动脉反流面积、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的比值(Em/Am)、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54例患儿术后第1个月内死亡6例、发生并发症11例,至第6个月未再发生死亡;患儿术后6个月肺动脉吻合口、左肺动脉开口、右肺动脉开口的直径和肺动脉、三尖瓣反流面积较术后第1个月增加(P均<0.05),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与术后第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A合并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RVOT后肺动脉吻合口及分支生长发育良好,术后近中期右心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下拉重建术 右心室流出道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无血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4
作者 张岩伟 彭帮田 +4 位作者 赵晖 艾峰 郑家永 郎志斌 胡小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无血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与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无血心脏... 目的分析婴幼儿无血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与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无血心脏手术策略。比较两组库血用量、不同时间段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BE值、血糖、乳酸值、血红蛋白)及相关临床指标(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引流量)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输入量及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BE值、血糖、乳酸值、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20 min、改良超滤结束、术后2 h及术后8 h时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20 min时研究组乳酸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24 h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儿实施无血心脏手术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节约用血,且不会对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产生不良影响,有助于患儿及早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无血心脏手术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岩伟 王海燕 赵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78-,共1页
关键词 CO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肉毒中毒
6
作者 张岩伟 高强 +1 位作者 杨继荣 陈语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肉毒中毒 诊断 误诊 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治疗小儿肺炎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邓静 赵明 张岩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治疗 中药疗法 小儿肺炎 黄芪 补气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