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属性技术在张巨河油田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瑞刚 张家良 +3 位作者 成洪文 王东林 马建坡 孙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8-143,12,共7页
针对张巨河油田地震综合解释中断层识别难、优势储层预测难的特点,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后的数据体提取相干属性,识别断层发育特征,准确刻画了断层形态;精细标定储层,沿层提取多种属性,通过优选建立对优势储层敏感的属性集;再利用模式识别... 针对张巨河油田地震综合解释中断层识别难、优势储层预测难的特点,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后的数据体提取相干属性,识别断层发育特征,准确刻画了断层形态;精细标定储层,沿层提取多种属性,通过优选建立对优势储层敏感的属性集;再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预测了优势储层分布范围。钻探结果与储层预测的吻合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相干 张巨河 储层预测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裂隙储层弹性参数频散衰减机理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2
作者 张家良 魏朋朋 +4 位作者 会卿 孟凡 李皓 贺艳晓 李国发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2期56-65,共10页
饱含流体孔隙裂隙储层介质的弹性参数频变特性常应用于地震勘探和储层评价中。针对传统有效介质理论不准确及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推导了适用于孔隙弹性储层的Biot固结方程;为了研究模型介质渗透率、流体类型和黏度等参数对频变弹... 饱含流体孔隙裂隙储层介质的弹性参数频变特性常应用于地震勘探和储层评价中。针对传统有效介质理论不准确及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推导了适用于孔隙弹性储层的Biot固结方程;为了研究模型介质渗透率、流体类型和黏度等参数对频变弹性参数的影响机理,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流程,用于计算由波致流引起的地震波速度频散及衰减。模拟结果表明:1)与现有岩石物理理论模型对比,该数值模拟方法在宽频段模拟一维/二维孔隙裂隙介质的适用性更好;2)渗透率、流体黏度以及流体饱和模式作为岩心重要的物性表征,显著影响地震波弹性响应,渗透率增大,特征频率右移;黏度增大,特征频率左移;水包气模型相对于油包气模型衰减峰值较大,特征频率略高。综上所述,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地震波在孔裂隙储层中的传播特性提供了准确的预测方法,有助于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提高勘探精度和储层评价的可靠性,对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的岩石物理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散与衰减 孔裂隙介质 数值模拟 岩石物理 流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六拨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家良 赵平起 +4 位作者 段贺海 王德明 郭春东 邓懋平 徐春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2,97,共4页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体综合调整 ,总井数增加 1倍而产量上升 10倍 ,段六拨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图 2表 2参 5 (张家良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六拨油田 低渗透砂岩油藏 高效开发模式 油藏描述 驱动压差 渗流特征 综合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模型的改进及在油藏可采储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家良 余元洲 +1 位作者 邢卫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7,73,共3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藏未来的经济可采储量,依据油气藏随开发必然要经历产量递减和生产收支平衡的实际,利用Logistic模型中技术可采储量、产量与时间的相互关系,经推导和改进后,再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废弃产油量,预测油气藏的有...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藏未来的经济可采储量,依据油气藏随开发必然要经历产量递减和生产收支平衡的实际,利用Logistic模型中技术可采储量、产量与时间的相互关系,经推导和改进后,再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废弃产油量,预测油气藏的有效生产时间及其经济可采储量。实践证实,改进后的Logistic模型预测结果更符合油气藏的生产实际,能为油气藏的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预测模型 经济 可采储量 废弃产量 生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南孔一段油藏强水淹层孔喉半径变化半定量分析和治理对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家良 黄在友 +1 位作者 王贺林 任宝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59,共4页
油田注水开发的中后期,层间治理接替是实现稳油控水的有效手段。但治理中往往对已发生改变的孔喉结构缺乏量化认识,因而造成调堵剂与储集层配伍性脱节。在半定量研究分析黄骅坳陷枣园油田枣南孔一段油藏强水淹储集层的孔喉结构变化的... 油田注水开发的中后期,层间治理接替是实现稳油控水的有效手段。但治理中往往对已发生改变的孔喉结构缺乏量化认识,因而造成调堵剂与储集层配伍性脱节。在半定量研究分析黄骅坳陷枣园油田枣南孔一段油藏强水淹储集层的孔喉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其变化作出了半定量解释,认为:储集层原始沉积物性差异大是造成层间矛盾的前提,后期注入水对高渗透率储集层长期冲刷改造以及层间治理的工艺适应性差加大了这种层间差异,导致层间矛盾不断恶化。提出了分析强水淹储集层孔喉结构变化的简单方法(把流体简化为单一水相,并把单砂体简化为均质,根据平面径向流公式,利用达西定律,半定量求出一定时间内储集层的渗透率与孔隙度比值,再据此求取孔喉半径),为调堵强水淹层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储集层参数。从矿场角度分析了该油藏加强未动用层启动的可行性,提出的治理对策是:根据吸水层水淹状况决定调堵方法,利用同位素井间监测技术确定调堵种类和浓度。图3表5参3(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水淹层 油注水 柴油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储层半径大小、井距与油层连通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家良 熊英 +2 位作者 李晓良 王庆魁 王鑫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4-36,104-105,共3页
油层连通程度反映储层在平面连续分布的状况 ,其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井网对储层的适应性。在油田开发早期 ,因缺乏较详实的资料 ,该值的计算较困难 ;在开发中后期 ,也缺乏预测加密调整后油层连通程度的有效手段。首次提出利用沉积砂体的大... 油层连通程度反映储层在平面连续分布的状况 ,其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井网对储层的适应性。在油田开发早期 ,因缺乏较详实的资料 ,该值的计算较困难 ;在开发中后期 ,也缺乏预测加密调整后油层连通程度的有效手段。首次提出利用沉积砂体的大小与井距计算油层连通程度的方法 ,并给出了该方法的计算原理及实例分析 ,为今后类似油藏的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距 储层半径 连通程度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后期储层孔喉半径变化规律研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家良 熊英 +1 位作者 丁长新 王其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23-126,142+149,共4页
不同沉积相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不同,水驱油藏随着注水对储层不断的冲刷改造,储层物性好的沉积相带受注入水改造作用更加明显,导致注水井层间差异逐渐加大。针对开发后期日益加剧的层间矛盾,封堵大孔道强吸水层,启动弱、未动用... 不同沉积相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不同,水驱油藏随着注水对储层不断的冲刷改造,储层物性好的沉积相带受注入水改造作用更加明显,导致注水井层间差异逐渐加大。针对开发后期日益加剧的层间矛盾,封堵大孔道强吸水层,启动弱、未动用层,成为开发后期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实现层间产量接替的必然选择。由于对强吸水层的大孔道缺乏定量认识,影响了调驱的效果。文中通过油藏渗流规律研究,提出利用注采井组之间的调配见效时间来计算开发后期强吸水储层的孔喉半径,并提供了高渗透条带突进流量的计算方法,对封堵强吸水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差异 高渗透条带 孔喉半径 注水冲刷 突进流量 调剖堵水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新型广谱暂堵剂GPJ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家良 熊英 +1 位作者 胡成亮 宋玉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6,96,共3页
新型广谱暂堵剂GPJ具有可油溶、可变形、带正电的特点,可通过其软化、变形及静电吸附作用快速地在近井壁处形成一层韧性强、渗透性低的“油膜”暂堵屏障,最大限度地阻止钻井液中的固相和液相侵入油气层,且应用时不需要GPJ与地层孔喉进... 新型广谱暂堵剂GPJ具有可油溶、可变形、带正电的特点,可通过其软化、变形及静电吸附作用快速地在近井壁处形成一层韧性强、渗透性低的“油膜”暂堵屏障,最大限度地阻止钻井液中的固相和液相侵入油气层,且应用时不需要GPJ与地层孔喉进行粒径匹配,所造成的深部堵塞可随油井投产自动解除。GPJ在大港油田已现场应用了8口井,其中3口应用井的测试结果表明,表皮系数均为负值;试验井的产量超过了地质配产,且每米采液指数超过了采用常规屏蔽暂堵技术的邻井,说明采用新型广谱暂堵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油气层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储集层 防止地层损害 临时性封堵 广谱暂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和长条形储层连通程度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家良 熊英 +1 位作者 夏国朝 王其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开发井网与储层连通程度的关系,通过建立圆形储层和长条形储层连通程度的数学模型,推导了不同形态储层连通程度的预测方法。研究表明,不同形态储层的连通程度与储层形态和井距有一定的关系。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的预测结...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开发井网与储层连通程度的关系,通过建立圆形储层和长条形储层连通程度的数学模型,推导了不同形态储层连通程度的预测方法。研究表明,不同形态储层的连通程度与储层形态和井距有一定的关系。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有利于开发井网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程度 开发井网 储层形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相似模块的变换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家良 吕培印 《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45-48,共4页
从理论上论证了结构相似变换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基于新的思路提出了相似模块变换的结构设计方法,并将这种方法推广到一般设计中。相似模块变换设计法的设计过程形象,方法简单一致,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关键词 结构设计 结构相似变换 相似模块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设计的刚度变量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家良 《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49-5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结构设计中与力法、位移法并列的刚度变量法。这种方法通过调整构件的刚度,设计合乎要求的结构。文中详细地讨论了刚度变量法中将结构分解设计的方法,其计算简捷,选值灵活,可由熟悉的结构组成复杂结构。
关键词 刚度 刚度变量法 子结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板设计取值分析
12
作者 张家良 于柏柱 晓东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在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中如何合理地确定板厚和截面配筋面积的相对值是很有工程意义的问题,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板满足设计要求的相对板厚和相对配筋面积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板的长宽比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实用的比现行习惯做法... 在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中如何合理地确定板厚和截面配筋面积的相对值是很有工程意义的问题,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板满足设计要求的相对板厚和相对配筋面积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板的长宽比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实用的比现行习惯做法精确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板 定量分析 挠度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的协同工作分析
13
作者 张家良 许龙 《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64-65,85,共3页
对照一种常见的错误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方法,根据协同工作分析原理定量地给出被加固梁和加固构件承担弯矩之比,并介绍了两种行之有效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方法。
关键词 加固 协同工作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放电腔微波-ECR等离子体源增强磁控溅射沉积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军 邓新绿 +2 位作者 张家良 陆文棋 马腾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因其设备简单、沉积速率高等特点 ,磁控溅射沉积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薄膜制备中 .但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化合物薄膜如氧化物、氮化物膜时 ,为了得到化学配比的膜层 ,薄膜生长表面的反应激活基团、离子等的密度必须足够大 .为此对原有的... 因其设备简单、沉积速率高等特点 ,磁控溅射沉积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薄膜制备中 .但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化合物薄膜如氧化物、氮化物膜时 ,为了得到化学配比的膜层 ,薄膜生长表面的反应激活基团、离子等的密度必须足够大 .为此对原有的微波 -ECR等离子体源进行了改造 .研究了双放电腔微波 -ECR等离子体源增强磁控溅射的放电特性 ,并用该方法制备了氮化碳膜 .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化合物薄膜的技术 ;用该方法制备的氮化碳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放电特性 氮化碳膜 等离子体源 薄膜制备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驱替通量的油藏物性综合时变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平起 沈泽阳 +7 位作者 蔡明俊 张家良 姜瑞忠 赵明 芦风明 李晓良 何书梅 李佩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6,共8页
水驱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在水的高倍冲刷下储层物性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储层剩余油分布与调控策略的制定。为精确模拟储层时变条件下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根据室内试验和矿产资料利用有效驱替通量定量表征储层物性参数的时变规律,并形成... 水驱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在水的高倍冲刷下储层物性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储层剩余油分布与调控策略的制定。为精确模拟储层时变条件下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根据室内试验和矿产资料利用有效驱替通量定量表征储层物性参数的时变规律,并形成基于驱替通量的时变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概念模型对时变软件进行应用,分析不同时变参数对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时变水窜加剧,开发效果变差;原油黏度时变水油流度比降低,黏性指进导致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变差;相渗曲线时变油相渗流能力升高,有利于驱油;综合时变是各参数时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开发效果整体趋好。B油田考虑储层物性时变后,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精度提高约7%。该技术可连续稳定地表征水驱开发时储层物性的动态变化,确保剩余油分布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油田后期深度挖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储层物性时变 数值模拟 驱替通量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过程和性能初探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尚民 田立成 +4 位作者 张家良 天平 冯玮玮 陈新伟 高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32,共9页
针对平板烧蚀型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μ-PPT),开展了放电过程研究和性能表征。根据放电过程的电学测量和等离子体区域的发光行为分析,研究了μ-PPT的基本放电特点和放电形态演变。从空间分布看,μ-PPT放电空间可分为3个区域(阴极区、... 针对平板烧蚀型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μ-PPT),开展了放电过程研究和性能表征。根据放电过程的电学测量和等离子体区域的发光行为分析,研究了μ-PPT的基本放电特点和放电形态演变。从空间分布看,μ-PPT放电空间可分为3个区域(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随着放电间隙的减少,阳极区逐渐消失。从时间分布看,μ-PPT放电是由多个幅度不同的脉冲放电构成,放电回路和放电间隙的阻抗分布决定放电脉冲的数量,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单脉冲放电。根据μ-PPT等离子体区的电流片模型,估算了μ-PPT元冲量和推力等基本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放电间隙和烧蚀量对μ-PPT性能参数有重要的影响,相同脉冲放电能量时,放电间隙越大,元冲量越大,烧蚀量也越大,导致比冲越小。放电时空形态是影响μ-PPT的元冲量和比冲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放电回路和放电间隙的阻抗优化研究是提高μ-PPT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电学特性 光学特性 性能预估 微电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夏广庆 王冬雪 +1 位作者 薛伟华 张家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7-863,共7页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是一种新概念磁等离子体推进装置,以其电离率高、无电极烧蚀、寿命长、比冲高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新型推力器在未来长寿命深空探测器和卫星的动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螺旋波等离子体推...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是一种新概念磁等离子体推进装置,以其电离率高、无电极烧蚀、寿命长、比冲高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新型推力器在未来长寿命深空探测器和卫星的动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该推力器的研究进展、现状和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外在研的四种典型的推力器结构类型,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国内螺旋波技术在电推进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等离子体推力器 螺旋波等离子体 射频等离子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物性参数识别的梯度正则化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迎曦 王登刚 +3 位作者 张家良 李守巨 路振刚 于亚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9-75,共7页
本文对梯度正则化方法(GradientRegularizationMethod)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给出一种建立了梯度正则化迭代算法和选择正则参数的简明实用方法。文中椭圆算子方程参数识别算例不仅说明了GR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一定的抗噪音能力,而且收敛速... 本文对梯度正则化方法(GradientRegularizationMethod)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给出一种建立了梯度正则化迭代算法和选择正则参数的简明实用方法。文中椭圆算子方程参数识别算例不仅说明了GR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一定的抗噪音能力,而且收敛速度较快,具有较大的收敛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正则化方法 参数识别 材料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聚乙烯表面能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春生 于红 +2 位作者 张家良 王德真 马腾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处理聚合物表面可有效提高其亲水性和结合强度.利用不同工作气体(氮气和空气)的DBD对聚乙烯(PE)表面能进行改性.N2-DBD处理PE30min后其表面水接触角达到19.3°,而空气-DBD处理后最小只能达到28.7°.红外吸收... 介质阻挡放电(DBD)处理聚合物表面可有效提高其亲水性和结合强度.利用不同工作气体(氮气和空气)的DBD对聚乙烯(PE)表面能进行改性.N2-DBD处理PE30min后其表面水接触角达到19.3°,而空气-DBD处理后最小只能达到28.7°.红外吸收光谱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其表面发现出现新的化学基团,且形貌变得相对粗糙.随处理时间的增加,经N2-DBD和空气-DBD处理的PE无论从表面成分还是表面形貌看,前者都比后者变化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聚乙烯 表面能 聚合物 氮气 空气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对IPR方程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晓良 王厉强 +1 位作者 李彦 张家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基于低渗非达西渗流理论及对Kro/μoBo函数形态的分析,推导了低渗透油藏饱和及未饱和状态下的无因次流入动态方程。在考虑由于原油组分、极限剪切应力等因素随开发变化,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的前提下,对影响无因次流入动态的因素进行了... 基于低渗非达西渗流理论及对Kro/μoBo函数形态的分析,推导了低渗透油藏饱和及未饱和状态下的无因次流入动态方程。在考虑由于原油组分、极限剪切应力等因素随开发变化,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的前提下,对影响无因次流入动态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中启动压力梯度、污染程度、供给半径和地层平均压力对无因次流入动态都有较显著的影响,同时启动压力梯度的动态变化可显著改变敏感性分析结果。某低渗透油田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IPR方程能有效评价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对油井动态的影响。无因次流入动态方程及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为开发低渗透油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启动压力 IPR曲线 流动压力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