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螺杆榨油机榨螺与榨笼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学阁 伍毅 阮竞兰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2年第3期47-49,共3页
综合叙述了各种双螺杆榨油机榨膛内榨螺及榨笼的不同结构形式,详细分析了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总结出双螺杆榨油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榨油机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双螺杆榨油机 榨笼 榨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带压延黏附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学阁 赵光辉 +1 位作者 鲍曼雨 汪瑞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加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压延是面食生产的重要工艺。但是面团含水量高,压延时面带极易黏附“绕辊”而引发断裂,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加工机械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从面食加水量现状和面团...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加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压延是面食生产的重要工艺。但是面团含水量高,压延时面带极易黏附“绕辊”而引发断裂,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加工机械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从面食加水量现状和面团黏附机理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其次主要综述了目前解决面带黏附的四类方法,它们分别是机械剥离;降低含水量;降低压延辊表面张力;调整面带流变学特性;并对不同方法的使用特点、原理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最后从表面工程技术角度,对解决面带黏附技术进行了展望,为解决面食加工中的黏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延辊 面带 表面黏附 防黏附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水量和压延比对面带压延黏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学阁 詹华 +2 位作者 王亦奇 李世岩 汪瑞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选用35%~65%加水量和10%~55%压延比2组工艺参数,采用自制黏附测试平台研究面带黏附能力,同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LF-NMR)分析35%~55%加水量对面团内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并使用面筋网络分析法研究55%加水量的面团在25%~55%不同压延比下的... 选用35%~65%加水量和10%~55%压延比2组工艺参数,采用自制黏附测试平台研究面带黏附能力,同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LF-NMR)分析35%~55%加水量对面团内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并使用面筋网络分析法研究55%加水量的面团在25%~55%不同压延比下的面筋网络变化。结果表明,加水量在35%~45%时,面带黏附能力偏低且数值增长缓慢,加水量在45%~65%区间时,面带黏附能力急速增长。强、弱结合水是面团内水分存在的主要形式,加水量提高,面团内弱结合水的比例增大,强结合水的比例逐渐降低。压延比增大面带黏附能力成线性规律增加,并且会破坏面筋网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水量 压延比 黏附 核磁共振 面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延辊表面面带黏附行为的研究
4
作者 张学阁 贾甲 +2 位作者 李鸿印 赵光辉 汪瑞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制品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压延辊是面食加工装备的重要部件,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装备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重要技术。为解决面带黏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面团粘性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认为面团的持水能力是...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制品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压延辊是面食加工装备的重要部件,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装备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重要技术。为解决面带黏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面团粘性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认为面团的持水能力是调控面团粘性的一个主要因素。然后归纳了面团黏附的三种形式,着重分析了压应力对黏附效果的影响,认为压应力使面团组织致密化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面团与界面处的真实接触面积。最后对比分析涂层的综合性能(机械性能和疏水性能),认为低表面能的无机材料是当前在压延辊表面构建防粘涂层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食装备 面带 压延辊 防黏附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水混合器转子动力特性理论研究
5
作者 张学阁 贾甲 +1 位作者 耿思增 梁晓军 《粮食加工》 2015年第2期52-54,共3页
通过理论研究得到了粉水混合器转子的5阶临界转速,给出了对应的各阶振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子的动态响应情况,得到了转子在水流冲击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了因水流冲击引起的振动等级,为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连续式和面机 粉水混合器 转子 动力学特性 幅频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压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阮竞兰 张学阁 杨丽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2,共4页
研究了双螺旋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压力的关系。根据现有双螺旋榨油机榨螺的实体模型,通过构建榨膛内油料的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榨膛内的油料进行分析,得出榨膛内油料受到的压力沿着榨螺螺旋线方向递增,而非沿着榨螺轴线... 研究了双螺旋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压力的关系。根据现有双螺旋榨油机榨螺的实体模型,通过构建榨膛内油料的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榨膛内的油料进行分析,得出榨膛内油料受到的压力沿着榨螺螺旋线方向递增,而非沿着榨螺轴线方向变化;榨螺的结构参数及压榨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与榨膛内油料所受压力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榨油机 榨螺参数 榨膛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粉智能干燥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晓军 李世岩 +3 位作者 李林林 王金永 贾甲 张学阁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7年第5期62-64,共3页
对国内现有米粉干燥技术及设备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现有干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优缺点及适应性;提出借鉴挂面智能干燥技术进行米粉干燥,并对该技术及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米粉 干燥 现状 智能干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榨油机压榨比及其分配理论计算模型建立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阮竞兰 杨丽彦 张学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通过对螺旋榨油机工作原理的分析,明确了机内物料实际呈现状态以及各级压榨比的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螺旋榨油机压榨比及其分配理论计算模型的两种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建立了压榨比及其分配的两种理论计... 通过对螺旋榨油机工作原理的分析,明确了机内物料实际呈现状态以及各级压榨比的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螺旋榨油机压榨比及其分配理论计算模型的两种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建立了压榨比及其分配的两种理论计算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榨油机 压榨比 理论计算模型 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榨油机空余体积与压力关系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伍毅 张学阁 阮竞兰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5期22-25,63,共5页
为探讨双螺杆榨油机榨膛内空余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和建立了双螺杆榨油机空余体积与压力的数学模型,利用Pro/E软件进行了仿真模拟与对比,并在ANSYS模拟数据的基础上,以压缩比为桥梁,给出了榨膛内空余体积与压... 为探讨双螺杆榨油机榨膛内空余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和建立了双螺杆榨油机空余体积与压力的数学模型,利用Pro/E软件进行了仿真模拟与对比,并在ANSYS模拟数据的基础上,以压缩比为桥梁,给出了榨膛内空余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榨油机 空余体积 压缩比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椒盐噪声的迭代自适应加权均值滤波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承刚 张建 +3 位作者 施赣明 张学阁 谢敬心 徐世许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针对传统的均值滤波和多种中值滤波不能有效去除高密度椒盐噪声的不足,提出一种迭代自适应加权均值滤波算法。为了能够对图像外围的像素点进行滤波,沿四周进行图像扩展。根据椒盐噪声的极值特性,将像素点分为噪声点和信号点,噪声点采用... 针对传统的均值滤波和多种中值滤波不能有效去除高密度椒盐噪声的不足,提出一种迭代自适应加权均值滤波算法。为了能够对图像外围的像素点进行滤波,沿四周进行图像扩展。根据椒盐噪声的极值特性,将像素点分为噪声点和信号点,噪声点采用多轮迭代,利用前次滤波的结果,求取滤波窗口非噪声点灰度值的加权均值,基于与窗口中心像素的空间距离计算加权系数;信号点保持原值。滤波窗口尺寸根据窗口内是否含有非噪声点自适应地由小变大。选用5种不同的算法在噪声密度20%~80%范围内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4种算法相比,在低密度噪声时,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SSIM)优势明显,在80%高密度噪声时仍然保持突出效果,PSNR值至少提高4.26 dB,验证了该算法对高密度椒盐噪声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很好地保持图像的纹理边缘和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盐噪声 图像扩展 均值滤波 中值滤波 迭代自适应加权均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米加工设备及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培 张学阁 +2 位作者 赵光辉 薛庆林 徐考群 《粮食加工》 2022年第3期45-47,共3页
随着人们对藜麦及其产品认知的加深、我国藜麦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大及市场对藜麦产品需求的日渐增多,急需藜麦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完善和创新。目前国内藜麦加工多采用南美引进的传统湿法加工技术,存在出米率低、加工成本高、水资源浪... 随着人们对藜麦及其产品认知的加深、我国藜麦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大及市场对藜麦产品需求的日渐增多,急需藜麦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完善和创新。目前国内藜麦加工多采用南美引进的传统湿法加工技术,存在出米率低、加工成本高、水资源浪费、环保压力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藜麦米干法加工工艺,并对其各工段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解析。对国内藜麦加工产业的技术提升和进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米加工 加工现状 干法工艺流程 调质固胚 留胚脱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粉工业化生产发展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鸿印 梁晓军 +3 位作者 张学阁 张培 王超 刘雨泽 《粮食加工》 2022年第2期19-21,共3页
米粉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品,近年来需求量越来也大。论述了米粉工业化生产发展现状,探究了从开始的原粮选择到最后的计量包装各个环节生产工艺,分析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痛点,提出了行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了全封闭智能... 米粉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品,近年来需求量越来也大。论述了米粉工业化生产发展现状,探究了从开始的原粮选择到最后的计量包装各个环节生产工艺,分析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痛点,提出了行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了全封闭智能干燥系统在米粉老化和干燥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米粉生产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全封闭智能干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