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倍拉伸聚乙烯凝胶纤维熔融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力军 刘兆峰 +3 位作者 胡祖明 诸静 张安秋 吴宗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9-92,共4页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丝经各倍热拉仲后的纤维作DSC、WAXD研究。在DSC图谱上温度为137℃、140~146℃、150~154℃和158℃(T_(m1)、T_(m2)、T_(m3)、T_(m4))处分别出现了四个峰。第一个峰表征着初生丝中“溶剂化结晶”的熔融...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丝经各倍热拉仲后的纤维作DSC、WAXD研究。在DSC图谱上温度为137℃、140~146℃、150~154℃和158℃(T_(m1)、T_(m2)、T_(m3)、T_(m4))处分别出现了四个峰。第一个峰表征着初生丝中“溶剂化结晶”的熔融,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溶剂化结晶”逐渐变为串晶结构。DSC表明,当拉伸达到12.1倍时,这种转变完成,在UHMWPE纤维中的结晶一般为正交晶系,DSC图谱的出峰情况和实验条件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看到T_(m3)峰,它衣征着在纤维中存在有六方晶系。热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发展和“拉伸三阶段机理”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熔融行为 热拉伸 凝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干燥处理对UHMW-PE冻胶丝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年慈 顾白 +2 位作者 黄景红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0-38,共9页
利用最优化实验,获得了最佳萃取和干燥条件:以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对冻胶丝进行多次萃取和5%限制收缩干燥.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声速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 DSC 分析对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胶丝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 利用最优化实验,获得了最佳萃取和干燥条件:以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对冻胶丝进行多次萃取和5%限制收缩干燥.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声速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 DSC 分析对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胶丝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胶丝收缩导致其结构的变化,冻胶丝的密度、非结晶区大分子的取向随萃取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结晶度则随之下降.经最佳萃取和干燥处理之后冻胶丝的超拉伸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萃取 取向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电子预辐照接枝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林 刘兆峰 +1 位作者 杨年慈 张安秋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了改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粘接性,通过电子预辐照接枝工艺对PE纤维表面进行改性。试验发现,在N2气氛下电子预辐照接枝反应工艺并不需要引发剂,随着预辐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接枝率增加。
关键词 电子束 接枝 高强高模量纤维 聚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干燥处理对UHMW-PE冻胶丝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年慈 顾白 +2 位作者 黄景红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了改善 UHMW—PE 冻胶丝的拉伸性能,本文对 UHMW—PE 冻胶丝的萃取和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胶丝的最大拉伸倍数依赖于萃取和干燥条件,如:萃取剂、干燥过程中的限制收缩率、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在萃取和干燥过程中的过量... 为了改善 UHMW—PE 冻胶丝的拉伸性能,本文对 UHMW—PE 冻胶丝的萃取和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胶丝的最大拉伸倍数依赖于萃取和干燥条件,如:萃取剂、干燥过程中的限制收缩率、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在萃取和干燥过程中的过量收缩会引起冻胶丝内部缺陷的产生,导致冻胶丝可拉伸性的恶化.本文以最优化实验,获得了以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对冻胶丝处理的最佳萃取和干燥条件是:多次萃取和5%限制收缩干燥.经最佳实验条件处理的冻胶丝在超高倍拉伸过程中是稳定的,并可制得强度为37.3cN/dtex 和模量为1731.0cN/dtex 的长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萃取 干燥 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凝胶丝在超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力军 胡祖明 +2 位作者 刘兆峰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53-60,共8页
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成的凝胶初生纤维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高达192倍的拉伸。得到强度和模量分别为4.4 GPa和210 GPa的聚乙烯纤维。借助于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度、取... 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成的凝胶初生纤维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高达192倍的拉伸。得到强度和模量分别为4.4 GPa和210 GPa的聚乙烯纤维。借助于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度、取向度、晶胞参数、拉伸应力、残留溶剂含量及纤维强度、模量作了测试。据此,作者认为:UHMWPE纤维在热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发展和形成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胶纤维中的溶剂被挤出,大分子发生取向;第二阶段,折叠链片晶开始被拉直,经过这个阶段,晶体密度上升约10%,熔点上升4~6℃;经第三个阶段后,晶体密度进一步上升10%,熔点再次上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半熔融纺丝 拉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拉伸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力军 胡祖明 +3 位作者 刘兆峰 诸静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62-67,共6页
本文通过恒速拉伸测力仪探讨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的拉伸流变性质,发现它的表观拉伸粘度η_(?)与拉伸形变速率ε之间的关系曲线因温度和拉伸倍数λ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三种曲线均在ε=0.005s^(-1)左右发生了重大转折,说明ε=0.... 本文通过恒速拉伸测力仪探讨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的拉伸流变性质,发现它的表观拉伸粘度η_(?)与拉伸形变速率ε之间的关系曲线因温度和拉伸倍数λ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三种曲线均在ε=0.005s^(-1)左右发生了重大转折,说明ε=0.005s^(-1)处是聚乙烯冻胶纤维在拉伸时,大分子链缠结与解缠这对矛盾的关节点。不仅η_(?)与ε的关系曲线在此处发生重大转折,而且拉伸应力σ_(?)与ε的关系曲线也在此处出现极大值。实验还发现温度对η_(?)的影响可分为二个区。在低温区,拉伸粘流活化能E_(aⅡ)=20~50kJ/mol,对应于纤维内自由体积的收缩和无定形区的变形;在高温区,拉伸粘流活化能E_(aⅠ)=150~330kJ/mol,对应于大分子链的滑移和伸直链结晶的发展,E_(aⅠ)随拉伸倍数的上升而下降。二个温度区之间的转变温度T_D=117~123℃,它受ε和λ的影响而略有变化。λ较大时,T_D较小;ε较大时,T_D就偏向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 纺丝 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P晶格内应力和晶胞参数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祖明 张安秋 江浩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59-65,共7页
高聚物在纺丝及后拉伸过程中,由于大分子运动缓慢,有相当一部分内应力尚未得到松弛,即被冻结在里面。本文以 PE 和 PP 为对象,采用声速法、TMA 法、密度梯度法、WAXS 法和计算机分峰技术,对这两种纤维进行分析,发现 PE 与 PP 的晶格应... 高聚物在纺丝及后拉伸过程中,由于大分子运动缓慢,有相当一部分内应力尚未得到松弛,即被冻结在里面。本文以 PE 和 PP 为对象,采用声速法、TMA 法、密度梯度法、WAXS 法和计算机分峰技术,对这两种纤维进行分析,发现 PE 与 PP 的晶格应变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PE 的理论模量比 PP 大一个数量级。本文计算了 PP 的晶区模量,并与文献报道的理论模量作比较,发现有两种因素影响结晶尺寸和结晶度。本文得到的结论与文献报道的 PET,PPTA 研究结果极为相似。作者认为:品格内应力存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中,它是造成品格应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聚乙烯 聚丙烯 晶胞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VA医用吸收缝线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祖明 张安秋 +1 位作者 刘兆峰 顾白 《产业用纺织品》 1989年第5期16-19,共4页
引言医用缝线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两种类型。可吸收缝线按其来源又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缝线和合成纤维缝线,其中天然可吸收缝合线主要是指传统的羊肠线和复制骨朊胶,它们的主要缺点是:
关键词 可吸收缝线 医用缝线 天然高分子 可吸收缝合线 拉伸倍数 改性纤维 取向度 溶解温度 纤维加工 股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高速纺纤维结构性能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宗铨 朱介民 +3 位作者 吴清基 张安秋 黄彬 钱宝钧 《纺织学报》 EI CAS 1986年第5期5-8,2,共5页
芳纶1414(PPTA)是新发展起来的高强、高模、耐高温纤维,采用干-湿法液晶纺丝成形。液晶溶液干-湿法纺丝过程中,空气层高度对纤维结构的形成是一关键。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纺丝速度即不同空气层高度下纺制的纤维结构性能特点。
关键词 纺丝速度 空气层 晶格 晶种 纤维截面 高速纺 热收缩应力 晶区取向 纤维结构 取向度 性能特点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芳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烫整理吸醛消臭添加剂PT-03
10
作者 陶镕 王智 张安秋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6-47,共2页
用纳米添加剂PT 0 3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 ,可降低免烫整理织物中的游离甲醛 ,提高平整度和耐磨性。通过测试PT 0 3对油脂型气体和苯乙烯气体的吸附能力可知 ,PT 0
关键词 纳米添加剂PT-03 纤维素纤维织物 免烫整理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