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土壤中固碳微生物的群落与功能基因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陆章欣 严飞扬 +6 位作者 吴酬飞 史嘉仪 李鹏 赵明星 张宪翠 曾慧慧 张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3,275,共10页
[目的]分析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cm土壤性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变化特征,为湿地生态系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浙江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 [目的]分析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cm土壤性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变化特征,为湿地生态系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浙江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1)仙山湖湿地固碳能力表现为:莎草沼泽>天然沿岸森林>竹林>苗圃>人为干预的河道沿岸森林(落羽杉树林)>人工松树林>阔叶林>人为干预的沿岸植被>人为干预的河道沿岸森林(柳树沼泽)>芦苇沼泽>芦苇和柳树沿岸植被,莎草沼泽有机碳储量最高(38.68±0.56 t/hm^(2)),为森林有机碳储量的171%,其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0.66±0.005)为竹林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150%。(2)仙山湖湿地微生物固碳途径主要以卡尔文循环,还原性三羧酸循环和还原乙酰辅酶A途径为主,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为主要固碳菌群。莎草沼泽土壤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56.40%,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为17.40%,天然沿岸森林土壤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59.60%,竹林土壤酸杆菌门相对丰度为36.00%,仙山湖湿地有机碳储量与土壤固碳菌门丰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中固碳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差异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变化影响着湿地微生物固碳能力。其中,莎草沼泽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含量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最高,其固碳功能基因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因此,莎草沼泽具有较高的碳储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固碳能力 固碳微生物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联合菌剂施用对新垦水田土壤碳组分、酶活性及碳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李友杰 陈梓涵 +11 位作者 杜佳梅 陈夏妮 张悦 杨奇煜 李子璇 赵明星 张宪翠 李鹏 周巍 张玉良 胡丽华 吴酬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501-1505,共5页
开展生物有机肥联合菌剂对新垦水田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对土壤快速培肥和新垦农田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占补平衡”政策下丘陵新垦水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有机肥联合不同梯度菌剂设置5组不同处理:处... 开展生物有机肥联合菌剂对新垦水田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对土壤快速培肥和新垦农田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占补平衡”政策下丘陵新垦水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有机肥联合不同梯度菌剂设置5组不同处理:处理1(生物有机肥+667 m^(2)菌剂30 kg)、处理2(生物有机肥+667 m^(2)菌剂35 kg)、处理3(生物有机肥+667 m^(2)菌剂40 kg)、处理4(生物有机肥+667 m^(2)菌剂50 kg)、处理5(生物有机肥+667 m^(2)菌剂60 kg)。在水稻收获期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梯度增加,新垦水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肥梯度提高一定程度改善了土壤碳循环酶的活性,相较于处理1,处理4和5显著提高了纤维素酶活性(P<0.05);高施肥梯度(处理4和5)提高了土壤碳过程,但是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土壤碳过程与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呈正显著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联合菌剂施肥梯度的增加,可以改善土壤有机碳含量、酶活性,促进土壤碳循环过程,在长期持续的改良作用下将有利于新垦水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垦水田 生物有机肥 土壤有机碳 酶活性 碳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联合菌剂施用对设施番茄连作障碍土壤性能和番茄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何琴玲 蔡沛文 +10 位作者 岳聪 冯晓璐 马浩裕 王哲 吴翔宇 周肖瑜 金月 张宪翠 李鹏 赵明星 吴酬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905-1909,共5页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重要经济作物,被大规模、专业化地种植。但是大量的种植引发了土壤连作障碍,该问题直接威胁设施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研究显示,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缓解重金属及农药毒性。本研究通过对...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重要经济作物,被大规模、专业化地种植。但是大量的种植引发了土壤连作障碍,该问题直接威胁设施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研究显示,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缓解重金属及农药毒性。本研究通过对长期连作的番茄地块进行常规施肥和菌肥菌剂调控处理,以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自毒物质含量、番茄产量为评价指标,连续进行5 a试验。研究表明,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养分含量下降,自毒物质含量增加,番茄产量降低,但通过菌肥菌剂调控可以减轻长期连作对番茄土壤健康的损害。同时发现,番茄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X)活性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0.645、0.701、0.596。综上所述,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调节土壤健康,改善番茄连作障碍。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健康调控以及番茄连作障碍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连作障碍 菌肥 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家蚕微孢子虫感染成品卵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春群 张宪翠 +5 位作者 何恩洁 范明亮 孟正乐 楼霞 邵勇奇 鲁兴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422,共9页
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成品卵检测是业内关注的技术问题之一。用磨碎管分装1000粒蚕卵并加海绵塞,进行一段式催青的实验室二日孵化率达98.25%或以上,对生产用不同蚕品种、越年或冷藏浸酸蚕种及不同单位生产蚕种的二日孵化率最低为94.40%。... 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成品卵检测是业内关注的技术问题之一。用磨碎管分装1000粒蚕卵并加海绵塞,进行一段式催青的实验室二日孵化率达98.25%或以上,对生产用不同蚕品种、越年或冷藏浸酸蚕种及不同单位生产蚕种的二日孵化率最低为94.40%。用含0.01%十二烷基磺酸钠和2.00%氢氧化钠的溶液浸泡和磨碎蚕卵样本(约1000粒),固形物去除率为83.38%。5龄起蚕添食感染5×10^(5)颗/mL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悬浮液后获取的混合蚕卵,在催青孵化后第7天检出率明显上升。1000粒蚕卵混入3000颗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检出率为100%。蚕卵磨碎液用PBS缓冲液(pH=7.2~7.6)稀释40倍或以上时,qPCR法检测可稳定检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灵敏度为4×10^(6)颗/mL,低于光学显微镜法的1.5×10^(3)颗/mL。105个一代杂交蚕种母蛾检疫批(166623张毛种)母蛾检测和蚕卵集团检测的检出情况类似。不论是母蛾检测还是成品卵检测都涉及家蚕微孢子虫的胚传率和流行病学风险管控的阈值确定,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品卵集团检测的方法,但实际应用尚需更为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成品卵 集团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人工饲料来源毕赤酵母菌的分离及对饲料酸碱度的影响
5
作者 冯荟荟 张宪翠 +3 位作者 张楠 梁喜丽 邵勇奇 鲁兴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为探明真菌繁殖对家蚕人工饲料酸碱度的影响,采用常规分离纯化技术,从人工饲料育养蚕环境的蚕座上获得1株可碱化饲料的真菌,经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avzevii)。该菌株接种至家蚕人工饲料,使饲料pH在... 为探明真菌繁殖对家蚕人工饲料酸碱度的影响,采用常规分离纯化技术,从人工饲料育养蚕环境的蚕座上获得1株可碱化饲料的真菌,经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avzevii)。该菌株接种至家蚕人工饲料,使饲料pH在5 d内由初始值上升至7.54;接种至不同pH和葡萄糖含量的液体YPD中,其能适应繁殖基质pH的变化,碱化培养基质,使酸性培养基pH在6 h内升高,在24 h内上升到7.86(pH 5.00)和8.26(pH 6.00);培养基质中葡萄糖含量影响碱化,低浓度葡萄糖(<0.6%)培养基碱化现象明显,高浓度葡萄糖(>1.2%)培养基碱化现象消失。菌株接种至pH为3.00、5.00和7.00的不含葡萄糖YPD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对环境中氨气释放量、碱化相关基因表达及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添加2%葡萄糖相比,固体培养基中氨气释放量在培养24 h(pH 5.00)和4 h(pH 7.00)时极显著上升(P<0.01),随后持续升至最高值280 mg/m^(3)(pH 7.00);谷氨酸脱氢酶活性逐渐升高,在12 h(pH 5.00)和24 h(pH 7.00)时达到最大值53.84 U/mL和24.84 U/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液体培养基中碱化相关基因GDH2、DUR1,2和ATO3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GDH2转录水平分别在8 h(pH 3.00)、4 h(pH 5.00)和8 h(pH 7.00)上调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下降,ATO3转录水平分别在4 h(pH 3.00)、12 h(pH 5.00)和8 h(pH 7.00)显著上调,且最高(P<0.05),然后下降,DUR1,2转录水平均在8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抗霉素A,碱化程度下降甚至消失。该研究可为解明家蚕人工饲料的保鲜机制及研发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家蚕人工饲料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