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变电站建筑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洋帆 张宇峰(指导) +2 位作者 蔡振华 张军 刘倩妮 《建筑节能》 CAS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以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广州为例,使用动态能耗模拟软件DeST-C对该地区某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建筑能耗进行模拟,研究在无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空调能耗随外墙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屋面... 以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广州为例,使用动态能耗模拟软件DeST-C对该地区某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建筑能耗进行模拟,研究在无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空调能耗随外墙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屋面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外窗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外窗遮阳系数的增大而升高。当进行节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外墙的热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DeST-C软件 空调能耗 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湿环境对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热湿舒适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雪 张宇峰(指导) +2 位作者 张仲军 金玲 刘倩妮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6期84-92,共9页
为探寻高湿环境对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有效评价不同热湿环境下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的热、湿反应,在人工气候室开展人体热舒适实验,涵盖从中性温度到高温(27℃、31℃、36℃)3种温度下的高湿(70%、80%、90%)工况,累计210人次,... 为探寻高湿环境对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有效评价不同热湿环境下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的热、湿反应,在人工气候室开展人体热舒适实验,涵盖从中性温度到高温(27℃、31℃、36℃)3种温度下的高湿(70%、80%、90%)工况,累计210人次,实验过程中获取受试者的热反应(热感觉、热舒适等)、湿反应(湿感觉、湿可接受度)、生理反应(皮肤温度,出汗蒸发率等)。实验结果显示相对湿度对人体热湿反应的影响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中性温度下,不同相对湿度之间人体热湿感觉无显著差异;在偏热温度下,高湿显著增加了人体热湿感觉以及闷热感,显著降低了人体热舒适程度以及热湿可接受度。生理反应方面,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对除血压以外的皮肤温度、出汗蒸发率、心率均有显著影响。还建立了高湿环境下各热湿反应、生理反应与标准有效温度SE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表明基于热等效的SET指标可以较好地揭示高湿环境下,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热湿反应以及生理参数随热湿环境变化的规律。并依据生理反应与SET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面临蓄热风险的安全温湿度上限值;同时也根据热湿可接受百分比与SET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不同等级环境下兼顾夏热冬暖地区人群热、湿舒适性的温湿度上限值。研究结果可为营造夏热冬暖地区舒适健康的室内热湿环境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湿 热舒适性 湿舒适性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