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驾驶理念的下一代自主运行智慧水网架构与关键技术
1
作者 雷晓辉 苏承国 +1 位作者 龙岩 张娇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86,共9页
为应对传统水网系统面临的运行效率低、安全风险高、人力成本大等挑战,借鉴无人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AV)在感知、决策、控制和系统架构方面的先进理念及等级划分标准,提出一种自主运行智慧水网(autonomous water network,AWN)... 为应对传统水网系统面临的运行效率低、安全风险高、人力成本大等挑战,借鉴无人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AV)在感知、决策、控制和系统架构方面的先进理念及等级划分标准,提出一种自主运行智慧水网(autonomous water network,AWN)的架构设计,并参照SAE J3016标准提出水网智能化等级(WN-L0至WN-L5)划分方案。继而引入类似AV的域控制器概念,构建水网调度域、水环境安全域、水机设备控制域、水工程设施设备安全域等核心功能域。阐述实现AWN所需的关键技术环节,并探讨端到端与模块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通过展望AWN的未来发展趋势与面临挑战,旨在为未来智慧水网的建设提供理论框架、等级标准和技术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运行水网 无人驾驶汽车 智能化等级 功能域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争论研究——基于核心群体网络争论文本的计量统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显静 张娇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2,138,共9页
通过对中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争论过程中核心群体网络争论文本发布的计量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1)争论于2010年3月达到高潮,之后趋于平稳;除政府官员外,其他各核心群体一直跟进网络争论。(2)核心群体网络争论主题有四个:主题1——环境... 通过对中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争论过程中核心群体网络争论文本发布的计量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1)争论于2010年3月达到高潮,之后趋于平稳;除政府官员外,其他各核心群体一直跟进网络争论。(2)核心群体网络争论主题有四个:主题1——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主题2——粮食安全和主权安全;主题3——主体资格;主题4——利益倾向。对争论主题聚焦最多的是主题1,其次是主题2,再次是主题4,最后是主题3;主题1和2以及主题1、2、4作为组合被核心群体较多聚焦,其次是主题1和3组合以及主题1和4组合,其他主题组合被很少聚焦,主题3和4不被作为组合使用。(3)转基因产业科学家、新语丝网友、政府官员持赞成态度,形成一个争论联盟;环保人士、科学文化人、绿色和平(中国)、乌有之乡网友持反对态度,形成另外一个争论联盟;其他领域科学家总体持赞成态度,但也有一部分成员持反对态度,情况较为复杂。(4)在争论过程中,上述两个争论联盟相互转载网络争论文本以寻求声援,而且他们也有选择地从其他领域科学家那里转载网络争论文本,以寻求声援;以上各核心群体都从相关媒体转载大量持相同态度的争论文本,以寻求声援。(5)核心群体网络争论反驳型文本数相较于辩护型的文本要多得多,这表明本次争论的对抗性总体而言是很强的;政府官员和绿色和平(中国)辩护型的原创文本数相较于反驳型的文本数多得多,表明这两个群体并不热衷于直接参与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核心群体 科学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容层析成像多电极激励模式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毛明旭 叶佳敏 +1 位作者 王海刚 张娇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三维电容层析成像(3D ECT)一般基于单电极测量模式。构建一个3层ECT传感器,研究多电极激励测量模式在3D ECT中的稳定性,包括单电极激励、同层相邻双电极激励和不同层双电极激励。利用Landweber迭代算法重建图像,以相关系数作为图像质量... 三维电容层析成像(3D ECT)一般基于单电极测量模式。构建一个3层ECT传感器,研究多电极激励测量模式在3D ECT中的稳定性,包括单电极激励、同层相邻双电极激励和不同层双电极激励。利用Landweber迭代算法重建图像,以相关系数作为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在不同数据噪声水平下,激励测量方式对重建图像的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数据模拟结果,对3种激励测量模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三维重建 多电极激励 数据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酸工艺中大型开工预热系统优化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立柱 张娇龙 闫育斌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6期53-55,69,共4页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需要采用开工预热在72 h或更短的时间内将转化系统的烟气和触媒升温至430℃以上,确保生产正常开车。中原黄金冶炼厂新建配套制酸系统,生产能力达130万t/a,由于缺少同等大型生产能力的设计经验,开工预热系统在试生产中...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需要采用开工预热在72 h或更短的时间内将转化系统的烟气和触媒升温至430℃以上,确保生产正常开车。中原黄金冶炼厂新建配套制酸系统,生产能力达130万t/a,由于缺少同等大型生产能力的设计经验,开工预热系统在试生产中不能持续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全厂的生产运行。针对此问题,冶炼厂对此设备从烟气进出口方向、上下气室结构和材质、支撑管结构和材质等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解决了上气室高温氧化、支撑强度差、下管板易烧损等问题,设备运行良好,节省了生产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烟气 制酸系统 开工预热系统 优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