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爸爸是扇门》读后(张小鼎致王小平信)
1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7,共4页
鲁迅博物馆的周楠本先生转交了您写给我的短信以及您的怀念文章《爸爸是扇门》。
关键词 鲁迅博物馆 短信 先生 《爸爸是扇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著作等身诲人不倦的淹博学者--漫忆王士菁先生
2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0,共4页
数十年来,自己的工作岗位虽常有变动,包括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末,曾两次被借调国家文物局完成临时指定的任务在内;但基本上还是以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编辑和研究工作为主,所以有幸先后结识许多文坛前辈、教授、专家与学者。
关键词 王士 鲁迅研究专家 现代文学 鲁迅精神 国家文物局 《鲁迅全集》 研究工作 张若虚 小说作家 许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新世纪学术水平的《鲁迅全集》——浅谈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几个特色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52,共10页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学术水平 世纪 学术界 修订版 出版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红星”在世界闪耀——纪念斯诺百年华诞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44,共9页
关键词 百年华诞 斯诺 《天方夜谭》 革命导师 经典著作 福尔摩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与《两地书》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鲁迅全集》 书简 许广平 《两地书》 创作 独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史料 生平 信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辰生平事略 一位正直爱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跋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3-88,共6页
关键词 林辰 生平 爱国 科举 还乡 后代 闽西 封建家庭 知识分子 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新口号的提出真的是“疑团”与“难解之谜”吗?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3期43-47,共5页
怀着尊敬和虔诚的心情,十分认真地拜读了“世纪同龄人”夏衍先生最近的一篇重要谈话——《夏衍谈“左联”后期》。这是一份有着较特殊意义的史料。它确实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譬如:“左联”筹备时,创造社等三个方面各出四名人选。
关键词 民族革命战争 大众文学 创造社 特殊意义 史料 左联 筹备 心情 口号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仰晨生平简介
8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王仰晨 生平简介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编辑出版家 编辑室主任 2005年 鲁迅著作 修订工作 编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家煌与彭芳草
9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2期68-70,共3页
从标题看,可以一目了然:这显然是指两位同姓而非同名的作家。尽管他们对今天三、四十岁以下的青年读者来说已非常陌生;但在半个世纪之前的二、三十年代文坛上,他们却是一对相当活跃的知名作家。
关键词 彭家煌 作家 半个世纪 同名 文坛 标题 《鲁迅全集》 作品 彭家煌小说 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长达“几小时”的重要会晤考——对“鲁迅同斯诺谈了些什么”一文的若干辩正
10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6期33-38,共6页
新近创刊的《中国记者》1987年第一期上,登载了路元同志采写的访问记:《鲁迅同斯诺谈了些什么》,被访者是刚刚回国不久的中国三S(斯特朗、史沫特莱、斯诺)研究会理事安危同志。这篇文章不仅报道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作家和记... 新近创刊的《中国记者》1987年第一期上,登载了路元同志采写的访问记:《鲁迅同斯诺谈了些什么》,被访者是刚刚回国不久的中国三S(斯特朗、史沫特莱、斯诺)研究会理事安危同志。这篇文章不仅报道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作家和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在大洋彼岸的生活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女作家 福斯特 访问记 被访者 海伦 现代中国文学 丁玲 细节描写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宋庆龄给斯诺的一封信》
11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8期57-59,共3页
《鲁迅研究动态》公开发行的第一期(87.5)上,首次正式刊登了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时宋庆龄同志写给他的一封回信。这封信不仅再次表明了宋庆龄同志对鲁迅先生的一贯敬仰和高度评价;生动地体现了她对美国友人斯诺的亲切关怀和真挚... 《鲁迅研究动态》公开发行的第一期(87.5)上,首次正式刊登了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时宋庆龄同志写给他的一封回信。这封信不仅再次表明了宋庆龄同志对鲁迅先生的一贯敬仰和高度评价;生动地体现了她对美国友人斯诺的亲切关怀和真挚情谊;同时又极其自然地展示了宋庆龄同志自己崇高的思想品格与伟大的精神境界。所以,它的公开发表无论对于研究鲁迅、宋庆龄、斯诺以及他(她)们三人的相互关系都是很有意义、并且令人十分欣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庆龄 相互关系 美国友人 鲁迅研究 思想品格 公开发行 境界 民权保障 秋冬季节 埃德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峻的岁月 深挚的友谊——冯雪峰与瞿秋白交谊述略
12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常州瞿秋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青灰色的哗叽长衫,每当观众来到这里,看着这件极为普通而又叠放得十分整齐的中式长衫和柜内说明文字时,人们便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和遐想。
关键词 瞿秋白 冯雪峰 友谊 纪念馆 中式 文学家 文字 观众 常州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坛佳话 艺苑奇葩——读《伸冤》最初底稿《一笔糊涂账》后想到的
13
作者 张小鼎 《当代文坛》 1985年第9期32-35,共4页
现在,发表于本期《当代文坛》上的《一笔糊涂账》系根据作者手迹刊出,它原是瞿秋白同志在上海时所写的一篇杂文“初稿”,作于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三,是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令人永远难忘的一年;中国的现代文学史理应为他在这一年里所... 现在,发表于本期《当代文坛》上的《一笔糊涂账》系根据作者手迹刊出,它原是瞿秋白同志在上海时所写的一篇杂文“初稿”,作于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三,是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令人永远难忘的一年;中国的现代文学史理应为他在这一年里所取得的卓越成绩而记上特殊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底稿 文坛 瞿秋白 李顿报告书 杂感 文集 战友 初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坛佳话 艺苑奇葩——读《伸冤》最初底稿《一笔糊涂账》
14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6期2-6,共5页
发表于本期上的《一笔糊涂账》系根据作者手迹刊出,它原是瞿秋白同志在上海时写的一篇杂文“初稿”,作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三年,秋白在与鲁迅携手并肩地领导“左联”,更加英勇地继续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
关键词 瞿秋白 国民党 鲁迅 手迹 初稿 杂文 文化 左联 上海 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尽艰难 传播芳馨——纪念鲁迅所译《毁灭》出版50周年
15
作者 张小鼎 《中国出版》 1981年第9期22-27,共6页
鲁迅所译法捷耶夫的名著《毁灭》,从出版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鲁迅在给亲密的战友瞿秋白信中曾无限深情地说,自己对于《毁灭》中译本“就象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爱“书”竟然如同爱“子”,这或... 鲁迅所译法捷耶夫的名著《毁灭》,从出版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鲁迅在给亲密的战友瞿秋白信中曾无限深情地说,自己对于《毁灭》中译本“就象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爱“书”竟然如同爱“子”,这或许会使今天的一般读者感到些微诧异。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毁灭 出版 瞿秋白 中译本 五十年 纪念 半个世纪 左翼文化运动 藏原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行漫记》在中国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小鼎 《中国出版》 1979年第6期45-48,57,共5页
一美国进步作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诞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幼年当过佃工、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年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旧中国居住了十三年。三十年代他曾和... 一美国进步作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诞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幼年当过佃工、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年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旧中国居住了十三年。三十年代他曾和当时的妻子尼姆·威尔士一起翻译了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这是他以后写作《西行漫记》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斯诺 旧中国 三十年代 铁路工人 现代短篇小说 英文原著 十三年 四十年 中国革命 新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呐喊》
17
作者 张小鼎 《中国出版》 1978年第5期28-29,共2页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收录的是鲁迅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的作品,曾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新潮》、《晨报付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报刊。《呐喊》初版收入小说十五篇,一九二三年八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封面...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收录的是鲁迅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的作品,曾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新潮》、《晨报付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报刊。《呐喊》初版收入小说十五篇,一九二三年八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封面为深红色,书脊下端还特别标明《呐喊》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所收小说,除卷末的《不周山》取材于古代神话“女娲炼石补天”外,其他各篇均采取现代题材。一九二六年十月第三次印刷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新潮社 古代神话 小说月报 小说集 现代题材 东方杂志 作品 狂人日记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浩大的工程 卓越的劳绩——纪念三八年版《鲁迅全集》刊行四十周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淑穗 张小鼎 《中国出版》 1978年第12期18-24,共7页
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这期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鲁迅著作的出版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今天,鲁迅的书不仅在全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但是抚今追昔,我们不应该... 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这期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鲁迅著作的出版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今天,鲁迅的书不仅在全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但是抚今追昔,我们不应该忘记,四十年前编辑出版第一部《鲁迅全集》的人们,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从国民党法西斯匪徒的魔爪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为我们抢救和保存了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三八年版的《鲁迅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四十年 鲁迅著作 国民党 编辑出版 许广平 日本帝国主义 纪念 胡愈之 抗日救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