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电解-生物法处理酸性重金属矿山地下水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张子间
刘家弟
卢杰
董凤芝
刘玉荣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274034)
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5KJM31)。
-
文摘
为使莱芜某矿的酸性地下水得到利用,对该地下水中所含锌、铜、铅3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将原水首先通过铸铁屑和活性炭组成的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30 m in,然后进入后续的厌氧生物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4 h。结果表明,当厌氧生物反应器内搅拌机的转速为40 r/m in时,出水的pH为7左右,出水中Zn2+、Cu2+和Pb2+的浓度分别为0.20 mg/L、0.08 mg/L和0.06 mg/L,微电解—生物法组合工艺对3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均大于99%,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达到了矿山选矿工艺用水的要求,且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
关键词
微电解
微生物
重金属
地下水
-
Keywords
Micro - electrolysis, Microbe, Heavy metals, Underground water
-
分类号
X783.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51.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张子间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12,共3页
-
文摘
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概述了几种主要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湿地法、微生物法和膜分离技术,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国内外的实验研究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沉淀法
湿地法
膜分离技术
-
分类号
TD85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技术进展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张立辉
曹国民
盛梅
刘勇弟
张子间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4-10,共7页
-
基金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编号:2008ZX07425-001-04)
-
文摘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因子,给饮水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离子交换法具有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的优点,比较适合中小规模供水需求,但其再生废液的处理或处置非常困难。反渗透法具有脱硝效果好、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可满足各种规模供水需求,但反渗透会产生大量浓缩水,必须妥善处理或处置。在我国华北地区,反渗透浓缩水可用于浇灌农作物,其中较高浓度的硝酸盐是良好的氮肥。至于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虽然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现阶段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残留反硝化碳源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用此法生产的饮用水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离子交换
反渗透
反硝化
-
Keywords
groundwater nitrate ion exchange reverse osmosis denitrification
-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硫铁矿烧渣回收铁精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董风芝
宋振柏
马振吉
张子间
孙永峰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71,共4页
-
基金
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4KJM19) 。
-
文摘
研究了用反浮选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铁精矿的工艺流程,用淀粉作抑制剂(400g/t)、十二胺作捕收剂[(200+80+100+80)g/t],在矿浆温度45℃、浮选浓度17%的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可得到品位63.78%、回收率63.24%的铁精矿。三精尾矿返回一次精选作业,其余中矿不返回,直接抛尾。
-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反浮选
十二胺阳离子捕收剂
硫铁矿烧渣
铁精矿
反浮选
工艺研究
回收
工艺流程
抑制剂
捕收剂
十二胺
-
Keywords
Pysite cinder, Reverse flotation, Dodecylamine cationic collector
-
分类号
TD951.1
[矿业工程—选矿]
X78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