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油水平井井筒重构重复压裂关键技术——以鄂尔多斯盆地西233区YP3井为例
1
作者 齐银 王磐 +5 位作者 白建文 任佳伟 康博 白宇恩 张宇硕 李转红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7,共9页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老井在长期生产后,存在低压低产、供液不足、井筒完整性失效、储层现状不明确的问题。为此,以西233区页岩油老井为例,综合多项测试和模拟手段,开展了水平井井筒重构重复压裂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井筒完...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老井在长期生产后,存在低压低产、供液不足、井筒完整性失效、储层现状不明确的问题。为此,以西233区页岩油老井为例,综合多项测试和模拟手段,开展了水平井井筒重构重复压裂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井筒完整性评价,明确套中固套井筒重构是页岩油老井重复压裂的有效手段;井下压力计+连续油管分布式光纤测试明确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初次压裂各段吸液水平呈现非均质性;通过构建目标井组重复压裂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型,优化了各段补能液量、形成了最佳的布缝模式及改造参数。研究成果经现场应用,裂缝形态以双翼对称裂缝为主,形成了较大范围的SRV,日产油由1.5 t提升至10 t以上,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该技术的成功为页岩油老井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上的突破和支持,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水平井 井筒重构 重复压裂 增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对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宇硕 张家琦 +6 位作者 赵建军 顾爱侠 秦鹏 程鑫颖 金佳桐 周茜 赵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1,共11页
为促进我国废弃大白菜外叶的高值化利用,以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cabbage outer leaves’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F)为对象,采用高温高压、超微粉碎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3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明确不同改性对CIF结构和功能... 为促进我国废弃大白菜外叶的高值化利用,以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cabbage outer leaves’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F)为对象,采用高温高压、超微粉碎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3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明确不同改性对CIF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后的CIF表面结构粗糙多孔,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结晶度增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高温高压改性对CIF持水力、膨胀力、胆固醇吸附能力和胆酸钠吸附能力的改善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13.08%、151.32%、294.98%和131.75%;超微粉碎对CIF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改善效果最好,提高了110.05%,且具有最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发酵改性对CIF的持油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改善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33.13%、118.18%和31.00%。综上,3种改性后的CIFs在调节血糖血脂和抗氧化活性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作为良好的功能性食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不溶性膳食纤维 高温高压 超微粉碎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对低脂猪肉丸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张宇硕 赵书琪 +4 位作者 孟宪华 曹云如 高爽 代屿晴 周茜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3,共8页
为探究不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对低脂猪肉丸品质的影响,以高温高压改性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from high temperature-high pressure treated outer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H-CIF)为原料,研究不同H-CIF添... 为探究不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对低脂猪肉丸品质的影响,以高温高压改性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from high temperature-high pressure treated outer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H-CIF)为原料,研究不同H-CIF添加量(1.0%、1.3%、1.6%、1.9%、2.2%、2.5%,m/m)对低脂猪肉丸感官品质、质构特性、色泽、保水性、蒸煮损失率和冻融损失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低脂猪肉丸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添加H-CIF低脂猪肉丸感官品质得到有效改善,色泽偏黄,保水性提高,蒸煮损失率和冻融损失率降低,硬度与内聚性未发生显著变化、弹性稍有升高、咀嚼性显著升高。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显示,醛类、酮类和醇类等是低脂猪肉丸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9%H-CIF低脂猪肉丸脂肪氧化产物相对含量降低。综上,在低脂猪肉丸中添加H-CIF对其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膳食纤维 低脂猪肉丸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类化合物的种类、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书琪 张宇硕 +5 位作者 吴丽飞 陈泽豪 曹煜 周良付 赵文 周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35-445,共11页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酚酸,是杜仲、金银花等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绿原酸类化合物研究主要集中含量测定、提取方法优化和生物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等方面。近20多种植物均已检测到不同种类的绿原酸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多集中于水提...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酚酸,是杜仲、金银花等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绿原酸类化合物研究主要集中含量测定、提取方法优化和生物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等方面。近20多种植物均已检测到不同种类的绿原酸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多集中于水提取、有机溶剂提取、酶解提取、物理辅助提取和基于临界技术的新型提取方法,研究表明绿原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调节血糖血脂、抑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此进行总结和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优化提取方法,开发适合产业化生产的提取制备工艺,明确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其作为抗氧化剂、抑菌剂和防腐剂等的应用价值以及绿原酸类化合物在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种类 提取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宇硕 白永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7,共7页
文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12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 文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12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水平明显提高,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影响集约度水平的四个因素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主导因素由土地利用程度逐渐转变为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各因素的空间差异也十分明显,城市土地集约度的空间形态呈以嘉峪关市和金昌市—武威市和兰州市—庆阳市为中轴线的"三轴点"式格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 时空差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海洋经济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 被引量:46
6
作者 赵林 张宇硕 +2 位作者 吴迪 王永明 吴殿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1-2012年沿海11个省市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要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非期望产出对于...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1-2012年沿海11个省市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要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非期望产出对于海洋经济效率具有明显影响。2.2001年以来海洋经济效率演变分为波动下降(2001-2008)和缓慢上升(2009-2012)两个阶段;区域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3空间上呈现由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向以天津、上海、广东为中心的三极格局演进的趋势;省际变化特征各异。最后对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提高海洋经济效率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效率 非期望产出 SBM模型 时空特征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林 张宇硕 +2 位作者 焦新颖 吴迪 吴殿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95-1504,共10页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2005~2014年河南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2005~2014年河南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空间格局上呈自西北向东南衰减的半环带圈层结构。2基本公共服务在市际尺度上具有显著的全局与局部自相关特征,随时间呈现集聚-分散-集聚的演变模式;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明显。3空间杜宾模型检验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空间上存在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河南省 空间格局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7
8
作者 白永平 张宇硕 李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9-1016,共8页
基于2000和2008年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手段,对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呈东西分异和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特征,经济发达、较发达县域零... 基于2000和2008年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手段,对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呈东西分异和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特征,经济发达、较发达县域零星散布在甘肃黄河谷地和青海河湟谷地,而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县域分别集中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兰州市和白银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外围地带存在较大的经济低谷;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尤其突出,表明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经济发展的初中期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总体较为稳定,局部波动明显;整体极化作用持续增强,兰州市周边大多不发达县域保持不变,个别欠发达县域仍向不发达县域退化且加剧连片分布态势;局部扩散作用逐渐显现,西宁市周边大多不发达县域向欠发达县域转化,亦呈现连片分布格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差异的"金字塔"位序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缺乏中等水平县域经济的过渡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时空差异 因子分析 GIS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春燕 张宇硕 王录仓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21,140,共8页
以甘肃省14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影响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法,对甘肃省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转换速度、产业转换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产业结构转... 以甘肃省14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影响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法,对甘肃省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转换速度、产业转换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差距较大,且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差距显著,但大都在向合理化方向转换;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水平与转换速度水平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换 转换能力 转换速度 转换方向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GlobeLand30耕地数据质量检查方法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吉羽 彭舒 +2 位作者 陈军 廖安平 张宇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8,共7页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 Land30研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和研发数据质量检查方法,降低地表覆盖10大类型分类提取的错判率与漏判率。本文以耕地为例,分析了影响全球耕地信息提取的主要质量因素,凝练了耕地的地域分布、人文相关知识...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 Land30研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和研发数据质量检查方法,降低地表覆盖10大类型分类提取的错判率与漏判率。本文以耕地为例,分析了影响全球耕地信息提取的主要质量因素,凝练了耕地的地域分布、人文相关知识、时空稳定性、物候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构建了基于知识的数据质量检查规则,设计了由整体到局部、分区域检查与修改交互式处理的策略,形成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全球耕地数据质量检查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展了Globe Land30耕地数据质量检查,将耕地数据精度提高到了83.06%。该方法对地理国情及其他地表覆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数据质量检查 全球地表覆盖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宇硕 卢宪旺 +6 位作者 关洪武 张卫兵 孙宝军 冀贺莲 田雅慧 李佳琦 赵大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4-782,共9页
2019年7月—2020年5月,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基于公里网格布设方法首次对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哺乳动物和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日为11886 d。结果表明:可确定野生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有2936张,其中哺乳动物和鸟类分... 2019年7月—2020年5月,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基于公里网格布设方法首次对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哺乳动物和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日为11886 d。结果表明:可确定野生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有2936张,其中哺乳动物和鸟类分别为5目8科13属13种和6目16科30属37种。哺乳动物中相对多度指数居前3位的是松鼠(Sciurus vulgaris)、蒙古兔(Lepus tolai)和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居前3位的是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山噪鹛(Garrulax davidi)和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地 哺乳动物 鸟类 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多尺度特征与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宇硕 吴殿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对2000年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进行估算,采用多层次空间统计法、相关分析法和玫瑰图法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土地利用因素、社会... 对2000年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进行估算,采用多层次空间统计法、相关分析法和玫瑰图法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土地利用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净初级生产力(NPP)、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京津冀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低值区分布于东南部平原区,粮食生产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5年仅粮食生产服务上升,净初级生产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服务均下降。(2)粮食生产与水源涵养、粮食生产与土壤保持表现出权衡关系,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表现为协同关系,这3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均呈增强趋势。(3)耕地的粮食生产服务上升,土壤保持服务下降,各地类的净初级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4)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增强主要归因于土地利用因子,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林地和草地增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多尺度分析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 被引量:51
13
作者 张文慧 吕晓 +2 位作者 史洋洋 孙丕苓 张宇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88,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为开展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涨落势图谱分析。研究结果:(1)1990—2018年黄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为开展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涨落势图谱分析。研究结果:(1)1990—2018年黄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地,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04%和2.49%;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15%和0.17%。(2)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单元以草地与未利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广泛分布在除阿拉善中部以外的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空间分布较集中;其次是耕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相互转换,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榆林市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南部以及黄河入海口附近,空间分布集中;(3)两个时序单元内,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均为草地,且上、中、下游地区涨落势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较清晰地展示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特征,能为摸清转型规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型 地学信息图谱 图谱单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评价——来自中国114个地级市的检验 被引量:30
14
作者 聂雷 王圆圆 +1 位作者 张静 张宇硕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展开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4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测度,继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不同... 展开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4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测度,继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绿色转型绩效差距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首先,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绩效的高低主要依赖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效果,环境转型绩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然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发展存在周期性特征,但由于四类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不同,转型效果也存在差异;最后,城市绿色转型总体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的组内差距整体都呈现扩大的趋势,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组内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大,均值为0.1585,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小,均值为0.0858,组内差距的缩小是总体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绩效 主成分分析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