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家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113-116,共4页
目的讨论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的价值。方法108例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到对照组(n=54,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和研究组(n=54,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炎性因子及... 目的讨论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的价值。方法108例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到对照组(n=54,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和研究组(n=54,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0.17±0.03)ng/ml、胃泌素释放肽(GRP)(2.96±0.8)μg/ml、血清胃泌素(GAS)(75.23±4.7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0.34±0.02)ng/ml、(6.35±1.36)μg/ml、(93.31±5.48)ng/L,生长抑素(SS)(46.05±3.67)ng/L高于对照组的(37.98±2.58)ng/L(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4%(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8.10±0.60)pg/ml、白细胞介素-6(IL-6)(28.50±1.40)pg/ml、白细胞介素-10(IL-10)(12.20±1.60)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0±0.80)pg/ml、(30.30±1.70)pg/ml、(13.20±1.30)ng/L(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18.52%(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陈佳萍 张家晨 +2 位作者 张家媛 李楚荞 郭莲怡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其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40例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给予... 目的探讨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其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40例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给予患者铝镁混悬液(Ⅱ)及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120例)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胃镜下黏膜糜烂情况积分及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氧化应激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糜烂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AS)、血栓烷素B2(TXB2)较对照组更低,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在促进胃黏膜修复方面更有优势,且能够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治疗效果更好,用药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黏膜损伤 铝镁混悬液(Ⅱ) 雷贝拉唑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