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性的辩证法”笔谈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新颖 何言宏 +4 位作者 黄平 金理 方岩 张定浩 王晴飞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5,共10页
“地方性的辩证法”是由这几年文学创作上比较引人关注的作品和现象而提出的讨论话题,我只能说一些粗浅的感受,这些感受交织着不同的层次:一是地方性的写作面对或背对的是什么,更直白地说,它试图摆脱的束缚和限制是什么。有没有一种或... “地方性的辩证法”是由这几年文学创作上比较引人关注的作品和现象而提出的讨论话题,我只能说一些粗浅的感受,这些感受交织着不同的层次:一是地方性的写作面对或背对的是什么,更直白地说,它试图摆脱的束缚和限制是什么。有没有一种或多种有形无形的笼罩性的力量,要抽空地方性,使文学写作变得更为均质、同质,甚至空洞?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性写作的取向是向下获取自由和解放的取向,这样的取向是内在于文学本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写作 辩证法 地方性 讨论话题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千分之一——读毕飞宇的《小说课》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定浩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6期25-27,共3页
《小说课》中的毕飞宇是极其谦逊的。他一直在强调自己没有能力去谈大的问题,强调小说阅读的个人化,强调自己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谬误。而这种谦逊,通常也是出于一种自信,他相信自己触碰到了一些真问题,相信这种个人化的经验也具备某... 《小说课》中的毕飞宇是极其谦逊的。他一直在强调自己没有能力去谈大的问题,强调小说阅读的个人化,强调自己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谬误。而这种谦逊,通常也是出于一种自信,他相信自己触碰到了一些真问题,相信这种个人化的经验也具备某种普适性,如他在后记里所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好。一千个读者不可能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说课 文学 哈姆雷特 小说阅读 个人化 强调 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春成与自由而负责的自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定浩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类青年书写。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在让他们充分“享用”青春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媚少”、同质化、投机、粗糙、青年性和创作性匮乏等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是,某些异质性的、逃逸性的、分离性的、去中心化的青年文学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他们在继承了某种反叛性、创造性传统的同时,也从不断冲击边界的隐秘而沉潜的自我之中锻造出了属于他们这个代际的新的“方法”、新的“传统”。本刊设立“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的研究专辑,正是着眼于正视、凝视这样一种青年写作的两面性,既不回避他们滋生的“问题”,又要尊重并有能力发现他们的“方法”,以期为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感知时下的青年写作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本专辑作为常设性栏目,恳切地期待能得到青年作家,以及专注于青年文学研究的学者、评论家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鼓励直言性的批评,倡导在理性论争、真诚交锋中达成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青年文学 新媒介 青年作家 文学新人 分离性 反叛性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与问中重新发现徐兆寿——《西行悟道》笔谈
4
作者 何平 宋明炜 +3 位作者 张定浩 丛治辰 曾攀 唐翰存 《艺术广角》 2023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梳理和解读是徐兆寿先生一直以来所专注的一个方向,在西北这座精神的高原之上,他默默地为此做着卓越的努力,成果斐然。从《荒原问道》到《鸠摩罗什》《问道知源》,再到最新出版的著作《西行悟道》,他从西北出发,以笔为...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梳理和解读是徐兆寿先生一直以来所专注的一个方向,在西北这座精神的高原之上,他默默地为此做着卓越的努力,成果斐然。从《荒原问道》到《鸠摩罗什》《问道知源》,再到最新出版的著作《西行悟道》,他从西北出发,以笔为羽,穿大河,越群山,在这辽阔的旷野之上,用文字为我们重新建构中华古老的文明,特别是在当下的语境之下,如何拨开现代性的迷雾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徐兆寿用自己的作品为我们给出了可信的答案,他的新作《西行悟道》就是为此发出的一种呼声和呐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兆寿 《鸠摩罗什》 西行 悟道 重新建构 现代性 问道 呐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吞能吐,文学壮汉--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暨《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
5
作者 贾平凹 赵利民 +15 位作者 李国平 陈福民 黄发有 段崇轩 李秀龙 卢翎 陆梅 杨青 孟绍勇 舒晋瑜 金赫楠 金理 黄平 张定浩 黄德海 刘芳坤 《百家评论》 2017年第3期88-102,共15页
贾平凹:在我的心目中,中国有几个地方最了不起:山西、河南、山东、陕西。自古以来,陕西和山西都是“秦晋之好”。我老想起小时候读赵树理、马烽的作品,长大以后,开始写作,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学术研讨 精神状况 编年 春林 贾平凹 赵树理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