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城煤层气分布和主导因素的再认识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贵红 张泓 +2 位作者 张培河 晋香兰 牟全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80-1684,共5页
收集到晋城地区169组含气量及其它相关测试数据,对采集的65个气井排采水样进行了全水质化验,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含气量与煤的热成熟度、煤储层埋深、厚度、围岩封闭性等因素的关系,并在分析地下水等水位线和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 收集到晋城地区169组含气量及其它相关测试数据,对采集的65个气井排采水样进行了全水质化验,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含气量与煤的热成熟度、煤储层埋深、厚度、围岩封闭性等因素的关系,并在分析地下水等水位线和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水动力分区,探讨了含气量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这些传统意义上界定的影响含气量的因素决定了晋城煤储层含气量整体上较高,但与其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并无相关性,进一步证实地下水动力场通过控制储层压力的分布而控制着煤层气的聚集,成为影响晋城含气量区域分布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不仅潘庄是煤层气富集区域,而且寺头断层以西的郑庄一带同样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建议加大勘探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煤层气 主导因素 含气量 地下水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河井田穿煤柱下组煤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善博 张培河 +2 位作者 李林 降文萍 王正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下组煤煤层气超前预抽已成为煤矿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的重要任务。以寺河井田为例,通过分析3号煤层采动卸压后下伏岩层应力分布、裂隙演化及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了通过地面抽采下煤组煤层气降低瓦斯含量的可行性,开展了下组煤地面煤层气抽... 下组煤煤层气超前预抽已成为煤矿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的重要任务。以寺河井田为例,通过分析3号煤层采动卸压后下伏岩层应力分布、裂隙演化及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了通过地面抽采下煤组煤层气降低瓦斯含量的可行性,开展了下组煤地面煤层气抽采井位部署方法、钻井技术工艺及关键排采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下组煤15号煤层渗透率增加约2.20倍,有利于15号煤层进行地面煤层气预抽;根据煤层气开发工程要求,按照地面井下综合分析的方法,优化部署了穿煤柱下组煤水平井煤层气抽采井位,设计了三开钻井井身结构,优化了井眼轨迹设计及钻井轨迹控制技术,研究了不同钻井层段的钻井液体系、裂隙发育段堵漏及分级固井工艺等钻井技术;为有效减少L型水平井排采中管柱磨阻,采用“大井扶斜正+双保接箍防偏磨+导向器降扭矩”工艺。所实施的穿煤柱下组煤水平井,最高日产气量9522 m^(3),14个月内累计产气量220万m^(3),产气效果理想,证明了技术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卸压 下组煤 煤层气 水平井 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和节能材料选择与使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培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06Z期215-215,共1页
由于我国城市的扩张建设规模剧增导致建筑消耗大量能源,由此建筑节能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外墙保温的逐渐利用和推广,保温技术被应用于各项工程,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并深入地研究了其应用节... 由于我国城市的扩张建设规模剧增导致建筑消耗大量能源,由此建筑节能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外墙保温的逐渐利用和推广,保温技术被应用于各项工程,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并深入地研究了其应用节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墙 保温施工技术 节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培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13期225-225,共1页
在建筑地下室底板设计中设置后浇带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留置后浇带砼浇筑一般都在工程主体结构完成后才可以进行。这样将造成后浇带位置长期积水藏污(建筑废料),给后浇带施工带来了施工工艺的困难及施工质量的隐患。所以,本文将... 在建筑地下室底板设计中设置后浇带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留置后浇带砼浇筑一般都在工程主体结构完成后才可以进行。这样将造成后浇带位置长期积水藏污(建筑废料),给后浇带施工带来了施工工艺的困难及施工质量的隐患。所以,本文将对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做相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 后浇带 施工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混凝土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培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12期218-218,共1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发展也迅速。而混凝土结构工程冬季施工在北方因其特殊性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凝土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技术,并深入地研究了其注意事项。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工程 冬季施工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碎软煤层的顶板岩层水平井开发煤层气技术 被引量:38
6
作者 许耀波 朱玉双 张培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5,共6页
煤体结构破碎和渗透率低是碎软煤层"有气难出"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该类储层的煤层气产量,以淮北矿区芦岭井田8号煤层为例,从水平井钻井、压裂和排采控制等3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基于紧邻碎软煤层的顶板岩层水平井开发煤层气... 煤体结构破碎和渗透率低是碎软煤层"有气难出"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该类储层的煤层气产量,以淮北矿区芦岭井田8号煤层为例,从水平井钻井、压裂和排采控制等3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基于紧邻碎软煤层的顶板岩层水平井开发煤层气的思路,在对顶板水平井穿层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顶板水平井位置进行了优化,探索形成了紧邻碎软煤层的顶板岩层水平井开发煤层气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顶板岩层水平井穿层压裂过程中形成的垂直裂缝能够从高应力值的顶板岩层向下延伸到低应力值的煤层中,且水平井的位置对穿层压裂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水平井距离煤层越近,穿层压裂裂缝延伸的效果越好;(2)水平井的位置应布置在距离煤层顶界1.5 m范围的顶板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顶板水平井的增产改造要求;(3)形成了"优质、快速、安全"钻井技术,深穿透定向射孔技术,"大排量、大规模、高前置液比、中砂比"活性水压裂技术等3项关键技术;(4)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产气效果。结论认为,紧邻碎软煤层顶板岩层水平井开发煤层气技术可行,该研究成果为碎软煤层的煤层气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邻碎软煤层 煤层气 顶板岩层 水平井 开发技术 穿层压裂 裂缝扩展规律 物理模拟 井位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异常地质特征及开发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降文萍 张培河 +5 位作者 李忠城 王晶 李丹丹 吴静 段艳宁 白昱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8-164,共7页
针对沁水盆地深部煤层气地质与储层认识不足、开发措施还在探索阶段等现状,以寿阳区块15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深部煤层气地质特殊性及开发对策。研究区15煤层发育稳定,煤层厚度基本在3m左右;煤层含气量大部分在10~12m^(3)/t,纵向上受煤... 针对沁水盆地深部煤层气地质与储层认识不足、开发措施还在探索阶段等现状,以寿阳区块15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深部煤层气地质特殊性及开发对策。研究区15煤层发育稳定,煤层厚度基本在3m左右;煤层含气量大部分在10~12m^(3)/t,纵向上受煤层埋深和变质程度的双重影响,含气量在埋深大约1200~1500m出现临界点后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与其他深部地区“三高”特征不同,15煤深部储层表现为低压、高应力、中等地温的特征,属比较严重的低压力梯度和低地温梯度范畴。煤储层渗透性为高孔低渗分类,渗透率一般0.01~0.1mD,渗透性主要受煤层埋深、地应力、煤体结构和孔隙特征影响。根据15煤低水分含量、高孔隙度以及生产井产气特征,认为游离气含量可能具有较大的占比。最后提出,单独开发15煤层时可采用顶板岩层水平井分段压裂方式或围岩多分支水平井方式,该技术已在盆地南部15煤取得了产气突破;15煤层及9、3煤层多煤层开发时可采用围岩与煤层合压的垂直井方式,并对开发工程中的增产和排采工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阳区块 煤层气开发 深部煤储层 渗透率 地应力 游离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低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晋香兰 张培河 吴敏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26,共5页
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地区的煤样,采用压汞、低温液氮试验、显微镜观测等手段,研究了煤储层孔隙类型、孔隙连通性、孔隙形态及煤心煤样的裂隙密度、裂隙连通性、裂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煤储层的似... 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地区的煤样,采用压汞、低温液氮试验、显微镜观测等手段,研究了煤储层孔隙类型、孔隙连通性、孔隙形态及煤心煤样的裂隙密度、裂隙连通性、裂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煤储层的似孔喉比比较小(一般小于15),退汞效率比较高(大于50%),采收率较高,排驱压力一般大于0.7 MPa,最大进汞饱和度小于65%,煤的孔隙度小于12%,煤储层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产能较高,对煤层气开发比较有利。煤层气井的煤心煤样观测显示,盆地内煤层多为原生结构煤,盆地南部焦坪、大佛寺一带煤中裂隙较发育,连通性中等,对煤层气开发相对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煤阶煤 煤层气 孔隙特征 裂隙特征 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的地面抽采工程部署关键技术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降文萍 柴建禄 +2 位作者 张群 张培河 姜在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61,共12页
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具有煤炭安全开采效率高、清洁利用煤层气资源和减少瓦斯大气排放的多重效应,其煤层气产量多年来占了全国总量的主要比例。“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依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基于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的指导理念,... 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具有煤炭安全开采效率高、清洁利用煤层气资源和减少瓦斯大气排放的多重效应,其煤层气产量多年来占了全国总量的主要比例。“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依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基于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的指导理念,研究了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工程部署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按照受煤炭采动影响与否将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分为预抽和采动抽采2种类型,在对两种抽采类型的抽采对象、可抽采时间和空间特征研究基础上,分别总结形成了煤层气地面预抽和采动抽采的工程部署方法体系。结合原始条件下煤层气开发模拟技术现状分析,梳理了煤矿区煤层气地面预抽模拟技术体系;在采动抽采技术特点及关键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渗透性控制气体运移规律的认识,提出了采动抽采效果预测模拟方法。根据煤矿区地面抽采具有安全效应特征,提出了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即地面抽采前矿井瓦斯灾害治理费用与地面抽采后矿井瓦斯灾害治理费用的差值,并建立了包含预抽和采动抽采的比较全面的地面煤层气抽采工程经济性评价方法。煤矿区地面抽采工程部署及相关技术是预判煤矿区地面煤层气低成本高回报效果、煤层气与煤炭资源协调开发的关键手段,建议在煤矿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煤层气 协调开发 地面抽采 工程部署 模拟预测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0
作者 降文萍 张培河 +4 位作者 刘娜娜 王晶 杜新锋 杨刚 何庆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存在技术标准匮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面开展了煤层气技术标准现状调研和梳理工作,统计现行煤层气标准共87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标准类型主要为管理型,其次为方法类标准,基础类和产品类标准较少,由... 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存在技术标准匮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面开展了煤层气技术标准现状调研和梳理工作,统计现行煤层气标准共87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标准类型主要为管理型,其次为方法类标准,基础类和产品类标准较少,由此确定了煤层气事实标准体系框架。结合国内外煤层气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需求分析,首次构建了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确定了标准体系主要构成为煤层气地质与资源勘查专业、煤层气钻井工程专业、煤层气水力压裂工程专业、煤层气排采工程专业、煤层气地面集输利用专业、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专业等;并对各专业包括的门类进行了划分设计,对各门类的煤层气标准进行了分别统计,同时对未来各专业标准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共规划59项标准(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46项)。论文所构建的煤层气标准体系和规划标准方向突出了煤层气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今后国内外煤层气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技术标准 标准体系 体系框架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北盆地太原组煤层地面垂直井抽采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林 张培河 +1 位作者 武英俊 石晓红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1,共4页
调研沁北盆地地面垂直井抽采现状,产气效果整体较差,产气呈现“单驼峰”现象。从煤储特征力学特征入手,分析了影响储层改造效果控制因素,认为软煤发育(低弹性模量、高泊松比)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煤岩层裂缝扩展规律的基础上,转换... 调研沁北盆地地面垂直井抽采现状,产气效果整体较差,产气呈现“单驼峰”现象。从煤储特征力学特征入手,分析了影响储层改造效果控制因素,认为软煤发育(低弹性模量、高泊松比)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煤岩层裂缝扩展规律的基础上,转换“煤层顶板水平井储层改造思路”,在垂直井储层改造中兼顾煤层之间的硬岩分层或围岩,即“软硬层兼顾储层选层、改造技术”,在阳泉矿区地面垂直井中进行了应用,效果显著。垂直井单层煤储层改造施工压力明显降低,压裂规模明显提高,总液量、加砂量提高25%,垂直井产气量最高突破1800 m3/d,产气稳定。研究成果可指导沁北盆地太原组煤层地面垂直井抽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抽采 储层改造 物性特征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取心卡层控时钻进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涛 张换果 +3 位作者 秦曦 辛欣 姜再炳 张培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了在煤层气勘探井取心过程中节约作业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风险,在黑龙江省鸡西盆地某井口煤层气井取心卡层过程中尝试采用控时钻进技术,通过对钻进速度和进尺的严格控制,结合精细的岩屑录井方法,鉴别出以薄煤层组合为特征的... 为了在煤层气勘探井取心过程中节约作业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风险,在黑龙江省鸡西盆地某井口煤层气井取心卡层过程中尝试采用控时钻进技术,通过对钻进速度和进尺的严格控制,结合精细的岩屑录井方法,鉴别出以薄煤层组合为特征的标志层,在此方法的指导下最终成功获取煤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的运用不但减少了无煤心取心钻进工程量,节省了煤层气井钻井费用,还缩短了钻井施工周期,增加了钻井效益,是一种有效的煤层气井取心卡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时钻进 卡层 取心 煤层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