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种反射型单元共享孔径的新型宽带低RCS反射屏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雯 高军 +2 位作者 曹祥玉 杨欢欢 李思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25-2931,共7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3种反射型单元共享孔径的新型宽带低RCS超表面反射屏,与传统人工磁导体反射屏相比,引入一种相量干涉单元,利用新型相位对消关系完成了对传统人工磁导体(AMC)反射屏相位对消频带的拓展。通过将3种反射单元交错排布,合...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3种反射型单元共享孔径的新型宽带低RCS超表面反射屏,与传统人工磁导体反射屏相比,引入一种相量干涉单元,利用新型相位对消关系完成了对传统人工磁导体(AMC)反射屏相位对消频带的拓展。通过将3种反射单元交错排布,合理设计阵列使其满足新型相位对消条件,并进一步优化单元结构参数,实现了阵列RCS缩减和缩减带宽的拓展。在不同极化波垂直入射条件下,新型阵列均有较好的低散射性能。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在5.2~13.9 GHz范围内后向RCS缩减量达到10 dB以上,相对带宽达到91%,为宽带低RCS反射屏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阵列 相位对消 宽带 低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集总电阻加载的小型化超宽带超材料吸波体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世奇 高军 +3 位作者 曹祥玉 兰俊祥 李思佳 张国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0-1335,共6页
为提高吸波体吸波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集总电阻加载的小型化超宽带超材料吸波体结构,该结构通过纵向级联的方式,结合上下两层吸波体结构拓展了带宽。通过等效电路分析得到该吸波体在宽频带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并通过电流分析验证... 为提高吸波体吸波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集总电阻加载的小型化超宽带超材料吸波体结构,该结构通过纵向级联的方式,结合上下两层吸波体结构拓展了带宽。通过等效电路分析得到该吸波体在宽频带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并通过电流分析验证了吸波机理。整个吸波体的单元大小仅为0.089λL×0.089λL (λL为该结构最低吸波频率所对应的波长)。厚度为0.078λL。仿真结果表明:在2.24~16.14 GHz吸波率始终大于90%,相对带宽达151%。制备相应实物并进行测试,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超宽带 吸波体 集总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低剖面Half-Vivaldi端射天线孔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金荣 李思佳 +1 位作者 张国雯 王平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8-41,46,共5页
为了减小天线剖面,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在传统Vivaldi天线的基础上,根据其工作机理和镜像原理,设计垂直极化端射的超宽带低剖面Half-Vivaldi天线孔径。该天线孔径由Half-Vivaldi天线和金属地板组成,与Vivaldi天线相比,设计的天线孔... 为了减小天线剖面,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在传统Vivaldi天线的基础上,根据其工作机理和镜像原理,设计垂直极化端射的超宽带低剖面Half-Vivaldi天线孔径。该天线孔径由Half-Vivaldi天线和金属地板组成,与Vivaldi天线相比,设计的天线孔径具有明显的小型化效果。仿真优化了天线孔径的相关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2.99~18.3GHz频带范围内满足电压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达143.66%;天线在2.99~17.1GHz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升高增益逐渐增大,整个频段天线增益都保持在4.3dBi以上,最高可达10.3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f-Vivaldi天线 天线孔径 超宽带 端射 垂直极化 天线剖面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包式”反应精馏生产丙烯酸叔丁酯过程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琼 张国雯 +3 位作者 汤吉海 张竹修 崔咪芬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44,共9页
丙烯酸与异丁烯酯化加成反应具有反应温度较低、精馏温度较高的特点,将加压较低温度反应减压较高温度精馏集成的“背包式”反应精馏工艺用于生产丙烯酸叔丁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运行和丙烯酸酯产品质量的稳定,开展工艺流程控制方案设计... 丙烯酸与异丁烯酯化加成反应具有反应温度较低、精馏温度较高的特点,将加压较低温度反应减压较高温度精馏集成的“背包式”反应精馏工艺用于生产丙烯酸叔丁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运行和丙烯酸酯产品质量的稳定,开展工艺流程控制方案设计和动态模拟研究,设计了双温度控制(CS1)和比例双温度控制(CS2)2种方案,采用Aspen Dynamics对动态特性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两种控制策略方案。结果表明,在施加异丁烯进料流量增加10%的扰动时,CS1不能恢复产品质量分数稳定,而添加进料比例控制的CS2使产品质量分数在5 h左右恢复稳定,在施加进料组成扰动情况下,CS2相比于CS1,丙烯酸酯的质量分数恢复稳态时间由7 h缩短至5 h,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式”反应精馏 丙烯酸叔丁酯 过程控制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酯化反应耦合生产乙酸乙酯过程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乐 胡亚博 +7 位作者 丁良辉 张国雯 陆佳伟 汤吉海 张竹修 崔咪芬 陈献 乔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为了解决乙酸乙酯生产过程中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渗透汽化-酯化反应耦合技术。首先利用Aspen Custom Modeler(ACM)软件建立内置式连续性渗化膜反应器(PVMR)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利用Aspen Plus考察反应温度、进料酸醇比、膜面积与反应液... 为了解决乙酸乙酯生产过程中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渗透汽化-酯化反应耦合技术。首先利用Aspen Custom Modeler(ACM)软件建立内置式连续性渗化膜反应器(PVMR)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利用Aspen Plus考察反应温度、进料酸醇比、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比对PVMR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转化率增量与反应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性;随着进料酸醇比增大,乙醇转化率增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增加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比能促进PVMR性能。在反应温度90℃,进料酸醇比为2,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比为100 m^(-1)时,PVMR过程乙醇转化率为82.4%。研究结果为PVMR生产乙酸乙酯节能集成工艺开发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器 渗透蒸发 乙酸乙酯 计算机模拟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组分循环反应精馏合成丙酸正丙酯过程优化设计与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武祥 孙玉玉 +6 位作者 刘丹阳 蔡鑫磊 汤吉海 黄益平 张国雯 张竹修 乔旭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45-4955,共11页
针对反应体系存在最不利挥发度序列的反应精馏难操作问题,提出带组分循环的反应精馏工艺,以过量正丙醇与丙酸酯化反应生产丙酸正丙酯为对象,构建了一种正丙醇循环的反应精馏工艺。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丙酸正丙酯和正丙醇二元体系存在夹点... 针对反应体系存在最不利挥发度序列的反应精馏难操作问题,提出带组分循环的反应精馏工艺,以过量正丙醇与丙酸酯化反应生产丙酸正丙酯为对象,构建了一种正丙醇循环的反应精馏工艺。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丙酸正丙酯和正丙醇二元体系存在夹点,系统研究了正丙醇循环纯度(X_(ProOH))对反应精馏集成过程的影响,并以年度总成本(TAC)为优化目标,通过序贯优化法确定反应精馏塔及回收塔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当X_(ProOH)=0.80时,达到反应精馏塔反应过程和回收塔分离过程之间的权衡,获得TAC最小的工艺过程参数。此外,进一步提出一种组成/温度-比例控制方案,研究了闭环系统中引入±10%丙酸进料流量扰动时动态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丙酸正丙酯 循环纯度 优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包式”反应精馏生产丙烯酸叔丁酯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琼 张国雯 +4 位作者 汤吉海 张竹修 崔咪芬 陈献 乔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1,17,共6页
针对丙烯酸与异丁烯酯化加成反应具有反应温度较低、精馏温度较高的特点,文中设计了加压较低温度反应-减压较高温度精馏集成的“背包式”反应精馏生产丙烯酸叔丁酯新工艺。以年度总成本(TAC)为目标,采用序贯优化法对过程工艺参数进行优... 针对丙烯酸与异丁烯酯化加成反应具有反应温度较低、精馏温度较高的特点,文中设计了加压较低温度反应-减压较高温度精馏集成的“背包式”反应精馏生产丙烯酸叔丁酯新工艺。以年度总成本(TAC)为目标,采用序贯优化法对过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规定新鲜丙烯酸进料量为10 kmol/h,塔顶产品中丙烯酸叔丁酯质量分数不低于98%,新鲜丙烯酸转化率达到99%,得到最佳过程配置参数和操作参数:侧反应器台数为2,进入侧反应器1(R1)的侧线采出量为10 kmol/h,进入侧反应器2(R2)的侧线采出量为5 kmol/h,以及催化剂总装填量为200 kg且分配比为0.7/0.3,总塔板数为28块(包括冷凝器和再沸器),精馏段塔板数为15块,侧反应器进出口间隔塔板数为5,回流比为0.64,此时TAC最小为1.439×10^(6)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式”反应精馏 丙烯酸叔丁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忠诚会引发不道德行为?
8
作者 弓莎莎 杨姗 张国雯 《福建茶叶》 2019年第8期213-213,共1页
忠诚是核心美德之一,而以往研究发现组织忠诚也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研究梳理了组织忠诚和不道德行为的内涵,分析了有关组织忠诚和不道德行为关系的具体表现,探讨了竞争对二者的调节作用,发现忠诚引发不道德行为可以用利益观,群体思维,有... 忠诚是核心美德之一,而以往研究发现组织忠诚也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研究梳理了组织忠诚和不道德行为的内涵,分析了有关组织忠诚和不道德行为关系的具体表现,探讨了竞争对二者的调节作用,发现忠诚引发不道德行为可以用利益观,群体思维,有限道德理论,道德推脱等观点解释。最后提出未来要加强培养个人的理性忠诚和忠诚本土化研究,对减少组织不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 不道德行为 竞争 解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