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彦 张尔坤 周昊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具有广泛的国际关注度,是我国文化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宝贵契机。探索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意愿(IWTC)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跨文化传播效能。论文通过对2023年中国成都...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具有广泛的国际关注度,是我国文化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宝贵契机。探索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意愿(IWTC)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跨文化传播效能。论文通过对2023年中国成都第十一届“世界体育舞蹈节”系列赛事的实证分析,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基于城市形象感知的中介模型,证实了互动动机、沟通技能、态度及体育技能等变量可以通过城市形象感知显著影响跨文化传播意愿。最后,论文强调了大型体育赛事在推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文化功能、加强对城市形象的管理和塑造、建立赛后文化互动的长效机制等实践策略,以期促进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跨文化传播意愿 城市形象感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议题的动态演进与传播结构:基于微博和Twitter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尔坤 张洪忠 +1 位作者 姚俊臣 王诗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6,共11页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技术认知,基于跨平台比较视角,采用动态主题模型等工具比较微博和Twitter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议题在发展趋势与传播结构上的差异,探讨促成这些差异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在微博中,用户更关...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技术认知,基于跨平台比较视角,采用动态主题模型等工具比较微博和Twitter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议题在发展趋势与传播结构上的差异,探讨促成这些差异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在微博中,用户更关注AIGC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侧重探讨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Twitter中,AIGC讨论与技术逻辑具有更紧密的联系,诸多文化界、产业界博主将技术对产业、伦理的影响和对未来的想象推到更重要的讨论位置。研究认为,由经济要素驱动的AIGC讨论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关注AIGC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警惕资本、市场对技术认知和技术发展的过度干预,防止技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初衷。最后,宏观层面的语境也并非稳定不变,未来应当继续关注技术认知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其将如何影响新技术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主题建构 传播结构 技术认知 微博 TWITTER 动态主题模型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或移植治疗骨不连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启申 李庆喜 +6 位作者 张尔坤 任志勇 郭德亮 王成琪 周建国 张成进 黄冬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我们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髂骨瓣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下肢短缩并髋关节半脱位、胫骨骨缺损18例,其中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14例;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游离移植4例。髂骨瓣大小约为3×2.5—6×4cm。X 线片随访... 我们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髂骨瓣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下肢短缩并髋关节半脱位、胫骨骨缺损18例,其中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14例;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游离移植4例。髂骨瓣大小约为3×2.5—6×4cm。X 线片随访,骨愈合时间为2—4个月。文中介绍了应用解剖,并讨论了该术式的优点,适应症及获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血管 髂骨瓣移植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汽车工业应采取的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尔坤 商禹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8期30-31,共2页
本文着重研究金融危机对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影响,针对当前的形势,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为我国汽车工业应对金融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汽车工业 自主创新 战略重组 战略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层的背后:网络信息传播的“巴尔干化”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洪忠 斗维红 张尔坤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3,共5页
用户在网络空间一般以群体的圈层方式存在,而不以个体为单位的茧房形式存在。圈层信息流通具有封闭性特点,呈现典型的“巴尔干化”特征,即网络群体之间信息的相互绝缘。当前的社交网络空间中普遍存在基于小众APP、社交媒体社群、网络社... 用户在网络空间一般以群体的圈层方式存在,而不以个体为单位的茧房形式存在。圈层信息流通具有封闭性特点,呈现典型的“巴尔干化”特征,即网络群体之间信息的相互绝缘。当前的社交网络空间中普遍存在基于小众APP、社交媒体社群、网络社区形成的圈层“巴尔干化”。在用户层面,形成“巴尔干化”现象的因素包括个人偏好、观念差异、群体认同;在技术层面,包括社交媒体使用功能和算法推荐技术等。文章认为,单从用户维度很难克服“巴尔干化”,还需从技术角度出发,重新设立算法技术的把关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子 圈层 社交媒体 “巴尔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