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质页岩路基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孟金 黄亚飞 +4 位作者 吴谦 毛雪松 张建勋 陈欣怡 王悦月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炭质页岩用于路基填筑不仅能缓解炭质页岩分布区路基填料的供应难题,也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和“绿色化”的战略要求。然而,此类岩石性质软弱、易风化崩解、遇水强度衰减显著,充分利用须建立在深入认知其性质的基础... 炭质页岩用于路基填筑不仅能缓解炭质页岩分布区路基填料的供应难题,也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和“绿色化”的战略要求。然而,此类岩石性质软弱、易风化崩解、遇水强度衰减显著,充分利用须建立在深入认知其性质的基础上。该文研究炭质页岩原岩的基本性质;设计填料级配;进行填料的击实特性及击实后颗粒破碎特征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的RCBR(加州承载比)变化特征研究、干燥及浸水状态下填料的压缩性能及压缩后颗粒破碎特征研究以及浸水过程中路基回弹模量的现场测试。研究发现:随风化程度增加,原岩趋于黏土化,微观结构变得疏松。填料颗粒越粗,击实过程中越难调整自身位置来寻求稳定密实状态,颗粒破碎越显著。遇水后填料表现出较强的软化、崩解特性:初始RCBR为54%,随干湿循环呈现先快后慢的减小趋势,最终稳定在26%左右;压缩试验中,填料浸水后的湿化附加变形极为显著,颗粒破碎率大幅增加,最佳含水率状态下未发生破碎的粒组在浸水饱和后也发生了破碎;未浸水路基的回弹模量为140.4 MPa,浸水6 h后衰减至82.1 MPa,之后随浸水时间延长回弹模量衰减不再明显。实际应用时建议优化填料级配、控制最大粒径,采用能有效防水、控湿的路基结构,并避免将炭质页岩填料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 路基填料 路用性能 浸水 干湿循环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13钢渣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孟金 梁桂德 +1 位作者 韦巍 李晓龙 《中国水运》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针对目前道路设计仅着眼于短期的投资效益,而忽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益这一现象,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昆楚高速禄丰段SMA-13钢渣沥青路面试验段相关数据,通过选取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采用净现值法对玄武岩沥青混合料路... 针对目前道路设计仅着眼于短期的投资效益,而忽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益这一现象,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昆楚高速禄丰段SMA-13钢渣沥青路面试验段相关数据,通过选取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采用净现值法对玄武岩沥青混合料路面和钢渣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结果表明:采用50%钢渣掺量的沥青混合料每公里建设成本,较玄武岩沥青混合料路面降低25680元,综合成本节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沥青路面 社会效益 全寿命周期 净现值法 经济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兰铁路千枚岩隧道初期支护形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磊 谭忠盛 +2 位作者 喻渝 姜波 张孟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24,共6页
在高地应力软岩地层中开挖隧道,易发生大变形,合理地选用初期支护的钢架形式,对软岩大变形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依托成兰铁路-茂县隧道,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挤压性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初支钢架选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高地应... 在高地应力软岩地层中开挖隧道,易发生大变形,合理地选用初期支护的钢架形式,对软岩大变形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依托成兰铁路-茂县隧道,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挤压性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初支钢架选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不宜选用强度较弱的钢架作为第一层支护,第一层支护应能保证支护封闭时的合理洞形;(2)挤压性大变形隧道宜采用多层、多次的支护方法,适当释放围岩应力,保证隧道的长期稳定;(3)大变形隧道多采用分部工法开挖,易导致支护结构受力不均,应提早支护封闭时机,改善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软岩 大变形 初期支护 现场试验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防沙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孟金 白光亮 《路基工程》 200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通过风洞试验,对土工格室的固沙效果进行研究,测定了其风速流场和风速廓线特征,为完善和改进沙障结构及固沙性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土工格室 风洞试验 风速流场 风速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