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米深井大采高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培鹏 蒋金泉 +1 位作者 曲华 许丽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煤矿深部开采的应力集中异常突出,以唐口煤矿1305工作面为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千米深井大采高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305工作面回采时,在采空区四周煤体内形成对称的“双肺”状支承压力影响区... 煤矿深部开采的应力集中异常突出,以唐口煤矿1305工作面为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千米深井大采高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305工作面回采时,在采空区四周煤体内形成对称的“双肺”状支承压力影响区;随着工作面推进,采场支承压力峰值及采空区上覆岩层破坏高度逐渐增大,工作面见方后,采空区顶板破坏高度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变化趋于稳定,支承压力最大峰值约为72MPa,应力集中系数丘为3.0;工作面煤壁前方与采空区两侧煤体内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向深部转移,且支承压力影响范围逐渐增大,压力峰值与工作面煤壁之间的距离基本保持在8—15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大采高 支承压力 数值模拟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高位岩浆岩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规律及其预测 被引量:26
2
作者 蒋金泉 王普 +1 位作者 武泉林 张培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9-1779,共11页
针对工作面上覆高位硬厚岩浆岩条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主关键层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了离层空间的层位演化与横向扩展规律、覆岩与主关键层的运移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离层空间形成的机理与条件,提出了离层... 针对工作面上覆高位硬厚岩浆岩条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主关键层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了离层空间的层位演化与横向扩展规律、覆岩与主关键层的运移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离层空间形成的机理与条件,提出了离层空间演化特征的确定方法,建立了主关键层底部最大离层空间的分析模型与预测方法。研究表明:岩层组合失稳运移形成"月牙"形离层空间,以间歇式跳跃上升至岩浆岩底部,岩浆岩底部存在较大的离层空间,并由"月牙"形逐渐转变为"一字"形,岩浆岩破裂运移导致离层闭合。离层空间在亚关键层及主关键层底部自下而上动态发育与闭合,层位高度及发育范围与推进距离呈正相关性,可采用"多梯形"方法确定其演化过程。覆岩运移经历下位关键层沉降、运移向主关键层底部发展、底部盆地沉降、岩浆岩运移及整体稳定等5个状态,覆岩下沉形态先后呈"V"型、"√"型及"U"型。岩浆岩运移过程分为下部支撑、底部离层扩展、破裂随动、失稳运移及离层闭合稳定等5个阶段。建立了最大离层空间的覆岩结构及弹性基础梁模型,得到其断面积和体积的预测计算式,为高位岩浆岩下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厚岩浆岩 高位主关键层 模拟试验 离层空间演化 覆岩运移 最大离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主关键层破断失稳及微震活动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蒋金泉 张培鹏 +1 位作者 秦广 许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67-3575,共9页
基于板壳理论建立了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条件下高位主关键层的力学模型,利用瑞利-里兹法,推导出高位主关键层弯曲挠度函数的近似解析式和应力分布表达式,求解出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跨度的计算式,并分析了该条件下的破断规律。根据现场... 基于板壳理论建立了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条件下高位主关键层的力学模型,利用瑞利-里兹法,推导出高位主关键层弯曲挠度函数的近似解析式和应力分布表达式,求解出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跨度的计算式,并分析了该条件下的破断规律。根据现场微震监测,研究了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运移与微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边界条件下主关键层破断前的最大挠度点靠近两简支边侧;主关键层破断失稳过程中,当破断前悬跨系数大于1时,主关键层沿倾向固支边上表面首先发生破断,当悬跨系数小于1时,主关键层沿走向固支边上表面首先发生破断,且主关键层破断跨度a与倾向悬露长度b的关系曲线呈W型。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运移时诱发大能量微震事件,其破断步距和形式的分析结果与强微震活动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主关键层 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 弹性板 破断步距 微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采动下上覆高位巨厚岩层微震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蒋金泉 张培鹏 +2 位作者 潘立友 陈理强 李付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鲍店煤矿十采区3煤层开采为例,根据现场SOS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上、下煤层重复采动下高位厚硬岩层的微震活动规律,分析了强微震分布与高位巨厚坚硬岩层的关系。研究表明:上煤层工作面的推进距离超过工作面长度后,高位硬厚岩层在工作... 以鲍店煤矿十采区3煤层开采为例,根据现场SOS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上、下煤层重复采动下高位厚硬岩层的微震活动规律,分析了强微震分布与高位巨厚坚硬岩层的关系。研究表明:上煤层工作面的推进距离超过工作面长度后,高位硬厚岩层在工作面前方和采空区发生阶段性的高能量(104J)微震活动,并引起相邻采空区的连锁反应,微震活动强烈;下煤层重复采动时采出总厚度增加,高位硬厚岩层二次失稳运移,再发生阶段性强微震活动,但最大能量有所下降;微震大事件主要发生在高位巨厚岩层内,在时间上呈现阶段性,具有大步距式强微震与运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巨厚坚硬岩层 上下煤层开采 强微震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巷两帮基础刚度效应的控帮护巷支护原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力帅 张培鹏 +4 位作者 孔朋 贾江锋 马宁 束佳明 张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0-1029,共10页
煤层巷道两帮煤体相对顶底板岩层强度低、可变形性强,两帮煤体大变形对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煤巷两帮煤体严重变形的工程实际,考虑巷道两帮煤岩体的可变形性,建立了由Winkler可变形基础支承的顶板悬梁力学模型,... 煤层巷道两帮煤体相对顶底板岩层强度低、可变形性强,两帮煤体大变形对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煤巷两帮煤体严重变形的工程实际,考虑巷道两帮煤岩体的可变形性,建立了由Winkler可变形基础支承的顶板悬梁力学模型,分析并揭示了顶板的弯矩和挠度分布特征及规律,提出了基于煤巷基础刚度效应的"控帮护巷"支护原理:通过加强两帮支护提高锚固煤体的基础刚度,控帮支护的直接控制两帮煤体的变形和破坏,并进一步通过基础刚度效应改善整个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抑制顶底板变形破坏,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工程试验,对基础刚度效应和"控帮护巷"原理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在两帮垂直集中应力作用下,巷帮煤体压缩变形明显,顶板岩层随基础变形而弯曲下沉,两帮基础刚度对顶板变形量影响显著,是顶板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顶板支护相同的条件下,加强两帮支护不仅使掘进和采动影响期间的两帮的塑性破坏范围和移近量显著缩小,还有效地控制了顶底板的变形破坏情况,是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控制的有效途径。研究工作深化了煤巷围岩控制中对巷帮支护重要性的认识,揭示了控帮护巷的支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巷道 基础刚度效应 控帮护巷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硬厚岩层破断规律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东 曲华 +1 位作者 张培鹏 许丽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8,共3页
以杨柳矿1041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硬厚岩层梁式破断力学结构模型,分析了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硬厚岩层破断的力学机理,并利用UDEC建立二维离散元模型,研究硬厚岩层破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硬厚岩层初次破断步距与其最大... 以杨柳矿1041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硬厚岩层梁式破断力学结构模型,分析了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硬厚岩层破断的力学机理,并利用UDEC建立二维离散元模型,研究硬厚岩层破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硬厚岩层初次破断步距与其最大拉应力、硬厚岩层厚度、煤层与硬厚岩层之间的岩层厚度正相关,与其上覆载荷、岩层移动角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厚岩层 初次破断步距 应力集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硬厚岩层下重复采动应力演化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伟东 曲华 +1 位作者 张培鹏 许丽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
以某矿630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了对硬厚岩层下煤层重复采动的应力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煤层重复采动过程中,下层煤的卸压边界角随着推进步距的增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2层煤之间岩层间隔起... 以某矿630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了对硬厚岩层下煤层重复采动的应力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煤层重复采动过程中,下层煤的卸压边界角随着推进步距的增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2层煤之间岩层间隔起到了隔板的作用,下层煤上方的集中应力由于层间岩层的影响发生衰减。这一趋势随层间岩层厚度增加,衰减系数减小,相同岩层厚度情况下,岩层硬度增加,衰减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厚岩层 重复采动 应力演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实充填面双沿空留巷矿压及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曲华 高琳 +2 位作者 郭鑫 张培鹏 姚福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21,125,共4页
为探明双沿空留巷密实充填工作面的巷道及覆岩运动及应力的演化规律,对充填体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显现及沿空留巷围岩变形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垮落法,充填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明显减小,矿山压力显现较弱;... 为探明双沿空留巷密实充填工作面的巷道及覆岩运动及应力的演化规律,对充填体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显现及沿空留巷围岩变形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垮落法,充填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明显减小,矿山压力显现较弱;充填体内部应力变化分为初始应力区、应力增高区和应力平稳区,与采空区顶板运动的小变形区、剧烈变形区、变形稳定区相对应;沿空留巷围岩变形较显著,前期顶底板变形量大于两帮变形,应加强顶板支护,后期围岩稳定后的移近速度仍大于2.4mm/d,仍需定期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实充填 双沿空留巷 矿压监测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下盘不同采高工作面支承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传伟 蒋金泉 +4 位作者 王普 张培鹏 孔朋 张国龙 刘绪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42,共4页
以逆断层下盘不同采高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不同采高下支承应力的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由于逆断层松弛活化产生的阻隔效应,支承应力分布... 以逆断层下盘不同采高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不同采高下支承应力的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由于逆断层松弛活化产生的阻隔效应,支承应力分布特征发生演化,其峰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明显影响范围不断减小。下盘工作面3 m和5 m采高的支承应力演化基本同步,支承应力分布相似;当煤层采高增大为7 m时,受断层采动活化及煤柱的耦合作用影响,支承应力峰值较高,采动影响更为强烈。工作面前方逆断层对支承应力的影响较大,应及时加强工作面及回采巷道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下盘工作面 不同采高 数值模拟 支承应力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厚岩层破断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东 曲华 +2 位作者 张培鹏 许斌 许丽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以某矿10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硬厚岩层梁式破断力学结构模型,分析了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硬厚岩层破断的力学机理,并利用UDEC建立二维离散元模型,研究硬厚岩层破断规律,揭示硬厚岩层在不同厚度下初次破断步距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硬厚岩层 初次破断步距 应力集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活化影响下覆岩结构演化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国龙 蒋金泉 +4 位作者 张培鹏 王普 裴云鑫 徐传伟 刘绪峰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
针对正断层赋存条件,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下盘工作面向断层开采时,断层活化前后覆岩结构演化规律,并采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覆岩呈现不同结构时的力学行为。
关键词 覆岩结构 断层活化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采动条件下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金泉 李小裕 +2 位作者 张培鹏 丁楠 郑有雷 《中国煤炭》 2018年第9期43-48,53,共7页
依据济宁三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底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顶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上07工作面先回采,183下05工作面... 依据济宁三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底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顶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上07工作面先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沿顶板掘进3种不同的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布置层位与183上07工作面之间的采掘关系方案,得到了不同采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方案二胶带运输平巷沿顶板掘进巷道两帮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与方案一相比基本一致,两帮位移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底板底鼓量显著增大。方案三巷道两帮的垂直应力明显大于方案一,顶板下沉和巷道底鼓量均明显增大,两帮最大变形量与方案一区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顶板掘进 底板掘进 采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岩浆岩下充填开采的动力灾害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金泉 武泉森 +1 位作者 张培鹏 马富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142,共4页
工作面上覆硬厚岩浆岩大范围运移可能诱发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且易导致地表突然下沉。以某煤矿首采工作面为背景,对巨厚岩浆岩下垮落法与充填法开采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充填开采对岩浆岩运移与采动应力的控制效... 工作面上覆硬厚岩浆岩大范围运移可能诱发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且易导致地表突然下沉。以某煤矿首采工作面为背景,对巨厚岩浆岩下垮落法与充填法开采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充填开采对岩浆岩运移与采动应力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垮落法开采时,岩浆岩初次运动前支承压力迅速增加,最大峰值达到45.97 MPa,易引起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初次运动后上部岩层发生同步运移,下沉速度显著增大,最大下沉量达1.21 m。充填法开采时,支承压力变化不大,最大峰值为25.88 MPa;与垮落法相同推进步距时,岩浆岩上覆岩层下沉量仅为0.044 4 m。充填法开采有效降低了围岩应力和地表下沉,降低了动力灾害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 数值模拟 充填开采 动力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岩层下重复采动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数值分析
14
作者 曲华 张培鹏 +1 位作者 王伟东 许丽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6-169,共4页
以鲍店煤矿10采区为背景,利用UDEC数值软件,研究高位硬厚岩层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及硬厚岩层底部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煤层开采时,超前支承压力及影响范围在硬厚岩层破断前达到最大值,硬厚岩层破断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呈... 以鲍店煤矿10采区为背景,利用UDEC数值软件,研究高位硬厚岩层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及硬厚岩层底部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煤层开采时,超前支承压力及影响范围在硬厚岩层破断前达到最大值,硬厚岩层破断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呈周期性变化,变化范围较小,在硬厚岩层底部离层空间两端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下煤层开采时,超前支承压力集中程度高于上煤层工作面,在应力峰值外侧未趋于稳定,出现波浪形变化,硬厚岩层底部未形成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岩层 重复采动 应力集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岩浆岩下覆岩运动规律及其致灾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富武 蒋金泉 +1 位作者 武泉林 张培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共5页
针对上覆岩层赋存高位巨厚岩浆岩条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上覆巨厚岩浆岩下采动覆岩的破断运动规律,揭示了上覆巨厚岩浆岩运移诱发离层瓦斯突然涌出的成因。研究表明,覆岩破断裂隙发育到巨厚岩浆岩后,裂隙区发育形态由拱... 针对上覆岩层赋存高位巨厚岩浆岩条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上覆巨厚岩浆岩下采动覆岩的破断运动规律,揭示了上覆巨厚岩浆岩运移诱发离层瓦斯突然涌出的成因。研究表明,覆岩破断裂隙发育到巨厚岩浆岩后,裂隙区发育形态由拱形发展成拱板形,岩浆岩破断前底部离层跨度发育至最大。巨厚坚硬岩浆岩对离层瓦斯具有圈闭作用,其破断运移会导致离层瓦斯压力急剧上升而诱发瓦斯突然涌出。采取瓦斯抽采、离层注浆、条带开采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离层瓦斯突然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岩浆岩 相似材料模拟 破断裂隙 覆岩离层 瓦斯突然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柳研青 蒋金泉 +2 位作者 张培鹏 高琳 孔朋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87,共4页
通过对大倾角煤层顶板的破断情况进行力学分析,建立UDEC二维模型,分析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工作面上部区域顶板比下部更易断裂,且倾角越大现象越明显。受直接顶矸石滑落影响,工作面下部区域基本顶有... 通过对大倾角煤层顶板的破断情况进行力学分析,建立UDEC二维模型,分析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工作面上部区域顶板比下部更易断裂,且倾角越大现象越明显。受直接顶矸石滑落影响,工作面下部区域基本顶有矸石支撑,采空区上部区域易形成空顶,促进了采空区上端头基本顶的断裂垮落。上覆岩层下沉量随岩层倾角增大而逐渐减小,在煤层倾角大于40°后发生突变,上覆岩层下沉曲线由"V"形变为"U"形,采空区中部区域上覆岩层下沉量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围岩应力 覆岩运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初采强制放顶技术应用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冰冰 张培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4,共3页
以新疆俄霍布拉克下1煤层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为例,利用薄板理论分析了坚硬顶板破断步距。研究结果表明:下1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破断步距较大。通过分析坚硬顶板岩性,选择超前预裂爆破方式处理顶板,并优化装药方式,使坚硬顶板初次破断步... 以新疆俄霍布拉克下1煤层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为例,利用薄板理论分析了坚硬顶板破断步距。研究结果表明:下1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破断步距较大。通过分析坚硬顶板岩性,选择超前预裂爆破方式处理顶板,并优化装药方式,使坚硬顶板初次破断步距由理论值53 m减小为30 m,坚硬顶板处理效果明显,从而消除了因采空区大面积悬顶而造成的风暴和冲击波等事故,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为同类条件矿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坚硬顶板 超前预裂爆破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岩浆岩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发育特征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传伟 蒋金泉 +3 位作者 张培鹏 孔朋 刘绪峰 张国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36,176,共5页
为研究关键层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发育特征,以杨柳煤矿104采区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试验,模拟了高位岩浆岩条件下离层裂隙发育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覆岩裂隙逐渐向上发育,并止于岩浆岩底部;高位岩浆岩的存在对离层裂... 为研究关键层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发育特征,以杨柳煤矿104采区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试验,模拟了高位岩浆岩条件下离层裂隙发育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覆岩裂隙逐渐向上发育,并止于岩浆岩底部;高位岩浆岩的存在对离层裂隙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岩浆岩破断前,其底部形成大面积离层空间,为离层瓦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硬厚岩浆岩底部离层空间长时间大量扩展,为离层瓦斯积聚提供了孕育空间;岩浆岩发生破断后,离层瓦斯受强动压冲击作用,通过断裂裂隙突涌至工作面或采空区内,造成瓦斯突涌事故。通过离层注浆、抽采离层瓦斯等措施防治硬厚岩层下瓦斯突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岩浆岩 相似模拟 离层裂隙 瓦斯突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充填控制巨厚火成岩下动力灾害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王伟东 张培鹏 许丽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7-209,共3页
以某矿102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UDEC建立二维离散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充填开采与未充填开采相比减小地表下沉,降低采空区两侧煤体集中应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充填开采时,多个支撑点对上覆岩层载荷进行支撑,顶板的挠度值减... 以某矿102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UDEC建立二维离散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充填开采与未充填开采相比减小地表下沉,降低采空区两侧煤体集中应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充填开采时,多个支撑点对上覆岩层载荷进行支撑,顶板的挠度值减小,巨厚火成岩弯曲下沉量减小;采空区两侧煤体受到的集中应力降低,应力集中系数减小,采用充填开采可有效地控制上覆岩层运动,降低因采动影响巨厚火成岩突然发生破断引起的动力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下沉 充填开采 巨厚火成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倾角对断层两侧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研青 蒋金泉 +2 位作者 张培鹏 高琳 孔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7-161,共5页
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40°、60°、80°3种倾角的逆断层模型。通过分析巷道围岩塑性破坏特征、顶底板和两帮的移近量以及围岩垂直应力分布特征,研究逆断层倾角和上下盘关系对两侧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40°、60°、80°3种倾角的逆断层模型。通过分析巷道围岩塑性破坏特征、顶底板和两帮的移近量以及围岩垂直应力分布特征,研究逆断层倾角和上下盘关系对两侧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在逆断层上盘时,随断层倾角增大,围岩稳定性有降低的趋势;若巷道布置在逆断层下盘,断层倾角为60°时巷道围岩稳定性最差;若巷道布置在逆断层下盘,则顶底板移近量均小于在上盘时,而围岩塑性区范围、两帮移近量和巷道两侧应力的集中程度大于上盘,且断层倾角越大差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断层倾角 侧向巷道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