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配合施用提高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仁浪 刘思琴 +3 位作者 张宇柔 冯冬菊 侯凯 吴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23,共12页
[目的]白芷留种繁育生产中缺乏施肥技术,造成白芷种子产量低,质量不稳定。为此,研究了用于白芷良种繁育及种子高效生产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以白芷品种‘川芷2号’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四川省... [目的]白芷留种繁育生产中缺乏施肥技术,造成白芷种子产量低,质量不稳定。为此,研究了用于白芷良种繁育及种子高效生产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以白芷品种‘川芷2号’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四川省成都市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三因素为氮(N)、磷(P_(2)O_(5))和钾(K_(2)O)肥,分别设4个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于白芷收获期,测定种子产量、千粒重、长度、宽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生活力;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施肥处理下的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氮、磷和钾肥的推荐施肥量。[结果]当N、P_(2)O_(5)和K_(2)O用量分别为180.6、306.5和149.8 kg/hm^(2)(N_(2)P_2K_(2))时,白芷种子产量、千粒重、长度、宽度、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与不施肥(N_0P_0K_0)相比分别提高了83.3%、27.3%、16.4%、18.9%、23.3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24.0个百分点和28.2%。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白芷种子产量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N_(2)P_2K_(2)处理的加权关联度和等权关联度系数均最高,分别为0.825和0.824;其次是N_1P_2K_1处理(N 90.3、P_(2)O_(5) 306.5、K_(2)0 74.9 kg/hm^(2)),分别为0.745和0.751。在施肥区间内,白芷种子产量均随氮、磷和钾肥任一单种肥料施用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_(2)P_(2)K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氮、磷和钾肥对白芷种子产量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N_(2)P_(2)K_(2)处理下的施肥水平有利于提升氮、磷、钾的肥效。由拟合白芷种子产量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可得出,当N、P_(2)O_(5)和K_(2)O养分用量分别为177.0、274.6和133.7 kg/hm^(2)时,白芷种子产量最高,为1766.6 kg/hm^(2)。[结论]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显著提高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氮肥(N)、磷肥(P_(2)O_(5))和钾肥(K_(2)O)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77.0、274.6和133.7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1.55: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氮磷钾肥 种子产量 种子质量 最优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ZJ-17配合有机肥和化肥施用对白芷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思琴 江美彦 +6 位作者 刘仁浪 张宇柔 侯凯 冯冬菊 徐东北 郑全林 吴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11-1922,共12页
【目的】盲目施用化肥严重影响川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的产量和品质。研究白芷根际真菌配合有机无机肥施用的适宜用量,为白芷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绿色施肥技术。【方法】田间试验在四川遂宁进行,供试菌剂为从白芷根际分... 【目的】盲目施用化肥严重影响川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的产量和品质。研究白芷根际真菌配合有机无机肥施用的适宜用量,为白芷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绿色施肥技术。【方法】田间试验在四川遂宁进行,供试菌剂为从白芷根际分离筛选出的黑曲霉ZJ-17(Aspergillus niger ZJ-17)制成的微生物菌剂(ZJ-17)。共设8个处理:半肥(T1)、全肥(T2)、半肥+种施ZJ-17(T3)、半肥+ZJ-17灌根(T4)、全肥+ZJ-17种施(T5)、全肥+ZJ-17灌根(T6),以不施肥(T0)和全肥+种施市售黑曲霉(有效活菌数≥100亿/g,T7)为对照。全肥量为油枯750 kg/hm2、尿素139.5 kg/hm2、过磷酸钙2193.8 kg/hm2、硫酸钾240 kg/hm2,半肥为上述各肥料施用量减半。菌液孢子含量3.0×108 CFU/mL,施用量30 L/hm2,每个小区0.06 L,种施菌剂在播种时均匀浇在种子表面,灌根在次年3月进行。播种后每两个月取一次植株样品,共取5次,用于测定白芷农艺性状、植株养分含量。于收获期测定白芷根部品质和产量,并采用荧光定量法调查各处理土壤黑曲霉定植情况。【结果】种施菌剂有利于黑曲霉在土壤中定植,定植率显著优于菌剂灌根处理(P<0.05),市售黑曲霉也能定植于土壤。与仅全肥(T2)处理比,种施菌剂(T5)处理显著提高了收获期白芷株高、根长和根粗,分别显著增加11.57%、10.85%和16.70%(P<0.05),根部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显著增加16.33%和19.94%(P<0.05),根部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37.73%、21.18%和28.75%,香豆素类成分积累量也显著增加(P<0.05),且效果显著优于黑曲霉ZJ-17菌剂灌根(T6)处理和市面购买黑曲霉(T7)处理;半肥条件下,种施黑曲霉ZJ-17菌剂(T3)使收获期白芷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分别显著增加9.82%和22.45%(P<0.05)。【结论】常规有机肥和化肥用量下,种子表面浇施黑曲霉ZJ-17菌剂能显著促进白芷生长、养分吸收和香豆素类成分积累量,提高白芷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本实验室鉴定的黑曲霉ZJ-17菌株制备的菌剂效果显著好于市售菌剂,但采用生育中期(3月)灌根的方法施用该菌剂的效果不明显。在半肥条件下,种施黑曲霉ZJ-17菌剂可显著提高白芷中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但产量和经济效益低于全肥条件下种施黑曲霉ZJ-17菌剂处理。需进一步研究实际生产中保障产量且增加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肥料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白芷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黄金鲫鱼源蜡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耐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振超 陈玉珂 +5 位作者 高永生 王森 雷新雨 于梦楠 张宇柔 张东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3-892,共10页
为筛选出适合制作水产微生态制剂的黄金鲫Carassius auratus鱼源益生菌,从黄金鲫肠道分离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体外抑菌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筛选,筛选菌株经纯化培养后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及分子特征进行鉴定;采用紫... 为筛选出适合制作水产微生态制剂的黄金鲫Carassius auratus鱼源益生菌,从黄金鲫肠道分离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体外抑菌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筛选,筛选菌株经纯化培养后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及分子特征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稀释涂布平板计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细菌活菌数与OD值的线性曲线,测定细菌对高温、酸性、胃液、肠液、胆盐耐受能力;通过固定黄金鲫体外肠道黏液蛋白模型,结合荧光标记物Hoechst 3325标记细菌法,检测细菌对黄金鲫肠黏液蛋白的黏附能力,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检测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从黄金鲫肠道中共分离出5株具有产酶能力的细菌,其中HJJ-1菌株具备较好的产酶特性,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且对多种药物敏感;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及益生效果评价,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HJJ-1株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一致性达100%,结合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最终鉴定HJJ-1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菌株OD600 nm值(x)与活菌数(y)的回归方程式为y=5.4933e^7.8238x(R^2=0.9902),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酸性、耐胃液、耐肠液、耐胆盐等特点,可黏附于黄金鲫肠道黏液蛋白,且安全性良好。研究表明,本试验中最终筛选出的黄金鲫鱼源蜡状芽孢杆菌性能优良且安全,具有潜在的益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蜡状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梦楠 陈玉珂 +6 位作者 张宇柔 雷新雨 王嘉婧 高永生 Mahmoud MElsadek 王秋举 张东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3,共4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动物性蛋白源短缺和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给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具有利于转化传统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机体健康水平和...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动物性蛋白源短缺和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给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具有利于转化传统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机体健康水平和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从国内外关于微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水产动物的有益作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微生态发酵饲料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饲料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的5G移动通信网络吞吐量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巍 江礼云 +3 位作者 李慧 杨晓玉 文照华 张宇柔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在实现通讯数据传输时,由于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传输速率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网络吞吐量。针对这一问题,引入非正交多址技术,开展对5G移动通信网络吞吐量优化方法研究。通过构建5G移动通信网络评估模型、移...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在实现通讯数据传输时,由于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传输速率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网络吞吐量。针对这一问题,引入非正交多址技术,开展对5G移动通信网络吞吐量优化方法研究。通过构建5G移动通信网络评估模型、移动信号抗干扰优化、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的网络覆盖增强、5G移动网络切换技术性能优化等,提出一种全新的网络优化方法。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网络吞吐量,证明优化方法具有一定应用可行性,能够在保证信号传输稳定且传输速率更高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对其吞吐量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 5G网络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叶日中花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张力凡 魏玉婷 +1 位作者 张宇柔 韩宁欣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4期41-43,共3页
本文研究冰叶日中花对土壤改良作用,探究了KCl、MgCl2、Na2CO3对冰叶日中花幼苗和成株的胁迫作用,结果表明:盐分浓度适宜会促进幼苗的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致死;其成株可将土壤中的KCl、MgCl2吸收使土壤中的盐分减少,效果... 本文研究冰叶日中花对土壤改良作用,探究了KCl、MgCl2、Na2CO3对冰叶日中花幼苗和成株的胁迫作用,结果表明:盐分浓度适宜会促进幼苗的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致死;其成株可将土壤中的KCl、MgCl2吸收使土壤中的盐分减少,效果明显,说明冰叶日中花具有修复改良盐碱地的作用.且利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冰叶日中花的子叶进行结构学显微解剖观察,结果显示冰叶日中花无特定的泌盐结构,盐碱由植株内部细胞进行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叶日中花 耐盐碱 幼苗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