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某矿车驾驶室内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学丘
陈剑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4期88-91,144,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重大科技资助专项(08010202011
08010201002)
-
文摘
针对某矿车驾驶室,运用矩阵求逆法计算驾驶室悬置车身侧的力,并基于耦合间接边界元法求解驾驶室耦合系统在该激励下的驾驶员右耳声压,找出关注频率。在该频率下进行面板贡献量分析,找出对场点声压主要贡献的面板。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貌优化提高顶棚的第1阶固有频率和在主要正贡献面板上加动力吸振器的方法有效地降低驾驶员右耳在80 Hz处的峰值声压,达12.82 dB。
-
关键词
声学
声振耦合
面板贡献量
形貌优化
动力吸振器
-
Keywords
acoustics
structure-acoustics coupling
panel contribution
topography optimization
dynamic vibrationabsorber
-
分类号
TB535.1
[理学—声学]
-
-
题名挖掘机驾驶室内低频噪声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徐淑玲
陈剑
韩全
张学丘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4年第5期24-28,共5页
-
文摘
建立某型挖掘机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声腔有限元模型及耦合声腔边界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获得驾驶室的结构模态参数和声模态分布。基于模态法计算20~250 Hz内的振动响应,将其作为边界条件,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驾驶室左耳耦合声压,与实车工况下测得的左耳声压进行对比,预测车内振动噪声并确定主要噪声频率。对峰值频率进行声学贡献量分析,识别出贡献较大板件,为同类型工程机械驾驶室低噪声设计提供重要的流程思路和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模态-力响应
耦合声压
面板贡献量
-
Keywords
FEM
vibration response based on modal
coupling SPL
panel contribution
-
分类号
TU62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电驱刚体模态对某电动车路噪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学丘
呼华斌
陈赞
桑志国
毛杰
-
机构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7-202,共6页
-
文摘
某纯电动汽车在粗糙路面上以60 km/h匀速行驶时,主观评价会有严重的压耳感。经过和目标值对比,以及对音频的滤波回放,确认30 Hz和40 Hz峰值是引起主观压耳感的主要原因。该电动车为后轴驱动,电驱动总成通过三点悬置安装在后副车架上,而后副车架与车身通过4个衬套连接,形成二级隔振系统。通过分层级传递路径分析,确认30 Hz峰值产生的根本原因为电驱总成刚体模态与尾门模态耦合,而40 Hz峰值主要为轮胎的扭转模态导致轮芯的激励力较大所致。通过优化悬置刚度,即第一级隔振系统刚度,将电驱总成对地的侧倾模态频率调整为40 Hz,将电驱总成设计成40 Hz的动力吸振器以降低整车40 Hz路噪峰值。再通过优化后副车架衬套刚度,即第二级隔振系统刚度,使得电驱总成在整车状态下的刚体模态与尾门模态避频,解决30 Hz路噪问题。经过试验验证,路噪30 Hz~40 Hz下降4 dB~5 dB,主观感受良好。运用电驱总成刚体模态解决低频路噪的思路,对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关键词
声学
纯电动汽车
路噪
电驱动总成
传递路径分析
二级隔振系统
-
Keywords
acoustics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road noise
electric drive system
transfer path analysis
doublestag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
分类号
U46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B533.2
[理学—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