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内翻畸形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鑫
程晴灏
+6 位作者
张富强
樊华
张福康
张壮壮
杨永泽
张安任
郭洪章
《中国骨伤》
2025年第4期343-351,共9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s,KOA)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TKA治疗59例重度KOA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s,KOA)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TKA治疗59例重度KOA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9~81(70.90±4.63)岁;男19例,女4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组和传统组。机器人组28例,男8例,女20例,年龄(70.54±4.80)岁,病程(14.89±8.72)个月;传统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71.39±4.50)岁,病程(12.32±6.73)个月。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s,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lateral tibia component,LT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rontal tibia component,FTC)、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rontal femoral component,FF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ateral femoral component,LFC)。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8(6.5±1.5)个月。术前两组影像学(HKA、LDFA、MPTA)评价指标、膝关节活动度、VAS、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109.11±7.16)min vs.(83.90±7.85)min]、切口长度[(16.60±2.33)cm vs.(14.47±1.41)cm]、术中出血量[(106.93±6.15)ml vs.(147.97±7.62)ml]、术后下床时间[(17.86±1.84)h vs.(21.77±2.68)h]及术后6个月的FFC[(88.96±0.84)°vs.(87.93±1.09)°]、LFC[(88.57±1.10)°vs.(87.16±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机器人组KSS[(75.96±3.96)、(81.53±3.78)、(84.50±3.29)分],VAS[(3.68±0.67)、(2.43±0.79)、(0.54±0.64)分],膝关节活动度[(113.32±4.72)°、(123.93±3.99)°、(135.36±2.34)°];传统组KSS[(73.77±4.18)、(76.48±3.60)、(80.19±3.28)分],VAS[(4.16±1.04)、(3.03±0.75)、(1.42±0.76)分],膝关节活动度[(109.19±6.95)°、(119.94±6.08)°、(134.48±2.14)°]。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3、6个月KSS、VAS、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HKA[(180.39±1.95)°vs.(178.52±2.23)°]、LDFA[(89.67±0.63)°vs.(89.63±0.63)°]、MPTA[(89.44±0.55)°vs.(89.29±0.60)°],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6个月,机器人组KSS、VAS均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1、3个月,机器人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机器人组膝关节活动度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TK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TKA系统。与传统组相比,机器人组不仅可以帮助术前存在内翻畸形的患者获得更好的肢体轴线和假体对位,而且还能获得更好的影像和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内翻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学对线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永泽
程晴灏
+2 位作者
张安任
邱怡
郭洪章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膝关节的正确对线被认为是决定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长期预后的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正确的对准目标,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的对准理念和外科技术,如机械对线(mechanical alignment,MA)、运动学对线(kinem...
膝关节的正确对线被认为是决定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长期预后的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正确的对准目标,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的对准理念和外科技术,如机械对线(mechanical alignment,MA)、运动学对线(kinematic alignment,KA)和功能学对线(functional alignment,FA)3种对线技术各有特点,MA注重实现肢体的中性对齐,伸展和屈曲时平行且相等的骨间隙;KA以恢复患者的天然关节线为目标,使关节水平和角度正常并使生理性软组织平衡得到改善,努力重现接近正常的膝关节功能;其中随着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功能学对线FA,功能学对线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对齐理念,它不仅考虑到机体的下肢生理对齐,而且还旨在实现屈伸平衡,同时尊重原生软组织包膜。既做到了术中精确的恢复原位关节线的平面和斜度,又兼顾了软组织平衡,是一种更佳的对线方式。因此,正确构建患者下肢力线,有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与传统TKA相比,机器人辅助FA-TKA手术时间延长,这意味着术后感染发生概率可能性会更大,并且目前大多数研究报道的FA技术都是短期结果,对患者远期疗效尚不清楚,因此,需要长期的研究结果来支持这项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学对线
机器人辅助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内翻畸形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鑫
程晴灏
张富强
樊华
张福康
张壮壮
杨永泽
张安任
郭洪章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省人民医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
出处
《中国骨伤》
2025年第4期343-351,共9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JR10RA358)
兰州市科技厅项目(编号:2023-2-101)。
文摘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s,KOA)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TKA治疗59例重度KOA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9~81(70.90±4.63)岁;男19例,女4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组和传统组。机器人组28例,男8例,女20例,年龄(70.54±4.80)岁,病程(14.89±8.72)个月;传统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71.39±4.50)岁,病程(12.32±6.73)个月。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s,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lateral tibia component,LT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rontal tibia component,FTC)、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rontal femoral component,FF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ateral femoral component,LFC)。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8(6.5±1.5)个月。术前两组影像学(HKA、LDFA、MPTA)评价指标、膝关节活动度、VAS、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109.11±7.16)min vs.(83.90±7.85)min]、切口长度[(16.60±2.33)cm vs.(14.47±1.41)cm]、术中出血量[(106.93±6.15)ml vs.(147.97±7.62)ml]、术后下床时间[(17.86±1.84)h vs.(21.77±2.68)h]及术后6个月的FFC[(88.96±0.84)°vs.(87.93±1.09)°]、LFC[(88.57±1.10)°vs.(87.16±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机器人组KSS[(75.96±3.96)、(81.53±3.78)、(84.50±3.29)分],VAS[(3.68±0.67)、(2.43±0.79)、(0.54±0.64)分],膝关节活动度[(113.32±4.72)°、(123.93±3.99)°、(135.36±2.34)°];传统组KSS[(73.77±4.18)、(76.48±3.60)、(80.19±3.28)分],VAS[(4.16±1.04)、(3.03±0.75)、(1.42±0.76)分],膝关节活动度[(109.19±6.95)°、(119.94±6.08)°、(134.48±2.14)°]。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3、6个月KSS、VAS、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HKA[(180.39±1.95)°vs.(178.52±2.23)°]、LDFA[(89.67±0.63)°vs.(89.63±0.63)°]、MPTA[(89.44±0.55)°vs.(89.29±0.60)°],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6个月,机器人组KSS、VAS均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1、3个月,机器人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机器人组膝关节活动度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TK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TKA系统。与传统组相比,机器人组不仅可以帮助术前存在内翻畸形的患者获得更好的肢体轴线和假体对位,而且还能获得更好的影像和临床效果。
关键词
机器人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内翻畸形
Keywords
Robo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Knee osteoarthritis
Varus deformity
分类号
R684.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学对线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永泽
程晴灏
张安任
邱怡
郭洪章
机构
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JR10RA358)。
文摘
膝关节的正确对线被认为是决定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长期预后的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正确的对准目标,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的对准理念和外科技术,如机械对线(mechanical alignment,MA)、运动学对线(kinematic alignment,KA)和功能学对线(functional alignment,FA)3种对线技术各有特点,MA注重实现肢体的中性对齐,伸展和屈曲时平行且相等的骨间隙;KA以恢复患者的天然关节线为目标,使关节水平和角度正常并使生理性软组织平衡得到改善,努力重现接近正常的膝关节功能;其中随着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功能学对线FA,功能学对线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对齐理念,它不仅考虑到机体的下肢生理对齐,而且还旨在实现屈伸平衡,同时尊重原生软组织包膜。既做到了术中精确的恢复原位关节线的平面和斜度,又兼顾了软组织平衡,是一种更佳的对线方式。因此,正确构建患者下肢力线,有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与传统TKA相比,机器人辅助FA-TKA手术时间延长,这意味着术后感染发生概率可能性会更大,并且目前大多数研究报道的FA技术都是短期结果,对患者远期疗效尚不清楚,因此,需要长期的研究结果来支持这项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功能学对线
机器人辅助
全膝关节置换术
Keywords
Functional alignment
Robotic surgical procedures
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
分类号
R687.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内翻畸形的早期疗效
杨鑫
程晴灏
张富强
樊华
张福康
张壮壮
杨永泽
张安任
郭洪章
《中国骨伤》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功能学对线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杨永泽
程晴灏
张安任
邱怡
郭洪章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