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优化设计与分数阶滑模控制研究
1
作者 杨晓峰 汪伟 +4 位作者 李谕 刘昌宁 沈钰杰 刘雁玲 张天一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101,共13页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汽车(hub motor driven vehicle,HMDV)因开关磁阻电机自重和电机气隙偏心导致产生的垂向振动负效应严重恶化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轮毂驱...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汽车(hub motor driven vehicle,HMDV)因开关磁阻电机自重和电机气隙偏心导致产生的垂向振动负效应严重恶化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轮毂驱动电机气隙偏心产生的不平衡径向力基础上,建立HMDV 1/4混棚动惯性悬架,理论证明二阶混棚正实网络的优异性能;其次,采用HMDV二阶混棚正实网络作为参考模型,构建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理论的HMDV协调控制系统,在随机路面下进行平顺性仿真和分析;最后,进行HMDV 1/4悬架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与HMDV传统被动悬架相比,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悬架动行程均方根值以及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最大降幅分别为7.72%、30.64%以及11.54%。验证了所设计的HMDV可控动惯性悬架对于由开关磁阻电机造成的垂向振动负效应有优异的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HMDV) 动惯性悬架 混棚 分数阶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演变下的广州黄埔区空间结构存量规划设计
2
作者 张天一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2期29-32,共4页
随着城市化加速和人口增长,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规划成为重要课题。黄埔区作为广州重要区域,需优化空间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文章旨在探讨黄埔区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问题与策略。首先,梳理黄埔区空间结构演变,了解存... 随着城市化加速和人口增长,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规划成为重要课题。黄埔区作为广州重要区域,需优化空间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文章旨在探讨黄埔区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问题与策略。首先,梳理黄埔区空间结构演变,了解存在问题。其次,提出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核心,建立核心中心区域,全区一盘棋的规划战略,并从交通、港口和存量规划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更合理的优化方案。期望为黄埔区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建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埔区 发展战略 空间结构 存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字修调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3
作者 益翔 李文昌 +4 位作者 阮为 贾晨强 子欧 张天一 刘剑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5-602,共8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数字修调技术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其整体电路包括偏置电路、放大器电路、数字修调电路及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放大器的输入差分对管工作在亚阈值区,偏置电流设计为正温度系数(PTAT)电流,使得放大器输入级具有恒...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数字修调技术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其整体电路包括偏置电路、放大器电路、数字修调电路及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放大器的输入差分对管工作在亚阈值区,偏置电流设计为正温度系数(PTAT)电流,使得放大器输入级具有恒跨导。提出了一种失调电压修调结构,通过共模检测模块判断产生失调的差分对管,并由熔丝阵列控制数模转换模块产生对应的补偿电流,实现对差分对管电流的精确补偿,并有效减小失调电压。通过设计修调结构产生的失调补偿电流的温度系数,能够使失调电压具有更低的温漂。电路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及流片,实测结果显示当电源电压为5 V时,修调后的输入失调电压均值为-1.8μV,失调电压最大为36μV,-55~125℃范围内的失调电压温漂最大为0.35μ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放大器 高精度 数字修调技术 温度补偿 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给电子体对DQC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天一 夏先知 +1 位作者 刘月祥 马长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6,共6页
采用4种不同外给电子体,在5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对DQC催化剂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DMS)和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DMS)为外给电子体时可得到较高等规度的聚合物,且聚合物具有较宽的相... 采用4种不同外给电子体,在5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对DQC催化剂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DMS)和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DMS)为外给电子体时可得到较高等规度的聚合物,且聚合物具有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DCPDMS为外给电子体时得到的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在生产低熔体流动指数聚合物时,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为外给电子体时聚合物具有更敏感的氢调性能;以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DMS)和DCPDMS为外给电子体时,预络合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小;以DIBDMS为外给电子体时,DQC催化剂在氢调敏感性、高氢加入量时催化剂活性、预络合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活性衰减等方面均优于另外3种外给电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给电子体 DQC催化剂 聚丙烯 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术治疗动脉缺血和静脉淤血所致犬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天一 赵德伟 +8 位作者 王增立 吴建伟 樊国峰 乔金环 路博 米盼盼 陈胜乐 王本杰 孔繁林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对动脉缺血和静脉淤血所致犬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2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犬通过结扎股深动脉、B组13只通过结扎股深静脉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均不分左右侧。每2周行犬髋部MRI检查,发现股...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对动脉缺血和静脉淤血所致犬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2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犬通过结扎股深动脉、B组13只通过结扎股深静脉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均不分左右侧。每2周行犬髋部MRI检查,发现股骨头坏死后,A、B组各随机选取3只犬行髓芯减压术并分别标记为A1、B1亚组,以后各组每2周于剩余动物中选取3只行髓芯减压术分别标记为A2、A3、A4亚组及B2、B3、B4亚组,两组各留1只犬造模后不行髄芯减压术以作为病理对照。术后每2周行X片和MRI检查,比较A、B组坏死修复情况。结果两组造模均成功,A组4周、B组8周时发现股骨头坏死,A组髓芯减压术后坏死发展趋势稍减缓,但无修复表现,其中A4亚组表现最差,接近组内病理对照犬。B组术后股骨头内混杂信号逐渐减少,有修复趋势,其中B1、B2亚组表现最佳,B4亚组稍差但强于组内病理对照。B组各亚组修复情况优于A组。结论髓芯减压术对静脉淤血所致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早期手术(4周内)效果好;对动脉缺血所致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术 动脉缺血 静脉淤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杂散光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天一 侯永辉 +3 位作者 徐腾 姜海娇 新其其格 朱永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8-285,共8页
为了提高LAMOST-HRS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y Telescope-High Resolution Spectrograph)光谱分辨率以及光谱仪效率,并建立一套可在仪器概念设计阶段分析杂散光的方法,开展了在不进行BSDF测量的前提下,对系统... 为了提高LAMOST-HRS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y Telescope-High Resolution Spectrograph)光谱分辨率以及光谱仪效率,并建立一套可在仪器概念设计阶段分析杂散光的方法,开展了在不进行BSDF测量的前提下,对系统杂散光建模、分析的研究。首先根据粗糙度测量数据计算关键参数,构建Harvey散射模型。接着通过显微镜观察光学面,由MATLAB进行图像处理获取最大颗粒直径,构建颗粒污染散射模型。然后导入光谱仪镀膜、光学元件、机械结构。对机械结构进行简化以提高分析效率。最后预估杂散光背景,分析杂散光路径与组成。结果表明,LAMOST-HRS杂散光主要由光学面散射引起,杂散辐射率为2.55%,信噪比为16.01 d B,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杂散辐射率 杂散光分析 散射 表面粗糙度 颗粒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光学相控技术在卫星通信多接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天一 汪相如 +3 位作者 黄子强 吴亮 许剑华 谭庆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9-267,共9页
在空间激光通信、组网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一颗卫星终端对多颗卫星终端的物理光束接入,从而使得一颗卫星能与多颗卫星实现数据分发、路由、交换等组网功能,对卫星激光通信捕跟过程中存在的多终端物理接入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基于液晶光... 在空间激光通信、组网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一颗卫星终端对多颗卫星终端的物理光束接入,从而使得一颗卫星能与多颗卫星实现数据分发、路由、交换等组网功能,对卫星激光通信捕跟过程中存在的多终端物理接入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基于液晶光学相控阵多波束生成能力和多波束赋形的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终端接入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利用液晶光学相控阵的多波束生成与控制能力实现对多个终端的接入。对光束在远场光斑的位置信息以及接入过程中的衍射效率和能量损耗情况进行仿真来验证该方案是否满足空间激光通信终端接入要求。仿真结果发现接入过程中的衍射效率大于80%,能量损耗小于1 d B,表明该方案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多波束 捕跟 液晶光学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催化剂制备的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物的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天一 夏先知 +1 位作者 刘月祥 丁春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采用聚丙烯催化剂(NDQ,C1,C2)制备了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物,并利用IR,13C NMR,DSC,GPC,SEM等方法对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采用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低于C1或C2催化... 采用聚丙烯催化剂(NDQ,C1,C2)制备了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物,并利用IR,13C NMR,DSC,GPC,SEM等方法对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采用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低于C1或C2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而乙丙橡胶相含量则高于C1或C2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且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含量较少,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催化剂 高乙烯含量 无规乙丙共聚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催化蒽酮与β-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天一 年文霞 金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将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用于催化蒽酮和β-硝基芳基乙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5%(摩尔分数)催化剂1b、甲苯为溶剂、0℃反应,得到了91%~99%的化学产率和最高... 将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用于催化蒽酮和β-硝基芳基乙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5%(摩尔分数)催化剂1b、甲苯为溶剂、0℃反应,得到了91%~99%的化学产率和最高达95%ee的对映体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 有机催化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蒽酮 β-硝基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飞天造型艺术赏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天一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0,66,共6页
梳理与解读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造型形式,分析了敦煌飞天在中国的衍变、发展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等因素。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中,敦煌飞天形成了其不同的艺术造型风格特点,并从造型手法和审美特点两方面进... 梳理与解读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造型形式,分析了敦煌飞天在中国的衍变、发展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等因素。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中,敦煌飞天形成了其不同的艺术造型风格特点,并从造型手法和审美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挖掘出敦煌画中飞天的艺术影响力和审美价值。敦煌飞天艺术从引入、吸纳古印度佛教和古希腊神话两大源头的文化滋养,到融汇中国本土的宗教人文思想进入融合时期,经过中国历代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创造出了具有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卓越艺术珍品。敦煌飞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无穷的智慧。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汉文化艺术的相互吸纳兼容创新的完美形象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飞天艺术 美学思想 造型设计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漂张弛振荡器设计
11
作者 危林峰 李文昌 +2 位作者 尹韬 刘剑 张天一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72,共7页
针对传统张弛振荡器输出频率的稳定性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低温漂张弛振荡器。将MOS管的阈值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无需考虑比较器偏移电压的影响,偏置电流电路提供与阈值电压有关的电容充电电流,可以抵消参考比较... 针对传统张弛振荡器输出频率的稳定性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低温漂张弛振荡器。将MOS管的阈值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无需考虑比较器偏移电压的影响,偏置电流电路提供与阈值电压有关的电容充电电流,可以抵消参考比较电压温度系数对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影响,最终使其对温度的稳定性只受电阻温漂的影响。设计中电阻采用相反温度系数的串/并联复合的拓扑结构,能有效降低电阻温漂对输出频率温度稳定性的影响。该振荡器采用0.35μm BCD工艺实现,已集成应用于一款温度传感芯片,振荡器单元尺寸为0.25 mm×0.3 mm,电源电压为3.3 V,功耗约为15μW。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在3~3.6 V变化时,输出频率变化小于0.34%;当温度从-55℃变化到125℃时,输出频率的温度系数为83.6×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弛振荡器 低温漂 并/串联复合电阻 阈值电压 比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车载加热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天一 管继富 宿峰荣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7年第6期25-28,共4页
为了实现车载加热器给驾驶室预热,及监控加热器的实时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车载加热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利用了Android手机端的GSM通信功能,来实现对加热器的远程开关,及对重要工作参数的实时获取。首先搭建了基于S... 为了实现车载加热器给驾驶室预热,及监控加热器的实时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车载加热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利用了Android手机端的GSM通信功能,来实现对加热器的远程开关,及对重要工作参数的实时获取。首先搭建了基于STM32单片机和GSM模块SIM800C的底层硬件平台。然后编写了Android上位机与主控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协议,并详细分析Android手机客户端的软件实现。利用GSM通信模块的短信功能,STM32单片机和Android手机终端相互联系,实现系统的远程遥控和监测,为车载加热器的遥控与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该系统成本较低,操作灵活,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经实验与实际使用获得了很好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加热器 远程控制 ANDROID 短信 SIM800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接触时间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天一 夏先知 刘月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68-1474,共7页
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donor)、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和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4种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进行了预接触时间液相本体聚合研究。采用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聚... 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donor)、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和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4种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进行了预接触时间液相本体聚合研究。采用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分子序列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和外给电子体的预接触时间,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得到聚合物的等规指数升高,熔体流动指数下降,细粉含量增加。表征结果显示,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的预接触时间,得到的聚合物的Mn和Mw均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结晶温度、结晶焓等热性能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合物的全同立构三单元组mm和五单元组mmmm均增加,说明预接触时间延长可提高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接触时间 外给电子体 DQC球形催化剂 聚丙烯 丙烯液相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心肌损伤时心肌G-6-PD酶电镜研究
14
作者 张天一 李靖 +1 位作者 顾君一 林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9-420,共2页
实验性心肌损伤时心肌G-6-PD酶电镜研究张天一李靖*顾君一林琳(南通医学院电镜室,*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南通226001)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P)可引起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梗塞样的损伤,其心电图、能量代谢及组... 实验性心肌损伤时心肌G-6-PD酶电镜研究张天一李靖*顾君一林琳(南通医学院电镜室,*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南通226001)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P)可引起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梗塞样的损伤,其心电图、能量代谢及组织病理学(包括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心肌 G-6-PD酶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穴区与眼周腧穴的区别和联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天一 海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16-620,共5页
眼针疗法适应症广泛,尤擅于中风、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目前对眼针疗法的研究大部分只是针对眼针的理论阐释,治疗疾病范围和针刺疗效情况等方面,缺乏与眼周腧穴的比较和联系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别从经络理论... 眼针疗法适应症广泛,尤擅于中风、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目前对眼针疗法的研究大部分只是针对眼针的理论阐释,治疗疾病范围和针刺疗效情况等方面,缺乏与眼周腧穴的比较和联系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别从经络理论,定位主治,针刺手法和现代研究四方面进行分析眼针穴区与眼周腧穴的区别与联系,为眼针结合眼周腧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区八穴 眼周腧穴 眼针 穴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给电子体对DQ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杜宏斌 夏先知 +3 位作者 王新生 张天一 杨菊秀 李天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研究了使用不同的外给电子体进行丙烯聚合时,DQ催化剂活性、氢调敏感性、立体定向性以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聚合物的等规度可调性好;使用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Q催... 研究了使用不同的外给电子体进行丙烯聚合时,DQ催化剂活性、氢调敏感性、立体定向性以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聚合物的等规度可调性好;使用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Q催化剂活性更高,立体定向性更强;使用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Q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给电子体 DQ催化剂 聚合性能 影响 聚丙烯 丙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催化剂DQ-1的丙烯聚合行为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菊秀 夏先知 +3 位作者 李珠兰 毛炳权 李天益 张天一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61-565,共5页
介绍聚丙烯球形催化剂DQ -1用于丙烯聚合或共聚合 ,研究温度、时间、氢气浓度等因素对聚合结果的影响 ,探讨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证明 ,球形催化剂DQ -1是一种球形规整、活性高、定向能力高、具有良好的氢调性能及优良的共聚合性能... 介绍聚丙烯球形催化剂DQ -1用于丙烯聚合或共聚合 ,研究温度、时间、氢气浓度等因素对聚合结果的影响 ,探讨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证明 ,球形催化剂DQ -1是一种球形规整、活性高、定向能力高、具有良好的氢调性能及优良的共聚合性能的高效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球形催化剂 聚合 共聚合 性能 DQ-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杂质对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马晶 夏先知 +1 位作者 张天一 彭人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7-770,共4页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原料丙烯中的微量杂质(CO、H2O、O2、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H2O、O2和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聚合活性影响最大的杂质是CO,对催化剂定向...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原料丙烯中的微量杂质(CO、H2O、O2、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H2O、O2和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聚合活性影响最大的杂质是CO,对催化剂定向能力有显著影响的杂质是H2O。当丙烯中H2O含量为(4~5)×10-5(w)时,制得的聚丙烯等规度降至91%左右。相对毒性系数比较结果表明,杂质对NG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O2>H2O>甲醇;对DQ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H2O>O2>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催化剂 丙烯聚合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催化剂在连续法装置上制备的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先知 杜宏斌 +3 位作者 王新生 张天一 杨菊秀 李天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9-261,共3页
应用GPC、1 3CNMR、DSC等方法 ,对用DQ球形催化剂在环管连续法工艺聚丙烯生产装置上制备的几种典型牌号聚丙烯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多相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测定了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 ,3种类型的聚合物都具有较宽的相... 应用GPC、1 3CNMR、DSC等方法 ,对用DQ球形催化剂在环管连续法工艺聚丙烯生产装置上制备的几种典型牌号聚丙烯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多相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测定了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 ,3种类型的聚合物都具有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大于 6) ;无规共聚物中乙烯的质量分数达 4 0 5 % ,有利于制造用于包装的膜类产品 ;多相共聚物中的 [E]序列摩尔分数为 14 0 4% ;多相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尤其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 ,有利于加工制品耐冲击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法装置 制备 聚丙烯 结构 性能 DQ球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己酸与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与输血成本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天一 李立新 +5 位作者 孔繁林 朱军 吴建伟 陈胜乐 路博 樊国峰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 比较氨基己酸(EACA)和氨甲环酸(TX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输血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THA治疗的2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EACA组(n=156)和TX... 目的 比较氨基己酸(EACA)和氨甲环酸(TX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输血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THA治疗的2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EACA组(n=156)和TXA组(n=103)。两组患者的止血药使用方式皆是静脉联合局部用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相关的指标、输血相关的费用、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血常规指标差异。结果 TXA组和EACA组在围手术期失血指标、术前与术后第1天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值、输血比例、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计算围术期输血相关的成本发现,相对于TXA而言,EACA的使用会增加患者的平均输血相关费用95.55元。结论 在THA中应用TXA与EACA均可有效减少血液丢失和输血,虽然两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不明显,但EACA的经济成本高于TXA。因此,在我国临床实践中不推荐使用EACA作为TXA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己酸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输血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