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萌发期粳稻种质资源耐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娟伟 石亚飞 +5 位作者 路旭平 杨文 田蕾 李培富 张振海 罗成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93-2103,共11页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西北干燥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水稻某一或全生育期节水有利于缓解该区域农业用水。为挖掘水稻耐旱种质资源和培育耐旱品种,对西北干燥区种植的粳稻种质资源进行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鉴定和评价,本研究首先以PE...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西北干燥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水稻某一或全生育期节水有利于缓解该区域农业用水。为挖掘水稻耐旱种质资源和培育耐旱品种,对西北干燥区种植的粳稻种质资源进行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鉴定和评价,本研究首先以PEG-6000为渗透剂对6份不同耐旱性水稻材料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粳稻种子在0%、5%、10%、15%、20%的PEG-6000溶液胁迫下的萌发情况,分析了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长、活力指数、相对根芽鲜重、相对根芽干重和萌发耐旱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5%PEG-6000可作为粳稻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的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该处理浓度对139份不同来源的粳稻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以筛选浓度时选用的8个耐旱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相对发芽势、相对芽长、活力指数、萌发耐旱指数为4个关键指标,利用隶属函数结合权重分析法得到了萌发期粳稻种质资源耐旱性的综合评价值D。根据D值排序,筛选鉴定到萌发期耐旱性强的5个粳稻种质:松粳3号、通院515、龙粳807、松粳20和Farry。通过聚类分析将139份粳稻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亚群,第Ⅰ和Ⅲ亚群(除个别种质为中等耐旱种质外)均为旱敏感亚群,第Ⅱ亚群为耐旱和中等耐旱混合亚群,第Ⅳ亚群为中等耐旱亚群。本研究构建的聚类图中,活力指数与D值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种子萌发期粳稻种质资源耐旱性快速鉴定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种质资源 种子萌发期 耐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晓刚 朱庆华 +7 位作者 常谨 乔国勇 段晓辉 耿瑞鹏 胡基刚 陈英杰 张娟伟 申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对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体重250~35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对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体重250~35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组、假手术组,每组24只。缺血再灌注组:建立左肺缺血和再灌注动物模型:在肺充气状态下用无损伤动脉钳夹闭左侧肺门,阻断45 min后松开动脉夹,形成再灌注;DMOG组:在缺血和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前24 h进行腹腔内注射DMOG 20μg/g;假手术组:仅行左侧开胸,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与DMOG组于再灌注1 h、3 h、6 h、12h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假手术组于开胸后1 h、3 h、6 h、12 h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左肺上半部制成匀浆,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匀浆内白细胞介素-8含量,下半部通过免疫组化法行HIF-1α蛋白表达的观察与光镜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观察。结果:HIF-1α蛋白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的胞核或胞浆,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DMOG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增强,DMOG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增强;缺血再灌注组、DMOG组在再灌注后3 h、6 h、12 h(缺血再灌注组12 h除外)较1 h HIF-1α蛋白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DMOG组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8(除DMOG组1 h外)、丙二醛含量均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DMOG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8、丙二醛含量均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缺血再灌注组、DMOG组在再灌注后3 h、6 h、12 h较1 h:白细胞介素-8含量(除DMOG组3 h外)升高,丙二醛含量(除缺血再灌注组、DMOG组12 h外)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光镜下DMOG组肺组织炎性渗出较缺血再灌注组减轻。结论:HIF-1α通过降低肺组织中丙二醛、白细胞介素-8含量,增强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减轻肺内毛细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对大鼠肺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白细胞介素-8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深和播量对宁夏地区直播稻幼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文 石亚飞 +4 位作者 高莲 张娟伟 陈丽 孙建昌 罗成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为探究播深和播量对宁夏地区直播稻幼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富源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4种播深:1、2、3和4 cm,4个播量:112.5、187.5、262.5和337.5 kg·hm^(-2),研究不同播深和播量对直播稻... 为探究播深和播量对宁夏地区直播稻幼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富源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4种播深:1、2、3和4 cm,4个播量:112.5、187.5、262.5和337.5 kg·hm^(-2),研究不同播深和播量对直播稻幼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深×播量对水稻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其中播深1~2 cm、播量112.5~187.5 kg·hm^(-2)四种组合较其他组合的出苗率明显增加;幼苗素质中苗高、茎基宽、充实度和壮秧指数4个指标均在播深2 cm、播量262.5 kg·hm^(-2)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发根力在播深2~3 cm、播量187.5 kg·hm^(-2)两种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幼苗整齐度在播深3 cm、播量262.5 kg·hm^(-2)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在幼苗素质指标中,播深×播量对充实度和壮秧指数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对于根系生理指标,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在播深2 cm、播量187.5~262.5 kg·hm^(-2)和播深3 cm、播量187.5 kg·hm^(-2)三种组合中优于其他组合,且播深×播量对上述3个指标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结合权重分析法对不同播深和播量组合下的12个幼苗素质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D值),筛选到播深2~3 cm、播量187.5~262.5 kg·hm^(-2)四种较优组合。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播深3 cm、播量187.5~262.5 kg·hm^(-2)两种组合较其他组合增产明显,增产率达到4.29%~17.10%。综上,适宜播深和播量组合(播深3 cm、播量187.5~262.5 kg·hm^(-2))通过提高发根力、幼苗整齐度和根系吸收面积等幼苗素质指标促进了直播稻幼苗的生长,改善了直播稻群体质量,从而增加了直播稻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宁夏地区水稻覆土直播栽培技术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深 播量 幼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幼苗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及胁迫等级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路旭平 李芳兰 +5 位作者 石亚飞 张娟伟 杨文 罗成科 田蕾 李培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7-1768,共12页
目前关于不同耐碱水稻品种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计算胁迫指数并确定胁迫等级的方法较少见。为进一步阐明水稻耐碱的生理机制、提高水稻耐碱性和明确水稻抗碱等级,以碱敏感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 目前关于不同耐碱水稻品种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计算胁迫指数并确定胁迫等级的方法较少见。为进一步阐明水稻耐碱的生理机制、提高水稻耐碱性和明确水稻抗碱等级,以碱敏感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宁粳52”为材料,设3个碱浓度水平(10、20和30 mmol·L^(−1))和3个pH水平(pH 8.65、pH 9.55和pH 10.50),探究碱胁迫对不同耐碱水稻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Chla、Chlb、Chl)含量、叶绿素a/b(Chla/b)、丙二醛(MDA)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活性氧(O2·–和H2O2)含量、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关键生理参数并建立碱胁迫等级。结果表明,(1)在碱胁迫条件下,耐碱品种“宁粳52”能维持更高的Chla、Chlb和Chl含量、Chla/b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保持较低的MDA含量、LOX活性、O2·–和H2O2含量,合成更多的SOD、POD和CAT活性、Pro、SS、SP、ASA和GSH含量。(2)通过主成分分析,挑选出Chla、SOD、MDA、H2O2、SS、ASA等关键指标,并计算胁迫指数Z,将水稻受害划分为正常(0≤Z<1)、轻度(1≤Z<4)、中度(4≤Z<7)、重度(7≤Z<10)、特重度(10≤Z)5个等级。(3)与20C(碱浓度为20 mmol·L^(^(−1))、pH 10.50)相比,供试材料在30A(30 mmol·L^(^(−1))、pH 8.65)处理下MDA含量、LOX活性、活性氧含量和胁迫指数均下降,说明在碱浓度大于20 mmol·L^(^(−1))时,低碱浓度与高pH对水稻的伤害大于高碱浓度低pH。因此,在碱化土种植水稻时应考虑总盐碱浓度和pH共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碱胁迫 pH 幼苗 生理 胁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