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无张力疝补片术中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最适宜浓度。方法将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75%、0.5%、0.75%。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目的探讨无张力疝补片术中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最适宜浓度。方法将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75%、0.5%、0.75%。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 rom age评分)、止痛效果及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三组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延长,运动阻滞评分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且较为安全。展开更多
目的 观察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行择期手术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例。试验组采...目的 观察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行择期手术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例。试验组采用塑形后硬质纤维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原始角度硬质纤维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CT成像上气管测量角、传统困难气道评估指标、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不同时间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 RPP)及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两组CT成像上气管测量角、传统困难气道评估指标、气管插管时间及不同时间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术后出现咽部疼痛3例,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3.64%,对照组术后出现咽部疼痛4例,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对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无张力疝补片术中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最适宜浓度。方法将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75%、0.5%、0.75%。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 rom age评分)、止痛效果及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三组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延长,运动阻滞评分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且较为安全。
文摘目的 观察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行择期手术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例。试验组采用塑形后硬质纤维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原始角度硬质纤维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CT成像上气管测量角、传统困难气道评估指标、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不同时间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 RPP)及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两组CT成像上气管测量角、传统困难气道评估指标、气管插管时间及不同时间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术后出现咽部疼痛3例,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3.64%,对照组术后出现咽部疼痛4例,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对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