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环境下的可靠存储技术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挥 张宇蒙 陈俊 《中兴通讯技术》 2015年第5期27-31,共5页
针对分布式容错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两点关键要求:降低冗余开销、提高节点修复效率。分析目前主流的容错策略:复制、纠删码、再生码、基于局部可修复码,并认为这些容错策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设计出容错能力、计算效率及存储利用率... 针对分布式容错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两点关键要求:降低冗余开销、提高节点修复效率。分析目前主流的容错策略:复制、纠删码、再生码、基于局部可修复码,并认为这些容错策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设计出容错能力、计算效率及存储利用率更高的容错策略,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可靠性 分布式存储 容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再生码的大数据存储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显霞 李挥 +4 位作者 张宇蒙 侯韩旭 周泰 郭涵 张华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4-63,共10页
随着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大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因而需要在存储系统中引入冗余.基于复制的传统策略虽然简单,但其存储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均不高.纠删码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复制策略的有效存储方式,然而,当系统中有文件丢失时,纠删... 随着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大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因而需要在存储系统中引入冗余.基于复制的传统策略虽然简单,但其存储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均不高.纠删码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复制策略的有效存储方式,然而,当系统中有文件丢失时,纠删码(如Reed-Solomon,RS)需要较高的通信负载来进行文件修复,而且编解码效率不高.针对RS码的不足,在分布式系统中引入一种新颖的再生码,称为二元再生码(binary regenerating codes,BRGC).在Hadoop分布式存储系统中部署和实施了二元再生码和RS码.实验结果表明,BRGC在编解码效率和修复带宽上均优于RS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存储系统 纠删码 RS码 二元再生码 HADO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丛枝菌根共生机制对不同形态磷的解吸效率 被引量:4
3
作者 宁晨 向雪莲 +3 位作者 张宇蒙 王小丹 张采依 林先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目的】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之一。由于土壤胶体中复杂的化学过程,导致水溶态磷常常被固定和吸附成为迟效态,因而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的共生分泌胞外酶等有机分泌物促进土壤磷素释放,从而使其适应低磷... 【目的】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之一。由于土壤胶体中复杂的化学过程,导致水溶态磷常常被固定和吸附成为迟效态,因而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的共生分泌胞外酶等有机分泌物促进土壤磷素释放,从而使其适应低磷环境。本研究通对杉木幼苗与丛枝菌根(AM)接种,研究其共生体在磷限制和磷添加条件下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利用效率,明晰杉木-AM共生体对土壤异质磷素的偏向性及影响杉木林内土壤有效磷的关键因子。【方法】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模拟杉木幼苗在磷限制或非限制条件下,测定杉木幼苗在不同磷形态生长包中菌根胞外酶活性以及杉木养分、菌根侵染率指标。【结果】在磷添加情况下,接种AM菌根的杉木幼苗植株磷含量高于未添加磷的处理组。除矿物磷处理组之外,其他磷源处理的植株碳含量都呈现磷添加高于未添加磷的情况。同时,氮元素的累积也呈现出与植株碳含量相似的状况。由于磷分需求的满足,杉木幼苗诱导根系和共生菌根群落向其他养分元素的获取,从而导致对有机碳源分解相关的β-葡萄糖苷酶和有机氮源分解相关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且在有机磷和复杂矿物态磷源的处理组中尤为明显。而在缺磷条件下,菌根群落更偏向于正磷酸盐和铁吸附磷的利用,同时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有机磷源处理中大幅提高。通过根系调查发现,菌根侵染率并非受到磷添加/非磷添加的影响,而主要受到提供磷源处理的影响。【结论】在杉木幼苗管理和人工造林过程中应同时考虑立地条件及施用磷肥的形态,在土壤有效磷充足的情况下以补充有机磷为主,而在磷限制状态时补充正磷酸盐或是吸附态磷为主,以使杉木生长和养分累积达到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幼苗 丛枝菌根 磷形态 磷胁迫 胞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