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黄河内蒙古河道冰型分类方法研究
1
作者 韩琳 何厚军 +1 位作者 张秀伟 张宝森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7,共7页
平封冰、立封冰、清沟是黄河内蒙古河道稳封期的几种冰面类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积是防凌决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内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多波段光谱+NDSI+NDFSI... 平封冰、立封冰、清沟是黄河内蒙古河道稳封期的几种冰面类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积是防凌决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内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多波段光谱+NDSI+NDFSI、多波段光谱+纹理特征为特征向量,组合了6个实验方案,基于资源三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河道冰面类型进行了分类实验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以支持向量机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NDSI+NDFSI为特征向量的监督分类方案对河冰冰型分类的总体精度最高,尤其提高了立封冰和清沟的识别能力;2)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道冰型识别中,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的监督分类算法比近红外单通道阈值法的精度高,稳健性好。研究结果为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道冰型自动分类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冰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黄河内蒙古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灌注桩施工方法的黄河下游花园口段堤岸加固方案研究
2
作者 侍恒 邓宇 +2 位作者 曾贺 张宝森 刘昌辉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6期94-98,共5页
针对黄河传统土石结构的护岸、护脚易受水流冲(淘)刷,进而发生根石走失、坦坡失稳等问题,通过对比多种堤岸刚性加固措施,综合考虑实用性、环保性等多种因素,选取黄河花园口险工92垛—127坝作为试点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方式... 针对黄河传统土石结构的护岸、护脚易受水流冲(淘)刷,进而发生根石走失、坦坡失稳等问题,通过对比多种堤岸刚性加固措施,综合考虑实用性、环保性等多种因素,选取黄河花园口险工92垛—127坝作为试点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方式加固现状堤防。基于多年平均流量(1000 m^(3)/s)、调水调沙期流量(5000 m^(3)/s),考虑抗冲刷性和倾覆稳定性设计了2套护根排桩构型,研究成果为促进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归顺,塑造适应多种流量的主槽提供了可行的堤防加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护根排桩构型 堤岸 加固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临设工程施工的沉桩方法及工法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宝森 胡全义 +2 位作者 李宇鹏 李春江 邓宇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传统的打桩(振动、冲击)技术,不仅需要打桩机,还需要施工车辆、大型附带设备及暂设工程,施工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以黄河堤岸刚性加固为需求导向,设计了无临设工程施工的沉桩方法,并开发出整套设备,该设备主要包含静... 传统的打桩(振动、冲击)技术,不仅需要打桩机,还需要施工车辆、大型附带设备及暂设工程,施工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以黄河堤岸刚性加固为需求导向,设计了无临设工程施工的沉桩方法,并开发出整套设备,该设备主要包含静压植桩机、动力单元、桩用起吊装置及桩材自走装置。该工法实现了无暂设工程施工,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小了对生态的影响。从工法特点、施工周期、施工成本、硬质地层适应性、成桩质量、占地面积和环境影响(CO_(2)排放)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此方法与传统施工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坝决口封堵、堤防加固、植入式斜桩护岸、挡土墙、止水墙、基础和地基工程加固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桩方法 无临设工程施工 工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冰花冰晶体结构及内部气泡分析
4
作者 王娟 王少锋 +2 位作者 邓宇 张宝森 李志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黄河冰花冰物理性质独特,对冰凌的生消演变有很大影响。为深入认知冰花冰晶体结构的物理特性,利用冰样采样器对黄河头道拐河段的冰花冰进行采集,利用费氏台获取冰花冰的图像,分析冰晶体及气泡细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冰晶... 黄河冰花冰物理性质独特,对冰凌的生消演变有很大影响。为深入认知冰花冰晶体结构的物理特性,利用冰样采样器对黄河头道拐河段的冰花冰进行采集,利用费氏台获取冰花冰的图像,分析冰晶体及气泡细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冰晶体的平均等效直径范围为1.48~5.85 mm,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在同一水平面内,冰晶体粒径差别明显,微小晶粒占比较大;冰花冰主要由0.1~7.0 mm的晶粒组成,直径为0.1~1.0 mm的微小晶粒占比为47.54%;冰花冰气泡平均等效直径在0.3~0.7 mm之间变化,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气泡含量在1.90%~6.76%波动,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花冰 冰晶体 气泡含量 细观结构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水库膜下排水减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斌 谭海劲 +3 位作者 张宝森 何妙妙 张宇 谢兴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与河道联系紧密,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有隔污等要求时建库,常采用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方案。为了满足土工膜抗浮稳定及防止气胀等问题,通过膜下布设排水管网进行排水减压。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全库盆土工膜防渗平原水库,采用多... 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与河道联系紧密,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有隔污等要求时建库,常采用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方案。为了满足土工膜抗浮稳定及防止气胀等问题,通过膜下布设排水管网进行排水减压。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全库盆土工膜防渗平原水库,采用多孔介质渗流和管道流耦合的地下水流模拟方法,模拟复杂排水管网和库区岩土体共同作用的复合渗流场。通过对比不同排水方案、土层渗透性能等条件下的渗透压力分布表明,正交管网闭合小区内膜下渗透压力从小区中心向四周排水管逐渐降低,闭合小区内减压效果明显,坝脚位置膜下渗透压力明显高于库内区域,需增设坝脚排水管。淤泥质粉细砂层渗透性对膜下渗透压力影响较大,水库低水位运行期间应加强对膜下渗透压力的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平原河网地区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水库工程的渗控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土工膜 全库盆防渗 渗透压力 排水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盖下桥墩局部冲刷新型防冲组合结构试验研究
6
作者 武庆泽 罗红春 +2 位作者 牟献友 张宝森 李扒拴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3,共9页
河流冰盖的形成改变了桥墩周围的水力特性,导致桥墩局部冲刷加剧。基于动床冲刷,在冰盖及明流条件下进行了螺纹式减冲索与钩环式护圈组合的新型防冲结构室内模型试验,探究其对桥墩局部冲刷的防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防冲组合结构改... 河流冰盖的形成改变了桥墩周围的水力特性,导致桥墩局部冲刷加剧。基于动床冲刷,在冰盖及明流条件下进行了螺纹式减冲索与钩环式护圈组合的新型防冲结构室内模型试验,探究其对桥墩局部冲刷的防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防冲组合结构改变了桥墩的局部冲刷模式,延缓了冲刷过程;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可知,螺纹直径为6.0 mm、螺纹角为15°、螺纹排数为3的新型防冲组合结构的防护效果最优;与无防护工况相比,在粗糙冰盖条件下新型防冲组合结构桥墩最大冲刷深度减小了59.03%;螺纹式减冲索增大了桥墩表面的粗糙度,可以更好地削弱下潜流和分离墩前迎面水流,从而达到有效防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局部冲刷 河流冰盖 防冲组合结构 螺纹式减冲索 水力特性 相对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长法的无人机和无人船一体化测绘技术研究
7
作者 侍恒 曾贺 +2 位作者 苏磊 张宝森 刘昌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141,148,共6页
针对控导工程监测过程中采用的传统水下高程测量方法存在操作人员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以神堤控导工程12坝—20坝为例,采用无人机、无人船等非载人式勘测技术,对河道水上地形和水下地形展开同步测量。引入坡度因子对区域生长法进行改进... 针对控导工程监测过程中采用的传统水下高程测量方法存在操作人员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以神堤控导工程12坝—20坝为例,采用无人机、无人船等非载人式勘测技术,对河道水上地形和水下地形展开同步测量。引入坡度因子对区域生长法进行改进,以目视解译方法识别的林木区域为基准,分析对比区域生长法和考虑坡度的区域生长法的识别准确率。采用自然邻域法对水下地形数据进行插值并与水上地形数据融合,得到神堤控导工程水上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并与工程三维视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和无人船一体化测绘生成的DEM成果,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考虑坡度的区域生长法识别控导工程的防浪林和行道林,识别正确率达9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人船 水下地形 水上地形 区域生长法 神堤控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芯桩监测技术在黄河丁坝根石走失预警中的应用
8
作者 栗铭阳 张宝森 +2 位作者 孟昱含 高宇翔 赵启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黄河下游丁坝根石走失问题频发,传统监测方法成效有限。为提高根石走失预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创新性地将微芯桩监测设备应用在黄河神堤控导工程13#、14#、15#、20#坝,监测根石走失情况以及坝体倾斜角度、振动冲击合加速度等变化情况。... 黄河下游丁坝根石走失问题频发,传统监测方法成效有限。为提高根石走失预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创新性地将微芯桩监测设备应用在黄河神堤控导工程13#、14#、15#、20#坝,监测根石走失情况以及坝体倾斜角度、振动冲击合加速度等变化情况。微芯桩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一体化感知技术,通过感知终端实现对水下根石运行状态的24 h全天候监测。应用情况表明,丁坝基础石料在水流或者外力作用下产生滑移,使丁坝发生轻微的位移、倾斜或振动时,微芯桩能灵敏地捕捉到这些指标信息,监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根石 微芯桩 监测预警 黄河神堤控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道冰层雷达波特征图谱的现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宝森 张防修 +2 位作者 刘滋洋 韩红卫 李志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2013年-2014年冬季,利用RIS K2型探地雷达在内蒙古头道拐水文站黄河河道断面开展冰层厚度探测试验。试验使用不同频率天线探测冰厚,并与钻孔实测冰厚对比。结果显示200 MHz频率天线可探测到冰下更深部位的状况,并能够识别出冰花层。利... 2013年-2014年冬季,利用RIS K2型探地雷达在内蒙古头道拐水文站黄河河道断面开展冰层厚度探测试验。试验使用不同频率天线探测冰厚,并与钻孔实测冰厚对比。结果显示200 MHz频率天线可探测到冰下更深部位的状况,并能够识别出冰花层。利用雷达探测图谱中电磁波传播时间和实测冰厚得到盛冰期雷达电磁波在冰内的实际传播速度为16.3cm/ns;而融化期雷达电磁波在冰内的实际传播速度小于15.0cm/ns。雷达探测结果还显示垂直于河道断面方向的冰层厚度分布不均匀。主流区是以热力学生长的颗粒冰和柱状冰为主,最大冰厚约为60cm;而非主流区是以冰花冰为主,最大冰厚约为70cm。另外,雷达图谱也可以确定冰层裂缝的具体位置、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层 探地雷达 雷达图谱 实验分析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冰凌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宝森 李春江 +2 位作者 孙凯 范钦涛 季顺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4,48,共5页
基于黄河防凌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现场采集到的视频影像,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法提取黄河沿岸关键冰凌参数,包括密集度及流速。对于冰凌密集度的提取方法,是先将摄像设备取得的视频变为单帧图像,然后对单帧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图像分割技... 基于黄河防凌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现场采集到的视频影像,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法提取黄河沿岸关键冰凌参数,包括密集度及流速。对于冰凌密集度的提取方法,是先将摄像设备取得的视频变为单帧图像,然后对单帧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得到冰凌所在区域,最后统计得出冰凌的密集度;对于冰凌流速提取,是用摄像设备取得视频图像序列,利用稠密光流法标记各图像的特征点位置,追踪特征点,从而得到移动距离,最后根据时间间隔计算得出冰凌的流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冰凌密集度 冰凌速度 测量方法 现场采集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网笼机械化抢险技术现场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宝森 汪自力 +2 位作者 王德智 谢志刚 王仲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69,共4页
为了解决大网笼的材料、结构、制作以及机械化装料、运输和机械化抛投等问题,于2004年在河南省兰考蔡集工程54坝进行了大网笼机械化抢险技术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研发成功了10—12m^3大网笼,利用自卸汽车、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 为了解决大网笼的材料、结构、制作以及机械化装料、运输和机械化抛投等问题,于2004年在河南省兰考蔡集工程54坝进行了大网笼机械化抢险技术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研发成功了10—12m^3大网笼,利用自卸汽车、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装料、运输和机械化抛投,用10min即可完成装料作业,平均5min有1辆自卸汽车在坝前循环1次。兰考蔡集工程54坝进占试验表明,大网笼机械化作业能快速形成占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笼 抢险技术 防洪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宝森 张喜泉 +1 位作者 张俊霞 李莉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 ,对相同种类和不相同种类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渗透特性、反滤特性和加筋特性等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性能差异较大 ,根据工程使用的情况不同 ,应该选择不同的土工合成材料 .在工... 通过室内试验 ,对相同种类和不相同种类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渗透特性、反滤特性和加筋特性等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性能差异较大 ,根据工程使用的情况不同 ,应该选择不同的土工合成材料 .在工程施工中 ,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和工程要求 ,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选择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土工合成材料 工程特性 物理力学性能 渗透特性 反滤特性 土工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预应力管桩丁坝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宝森 王忠福 +1 位作者 田治宗 谢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129,共5页
在分析传统堆石丁坝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预应力管桩丁坝.以花园口为例,结合正交试验原理对丁坝结构进行设计,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应力管桩丁坝结构参数变化对丁坝整体位移的影响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在分析传统堆石丁坝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预应力管桩丁坝.以花园口为例,结合正交试验原理对丁坝结构进行设计,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应力管桩丁坝结构参数变化对丁坝整体位移的影响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丁坝水平位移的贡献主次顺序为:冲刷深度>桩长>流速>桩间距>桩径>联系梁尺寸;在洪水流量为4 000m3,水流速度为3m/s,冲刷深度为16m的工况下,桩长为25m,桩间距为0.6m,桩径为600mm,联系梁尺寸为0.6m×0.6m的丁坝结构方案最优,强度折减法计算丁坝安全系数为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正交设计 FLAC3D 预应力管桩 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冰凌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宝森 冀鸿兰 张兴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
基于黄河内蒙古段系列历史冰情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冰期气温、冰期径流、流凌日期、封河日期、开河日期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三站的冰期气温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规律,并且三站的冰期气温变化趋... 基于黄河内蒙古段系列历史冰情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冰期气温、冰期径流、流凌日期、封河日期、开河日期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三站的冰期气温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规律,并且三站的冰期气温变化趋势一致,黄河内蒙古段冰期气温存在15 a左右的周期;实测径流在分析序列中不存在显著周期;三站流凌日期和封河日期整体上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冻时间缩短;流凌日期存在12 a左右的周期,封河日期和开河日期不存在显著强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时空分布 冰凌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在渗水(流土)抢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宝森 沈秀珍 程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概述了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现场模拟抢护试验,总结分析了临背河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抢护的技术措施及材料选型。现场试验表明,选用等效孔径为0.1和0.2mm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抢护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是成功的。采用软... 概述了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现场模拟抢护试验,总结分析了临背河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抢护的技术措施及材料选型。现场试验表明,选用等效孔径为0.1和0.2mm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抢护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是成功的。采用软式排水管或土工织物在背河修筑导渗沟或透水后戗,可有效解决黄河防汛抢险缺乏砂石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渗水 流土 反滤排水 黄河 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远程监测装置研发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宝森 李春江 +1 位作者 崔海涛 陈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解决冬季结冰河道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连续监测难的问题,研发了非接触式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远程监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空气耦合雷达、环境温度传感器、水面/冰面温度传感器、高清红外夜视仪、避雷器、GPS模块、远程开关控制和遥测模块、... 为解决冬季结冰河道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连续监测难的问题,研发了非接触式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远程监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空气耦合雷达、环境温度传感器、水面/冰面温度传感器、高清红外夜视仪、避雷器、GPS模块、远程开关控制和遥测模块、太阳能和风力供电互补系统、硅能电池、超长横杆和三角钢架等组成。集成后的装置可监测冰厚、水位、环境温度和冰面/水面温度等相关参数及全天候的视频图像数据,通过采用4G模块将数据回传至控制中心并自动解译雷达图谱。该装置已安装应用于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什四份险工弯道处,完整监测了2019—2020年度凌汛期冰厚和水位变化过程,采集了大量的温度和凌汛视频图像数据。该装置为冰期水文远程非接触式监测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技术,可实现全年无人值守智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厚 水位 空气耦合雷达 一体化远程监测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织物反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宝森 李莉 张俊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39,43,共3页
实践证明,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汛抢险存在很多问题,现行规范中的反滤应用准则O_(95)≤2d_(85)不适合于作为防汛抢险的反滤应用准则。通过高水压力下的常规反滤试验、高水压力下的“泥浆”试验、高水压力下的“窄缝隙”试验等三种特殊的... 实践证明,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汛抢险存在很多问题,现行规范中的反滤应用准则O_(95)≤2d_(85)不适合于作为防汛抢险的反滤应用准则。通过高水压力下的常规反滤试验、高水压力下的“泥浆”试验、高水压力下的“窄缝隙”试验等三种特殊的反滤淤堵试验,分析验证了所选等效孔径为0.20 mm的针刺无纺布和等效孔径为0.352 mm的经编土工布较适合于黄河堤防渗透破坏险情的抢险材料,从而为建立适应于防汛抢险的反滤准则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织物 反滤 试验 等效孔径 渗透 淤堵 防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防洪减灾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宝森 王卫红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7期43-46,共4页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开发与防洪问题相当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滩区治理开发和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开发与防洪问题相当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滩区治理开发和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及典型洪水漫滩情况及灾情分析,提出了五种滩区防洪减灾措施,即引洪淤滩、滩区安全建设、补偿政策、堆沙筑堤修建第二道防线和建设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滩区 防洪减灾 控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家寨水库库尾封河初期冰塞水位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宝森 李春江 +2 位作者 张防修 何鲜峰 王亚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7,33,共4页
为研究凌汛期万家寨库尾水位短期变化情况,通过解析原始资料和建立数学统计模型两种方式,分析了以水泥厂观测点为代表的万家寨库尾水位突升的现象及原因,并初步评估了水泥厂水位增长期内库区水位因子和气温因子对水位增长的影响率。分... 为研究凌汛期万家寨库尾水位短期变化情况,通过解析原始资料和建立数学统计模型两种方式,分析了以水泥厂观测点为代表的万家寨库尾水位突升的现象及原因,并初步评估了水泥厂水位增长期内库区水位因子和气温因子对水位增长的影响率。分析得出:水泥厂水位呈线性增长,上涨最高可达8.5 m;岔河口弯道地形、铁路桥墩阻冰和持续低温有助于流凌形成堆积并发展成冰塞、冰坝;不管是否考虑温度因子,岔河口水位因子的影响率均为最大,即岔河口形成冰塞、冰坝是上游水位突升的主要影响因子,这一结论可为万家寨水库防凌调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凌 水位 数学模型 冰塞冰坝 万家寨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抢险PHC管桩丁坝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宝森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23,共2页
对不抢险PHC管桩丁坝的结构及其修建技术进行了介绍,认为:①PHC管桩丁坝的结构合理、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施工工艺先进,周期较短、造价低,可达到不抢险、少维护的目的,经济效益可观;②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及环境... 对不抢险PHC管桩丁坝的结构及其修建技术进行了介绍,认为:①PHC管桩丁坝的结构合理、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施工工艺先进,周期较短、造价低,可达到不抢险、少维护的目的,经济效益可观;②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比其他桩型有着明显的优势;③急需引进或研制专业水上机动作业平台,另外还需要研究设计一套抢险施工导向装置。建议:对水上作业施工平台、振动静压预制桩接桩工艺、静压预制桩对现有工程抢险的适应性和三维实体单元结构稳定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反分析验证等进行专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工艺 新结构坝型 PHC管桩 丁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