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茭—水稻周年轮作生产技术
1
作者 周佳燕 宋瑞琪 +5 位作者 王志刚 张珏锋 曹亮亮 张尚法 李怡鹏 杨梦飞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6期22-25,共4页
浙江是我国茭白生产大省,为实现粮食和茭白两大产业良性互补,充分利用地域和作物品种优势,在广泛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夏茭—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研究与示范,提升轮作模式的规模化、规范化效应,促进稳粮增效和“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关键词 夏茭—水稻 轮作 绿色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
2
作者 李怡鹏 王涛 +5 位作者 杨梦飞 宋瑞琪 石林 费焱 王凌云 张尚法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1期9-11,共3页
为探讨茭白机械化种植模式,特开展机械化模拟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以20 cm长的薹管定植后的出芽率最高,达到87.4%;薹管以0°平铺于茭田畦面的出苗率最高;以薹管单排连续竖种,排间距30 cm,行间距100 cm(模式2)的产量较高,为2089.33 kg... 为探讨茭白机械化种植模式,特开展机械化模拟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以20 cm长的薹管定植后的出芽率最高,达到87.4%;薹管以0°平铺于茭田畦面的出苗率最高;以薹管单排连续竖种,排间距30 cm,行间距100 cm(模式2)的产量较高,为2089.33 kg/667 m^(2),综合认为该模式为茭白机械化种植的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薹管 机械化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莲根状茎表面的铁膜特性和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雨辰 于浩 +3 位作者 郑寨生 张尚法 丁林贤 蔡妙珍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以10个藕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根状茎表面的铁膜厚度及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总Fe含量最高的是‘尖头白荷’,其次是‘鄂莲6号’和‘温州山东藕’,最低的是‘鄂莲7号’和‘苏州花藕’;根状茎表面的铁膜... 以10个藕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根状茎表面的铁膜厚度及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总Fe含量最高的是‘尖头白荷’,其次是‘鄂莲6号’和‘温州山东藕’,最低的是‘鄂莲7号’和‘苏州花藕’;根状茎表面的铁膜中Fe(Ⅲ)和Fe(Ⅱ)分别占总Fe含量的64.1%∽85.8%和14.2%∽35.9%。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铁膜表面呈絮状或颗粒状;能谱分析(EDX)检测到铁膜中存在Fe、C、O、Al、Si,随着铁膜增厚还在‘尖头白荷’根状茎表面的铁膜中检测到K、P和Ca。本研究通过对藕莲根状茎表面的铁膜特性及成分比较,发现供试的10个品种中‘鄂莲7号’和‘苏州花藕’属于铁膜低沉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莲 根状茎 铁膜特性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茭白新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建明 何月平 +4 位作者 张珏锋 郑寨生 张尚法 王来亮 姚岳良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6期6-11,共6页
综述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茭白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情况以及茭白高效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茭白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茭白 新品种选育 栽培新技术 研究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设施茭白栽培技术综述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5
作者 寿森炎 姜芳 +3 位作者 陈可可 郑寨生 张尚法 苗立祥 《长江蔬菜》 2009年第08X期102-103,共2页
设施茭白春、夏季早熟栽培是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一项创新技术,近十几年来由于在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作物上设施栽培普及大江南北。茭白的设施栽培也在浙江省蓬勃发展,虽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 设施茭白春、夏季早熟栽培是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一项创新技术,近十几年来由于在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作物上设施栽培普及大江南北。茭白的设施栽培也在浙江省蓬勃发展,虽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浙江省设施茭白栽培技术作一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创新技术 早熟栽培 浙江省 茭白 发展趋势 综述 蔬菜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喷施液态地膜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尚法 孔向军 +2 位作者 张真 张晓明 王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850-850,共1页
试验结果表明 :地表喷施不同浓度的液态地膜 ,能明显提高白术成苗率及每穴产量 ,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液态地膜 白术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葡萄营养剂施用方案的综合评判 被引量:1
7
作者 梅淑芳 张尚法 阮松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19-222,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葡萄营养剂K施用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1(基施营养剂K、始花期叶面喷施)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846,为一级方案;A4(始花期、花后一周、花后两周叶面喷施营养剂K)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701,为二级方案;A2(始花期叶...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葡萄营养剂K施用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1(基施营养剂K、始花期叶面喷施)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846,为一级方案;A4(始花期、花后一周、花后两周叶面喷施营养剂K)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701,为二级方案;A2(始花期叶面喷施营养剂K)、A3(花后一周、花后两周叶面喷施营养剂K)的灰色综合评判值介于0.500~0.600之间,为三级方案;A0(不施营养剂K)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400,为四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评判 葡萄 营养剂 施用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根尖边缘细胞对盐胁迫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承华 郑寨生 +1 位作者 张尚法 孔向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6-419,共4页
采用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和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着在根尖)方法,对比研究盐胁迫对黑豆根系生长和根尖边缘细胞发育、根系Na+、K+含量的影响以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00和200 mmol.L-1NaCl处理抑制边缘细胞发育,引... 采用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和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着在根尖)方法,对比研究盐胁迫对黑豆根系生长和根尖边缘细胞发育、根系Na+、K+含量的影响以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00和200 mmol.L-1NaCl处理抑制边缘细胞发育,引起根系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振荡培养去除根尖边缘细胞处理36 h,黑豆根相对伸长率、根尖K+含量明显低于对应NaCl浓度的静置培养处理,同时根尖N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去除边缘细胞后显著增加。说明包裹于根尖的边缘细胞通过调节Na+和K+的吸收和维持较高的细胞膜完整性,以适应盐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边缘细胞 盐胁迫 细胞膜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莲藕推广中的新技术应用
9
作者 寿森炎 苗立祥 +3 位作者 汤奕昕 张尚法 郭得平 姜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31-133,共3页
茭白和莲藕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大。在推广茭白和莲藕新品种的过程中,笔者在栽培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对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增加菜农收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主要新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新技术应用 白莲藕 栽培面积 水生蔬菜 南方地区 长江流域 新品种 茭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新品种浙茭3号的选育
10
作者 寿森炎 姜芳 +3 位作者 郑寨生 张尚法 苗立祥 郭得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66-68,共3页
浙茭3号是从浙茭2号品系中选育而成的。植株矮壮,结茭早,单墩结茭数多,耐高温。茭白长17~20cm,茭肉洁白粗壮,品质优良,单茭质量120~135g。秋茭10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100kg左右;夏茭6月中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400kg左... 浙茭3号是从浙茭2号品系中选育而成的。植株矮壮,结茭早,单墩结茭数多,耐高温。茭白长17~20cm,茭肉洁白粗壮,品质优良,单茭质量120~135g。秋茭10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100kg左右;夏茭6月中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400kg左右,采收期较长,适于大棚早熟覆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茭 浙茭3号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茭白品种选育工作的回顾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尚法 郑寨生 +4 位作者 寿森炎 杨梦飞 王凌云 李怡鹏 袁名安 《长江蔬菜》 2017年第18期89-91,共3页
回顾了近20 a来浙江省茭白育种工作的经验,介绍了育种规划制订、育种技术研究进展、茭白新品种成果及产业发展概况等,有助于了解浙江省茭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浙江 茭白 选育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浙茭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洪 过鸿英 +1 位作者 张尚法 陈淑玲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617-1617,1623,共2页
浙茭6号是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育的双季茭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夏茭比对照浙茭2号早熟,秋茭比对照迟熟,品质好,产量高。其栽培要点为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和综合防治病虫。
关键词 双季茭白 浙茭6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荷花微型栽培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尚法 孔向军 杨雪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80-1580,1602,共2页
观赏荷花微型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通过选用多花碗莲品种,初花期叶面喷施100mg/kgMET药液,运用控制肥料施用等技术,荷花株高控制在20cm,花径不超过5cm,整个植株净重只有常规碗莲的1/4左右,并且花茎叶协调生长。
关键词 荷花 微型栽培 筛选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族缸观赏鱼、花卉、蚌共生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根芳 王旦旦 +1 位作者 方爱萍 张尚法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试验在水族缸中植入一定量的水生花卉后放养不同密度的金鱼和锦鲤,并引入等量的淡水贝类,以不同投饵率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和研究各个水族缸的观赏效果及相关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观赏鱼的品种、养殖数量、投饵率和水生花卉覆... 本试验在水族缸中植入一定量的水生花卉后放养不同密度的金鱼和锦鲤,并引入等量的淡水贝类,以不同投饵率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和研究各个水族缸的观赏效果及相关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观赏鱼的品种、养殖数量、投饵率和水生花卉覆水面积的研究,分析水化学指标NO2^--N、NH3^-N、pH值和水温变化,找出控制水质的关键点,控制浮游植物量使水色达到最佳观赏状态,探索出比较稳定的、生态优化的观赏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花卉 观赏鱼 水族 共生技术 对比试验 水质指标 水化学指标 淡水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茭生长发育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尚法 郑寨生 +4 位作者 张雷 杨梦飞 王凌云 李怡鹏 袁明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693-9695,共3页
[目的]探索夏茭适宜的栽培模式。[方法]以双季茭白龙茭2号和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和露地栽培3种模式,分别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茭白萌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利用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均可以提高... [目的]探索夏茭适宜的栽培模式。[方法]以双季茭白龙茭2号和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和露地栽培3种模式,分别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茭白萌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利用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均可以提高早期温度,促进茭白萌芽,促进提早上市,提高市场销售价格。但小拱棚栽培保温效果相对大棚栽培较差。[结论]夏茭栽培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模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生长发育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水稻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郑寨生 刘新华 +3 位作者 吴吉祥 朱新革 张尚法 王祥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81-86,共6页
首先,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栽培密度3种主效应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产量性状表现的主要因素。不同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大多数产量性状有影响。在合理的栽培密度内,密... 首先,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栽培密度3种主效应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产量性状表现的主要因素。不同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大多数产量性状有影响。在合理的栽培密度内,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互作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不大。由此可知,这3个主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大多数是独立的。因此,要获得高产,第一是选择高产品种(早稻产量以舟优903为高,晚稻以协优46为好);第二是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以施保花肥和粒肥为好)。其次,分析了不同施肥方法对杂交晚稻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性状 施肥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生物学及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尚法 郑寨生 王祥根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8-60,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主要是降低秧苗的生长速率而不是抑制生长,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而不是植物生长抑制物质。杂交晚稻烯效唑浸种的生物学效应是;控制秧苗高度,控长率达17.8%~28.2%,控制基部第一、二、三节间... 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主要是降低秧苗的生长速率而不是抑制生长,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而不是植物生长抑制物质。杂交晚稻烯效唑浸种的生物学效应是;控制秧苗高度,控长率达17.8%~28.2%,控制基部第一、二、三节间长度,控长。率4.5%—54.7%,且各处理苗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浸种药液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促进分蘖;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根冠比提高0.11~0.46%。其产量效应主要是增加有效稳数,提高每穗实粒数,亩产增28.4~85.0kg,其中150PPm处理增产极显著,250PPm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浸种 杂交晚稻 生物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子莲—小萝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尚法 郑寨生 +2 位作者 陈淑玲 张雷 章庆辉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6期73-74,共2页
兰溪市马涧镇是近几年浙江中部地区新兴起的鲜食子莲产业基地,每年子莲栽培面积达70 hm2以上。近年来,该产业基地与金华市农科院合作,探索鲜食子莲—小萝卜高效轮作模式并取得成功,其中一些新技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轮作栽培模式 小萝卜 子莲 鲜食 产业基地 中部地区 栽培面积 轮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浙茭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尚法 郑寨生 +4 位作者 陈淑玲 王凌云 张雷 袁明安 李怡鹏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8期83-85,共3页
浙茭3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为原始材料,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夏、秋季采收始期分别比浙茭2号晚约5d和2d,夏季壳茭产量33000~36000kg/hm2,秋季壳茭产量21000-24000kg/hm。,全年产量比浙茭2号增产7.34%,肉质... 浙茭3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为原始材料,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夏、秋季采收始期分别比浙茭2号晚约5d和2d,夏季壳茭产量33000~36000kg/hm2,秋季壳茭产量21000-24000kg/hm。,全年产量比浙茭2号增产7.34%,肉质茎个体较大,光滑细嫩,品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茭白 浙茭3号 选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莲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尚法 孔向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太空育种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莲子 优良品种 结实率 品质 育成 试种 公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